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16届广州亚运会跳跃项目运动员竞技年龄结构与特征

2012-10-26张建华

体育教育学刊 2012年6期
关键词:年龄阶段平均年龄竞技

赵 鑫,张建华,张 健

(西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在当今的竞技体育领域中,优秀运动员的最佳竞技年龄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优秀运动员的成长过程是一个连续而完整的时间过程,年龄特征始终贯穿这个全过程,它不仅影响着运动员的训练成果与比赛成绩,还影响着运动员的发展前途。研究优秀运动员的竞技年龄特征,即是合理利用运动员人才资源,也是有效制定运动训练计划的重要依据。跳跃项目属于体能主导类速度力量型项目,我国在此项目上曾取得过优异的成绩,涌现出像杨文琴(女子跳高)、陈尊荣(男子跳远)、邹振先(男子三级跳远)等一些优秀的运动员。为了能更准确地把握此项目的比赛特征,促进我国运动员在跳跃项目上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第16届亚运会跳跃项目参赛运动员的年龄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为我国备战世界大赛,教练员改进训练方法和延长我国优秀运动员运动年限提供理论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第16届广州亚运会跳跃项目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除女子撑竿跳取前6名运动员,其他跳跃类项目取前8名运动员,其中男子32人,女子30人。进行常规数理学统计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亚运会优秀跳跃项目运动员整体竞技年龄变化趋势

优秀跳跃项目运动员最佳竞技年龄有增大的趋势,并且竞技年龄段延长。优秀跳跃项目运动员的平均竞技年龄保持在26岁左右,由标准差可以看出运动员间的最佳竞技年龄范围在22~30岁之间,并且男、女运动员的平均年龄差别不大。因此,亚洲跳跃项目运动员在这一时期最佳竞技年龄呈现上升和最佳竞技年龄段呈现延长的发展趋势。从性别的整体差异上看,发现女子运动员的平均年龄略大于男子运动员0.33岁,并且男子运动员的离散程度较大于女子。两者相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与宋广林的研究:女子运动员的年龄比男子运动员大1岁左右,但总体差异不具有差异性(P>0.05),以及曹景伟世界级优秀男女运动员的平均年龄在同一分组项目中和男、女选手分别在不同分组项目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的研究结果相符合,说明近年来男女运动员的年龄结构没有出现新的变化。

表1 第16届亚运会跳跃项目运动员年龄差异结构

2.2 不同年龄阶段运动员人数变化特征

从广州亚运会进入前8名运动员的年龄人数看,可分为4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岁以下),此阶段男、女运动员共2人,占前8名62名运动员的3.22%。18~19岁是初露锋芒的年龄,个别运动员虽然表现出很高的运动水平,但在需要丰富的比赛经验、稳定娴熟的运动水平和激烈竞争意识的奥运会上还是很难获得一席之地。

(2)第 2 阶段(20~24 岁),该年龄阶段进人前 8 名的运动员总人数为23人,占总数的37%,其中男运动员13人,女运动员10人。该年龄阶段由于是运动员动作技术逐渐提高与巩固阶段,许多优秀的运动员在此阶段运动成绩与竞技水平都会快速增长,随着参与比赛次数增加,经验积累,生理和心理趋向成熟,已具备披金夺银的能力。因此,可以看出此阶段的运动员具备的很强的竞争能力。

(3)第 3阶段(25~29岁),广州亚运会在此阶段共有 27人进入前8名,占总人数的43.5%,其中男子运动员14名,女子运动员13名。无论从性别、总人数上看,这一年龄阶段都高于其它年龄阶段,此阶段是多数优秀运动员创造最优运动成绩的高峰时期,这也表明该年龄段运动员渐渐成为奥运会主力军。

(4)第4阶段(30岁以上),广州亚运会跳跃项目上30岁以上的运动员共10人,占总人数的16.12%。此年龄阶段运动员人数不是最多,但在整体中仍然占有一定比重,虽然在体能、力量等方面落后于其他年轻运动员,但丰富的比赛经验、成熟稳定的心理素质是他们在赛场上取得胜利的法宝,这也印证了延长运动寿命是田径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

2.3 获奖牌运动员竞技年龄变化特征

从跳跃项目不同性别(男、女)冠军平均年龄看,男子运动员为24.25岁,女子为25.75岁,女子运动员略大于男子运动员,最大年龄上二者持平,最小年龄男子运动员小于女子运动员;在第2名、第3名方面,男子运动员平均年龄、最大年龄上均高于女子运动员;前3名平均年龄上,男子运动员同样高于女子运动员,最大值、最小值上均与女子显现出一定差异。本届亚运会前3名平均年龄大致集中在24~26岁之间,说明此年龄段是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最佳年龄阶段(见表 2)。

表2 前3名运动员年龄结构

第16届广州亚运会跳跃项目获取奖牌运动员,年龄最小的20岁,19岁以下运动员人数为0;20~24岁的运动员共12人,占到获奖运动员的48%;25~30岁共12人,占48%;30岁以上1人。显而易见,20岁以下运动员寥寥无几,20岁~24岁和25~30岁成为运动员夺取奖牌的主要阶段,虽不乏有“小龄选手”永造佳绩,但越来越多的“大龄运动员”参与奖牌的竞争并勇创佳绩。

