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于电子测压器的智能倒置开关设计*

2012-10-21马英卓

传感技术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压器抗冲击加速度计

马英卓,祖 静

(中北大学电子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太原 030051)

火炮膛内动态压力是检验火炮炮膛强度、发射药性能和炮弹外弹道初速预测的重要参数,对于火炮的研发有重要的研究意义[1]。国内研制的电子测压器是一种可内置于火炮药室中,随火炮发射时,实时测量并记录火炮膛压变化规律的存储记录仪。面对高温、高压、强冲击振动、高过载的恶劣测试环境,电子测压器要求做到小体积、高强度、高可靠性[2]。小体积限制了内置电池的容量,而保温试验又要求电子测压器能连续工作2天~3天不断电,这就要求系统拥有较小的功耗。由于试验前电子测压器已固封在弹丸中,人无法对其手动启动,故需要一种智能开关实现无接触式控制。现有的倒置开关在使用中常出现误上电现象,影响了电子测压器的使用可靠性。为此,设计了一种新型智能倒置开关,可通过判断外界动作控制系统工作状态,并对系统能源进行管理、分配,有效降低了系统功耗,提高了电能使用率。

1 倒置开关现状

倒置开关是针对存储测试系统设计的一种不需要人为操作,具有延时功能,利用重力对物体产生的影响设计出来的单向转换开关[3]。目前已有的倒置开关有水银倒置开关、双球倒置开关、干簧管式倒置开关、电容式倒置开关和光电式倒置开关。

水银倒置开关是以水银做导电介质,水银被密封在真空壳体中。当壳体倒置水银下落与两个电极接触时,电路导通,即为存储测试系统上电。双球倒置开关是将两个大小不同的金属小球密封于壳体中,壳体作为其中一个电极,当壳体倒置小球接触到另一端的电极时,倒置开关为“开”状态。干簧管式倒置开关也称磁簧开关,由一对磁性材料制成的弹性簧片和玻璃管组成,管内充有惰性气体。使用时依靠调节磁铁与干簧管的距离来决定倒置开关的“开”与“关”。光电倒置开关内置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在“关”状态,内部的小钢球挡住透光孔;倒置此开关,小球滑落,光敏三极管接收到发光二极管的红外线后,输出有效信号[4]。

2 新型智能倒置开关的设计

2.1 传感器选择

在对动作感应元件进行选择时,除了要求其性能参数满足功能所需,还要从体积、功耗、抗冲击性等方面来考虑。飞思卡尔公司在2010年推出了一款3轴电容微机械数字加速度传感器MMA845x,此款加速度传感器有3 个量程±2gn/±4gn/±8gn,完全胜任缓慢动作的检测;工作时电流仅为6 μA,待机状态下电流为1.8 μA,在加速度传感器中属于功耗极低的一款,并且带有电源管理功能,支持睡眠模式;供电电压范围1.95 V~3.6 V,适合电子测压器此种低电压供电的系统;可检测多种动作,能够智能判断动作种类,带有正面/背面检测模式,符合倒置开关所需功能;补偿纠正寄存器还可以弥补安装造成的误差;数据通过I2C接口进行传输,协议简单、可靠;而其体积只有9 mm3,相对于其他同类产品属于小型款-40℃ ~+85℃的工作温度又令其能够满足现场环境要求[5-6]。图1是MMA845x结构框图。

图1 MMA845x加速度传感器结构框图

2.2 工作原理

进行测压器随弹保温时,令智能倒置开关与电子测压器进行电气连接,通过存储测试电路为其提供电源和初始化配置,令控制电路处于值更状态,智能倒置开关处于激活状态;正式试验前5 min,利用翻弹机将弹丸倒置1 min(弹丸前端朝下),智能倒置开关检测外界动作,判断满足倒置条件,即向控制电路发出上电中断信号,开启电子测压器的采样模块,使其进入全工作状态,随后智能倒置开关进入待机模式。图2为智能倒置开关运用于电子测压器的原理框图。图3(a)是智能倒置开关在电子测压器中的安装位置,3(b)是电子测压器随弹丸保温的姿势,3(c)是开启电子测压器采样模式的上电姿势。

图2 智能倒置开关的应用原理框图

图3 智能倒置开关的使用示意图

3 防误上电设计

倒置开关作为能量管理的关键组件,对电子测压器能否顺利完成火炮膛压的获得起着重要的作用。倒置开关对存储测试系统进行可靠上电,是电子测压器使用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体现。为了防止在运输过程中车辆颠簸或人为误操作等造成的误上电,智能倒置开关采取双重判断机制对上电条件进行判断。

倒置开关使用了MMA845x的正面/背面模式检测,当令加速度计从正面(z轴重力为1gn)旋转115°,便默认加速度计的姿态是背面。在现场试验时,此过程就是将弹丸前端从竖直向上转向地面。由于115°在装配弹丸的过程中很容易不小心达到,故当加速度计默认为背面时,膛内压力计的主控芯片通过I2C读取加速度计z轴重力值,连续20 s内判断此值都小于-0.8gn,则认为是上电动作。为进一步降低功耗,提高可靠性,设计先利用加速度计的防抖动功能进行10 s的判断,延时输出中断信号,主控芯片接收到中断信号后才开启I2C通信[7-8]。图4是智能倒置开关的姿态与z轴所受重力值的关系示意图。

图4 智能倒置开关3轴方向示意图(侧视图)

