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程训练的人文社科类学生工程素质教育

2012-10-25林有希黄捷朱建风郑爱珠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社科类人文工程

林有希 黄捷 朱建风 郑爱珠

(福州大学 福建 福州350108)

基于工程训练的人文社科类学生工程素质教育

林有希 黄捷 朱建风 郑爱珠

(福州大学 福建 福州350108)

针对当前不同学科门类学生出现知识结构缺陷、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分离的现状,根据人文社科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特点,借助工程训练实践,探索工程素质培养模式创新。以熟悉的产品制造过程为线索,重在普及学生工程知识,拓宽知识面,自发接受工程科技思想熏陶,树立终身教育的信心,以利于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成长。

工程训练;人文社科类学生;工程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不仅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我国工程教育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工程教育中的很多观念与做法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人才培养目标。过早的文理分科造成理科学生人文素质薄弱,文科学生不熟悉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知识面狭窄,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训练不足,这种教育现状值得反思。为培养和造就适应21世纪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高等教育需要由传统的知识与技能教育转向全面素质教育,理工科学生要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而文科学生则要加强理工素质的培养。加强人文社科类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是高等工程教育工作者应深入思考和探索的新课题。

问题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狭窄的专业知识很难适应快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作环境变化,面临生存挑战。传统的人文社科类人才培养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现行高考制度的文理分科,片面追求即时效率的文理专才教育,导致了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不全面以及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分离和缺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试教育把很多本来应该完整学习的知识割裂了,导致很多学生“有知识没常识”。人文社科类学生工程实践知识普遍缺乏,思维方式的缺陷和知识面的偏颇,使得优秀的顶尖级人才成长存在先天的不足。(2)目前人文社科类学生就业压力较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正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大量学生将主要面向制造业实现就业,客观上造成工科学生就业机会较多。同时,理工科专业的技术切入点较高、技术壁垒较强,文科生难以胜任理工类工作,而理工科学生在逻辑思维、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使得理工科学生从事文科类工作也有一定优势,很多文科类工作被理工科学生“侵占”,增加了文科生的就业压力。对于在制造业实现就业的非工科学生,由于工程素质缺乏,造成就业适应难、适应期长,就业稳定性差。(3)我国高校目前存在从单一学科院校向多科性综合大学发展的趋势,大量人文社科类学生从事新闻、传媒、教育、行政管理等工作,其科学和工程素质对于传承文明、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提高人文社科类学生的科学、工程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迫在眉睫。(4)当前工程教育的价值观还未得到普遍认可,工程教育改革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误区。不少高校认识到文理分割的问题,陆续开展一些通识教育,但课程存在的共同问题是只给学生介绍少量知识、名词术语等,而不是注重其能力锻炼,未能真正落实通识教育,尤其是工程素质教育的理念。让人文社科类学生参与到工程科技探究过程,普及工程知识,拓宽知识面,锻炼工程科研能力,接受工程科技思想熏陶,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仍然是当前工程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

教改实施

工程实践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境遇性,通常需要考虑诸多相关因素。工程训练在文理渗透、理工结合方面有着独特作用。人文社科类学生与工科学生在思维方式与知识储备上存在差异,有必要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工程训练实践教学。

人文社科类学生接受工程教育存在如下一些障碍:(1)理工理论较深,专业技术切入点较高,技术壁垒较强,文科生接受时存在畏难情绪;(2)理工科目繁多,无从选择着眼点;(3)对理工知识在日后工作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存在疑惑,缺乏动力和兴趣。因此,需要调整人文社科类学生工程教育的定位,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和适当的教学组织方式。

在教学实施中要贯彻“博闻专攻”的理念。“专攻”即立足本专业的专攻,提高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博闻”即拓宽知识面,注意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增强学生应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科技的发展推动工程教育走向终身教育,重要的是打开一扇门,让学生窥探理工的奥秘,降低工科知识的门槛,让学生能够轻松接受理工知识的熏陶,直观地认识工程设计制造,激发工程兴趣,逐步建立工程意识和工程思维方式,培养工程素养,在日后工作中敢于根据需要主动接触不同学科,自觉地从工程角度出发分析、解决问题。

人文社科类学生开展工程训练的目标主要体现在:(1)普及理工知识,拓宽知识面,特别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改变知识结构。(2)体验职场环境,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以及承受挫折、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习基本技能和工艺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3)人文社科类学生积极参与到工程技术问题的探究过程,训练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自发接受工程科技思维方式的熏陶,有助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工程训练实践

我校是以工为主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在工程科技领域已经具备较强科研实力和较高学术水平,拥有丰富的工科教学资源和科研资源积淀。机电工程实践中心是综合性工程训练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学校办学三大功能集中体现的一个部门,在培养创业型人才的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我们根据人文社科类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特点,选择以工程训练为载体,充分发挥我校工科优势,以简单产品为线索,把工程意识培养渗透到各个实践环节,拓宽知识面,提高人文社科类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

