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临床康复护理路径的建立和应用

2012-09-30张振香刘腊梅路丽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7期
关键词:康复护理临床

陈 颖 张振香 刘腊梅 路丽娜

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郑州 450014 2)郑州大学护理学院 郑州 450000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三高特点,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早期康复和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1]。临床护理路径(CNP)是以时间为横轴,以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的日程计划表,证据表明护理路径可以促进组织能力和效率[2],按照路径护理脑卒中病人,可以减少并发症尤其是尿路感染的发生率[3]。脑卒中临床康复护理路径的构建,主要包括护理计划和方案的优化和护理流程的优化两方面内容。本文采用文献分析、专家调查及回顾性调查方法,初步构建脑卒中临床康复护理路径,制订实施规范,通过临床应用,综合评价实施效果,最后形成脑卒中临床康复护理规范和路径。

1 路径建立方法

1.1成立临床康复护理路径小组在医政科、护理部的支持下,成立以神经康复科科主任和护士长为组长,中级以上职称护理人员为骨干的临床路径小组,编写临床康复护理路径文书。由医院协调组织专家团队修改和审核路径,并试行。

1.2确定护理内容

1.2.1 德尔菲法:经过两轮匿名德尔菲专家调查。专家来源包括:神经内科、康复科、神经外科副高级以上职称临床医师、副高级职称以上临床护理专家和医政科、护理部、感染控制科相关职能科室人员。第一轮,开放式调查,主要内容为康复护理内容和执行时间、顺序。采用中位数和上下四分位数法对专家意见进行汇总整理,归类,通过查阅文献,对术语进行规范,列出康复护理路径内容和时间一览表。第二轮,对一览表中列出的每一个条目征询专家意见后,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再匿名反馈给每个专家,征求意见,形成稳定的条目。

1.2.2 检索文献,寻找证据:对形成的专家意见寻找证据支持和补充。检索脑卒中治疗指南、护理行业标准、高等院校教材、脑卒中护理常规,以及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共560余篇文献。对每一篇文献,进行证据等级分级:对证据力最强的指南、行业标准以及meta分析、系统评价等内容直接纳入。有充分证据支持的条目,提供相应环节与证据内容的对应关系说明。证据不够充分或无法找到证据的条目,通过专家咨询达成一致。

1.3优化康复护理流程对296例脑卒中病例患者住院过程的护理项目与护理流程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专家共识进行精简优化,确定脑卒中临床康复护理路径管理的时间为10~15d。

1.4临床路径手册设计规范化文件包括临床康复护理路径表单、路径纳入标准表、路径执行方案、标准操作规范(SOP)、变异记录单、实施效果评价表、满意度调查表等。路径表单为表格式,表格的横标题是住院时间顺序,按入院第1天、第2天直到第10天、出院等时段划分。表格的纵标题是路径内容、执行时间、签名和备注。比如入院第1天路径内容为入院护理评估、入院介绍、卫生处置、检查、治疗与护理、变异。而护理评估、入院介绍等每一项又有具体内容。

2 脑卒中临床康复护理路径的应用

2.1相关人员培训在科主任的主持下,培训全体医生和护理人员,熟悉路径,认同和支持临床康复护理路径的开展。责任护士和小组人员负责具体落实临床康复护理路径内容的实施、协调、监督、评价等工作,及时调整、修订路径计划,保证路径中各项护理计划按时完成,患者及时出院。

2.2纳入和分组纳入标准为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断标准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有关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无明显意识障碍并知情同意。在2010-03-2011-03某神经康复科病房符合上述纳入标准的156例病人中实施。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78例,康复护理路径组78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出血范围肢体瘫痪和全身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和检查项目遵医嘱执行。对照组依据脑卒中护理常规护理。康复护理路径组依照路径护理。

2.3变异的处理一般变异,由护士长、责任护士和主治医生讨论变异原因,选择处理措施;特殊变异,由护士长和责任护士提请护理部组织专家会诊后处理或决定退出;患者出院后,讨论总结变异问题和原因,制定干预措施,防止再次发生,必要时修正临床路径表;完成变异报告表,送至相应机构、医护人员及路径设计有关人员。

2.4评价和统计

2.4.1 功能评定:分别在对照组和康复护理路径组患者入院24h后、出院前1d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其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

2.4.2 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包括肺部感染、泌尿道感觉、应激性溃疡、压疮等的发生率。

2.4.3 健康教育合格率:脑卒中防治知识测试合格人数÷被测试的总人数×100%。

2.4.4 患者满意度调查:包括医院环境、服务态度、治疗效果、住院费用等方面的调查,得分≥95分为非常满意,得分≥90分为满意,得分≥85分为一般,<80分为不满。

2.5统计方法结果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2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3.2 2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对照组78例患者中,并发肺部感染者19例(24.35%);泌尿道感染10例(12.82%);应激性溃疡4例(5.01%),压疮1例(0.01%)。康复护理路径组78例患者中,并发肺部感染者10例(12.82%);泌尿道感染5例(6.4%);应激性溃疡3例(3.84%),压疮0例(0.00%)。

3.3 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康复护理路径组患者满意度为98.1%,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92%。满意度升高6.1%。患者平均住院日缩短1.5d。平均住院总费用下降不明显。

4 讨论

近2年来,随着临床路径开展的不断深入,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和应用也日臻成熟。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存活者中50%~70%的患者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及本人带来沉重负担,所以患者的康复护理尤为重要。

建立脑卒中临床康复护理路径,明确护士介入康复训练、健康教育等的时间及内容,按照路径的方法和进度对患者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并保持连续性的临床应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康复护理路径组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说明临床康复护理路径的实施,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同时由于护理评价及时,诊断正确,康复护理目的明确,实施到位,患者和家属配合意愿增强,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

国内研究发现卒中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5.26%,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后肺部感染率达23.61%[4]。泌尿系感染也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内科并发症之一,主要与部分患者有意识障碍、使用导尿管等有关。路径实施过程中,采用保持皮肤清洁、翻身、使用气垫床等措施,避免了压疮的发生。通过完善呼吸道防护方案而降低肺炎的发生。合理用药以避免药物致消化道出血。此外,及早进行康复治疗,也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康复护理路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患者住院费用均有下降。住院天数减少的原因可能如下: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路径图上明确了每天每一时间段的工作项目,护士对照路径图实施治疗和护理,工作主动性增强,效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参与使患者感到自己受到重视,而更容易接受治疗;并发症的减少;护理工作流程中拖延和不必要的环节减少。

另外,由于有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参与,避免了由于个人水平和能力的不同而造成的护理缺陷,进一步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1]杨秀华,周联生,郭志明 .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和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1):3 490-3 491.

[2]吴袁剑云,英立平 .临床路径实施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2:4.

[3]Cochrane Stroke Group Published Online,In-hospital can path ways for stroke.[EB/OL].[2009-01-21].http://www.the cochranelibrary.com

[4]王威,陈路燕,刘建平 .脑卒中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后[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7):805-806.

猜你喜欢

康复护理临床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普外急腹症临床治疗的初步探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