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的研制与实施

2012-10-26黄志强沈友青孙利红

体育教育学刊 2012年6期
关键词:处方心率太极拳

黄志强,沈友青,孙利红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体育系,湖北 武汉 430205)

2010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近1.78亿,占总人口13.26%,每年将以3.2%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8年占1/6,2025年1/5,2050年1/3。WTO于1990年9月在哥本哈根会议上首次提出《健康的老龄化》目标,其宗旨是在生命的晚期,使人们继续保持良好的生理功能,摆脱人口老龄化造成的重大影响,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可见社会的老龄化形成的老龄健康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通常老年人多喜欢采取简便易学、安全有效等特点的运动项目,太极拳被人们视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保健方法及终身锻炼的项目。为此,本研究以科学健身的生理学为依据,制定一套科学的定量化的周期性锻炼计划,以期为老年人通过运动改善体质、增进健康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自愿者24名,男14名,女10名,见表1。自愿者需满足的条件:退休近几年;很少锻炼但有锻炼意向;对太极拳感兴趣;自愿执行锻炼计划;无严重心血管及其他疾病。自愿者按序号1-24编号。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器材及测试量表

GT-1640血糖仪(京都)、RT-1904C半自动生化仪(美国)、MA-4210自动尿八项分析仪(京都)、《健民》牌 GMCS-Ⅱ型成人体质测试仪一套。运动心率遥测仪(表式):3244、3245、3246、3247(芬兰)、ECG—6511 心电图机(上海)、Hb-2000 型 Hb 仪(上海)、台式血压计(上海)、“PAR-Q”问卷、基本情况问卷、心脏病发病危险性评定。

1.2.2 检测指标

身高、体重、心电图、安静时心率、血压、尿潜血、尿蛋白、尿糖、尿酸碱度、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血红蛋白、肺活量、握力、台阶、坐位体前屈、 闭眼单足站立,F.C.(心脏功能能力)、E.C.(运动能力)、THR(靶心率)、HR。

1.2.3 测试方法

(1)实验室测定。实验室测定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试验前筛选,包括基本情况调查、生理生化指标检查和体适能测量;第二阶段主要是进行F.C.中期评估;第三阶段为效果评定,包括生理生化指标评定、体适能评定。

(2)运动场测试。运动场测试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教授太极拳;第二,执行16周太极拳运动处方健身;第三,运动处方调整后再进行16周健身。

1.2.4 数理统计

所有数据在 SPSS11.5 进行统计分析,F.C.值试验前、中、后进行样本配对样本T检验。

2 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研制

2.1 基本情况问卷调查

基本情况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调查、“PARQ”问卷调查、心脏病发病危险性的评定三个部分,见表2。

调查结果表明,有4名自愿者有服药史,结合个人病史,为慢性心功能不全、Ⅱ期高血压、冠心病、室性心动过速。在家庭病史,同样发现这4名自愿者亲属患有类似病史,综合考虑,这四名自愿者须进一步检查。其他自愿者或多或少出现一些轻微疾病,但个人病史、服药史和家庭病史没有出现一致性趋势

表2 “PAR-Q”问卷调查结果 (人)

“PAR-Q”问卷调查英文名为“Physical Acticity Reddiness Questionnaire”,是全美运动医学会推荐的一个问卷调查。综合参与者对所有题目回答的结果考虑,3、7、13、17号还需进一步进行检查和诊断。

心脏病危险性评估包括8项内容,每项内容都有详细的评分标准,总分越高,危险性越大。表3显示,处于危险水平的有3、7、13号,处于中等危险性的有13人,其他为一般。表明3、7、13号有可能在心脏功能测试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需要进行监护,但对于太极拳练习期间无医生监控状况下,危险性无法控制。

2.2 生理生化指标检查

表4显示,收缩压有8人超过140mmHg,4人心电图异常,尿检结果除个别几个参与者出现轻微情况外,其他都正常。血检指标中TC偏高6人,TG偏高的有9人,HDL偏低的有6人。LDL偏高的有10人,空腹血糖和血红蛋白除2人外都正常。

2.3 体适能评定

体适能相关指标测试见表5。运动处方的研制涉及到个体心脏功能能力(F.C.),通过二次负荷试验进行评定。第一级高度15cm,频率 15次/min,运动3min,取运动后即刻心率,休息 3-5min。 第二级高度15cm,频率 25次/min,运动 3min,取运动后即刻心率,结果见表6。其中3、7、13、17号第二级负荷无法完成,中途终止试验。因此,3、7、13、17号将不参与接下来的计划。

表3 心脏病发病危险性的评定结果

表4 生理生化指标测试结果

表5 体适能相关指标测试结果

表 6 F.C.、E.C.、THR 结果及方案

表7 中期F.C.、E.C.、THR结果及方案调整一览表

根据 F.C.、E.C.、THR 的确定方法计算出 20 名自愿者的F.C.、E.C.、THR 的值,F.C.值在 5-8Mets范围内,THR 在 97-125次/分钟范围内变动。