(一)《认识制造》训练

人文社科类学生与工科学生在思维方式与知识储备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过高的理工门槛,会令学生望而却步。工程训练重在实践,在激发兴趣和培养工程意识方面,有着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是人文社科类学生接触工程的最佳切入点。我们针对文科类学生开设了特色工程训练课程《认识制造》。

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引入制造工程的概念,利用学生熟知的历史知识,了解制造业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探究制造业的奥秘,引发学生的思考。

其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学生亲手操作,体验制造过程。《认识制造》是实践类课程,实践环节占90%。课程的载体是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品。选择的载体尽可能涵盖制造全过程,加工难度小。例如,图1中的产品是摆在桌面上的台饰,以其加工制造为线索组织课程教学。指导人员可预先做好设备的安全定位和调试,降低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的要求,学生沿着零件加工工艺路线,完成产品从毛坯到成品的整个过程。在体验产品制造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质量、成本、生产组织、企业运营、安全、环保、法律、市场等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思考,结合自身专业方向,把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团队意识等工程意识培养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使学生意识到工程不再是狭窄的科学与技术的涵义,认识自身专业知识在工程中的价值,认识文理交融的知识结构的重要性,建立工程背景。

图1 台饰图

图2 台饰产品工艺过程图

第三,及时总结和研讨是课程的升华。课程的目的不是要学生学会“车”、“铣”、“刨”、“磨”、“钳”等术语,也不是成为机械工程师,而是拓宽知识面,体会文理知识的不同和交融点,触类旁通,改变思维方式,自觉调整自身知识结构,敢于根据需要主动接触不同学科,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课程最后,我们通过研讨进行总结,提交结合各自专业的学习报告并点评,达到课程的升华。

(二)《应用电工》训练

文理分科培养,人文社科类学生接触的电学知识少。《应用电工》实践课程针对人文社科类学生怕电的心理而开设,以电工应用知识为载体。学生对课程内容很有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比如,针对目前的装修趋势,课程设计了专用实验箱,采用环形荧光灯、电子镇流器,进行不同日光灯的接线安装实验。学生从惧怕到敢于操作,不仅克服了心理障碍,还建立了学习信心和自豪感。

《应用电工》实践课程得到学生的积极评价,成为校精品课程,是福州地区大学城的公共选修课。有学生在课后总结说:“应用电工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从课程教材的编撰到课堂的讲解,无处不透露着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的确,这是一门贴近生活,贴近科学的课程……”。

此外,我们还陆续开设《机器人》等各类与学生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课程,引发学生的普遍兴趣,吸引了文科类学生参与。

(三)学科竞赛实践

工程实践能力不仅仅包括动手能力,还包括在实践中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广泛工程背景下,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过程中,反复锻炼逐渐形成的实际工作能力。人文社科类学生也只有通过实际工作锻炼,得到切身体会,才能提高对工程的认识。

在科研训练、相关竞赛的实践环节,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锻炼的广度和强度是其他日常教学环节无法比拟的。应鼓励人文社科类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竞赛、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各种学科竞赛和创新实践活动。学科竞赛活动大多为综合性项目,人文社科类学生参与到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与工科学生共同训练,让不同学科学生知识、能力、思维互补,自觉地应用工程知识、工科思维方式以及工程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激发学生的科技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技能和创业能力。在近年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我校组织的校内选拔赛鼓励管理学院、工艺美院等非工科学生踊跃报名参加。

结语

工程实践是将人的理性意志、情感融合为一体的综合、创造、实践性活动,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启迪学生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工程教育是终身教育,让人文社科类学生参与工程训练,体会自身专业在工程中的价值,有助于他们在日后工作中自觉应用工程理念与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心与观念,正确形成就业定位与就业期望。随着科技与社会生产的发展,工程教育的内容不断更新和增加,工程教育的边界也不断扩展,需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并进行积极探索。

[1]刘少雪.21世纪工程素质教育刍议[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3):111-114.

[2]李雪岩,龙耀.知识学习,科学精神,人文情怀[J].中国青年研究,2009,(9):78-83.

[3]朱高峰.论我国工程教育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1998,(5):7-11.

[4]沈豫浙,王成军.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提升大学生工程素质[J].中国地质教育,2008,(3):10-13.

[5]张艳霞.科技与人文视野下的工程教育[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5-119.

[6]任志新.管理专业大学生工程素质教育问题的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8-69.

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3-0154-02

林有希(1967—),男,博士,福州大学教授,机电工程实践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先进制造技术。

猜你喜欢

社科类人文工程
月度荐书单
一束光
一束光
社科类专业开展研究式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人文绍兴
子午工程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工程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