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新桂系”一词的商榷

2012-09-23魏华龄

贺州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桂系白崇禧文史资料

魏华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桂林市委员会,广西 桂林 541001)

桂系,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方政治军事集团。历史上,这一集团可分为两个阶段存在:在第一阶段是以陆荣廷为首,属于北洋军阀范畴,一般被称为“旧桂系”;在第二阶段前期是以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为首,后期以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为首,属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习惯上被称“新桂系”。

“新桂系”一词的由来,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黄启汉回忆:

“新桂系”这个名词是五十年代广西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的同志沿用下来的,意思是用以与老军阀陆荣廷的“旧桂系”相对。六十年代初我回广西工作的时候,就感到这个名词含义不足以反映所谓“新桂系”的实质,我主张用“国民党桂系”这个名词比较确切、恰当。七十年代末,在一次研究出版《李宗仁回忆录》的会议上,我正式提出这个问题,但未经认真讨论,就被否定了①。

另据199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的《新桂系纪实》的“综述”证实:“在桂系前面加上个‘新’字,主要是为了区别1912年至1924年投靠北洋军阀政府的‘旧’桂系陆荣廷集团”②。

沿用“新桂系”一词的代表作有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90年出版的《新桂系纪实》(上中下);莫济杰(美)、陈福霖主编的《新桂系史》(共三卷),该书由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至于论述新桂系的单篇文章和著作,数量繁多,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也有以“国民党桂系”取代“新桂系”一词的,代表作有万仲文的《桂系见闻谈》,该书于1983年由广西师范大 学历史系印存(内部发行);黄启汉的《国民党桂系见闻录——读〈李宗仁回忆录〉后记》,连载于《学术论坛》(双月刊)1985年第4期至1991年第3期;袁竞雄、蒋文华主编的《国民党桂系简史》,该书1992年由漓江出版社出版;在革命史料中,亦有用“国民党桂系”一词的,例如《广西革命回忆录》第二辑第308页,该书由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三十年代广西师专》一书的“综述”,该书1992年由漓江出版社出版。

另外,称之为“广西派”(陈岸著《我的革命生涯》);“国民党广西派”(《党在桂林师范》一书,韦纯束写的《序》)的;而毛泽东在著作中则称之为“桂系”(《毛泽东选集》合订一卷本,第741页),认为其属“地方实力派”。

以上“桂系”、“国民党桂系”、“广西派”、“国民党广西派”等词的含义都很明确,给人看了不会产生任何质疑。惟有“新桂系”一词,读来就感到这个词的含义不足以反映所谓新桂系的实质。“桂系”一词的含义是明确的,一看知道是指“广西派”。在“桂系”之前加上一个“新”字,新在哪里?就令人费解。在词书中,对“新”字有如下解释:一是指刚出现的,即与“旧”或“老”的相对;二是指性质上的改变,一般跟“旧”相对,如新社会、新中国等。

若按《新桂系纪实》一书“综述”的解释:“主要是为了区别1912年至1924年投靠北洋军阀政府的‘旧’桂系陆荣廷集团”而言,即陆荣廷集团为“旧”,李黄白——李白黄集团为“新”,那么,两集团间的区别在哪里呢?《新桂系史》③一书作者在“结束语”中作了如下论析。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地推翻了清王朝,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思想的解放。但是革命果实落到了帝国主义扶持的北洋军阀袁世凯手里,中国依旧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从1912年袁世凯上台到1949年国民党南京政府覆灭的37年间,中国一直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中国人民从未有过真正的统一。这37年里边,中国出现了两种分裂的政治格局,即北洋政府时期的分裂型军阀政治和南京政府时期的分裂型派系政治。

国民党分裂型的派系政治,是辛亥革命后分裂型的军阀政治的延续而另成一格。

上面这一段话,对北洋政府时期的军阀政治和南京政府时期的派系政治,有独到的见解。前后所不同的是,前者是北洋政府的军阀政治,后者是南京政府的派系政治;而其共同点则是“依旧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一直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这样看来,北洋政府也好,南京政府也罢,其本质上是一样的,“是辛亥革命后分裂型的军阀政治的延续而另成一格”。

