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手术患者无痛静脉穿刺的观察

2012-10-16徐海春付少红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2年12期
关键词:乳膏利多卡因涂抹

徐海春,付少红

手术患者通常要在术前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以满足手术和麻醉需要。我科常规选择20G或22G的套管针,由于针体粗,患者普遍自觉疼痛明显[1]。为防止由于疼痛造成患者的恐惧心理,笔者采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穿刺点后15 min,再进行静脉穿刺,探讨该方法缓解疼痛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期普外科手术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33~54岁,平均42.4岁。随机分为2组,两组患者所选静脉均为腕部桡侧血管,穿刺针选用20G或22G套管针(BD公司,新加坡)。实验组采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北京紫光制药有限公司)进行穿刺前涂抹。排除意识不清、反应迟钝、表述障碍的患者。要求患者可以积极配合,对自身疼痛进行评分。所有静脉穿刺均由同一名护士完成,要求一次穿刺成功,无反复操作。

1.2 方法

1.2.1 操作方法 操作前与患者充分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因患者紧张而造成的误差。对照组按静脉穿刺程序,常规消毒穿刺点皮肤后即进行静脉穿刺;实验组穿刺点周围皮肤先用温水清洁干净,然后以穿刺点为中心,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约3 g,厚度约1 mm,范围直径2 cm,用透明贴膜覆盖15 min后,洗净乳膏,按照常规静脉穿刺流程操作。

1.2.2 疼痛判断标准 采用VAS评分法: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男女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静脉穿刺疼痛比较 实验组的无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静脉穿刺疼痛比较(例,%)

3 讨论

手术中静脉输液是麻醉和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静脉穿刺一般要求在患者入室后尽快完成,此时患者尚未进行麻醉,很多因素包括患者的恐惧心理,会加深自觉穿刺痛感,对手术患者十分不利。穿刺疼痛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护理的难题,解决这一难题,除了要求护理人员掌握熟练的操作技巧之外,探索新方法或新药物来实现无痛静脉穿刺十分必要。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是一种能够完整渗透皮肤的浅表麻醉剂,其主要成分是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合用具有起效快速、维持麻醉作用时间长的特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是根据两药的作用特点及临床时效的互补性制备的外用软膏,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其作用机理为涂抹于局部后,通过释放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而达到皮下层和皮层,作用于皮层痛觉感受器和神经末梢,从而达到皮层的麻醉作用[2]。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的麻醉作用完全可逆,副作用少,临床应用安全有效,镇痛确切。本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可以明显减轻或消除静脉穿刺时的疼痛,增加患者的舒适感,缓解患者紧张心理,提高满意度,真正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为了达到最佳麻醉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保持皮肤清洁,如果皮肤上有污垢或油脂会影响药液的渗透,延缓起效时间,降低麻醉效能。笔者采取酒精和温水擦拭的方法,实践证明可靠有效。②足够的乳膏用量,若涂抹剂量不够或涂层太薄将不利于药物的透皮渗透,笔者采用了透明敷贴封包[3],有利于皮肤的吸收,避免药物挥发。③充足的保留时间,乳膏至少要完整保留15 min,才能达到很好的麻醉效果。

综上所述,合理应用乳膏局部麻醉的镇痛效果确切,有必要在临床常规手术静脉穿刺中推广采用。

[1]白智萍.套管针用于手术患者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05,19(7):1277-1278.

[2]吴娅利.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PICC穿刺中镇痛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9,23(3B):723-724.

[3]蒋侠.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无痛输液50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哈尔滨医药,2010,30(6):66-67.

猜你喜欢

乳膏利多卡因涂抹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卤米松乳膏联合维生素E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分析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涂抹
鸡蛋清巧贴吸盘挂钩
巧贴吸盘挂钩
萘替芬酮康唑乳膏配方筛选及工艺
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约诊间疼痛和预防肿胀中的作用
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涂抹色彩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