2.4 前8名运动员整体竞技年龄变化特征

从统计的8个项目的平均年龄来看,男子竞技年龄均值在23~27岁之间,撑竿跳高>跳远>三级跳远>跳高,最大与最小平均年龄,分别为26.50岁和23.25岁;最大年龄为32岁,最小的为19岁,其差值为13岁。

女子选手中,竞技年龄均值在24~27岁之间,较男子大,除撑竿跳高外,其他3个项目平均年龄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不大,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26.25和24.33岁;最大年龄为30岁,最小的为19岁,其差值为11岁。

项目整体上,广州亚运会跳跃项目前8名运动员平均年龄在23.25~26.50岁。竞技年龄均值主要集中在26~27岁这一阶段,此阶段正处于集技术水平、心理素质、比赛经验于一起的成熟稳定的竞技顶峰阶段。这一年龄阶段的运动员几乎占到前8名运动员中的大半,这表明该年龄段运动员渐渐成为竞技赛场的主力军。本届亚运会4个跳跃项目前8名运动员当中均有30岁及以上年龄运动员。当年龄超过25岁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不再占有优势,但完成动作的实用性与经济性会明显提高,这是大龄运动员仍能活跃在激烈赛场上的主要原因。

表3 前8名运动员平均年龄结构

2.5 不同名次的运动员年龄变化特征

图1 前8名运动员年龄走势比较

图1显示,不同名次所显现出的年龄特征略有不同。第1名的平均年龄最小为25岁,前3名平均年龄差别不大,其余名次呈现出上升趋势,但第8名的平均年龄又有所下降。从图1可以看出,运动员的创造最佳成绩的年龄是有阶段的,有限度的,不是无限增长的。另外,除第6、第7名外,其余各名次相差不大,主要集中在25~26岁之间,这又一次说明此阶段是创造优异成绩的最佳年龄阶段。

3 跳跃项目运动员年龄特征对我国运动训练的启示

3.1 重视“大龄”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重要作用

运动员保持最佳竞技水平的高低和运动寿命的长短,对运动员的成材率、利用率、国家整体竞技水平的提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在运动员选材方面已有所突破,但对运动员长时间保持最佳竞技能力的研究重视不够。从本文的研究来看,当今田径运动员年龄有增大的趋势,这一结论再次得到了印证,并且女子运动员年龄增幅程度略大于男子。虽不乏有“小龄选手”永造佳绩,但越来越多的“大龄”运动参与奖牌的竞争并勇创佳绩,加强对“大龄”运动员训练研究的重视,会提高田径比赛的整体水平。

3.2 认清人种差异与把握项目特征及其发展规律

本届亚运会20~24岁和25~30岁,成为运动员夺取奖牌的主要年龄阶段,整体平均年龄在26岁左右,表明该年龄段运动员成为本次比赛的主力军。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跳跃项目的特点与其发展规律,借鉴国外优秀田径运动员的成才年龄与最佳竞技能力特征,并结合我国运动员自身的特点及亚洲人种的特点,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乃至亚洲运动员的成才发展之路。

3.3 合理控制训练年限,防止“早衰”现象

运动员身体机能水平的提高,不是短时间内能达到的,是从儿童到成年经过长期合理、系统训练而积累起来的,经过人体自身的生长发育机能水平会不断提高,技术动作会日趋稳定,比赛经验和心理素质会大幅度提高,并会在相应的竞技阶段达到本人理想的运动成绩。伤病的发生成为运动员过早退役的一个主要原因,我国许多优秀的运动员在取得其最佳竞技运动成绩时,往往由于伤病或其他一些原因,从而导致运动水平停滞不前或过早离开赛场。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运动员多年训练的年龄特征,遵循人体自身机能的发展规律,避免早期专项化带来的不良后果,预防各种伤病从而延长运动寿命,防止“早衰”现象的出现。

3.4 重视身体素质训练,提高专项基本技术能力

身体素质对运动寿命往往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素质,则会影响其体育生涯。过早的进行高强度的专项负荷训练,势必会对其早期的身体全面训练与随后的专项基本技术训练造成影响。跳跃项目属于体能主导类运动项目,对技术动作有着很高的要求,比的就是体能的好坏加以技术的合理运用,相应的也会对其运动寿命产生影响。

[1]高芸.优秀游泳运动员最佳竞技年龄特征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09,28(3):30-32.

[2]李相如,葛青,王朝平.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的最竞技年龄特征新变化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1996,32(9):52-53.

[3]崔喜灿.关于我国和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年龄的对比研究[J].体育科学,2000,20(3):38-40.

[4]黄建军.优秀田径运动员年龄特征的比较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3,24(6):64-66.

[5]曹景伟,曹莉.论当今世界级优秀田径运动员的年龄特征[J].浙江体育科学,1998,20(1):15-19.

[6]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计划[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145-151.

猜你喜欢

年龄阶段平均年龄竞技
我的各路好友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韩国人平均年龄41岁
当代中国高校学生的自我评价状况分析
网友真实状况鉴别手册
少儿美术培养的年龄阶段性研究
去年中国有438名公安民警牺牲 平均年龄46.3岁
花与竞技少女
教学暗示艺术在小学不同学段的运用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