以所谓“新”、“旧”桂系来说,现在一般都以陆荣廷作为“旧桂系”的代表,属北洋军阀范畴;“新桂系”,一般是指前期以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为首的军阀集团,后期以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军阀集团,属国民党桂系。既然

两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则只有前后之分,而无“新”、“旧”之别。

纵观中国现代史,国共两党经两次合作,但合作中仍有斗争,这是中国的两条道路的斗争。“新桂系”是国民党的一个组成部分,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黄旭初都先后参加了国民党,李宗仁还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黄旭初是国民党广西省党部的一把手。1927年蒋介石策划发动“四·一二”政变,桂系的首要人物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都参加了,并在广西实行“清党”,对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进行大逮捕、大屠杀。后来,尽管桂系与蒋介石集团之间存在矛盾,有时还激化引发战争,但其反共的立场始终没有改变。综上所述,把“新桂系”称之为“国民党桂系”,既有别于陆荣廷的“旧桂系”又区别于国民党的其他派系,这样表述是符合于桂系的历史实际的。

1992年桂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策划撰写的《国民党桂系简史》一书脱稿后,曾去函恭请程思远先生为该书作序,程思远先生竟回信说:

贵会编写《国民党桂系简史》,嘱为作序,愧不敢当。鄙意此一书名,并不切当。因为在国民党内,没有“桂系”这样一个派别。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以广西八千子弟起家,但对外讳言“桂系”……所以后人称广西实力派为“桂系”者,实寓有贬意,……④

程思远先生既不承认“国民党桂系”,而且认为“在国民党内,没有‘桂系’这样一个派别。”这倒是一位长期在桂系阵营工作的高级幕僚的新观点。

对“国民党桂系”这一概念,上面已经作了详细的说明,这里要问的是在国民党内,究竟有没有“桂系”这样一个派别?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为发展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中间势力,曾对国民党作过科学的分析:

国民党是一个由复杂成份组成的党,其中有顽固派,也有中间派,也有进步派,整个国民党并不就等于顽固派。

争取中间势力,就是争取中等资产阶级,争取开明绅士,争取地方实力派⑤。

地方实力派的领导成份虽然也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但是因为他们和统治中央政权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分子有矛盾,故一般地亦须以中间派看待之。上次反共高潮中反共最得力的阎锡山,这一次就站在中间立场;而上次居于中间立场的桂系,这一次虽然转到了反共方面,却和蒋系仍然有矛盾,不可视同一律⑥。

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主要派系有蒋介石派、汪精卫派、胡汉民派、孙科派、冯玉祥系、阎锡山晋系、李宗仁桂系、刘湘川系、龙云滇系、陈济棠粤系等派系,开展了无休止的争夺权力和地盘的斗争。

由此可见,在国民党内部,桂系是客观存在的。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黄旭初集团属于国民党桂系,这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以“国民党桂系”取代“新桂系”一词,这主要是恢复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黄旭初这一集团历史的本来面目罢了。

注释:

①黄启汉1989年11月28日致桂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的信附件,信及附件现存桂林市政协文史委。

②见《新桂系纪实》(上)第1页,199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内部发行。

③(美)莫济杰,陈福霖主编《新桂系史》第三卷[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268-269.

④程思远1992年4月16日致桂林市政协文史委的信,信存桂林市政协文史委.

⑤《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毛泽东选集》合订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第704、708页。

⑥《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同上书,第741页。

猜你喜欢

桂系白崇禧文史资料
浅谈新时期文史资料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论档案与文史资料的关系
桂系为何会垮掉
小荷已露尖尖角
——“桂系”农业“走出去”侧记
桂系品牌全国崛起
新旧桂系决裂之变
「老妹子」白崇禧
穿插文史资料优化初中历史教学 
“互联网+”时代政协文史资料保管与利用研究
白崇禧与抗日游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