4 抗冲击检测

炮弹发射过程中会产生上万gn的冲击过载,智能倒置开关运用在电子测压器中要能承受高过载的冲击振动,才能保证使用的可靠性[9]。利用常规的发射过载模拟装置——马歇特冲击锤进行抗冲击检测试验。试验时将倒置开关和标准传感器固定在马歇特锤上,从MMA845x的芯片资料所提供的最大承受加速度值5 000gn开始测试,逐渐增加冲击强度,每个量程进行2次冲击试验,冲击后将智能倒置开关与膛内压力计的控制电路联通,倒置5次,检验倒置开关能否正常工作[10-12]。

试验结果表明,马歇特锤的齿数在24齿时,冲击加速度大概在30 000gn,智能倒置开关在此冲击下仍可以正常工作,工作性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验证了其在高过载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图5为马歇特锤冲击试验中标准传感器输出的结果。

图5 马歇特锤冲击试验结果

5 各种倒置开关性能对比

表1列出了各倒置开关的性能对比结果,可以看出水银倒置开关结构简单、使用简便,但由于壳体是玻璃材料,不抗冲击,且水银在低温-39.7℃就凝结成固态,使其与电极的接触导电性变差。双球倒置开关具有较好的低温特性,抗冲击,但对加工精度要求太高,且体积较大,使用可靠性也不够好。干簧管式倒置开关则存在滑块氧化不能正常滑动的问题。光电式倒置开关具有较好的使用性能,但也会出现因加工毛刺阻碍小钢球滑动,影响有效信号输出的现象。智能倒置开关不仅具有良好的低温特性和重复性,在体积、功耗和抗冲击性方面也略胜一筹,并且由于其的智能化,令使用可靠性大大增强。

表1 各种倒置开关的性能对比表

6 实测结果

国军标GJB2973A—2008要求放入式电子测压器上电前等待的时间不小于72 h;上电后待触发时间在常温和高温下不小于4 h,在低温下不小于1 h;数据保持时间不小于1 h。对装有智能倒置开关的电子测压器分别做-40℃和55℃保温72 h的试验和不保温试验,检测、记录其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功耗,和其在不同试验环境下的总工作时间保守值。试验结果显示,装有智能倒置开关的电子测压器在不保温情况下,在待触发态和数据保持态能坚持8.5 h以上;进行72 h零下40℃的保温后,在常温环境中待触发态和数据保持态能坚持5.5 h以上;进行72 h零上55℃ 保温后,在常温环境中待触发态和数据保持态能坚持8 h以上。符合国军标的要求,可以保证弹丸保温试验的顺利进行。表2抽样显示了试验结果。

表2 电子测压器总功耗及工作时间抽样检测表

7 结论

针对电子测压器微小体积和超低功耗的要求,为解决进行测试试验时无法接触上电的问题,设计了以数字加速度计为主体的智能倒置开关。该智能倒置开关相较以往的倒置开关具有小体积、低功耗、抗冲击、宽温度范围、可灵活编程等特点,在电池容量一定的情况下,智能倒置开关的运用延长了电子测压器的工作时间,为膛压测试试验的成功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1]王卿.放入式电子测压器的智能化设计及校准技术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2011

[2]Zu Jing,Zhang Zhijie,Chen Anshi,et al.New Concept Dynamic Testing and Calibration Techniques[C]//Proceeding of MSC,USA,2006:1663-1666

[3]常宽.倒置开关的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2009

[4]裴东兴,张红艳,张瑜,等.微型开关[P].中国,发明专利,ZL201010118052.0,2010-02

[5]MMA8453Q Data Sheet:Technical Data[Z/OL].http://www.freescale.com.cn/Products/sensors/MMA8453Q.asp,2010-10

[6]王鹏,黄冰,陈婷.基于MMA7455L加速度鼠标的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10,23(7):1044-1048

[7]Jesus Lazaro,Armando Astarloa,Aitzol Zuloaga,et al.I2CSec:A Secure Serial Chip-to-Chip Communication Protocol[J].Journal of Systems Architecture,2011,57(2):206-213

[8]Jonathan Soen,Alina Voda,Cyril Condemine.Controller Design for a Closed-Loop Micromachined Accelerometer[J].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2007,15(1):57-68

[9]Zu Jing,Lin Zusen,Fan Jingbiao,et al.Study on Calibration Technique of High Impact Acceleration Sensors[C]//Proceedin g of MSC,USA,2008

[10]Liu Jun,Shi Yunbo,Li Ping,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Package of High-gAccelerometer[J].Sensors and Actuators A:Physical,2012,173(1):1-8

[11]鲍爱达,徐晓辉,张英祥,等.微加速度计固有频率的推导及验证[J].传感技术学报,2008,21(6):989-99

[12]Robert Kuells,Siegfried Nau,Manfred Salk,et al.Novel Piezoresistive High-gAccelerometer Geometry with Very High Sensitivity-Bandwidth Product[J].Sensors and Actuators A:Physical,2012,182:41-48.

猜你喜欢

压器抗冲击加速度计
不同类型扩压器下离心式压缩机级性能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顶压器在钢绞线拉索的试验研究和工程应用
内置加劲环T型管节点抗冲击承载力计算
轴向及径向扩压器对小型高速离心风机气动性能的影响研究
基于遗传算法的加速度计免转台标定方法
常温下硅微谐振加速度计零偏稳定性的提高
不同类型扩压器对离心式压缩机结构振动与辐射噪声影响的试验研究*
高g值加速度计高冲击校准技术综述
ACR抗冲击改性剂的合成及其在聚乳酸改性中的应用研究
一种抗冲击减震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