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猪繁殖障碍的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

2012-10-17周松良,沈亚琴,毛珠祥

浙江畜牧兽医 2012年4期
关键词:龙游县种猪发情

近年来,规模化养猪程度越来越高,但决定猪场生产力的母猪繁殖障碍则严重影响到了养殖规模和效益。母猪繁殖性能的下降,首当其冲的原因是母猪繁殖障碍。龙游县宝塔种猪牧业有限公司等养殖场针对引发母猪繁殖障碍的不同原因,展开了疫苗免疫、饲料脱毒、平衡营养等防控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 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表现及影响

母猪繁殖障碍主要表现为:后备母猪不发情,母猪断奶后发情间隔延长或不发情、母猪屡配不孕、早期胚胎死亡、流产、弱胎、木乃伊或死胎发生率升高等。

一般把母猪非妊娠和非哺乳的时期称为非生产天数(简称NPD)。NPD是生产上衡量繁殖猪群生产效率的关键指标。

计算公式:NPD=365-每头母猪年分娩窝数×(妊娠期+哺乳期)。

以同样500头规模的A、B两场计算,假设A场NPD为40 d,B场NPD为70 d,其他条件相同,则将两场年生产力比较如下:

表1 猪场NPD对效益的理论影响

据调查,杭金衢地区,一般母猪年产窝数达2.0胎,窝产活仔数达9.6头,每年可提供断奶仔猪18头的数值,只有少数规模猪场才能达到,大多数中小规模猪场和散养户均低于该指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母猪繁殖障碍影响严重。

2 引发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

引发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一是疾病影响。主要包括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圆环病毒Ⅱ型、猪乙型脑炎等,其中以PRRS危害性最大。二是饲料问题。尤其是饲料中霉菌毒素影响最为严重和普遍。三是饲料营养和日常管理问题。母猪妊娠期和哺乳期营养物质缺乏或过量均会导致繁殖性能下降,维生素(VA、VB、VE)和微量元素(钙、磷、锌、锰)缺乏及硒中毒等均会引起母猪繁殖障碍。

3 减少母猪繁殖障碍的防控措施

3.1防控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危害 制定合理的PRRS免疫程序:公母猪采取普免方式,以免漏针,一年三次,使全群公母猪抗体水平基本一致,避免发生交叉传染;仔猪采取产后15 d内注射,以利于断奶后1周内即可产生高效抗体。

3.2其他疾病防控 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圆环病毒Ⅱ型、猪乙型脑炎等疫病,主要是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免疫程序如下。

表2 主要猪病的疫苗免疫程序

3.3加强饲料安全检测 饲料霉菌毒素中毒以黄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呕吐毒素、赭曲霉素等为主,母猪采食后形成急性或慢性中毒,可导致怀孕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胎;青年母猪丧失受孕能力,假妊娠;存活仔猪发育不良,增重缓慢等。龙游宝塔种猪牧业有限公司一方面加强对饲料的安全控制,保证饲料仓库干燥、清洁,减少污染;另一方面适当使用脱毒剂,如六畜旺、霉必吸等,以生物脱毒+物理脱毒的综合方法,减小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影响。

3.4加强日常管理和平衡营养 温度、湿度、光照、空气质量、噪音等因素都会导致母猪繁殖性能下降,热应激是造成母猪季节性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地区冬夏温差较大,必须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夏季抓好通风降温,充足饮水,调整饲喂时间和喂量,定时喷水降温以缓解母猪热应激。二是冬季尽量避免因气温骤变对母猪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必要的通风换气以降低舍内有害气体含量。三是严格挑选后备母猪,保证后备母猪达到一定初配体重和月龄后适时配种。四是根据母猪妊娠和哺乳等不同时期营养需要配制饲料,科学添加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合理饲喂,避免引发营养元素缺乏症。五是泌乳期不实行限喂,尽量减少泌乳母猪体重损失。六是采用20~25 d早期断奶,缩短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七是母猪部分繁殖障碍问题可通过激素手段进行治疗。如不发情母猪,后备母猪达到7.5月龄,体重120 kg以上,或经产母猪断奶20 d后,可用PG600激素催情。

龙游县宝塔种猪牧业有限公司通过针对性防控母猪繁殖障碍,较好地促进了母猪繁殖性能的潜能发挥。2011年,全场母猪年产胎数达到2.1胎,年窝断奶活仔数达10.5头,同比2007年分别提高10.5%及19.3%,大大提高了该场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周松良沈亚琴

(龙游县宝塔种猪牧业有限公司 324400)

毛珠祥

(浙江龙港畜禽科技有限公司)

金红

(龙游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猜你喜欢

龙游县种猪发情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龙游县冬季雾霾污染过程中碳质气溶胶特征及区域传输分析
奶牛产后首次发情行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影响氯前列稀醇效果的因素分析
母猪不发情怎么办
与教材“对话” 让复习 “精准”——从回归教材视角谈高三数学复习“五部曲”
奶山羊同期发情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