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肢骨感染治疗中的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2012-10-26李曙海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22期
关键词:遗留万古霉素清创

李曙海

下肢骨感染治疗中的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李曙海

目的探讨下肢骨感染的发生应用于抗菌药物使用效果。方法调查2003年9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50例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感染的有50例(感染组),未发生感染的有200例(非感染组),感染组患者应用万古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结果年龄大、术中使用钢板、遗留死腔、清创时间长等是下肢开放性骨折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经常规抗感染治疗结合万古霉素治疗后,48例细菌阴转后痊愈出院,2例并发严重器官衰竭感染死亡,治疗有效率为96.0%。结论下肢骨感染与年龄、术中使用钢板、遗留死腔和清创时间明显相关,万古霉素可作为预防或治疗下肢骨感染的局部用药的首选药物。

下肢骨感染;抗菌药物;万古霉素;发病因素

当前下肢开放性骨折是最常见的现代社会损伤,其处理棘手,并且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1]。其中感染为临床常见问题,而由于外伤及手术造成的感染严重影响着病情的预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手术操作,在抗菌药物应用以前,由于手术感染引起患者死亡的占很大比重[2]。本文首先探讨比较了下肢骨感染感染与未感染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使用钢板、是否遗留死腔、清创时间等的差别,然后具体分析了抗菌药物使用的治疗效果。希望充分合理地利用医疗资源防治医院感染,为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3年9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50例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的资料,男180例,女70例。年龄6~78岁,平均(37.43±10.11)岁。骨折部位:大腿152例,小腿50例,足部48例。致伤原因:交通伤105例,打击伤95例,其他伤50例。其中发生感染的有50例(感染组),未发生感染的有200例(非感染组)。两组患者的其他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内容根据病例资料,统计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是否使用钢板、是否遗留死腔和清创时间。

1.3 治疗方法在感染组患者中,在常规抗感染的基础上,应用0.1 g万古霉素(华北制药集团公司提供)结合5%鱼肝油酸钠0.2 ml局部注射治疗。治疗1周。

1.4 统计指标比较感染与未感染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使用钢板、是否遗留死腔、清创时间等的差别,同时观察感染组的治疗效果。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计算,相关数据采用χ2检验与t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发生因素分析经过观察与统计,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组的平均年龄(46.24±11.31)岁大于未感染组(37.43±10.11)岁,感染组中使用钢板比例(76%)明显高于未感染组(42%),感染组中遗留死腔比例(26%)明显高于未感染组(11%),而感染组的平均清创时间(7.25±1.31)h长于未感染组(4.10±1.11)h。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相关指标对比分析(±s)

表1 两组相关指标对比分析(±s)

组别例数性别(男/女)年龄(岁)使用钢板遗留死腔清创时间(h) 5035/1546.24±11.3176%26%7.25±1.31未感染组200145/5537.43±10.1142%11%4.10±1.11 P值感染组>0.05<0.05<0.05<0.05<0.05

2.2 治疗效果在感染的50例患者中,12例患者为严重感染,38例未引起明显的感染征象,呈带菌状态。经常规抗感染治疗结合万古霉素治疗后,48例细菌阴转后痊愈出院,2例并发严重器官衰竭感染死亡,治疗有效率为96.0%。

3 讨论

在本文具体的骨感染发生因素中,年龄大、术中使用钢板、遗留死腔、清创时间长等是下肢开放性骨折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3]。其原因主要有:年龄大的患者体力及免疫力较差,容易发生感染[4]。清创时间较长的话会导致伤口长时间暴露,为细菌生长繁殖创造了机会[5]。内固定钢板与遗留死腔可以加重组织损伤,加重感染[6]。

在下肢骨感染的治疗与预防重,应该保持无菌环境,切口正确处理外,还需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以及抗生素的正确及时应用。而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的目的是杀灭或抑制手术区域中来自空气、环境及患者自身的细菌,防止初次接种的微生物定居生长,降低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是防止术后感染所致的严重并发症的关键。目前传统的抗生素预防性应用的方式有3种:全身用药、单纯局部用药及局部缓释用药。全身用药虽可在血液中达到较高浓度,而由于局部血循破坏,常不能在损伤局部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使药物利用率很低。从而限制其有效的预防作用;另外长期全身应用抗生素有可能带来一系列严重副反应。而单纯的局部注射用药方式,能降低血药浓度,避免了毒副作用,同时能在局部有较强的药物初始浓度,预防感染的能力强于全身用药。在药物使用种类上,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抗生素有头孢菌素类,红霉素及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也有广泛的使用。万古霉素的作用机制是专一的与细菌细胞壁上的靶位结合,干扰细胞壁肽聚糖合成而致细菌死亡,其对多数革生氏阳性杆菌和球菌有杀灭效果,对耐药金葡菌尤为有效,为预防或治疗MRSA或MRSCON感染的首选药物[11]。虽然其严重毒副反应限制了其作为全身应用预防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但局部注射用药血药浓度比较低,可降低或避免全身不良反应,而且局部能达到有效杀菌浓度起到预防感染的目的。本文结果显示,在感染的50例患者中经常规抗感染治疗结合万古霉素治疗后,48例细菌阴转后痊愈出院,2例并发严重器官衰竭感染死亡,治疗有效率为96.0%。

总之,下肢骨感染与年龄、术中使用钢板、遗留死腔和清创时间明显相关,万古霉素可作为预防或治疗下肢骨感染的局部用药的首选药物。

[1]耿琳,袁英泽.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32):125-125.

[2]曾平,朱少廷.35例开放性胫腓骨骨干骨折感染原因分析与处理.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6(3):38-39.

[3]Dellinger EP,Gross PA,Barrett TL,et al.Quality standard for antimicrobial prophylaxis in surgical procedures.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Clin Infect Dis,2008,18(3):422-427.

[4]曾云记,董健,周明客,等.骨折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早期处理分析.中国骨伤,2009,20(1):46-47.

[5]刘伯让,杨喆,王丹丹,等.开放性骨折患者伤口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感染原因分析.创伤外科杂志,2010,12(5):433-436.

[6]Cleven KM.Reduced rates of Hospital-acquired in medical patients.Prevalence survey indicate of active infection control programmers.J Hosp infect,2011,47(2):36-40.

650208昆明消防指挥学校校务部卫生队

猜你喜欢

遗留万古霉素清创
一种多功能清创车设计与应用*
遗留群柱中关键柱判别方法与软件
神经外科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影响因素
两种清创方法治疗Gustilo Ⅲ型开放性骨折的疗效和卫生经济学观察
许林涛作品
基于个体化给药软件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析
局部应用硫酸钙+万古霉素预防脊柱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观察
水动力清创系统在糖尿病足溃疡清创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探讨医用液体敷料结合清创机清创治疗糖尿病足伤口的临床疗效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小孩遗留小汽车内智能安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