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产地西红柿中总黄酮的提取条件研究及含量测量

2012-10-13崔绍华付国妮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4期
关键词:亚硝酸钠中总芦丁

刘 峰,崔绍华,付国妮

(1.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24;2.安徽农业大学 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不同产地西红柿中总黄酮的提取条件研究及含量测量

刘 峰1,崔绍华2,付国妮2

(1.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24;2.安徽农业大学 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本文以西红柿作为研究对象,以芦丁作为标准品,研究了提取剂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因素对西红柿中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采用分光光度法对两种不同产地西红柿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该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准确性高.

西红柿;总黄酮;提取条件

黄酮类化合物是存在于许多绿色植物中的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抗氧化剂、天然色素等,作为新药开发的资源也特别值得重视.西红柿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1].因此,西红柿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含量测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为溶剂提取法.在测定植物中总黄酮的众多方法中,可见分光光度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特点,已普遍应用于植物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2,3].测定植物中总黄酮的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常采用硝酸铝-亚硝酸钠显色法,该法价廉、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总黄酮的定性及定量分析[4,5].因此,本实验以溶剂提取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采用硝酸铝-亚硝酸钠体系显色,对西红柿中总黄酮的提取条件进行研究,以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西红柿中的总黄酮含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西红柿,购于家乐福超市.

芦丁、氢氧化钠、硝酸铝、亚硝酸钠、无水乙醇、石油醚均为分析纯.

1.2 分析方法

1.2.1 硝酸铝-亚硝酸钠显色法

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芦丁标准溶液或待测液至10mL容量瓶中,加入0.3mL5%的NaNO2,静置五分钟后加入0.3mL10%的Al(NO3)3,再静置五分钟加入3mL5%的NaOH,定容,摇匀.

1.2.2 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

图1 标准曲线

0.06000mg·mL-1的芦丁标准溶液以硝酸铝-亚硝酸钠体系显色,在440~560nm波长范围内每隔10nm测定其吸光度值,作光吸收曲线.

1.2.3 标准曲线的绘制

选取六种浓度分别为 0.0000、0.01200、0.02400、0.03600、0.04800、0.06000mg·mL-1的芦丁标准溶液,以硝酸铝-亚硝酸钠体系显色,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其吸光度值,作标准曲线.

1.3 样品处理

将新鲜的西红柿洗净、擦干、切碎,于70℃进行充分干燥,干燥后取出粉碎,过60目筛,将样品放入250mL的带塞锥形瓶中备用.用索氏提取法进行脱脂,然后通过回流提取总黄酮.

2 结果与分析

2.1 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

以0.00mL芦丁标准溶液为空白对照,按照1.2.2方法进行分析,实验发现,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

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在510nm波长处,按照1.2.3方法进行分析,标准曲线如图1所示.线性回归方程为y=12.419x+0.0087(y为吸光度、x表示芦丁的浓度(mg·mL-1),相关系数r2=0.9994,说明在0.0000-0.06000mg·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3 西红柿中总黄酮的提取条件研究

采用单变量法研究了提取剂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西红柿中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

2.3.1 提取剂乙醇浓度的选择

分别选用30%、50%、60%、70%、80%的乙醇溶液为提取剂,精确称取西红柿粉末1.0000g,按1:30的料液比,在70℃条件下加热回流1h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冷却后过滤,将滤液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然后吸取2.00mL待测液于10mL的容量瓶中,加入1mL无水乙醇,然后以硝酸铝-亚硝酸钠体系显色,在510nm波长处测其吸光度值,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提取剂乙醇浓度的影响

由图2可以看到,当乙醇浓度在30%时其吸光度值较小,说明此时提取并不完全,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大,吸光度值随之增大,当乙醇浓度为70%,吸光度值最大.当乙醇浓度继续增大时,吸光度值减小,可能是由于乙醇浓度过高时,脂溶性物质的溶出量增加,从而导致黄酮类化合物浸出率下降.因此,选择70%乙醇为最佳提取剂.

2.3.2 提取时间的选择

固定70%乙醇为提取剂、70℃为提取温度,分别选取 40、60、80、100、120min 五个提取时间,按照2.3.1中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见图3.

图3 提取时间的影响

由图3可以看到,当提取时间为40min时其吸光度值较小,说明此时提取并不完全,随着提取时间的加长,吸光度值随着增大,当提取时间增大到60min时,吸光度值最大.当提取时间继续增加时,吸光度值基本趋于稳定.因此,选择60min为最佳提取时间.

2.3.3 提取温度的选择

固定70%乙醇为提取剂、60min为提取时间,分别选取 30、50、60、70、80℃五个提取温度,按照2.3.1中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见图4.

图4 提取温度的影响

由图4可以看出,当提取温度在30℃时其吸光度值较小,说明此时提取并不完全,随着温度的升高,吸光度值随之增大.当提取温度增大到70℃,吸光度值最大.因此,选择70℃为最佳提取温度.

综上所述,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剂为70%乙醇、提取时间为60min、提取温度为70℃.

2.4 不同产地西红柿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对家乐福超市购买的两种不同产地西红柿中的总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本地西红柿中总黄酮含量为3.95mg·g-1,而ST西红柿则为3.75mg·g-1.

3 结论

本文以单变量法对西红柿中总黄酮的提取条件-提取剂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剂乙醇浓度为70%、提取时间为60min、提取温度为70℃.在最佳条件下对两种不同产地西红柿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该法快速、简便、准确.

〔1〕高金燕,宋永刚,毛江华.果蔬中黄酮类物质的测定.中国食品添加剂,2007(2):211-213.

〔2〕何书美,刘敬兰.茶叶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分析化学,2007,35(9):1365-1368.

〔3〕Liu J C,Zhou R Q.Improved meansuration for general flavone of bamboo leaves extract[J].Food Sci.Tech.,2005,7:76-79.

〔4〕Lee K G,Shibamoto T,Takeoka,et a1.Inhibitory efects of plant-derived flavonoids and phenolic acids on malonaldehyde formationfrom efiyl arachidonate [J].J Agric.Food Chem.,2003,51(24):7203-7207.

〔5〕侯丽丽,张守勤,梁清.槐花黄酮提取方法的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3971-3972.

O652.7

A

1673-260X(2012)07-0001-02

2012年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2SQRL066);2011年安徽农业大学校青年基金重点项目;安徽农业大学稳定和引进人才科研资助项目

猜你喜欢

亚硝酸钠中总芦丁
亚硝酸钠中红外光谱及热变性分析
天冬中总氨基酸及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辣木中多糖和芦丁的超声提取工艺
亚硝酸钠价格上涨
芦丁-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物理化学表征及体外溶出研究
葛根素、大豆素、槲皮素及芦丁体外抗氧化活性与构效关系研究
碳纳米管/石墨烯负载四氨基钴酞菁电极用于亚硝酸钠的检测
不同采收期倒地铃总黄酮及芦丁的含量变化
正交试验法优化苦豆子总生物碱的超声提取工艺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蒲公英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