2.4 太极拳运动处方的制定

太极拳运动处方内容包括E.C.、THR、运动内容、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和锻炼要求。考虑到自愿者的掌握能力及个人兴趣,健身内容提供了24式、48式、杨式太极拳三种。相关研究表明,24 式太极拳运动强度在 1.5-4.0Mets,48 式 2.0-5.0 Mets,杨式 2.0-5.6 Mets,三种太极拳的运动强度比较适合 20名自愿者(自愿者计算出的 E.C.范围在 3-5 Mets)。 选择24式太极拳女性较多,男性主要为48式和杨式。运动时间设为40min,有25min的心率在THR范围,保证E.C.的锻炼价值。运动频率的选择考虑了参与者平时空余时间及健身角度的因素,由于大部分是退休人员,基本上能保证锻炼的频率和锻炼的时间。靶心率采用POLAR表监控,因表只有10块,在健身过程中采取隔天轮换的方法。

3 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的实施

3.1 中期 F.C.评估及方案调整

经过16周的健身,对F.C.进行评估,检验16周健身对F.C.是否有影响,从而做出适当的处方调整。表7表明,F.C.发生了变化,方案需进行调整。考虑到锻炼效果明显,运动时间延长10min,为50min,频率不变,每次有35min的心率在THR范围。锻炼时心率的快慢是否在靶心率范围内则可通过对打一套太极拳所需时间长短略微进行调整,也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增加太极拳练习的套数或缩短每套太极拳锻炼的间歇时间。

3.2 后期评估及方案调整

32周健身结束时,对20名自愿者生理生化及体适能各项指标进行评估,结果见表8-10,部分指标发生了变化,其变化差异见表11-13。

表8 生理生化指标测试结果

表9 体适能相关指标测试结果

表 10 F.C.、E.C.、THR 结果及方案

表11 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健身效果1(N=20)

表12 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健身效果2(N=20)

表13 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健身效果3(N=20)

中期调整后,再经16周锻炼,F.C.发生了变化。因此,如想继续锻炼,有必要调整方案。锻炼时间60min,频率每周至少4次,有40min心率在THR范围,无POLAR表监控时,可采用秒表把脉或以主观感觉疲劳程度来衡量。

4 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效果评价

32周太极拳运动处方健身后,从所有测试的各项指标中,抽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评定。

安静时收缩压锻炼前后 P<0.05,坐位体前屈 P<0.01,闭眼单足站立P<0.01,说明该运动处方对老年人血压、柔韧性和平衡性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作用。分析认为,这与该项目特点有关,太极拳练习时要求心气平和,用意念引导动作,处处舒缓圆活,使全身肌肉放松,周围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回心血量减少,从而降低了心室舒张末期的充盈压力,长期锻炼对血压偏高者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太极拳运动要求匀速,缓慢移动,并保持一定的重心高度,这就在运动中延长了单腿支撑的时间,从而可对下肢肌肉力量起到较好的锻炼作用。同时,还可以改善本体感受器的机能,提高感知身体空间位置的能力。此外,太极拳多腰部扭转动作,有利于促进老年人的腰部柔韧性和灵活性。

运动前后尿检除个别外,基本稳定。血检指标总胆固醇锻炼前后 P<0.001,甘油三酯 P<0.01,低密度脂蛋白 P<0.001,说明该健身运动处方对改善老年人血脂具有一定的效果,此外,也可能与自愿者看到血检结果后控制饮食有关。分析认为,较长时间的中低强度太激拳运动,不仅加强了机体对脂肪酸的利用,而且增强了LPL及相关酶的活性,促进TG和LDL降解。此外,还可减少向动脉壁运送胆固醇,促进胆固醇逆转进入肝脏进行降解,从而可以降低血浆TC水平。提示经常练习太极拳能改善脂蛋白代谢,增强抗动脉粥样硬化能力,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F.C.是运动处方中的一个核心环节,对 F.C.的测定,目的就是要检查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的效果。因为F.C.值的升高,更能说明其心脏功能能力得到提高或改善,用F.C.来检验健身运动处方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意义超过了其他各项单个指标。本研究中,试验前、中、后对F.C.测定,配对样本T检验,都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01)。表明,经过 32周的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锻炼能使老年人心脏功能能力得到一定的改善,也说明了本处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较适合50-65岁年龄段的人群。

5 结论

(1)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的研制包括试验前筛选的基本情况调查、生理生化指标评定、体适能测量,内容包含F.C.、E.C.、THR、运动内容、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和锻炼要求,其中F.C.确定是核心部分。

(2)实验前筛选结果确定 3、7、13、17号 4名自愿者不参与接下来的太极拳健身计划。

(3)经过32周锻炼,安静血压、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足站立、TC、TG、LDL、F.C.发生显著变化。 说明该处方对老年人血压、血脂、心脏功能能力、柔韧性、平衡性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作用。提示经常练习太极拳能改善脂蛋白代谢,增强抗动脉粥样硬化能力,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该处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较适合50-65岁人群。

[1]杨静宜,许峻华.运动处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2]马先英.太极拳练习对老年人心肺机能和身体素质部分指标的影响观察[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3,22(5):522-523.

[3] 梅应生.太极拳运动对血压的影响[J].武林,1994(6):54-55.

[4]谢荣华.太极拳对平衡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3):72-74.

[5]李辉.有氧运动训练与脂代谢关系研究的进展[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3,12(2):184-186.

[6]赵海军.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人血脂、脂蛋白代谢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3,10(6):61-62.

[7]李新.太极拳运动提高慢性病患者心血管功能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9):1217-1218.

猜你喜欢

处方心率太极拳
心率多少才健康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人间处方
离心率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卫健委新规:药师将审核医生处方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42式太极拳
求解圆锥曲线离心率“五法”
祝您健康处方(8)烧心、反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