APP下载

四湖流域水污染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洪湖为例

2012-10-28王玉宝

关键词:洪湖污染源流域

曾 霞,赵 琼,王玉宝,王 丹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统计与数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2.湖北经济学院 统计与应用数学系,湖北 武汉430205;3.湖北经济学院 国际贸易学院,湖北 武汉430205)

四湖流域水污染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洪湖为例

曾 霞1,2,赵 琼2,王玉宝2,王 丹3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统计与数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2.湖北经济学院 统计与应用数学系,湖北 武汉430205;3.湖北经济学院 国际贸易学院,湖北 武汉43020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四湖流域的生态环境恶化,而生态补偿是目前流域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四湖流域水污染的特点,以洪湖为例,分析了目前水污染项目与生态补偿政策的关系,从而提出了洪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思路。四湖流域水污染的生态补偿应建立多方一起努力的公共治理机制,从而保证污染治理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四湖流域;水污染;生态补偿机制

一、引言

四湖流域是指长江中游一级支流内荆河流域,地处长江、汉水之间,因境内有长湖、三湖、白鹭湖和洪湖四大淡水湖泊而得名。流域地跨荆州、荆门、潜江三市,是江汉平原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四湖流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生态环境恶化、旱涝灾害频繁、血吸虫病疫情回升等问题严重阻碍了社会和谐发展。四湖流域的科学管理迫在眉睫,而流域生态补偿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生态补偿是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以经济手段为主调节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更详细地说,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运用政府和市场手段,调节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公共制度[1]。目前,我国流域生态补偿面临许多问题,仍处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阶段,实施流域区际生态补偿,是保护流域生态环境、实现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应当采取流域区际生态补偿的准市场模式,建立健全流域区际民主协商、流域生态价值评估、补偿资金营运和流域区际经济合作等机制[2]-[4]。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中的生态补偿问题,不仅要廓清其理论概念和阐明补偿的实质、原则、分类、方式,而且需要研制可操作性强的补偿机制和对该机制的监督保障体系[5]。及时有效地建立中央政府和流域下游发达地区对上游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生态补偿制度,既可以达到保护上游生态环境与提高上游人民生活水平,又能促进全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6]。

洪湖是四湖流域内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目前生态系统保存较完好、水质较好的大型淡水湖泊湿地。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洪湖水域出现大规模的围湖造田、围汊养鱼以及围网养殖,使洪湖水面面积急剧减少。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洪湖湿地的生态环境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湖区周围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对湖水水质污染日益严重。加之四湖流域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湖水交换量小,使洪湖水质不断恶化。对于日趋严重的洪湖农业污染问题,仅仅依赖政府管理,势必财政压力巨大,有必要建立健全有市场干预的农业污染减排和治理的体制与机制。

二、洪湖流域水污染与治理概况

洪湖流域水污染源主要分为农村生活污染源、农业种植污染源、畜禽养殖污染源、围网养殖污染源、精养鱼塘污染源、旅游废水污染源,各种污染物产生总量分别为COD46751.03吨、总氮9072.111吨、总磷1491.102吨。

根据《洪湖水污染防治规划》,针对流域内的面源污染,近年来计划实施的水污染防治工程项目有:

(一)水产养殖污染源的治理工程项目

近期(2010)必须将洪湖湿地核心地区和洪湖湿地缓冲区内现有渔民全部迁出,在核心区和缓冲区坚决取缔一切渔业生产,彻底拆除养殖围栏围网。洪湖湿地实验区范围内的围网养殖面积系数控制在洪湖水水面面积10%以内。洪湖内围湖形成的精养芋头其养殖设施全部拆除,还湖面积5.45万亩。

调整水产养殖结构,全面推行高科技牙骨质技术。改善饲料的投放比例,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对精养鱼塘内废水进行处理后排放。

(二)农村分散生活污染源和畜禽养殖污染源的治理工程项目

综上所述,在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急救过程中进行舒适护理有利于患者心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心力衰竭程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对流域内农村分散生活污染源和畜禽养殖污染源进行处理。大力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通过立法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结合国家环保总局开展的“农村环保小康活动”,每户投资建立“三位一体”生态沼气池(即“养殖-沼气-种植”一体化),集中处理人和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剩余庄家秸秆等。

(三)农业种植污染源治理工程项目

通过对农业有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及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提高有机肥的施用率病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推广生态农艺技术。改善农业种植结构和种植方式,合理使用水资源,减少农田用水量。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和环保设施,尤其是排水和农业污染治理措施。项目总投资3400万元,项目实施后污染物削减率为COD72.3%、总氮65.2%、总磷51.3%,规划水平年近期污染物削减量为COD1821t、总氮319.7t、总磷38.7t。

(四)岸边生物带恢复工程

在环湖大堤外侧,营造100~300米宽的防护林带,实施造林工程。堤岸内侧种植耐水性好的林木,边坡培植草皮;堤岸至水域间的滩地种植芦苇、蒲草等,在洪湖的低洼湖荡水域中,灰度和保护大型水生植物,发挥其天然“前置库”的净化作用。通过植树造林、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大大削减入湖泥沙及氮磷总量,对涵养水源、保护湖泊具有巨大作用。

