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止泻颗粒治疗小儿脾虚泄泻60例临床观察

2012-10-17王丽媛

黑龙江中医药 2012年6期
关键词:太子参病证脾虚

张 伟 王丽媛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50040)

小儿泄泻,证属西医学小儿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疾病,以6个月到2岁婴幼儿发病率较高,其中小儿脾虚泻尤为常见。一直以来,在中医传统的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的指导下,结合病与证同时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小儿脾虚泄泻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临床上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采用自拟止泻颗粒治疗小儿脾虚泄泻60例,临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均来自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6个月≤年龄≤3岁,平均年龄14.6个月。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布《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1]制定: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小儿脾虚泄泻临床主要表现为久泻不止,或反复发作,大便稀薄,或呈水样,带有奶瓣或不消化食物残渣,神疲纳呆,面色少华。舌质偏淡,苔薄腻,脉弱无力。患儿病程均≥2周。除外伴有中、重度脱水,严重呕吐或伴有并发症者,并除外诊断为大肠杆菌肠炎、痢疾、霍乱等感染性腹泻。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以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为主要治疗原则,口服止泻颗粒(选用江苏省江阴市天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免煎颗粒),组成:太子参、白术、茯苓、泽泻、山药、陈皮、砂仁、乌梅、诃子、炙甘草。按每味药各1袋组成一剂。用法:<1岁,每日1/2~1/3剂;1岁~3岁,每日2/3~1剂。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

对照组:口服金双歧(成分为长型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由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国药准字S19980004),0.5g/片。口服,6个月至3岁小儿一次2片,一日2~3次。温开水或温牛奶冲服,婴幼儿可将药片碾碎后溶于温牛奶冲服。

两组用药疗程均以7天为一个疗程,连用两个疗程,全部患儿均未使用抗生素。

1.3 疗效观察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

治愈:大便成形,每日1~2次,全身症状消失,饮食正常。

有效:大便次数及水分减少,全身症状较前改善。

无效:大便次数及水分未改善,或症状加重。

2 治疗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两个疗程后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止泻颗粒是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有效方剂。详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小儿脾虚泄泻一般是指非肠道感染的泄泻,属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范畴。表现为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目前西医治疗小儿腹泻主要采用抗生素、肠黏膜保护剂、肠道微生态疗法等,然而对于小儿脾虚泻抗生素治疗一般无效,还易致菌群失调;肠黏膜保护剂和肠道微生态疗法对小儿脾虚泻的症状有一定改善,但疗程长,整体疗效不如中医治疗理想。而中医中药治疗本病有着悠久的历史,且经验丰富,毒副作用小,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较西医西药有明显优势,充分显示了中医特色,应用广泛。祖国医学认为,小儿“脾常不足”,若调理失宜,乳食不当,或因邪毒所侵,水谷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以致清浊不分并走大肠而致泄泻。久则迁延不愈,脾胃虚弱,形成脾虚泄泻。其本为脾胃虚弱,其标为湿浊內盛。

中医主张积极治疗其本,即健脾益气,祛除其标,即渗湿止泻。本方在参苓白术散的基础上,通过辨证论治,加减配伍,选用甘淡平和的药物,补脾亦运脾,补而不滞,理气运脾。方中太子参为清补之品,补虚而不峻猛;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复脾之运化;泽泻利水渗湿;山药助太子参健脾益气,兼能止泻;陈皮、砂仁理气健脾,行气化滞;乌梅、诃子涩肠止泻;炙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健脾益气,渗其湿浊,行其气滞,恢复脾胃受纳与健运之司,则脾虚诸症自除。

本次临床观察资料显示,止泻颗粒治疗小儿脾虚泄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无毒副作用。

[1] 方鹤松,段恕诚,董宗祈,等.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382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89-290)

猜你喜欢

太子参病证脾虚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侯氏黑散在糖尿病相关病证中的应用
太子参品种栽培特性及其高产配套技术研究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瘦成一道闪电先过“脾虚”这关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推拿结合热敏灸治疗脾虚湿滞型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正交设计优化太子参ISSR—PCR反应体系
脾虚证的辨证要点与临床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