三、洪湖流域水污染的生态补偿机制

(一)洪湖流域的水污染与生态补偿的关系

通过实地考察调研,洪湖流域的水污染来主要自于精养鱼塘污染、围网养殖污染、农业种植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村生活用水污染,再加上旅游废水污染,一起构成了洪湖流域的内部污染,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COD、总磷、总氮。根据《洪湖水污染防治规划》所列关于内部水污染的治理项目以及大量的相关资料表明,适宜于洪湖流域的生态补偿项目可分为长期措施和短期措施。其中,长期措施包括发展生态渔业、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养殖、进行农村自来水改造、进行生态湿地的建设,短期措施包括对民众的宣传教育和农村垃圾的集中处理。湖水的主要污染物为TP、TN、COD,这三类污染物影响着湖泊的水质,而湖泊的水质影响着生态旅游,同时也影响着生态农业、生态渔业和生态养殖。

(二)洪湖流域的水污染综合治理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思路

图1 :洪湖流域生态补偿体系框架图

(三)洪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

根据上述分析,结合实地调查研究的结果,洪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湖泊的内部污染来源于农业种植面源污染、农村生活污水污染、围栏养殖污染、旅游废水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和精养鱼塘污染,而生态农业也是造成农业种植面源污染的原因之一(但所占比重较小),同样,生态渔业和生态养殖分别是造成围网养殖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的原因之一 (但所占比较较小),生态旅游是造成旅游废水污染的原因。

以上六类污染构成了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要治理农村面源污染,须从这六类污染源着手,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2.污染的治理量由短期与长期的污染治理量组成,而短期的污染治理量来源于垃圾集中处理和对民众的宣传教育两种措施所治理的污染量,这两种措施往往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长期的污染治理量来源于农村自来水改造、生态养殖、生态农业、生态渔业和生态湿地建设五种措施所治理的污染量,这些措施带来的治污效果往往长期才能显现。

其中,垃圾集中处理措施应由政府积极引导,而公众对面源污染认识不足,根本在于宣传教育机制缺失,因此首先要培育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宣传教育引导机制,而且对民众的宣传与教育,在短期内会起到较好的效果。但是污染治理要取得持续性的效果,还要靠长期的治理措施,这就需要政府主导,把握好对长期措施与短期措施投入的比例,将两者结合好,才能有效治理污染并且持续治理效果。

3.生态基金用于治理污染,按照一定的方式分别用于短期措施与长期措施,对洪湖流域来说可行的短期措施包括农村垃圾的集中处和对民众的宣传教育,长期措施包括农村自来水改造、生态养殖、生态农业、生态渔业和生态湿地建设。

如何有效地利用生态基金是污染能否得到有效治理的关键,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生态基金管理制度,甚至是建立相关的法制保障机制。

4.治理污染的生态基金由国家项目资金、财政拨款以及民间资本等其他资金组成,而财政资金中,有一部分资金来源于生态养殖、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生态渔业所获收益的税收。

目前生态基金的来源还比较单一,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但总的来说是比较短缺的,需要引入多元补偿机制,由单一的“输血型”生态补偿转变为“造血型”补偿。

四、结论

总之,四湖流域水污染既要“防”又要“治”:一方面要从源头抓起,加强对流域内农村居民的宣传教育,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这需要加强公众对面源污染的认识与参与;另一方面,要多方筹集资金,使政府、市场、企业、个人合理承担相关成本和费用。解决四湖流域水污染,需要多方一起努力的公共治理机制:一是按照农产品产量给予地方政府专项财政补贴,用于农村农业环境保护与建设;二是直接对农业环保技术的推广予以专项补贴;三是加大畜禽养殖场沼气池建设补贴标准与力度;四是探索水产循环养殖、健康养殖补贴方式、标准,促进水产养殖业科学发展,降低水产养殖污染;五是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补贴;六是探索社会、企业参与农村农业环境保护的补贴机制。

四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首先要完善流域水污染减排和治理的补贴和奖励制度,用财政税收等激励政策促进生态农业、生态渔业、生态养殖业、生态旅游等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建立流域水污染的减排和治理政府责任机制,用行政措施推动流域内各项水污染减排和治理工作;最后要建设水污染减排和治理的市场化和社会化体系,建立生态农业、生态渔业、生态养殖业、生态旅游等项目发展的长效机制。

[1]郑海霞.中国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2]陈兆开,施国庆,毛春梅.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3):56-60.

[3]周大杰,董文娟,孙丽英,石缎花,齐晔.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4):131-135.

[4]张惠远,任勇.建立东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初步建议[A].庄国泰,王金南.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设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272-280.

[5]阮本清,许凤冉,张春玲.流域生态补偿研究进展与实践[J],水利学报,2008.10.

[6]毛显强.生态补偿理论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4.

猜你喜欢

洪湖污染源流域
压油沟小流域
鱼病肆虐,4000万打水漂!洪湖龙口有水产人在行动
堡子沟流域综合治理
罗堰小流域
洪湖水浪打浪
持续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全覆盖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洪湖凤舟
打造智慧流域的思路及构想——以讨赖河流域为例
基于污染源解析的空气污染治理对策研究
十二五”期间佳木斯市污染源排放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