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高血压飞行员实施综合心理护理效果分析

2012-09-18李艳平李娜

中国疗养医学 2012年8期
关键词:疗养高血压病患病

李艳平 李娜

(空军杭州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疗养一科,310007)

原发性高血压飞行员实施综合心理护理效果分析

李艳平 李娜

(空军杭州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疗养一科,310007)

目的 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飞行员心理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 用前后对照研究方法对60例原发性高血压飞行员在入院第2天进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医院睡眠问卷(SMH)测评,疗养期间对所有飞行员运用综合心理护理方法,疗养后第20天再次进行测评。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飞行员采取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后,疗养前后SAS和SMH评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缓解焦虑水平,改善原发性高血压飞行员睡眠质量,调整其心理状态。

高血压;飞行员;原发性;心理护理

飞行员是一特殊职业人群,由于长期精神高度紧张,作息时间不规律,易导致飞行疲劳。近年来,飞行员高血压病呈现病程短,病情轻的特点,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张荣建等[1]对1 770名飞行员的调查结果表明,有明确诊断及首次检出高血压病共32例,占总人数的1.81%。通过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飞行员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控制病情发展有重要价值。我们用两年时间对来我中心疗养的飞行员在年度体检及日常健康监控中的60例高血压前状态和1、2级高血压病例进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并与实施干预前各项指标进行了对比评估。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2010-02—2012-01来我中心疗养的所有自愿配合综合心理护理的高血压飞行员,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分级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2],或达到高血压前状态,共60例,均为男性;年龄32~53岁,平均(41.35±3.42)岁;患病时间0~8年,平均(4.75±1.37)年;飞行时间600~4 000 h;排除精神疾病、严重躯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史、酒精及药物依赖。

1.2 方法 对入院高血压飞行员采用综合心理护理方法,即将增进社会支持、信息支持护理和促进飞行员良好的睡眠3种护理方法结合在一起。

1.2.1 社会支持护理 了解并加强患者的社会支持状态。飞行员入院后,护士通过病史、飞行时间、与随队领导和家属交谈等方式了解患病飞行员的客观支持、主观体验和对支持的利用度。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一切治疗成功的保证[3],主动增加巡视疗养房的时间,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他们的信任。疗养期间告知随队家属要与患病飞行员尽量保持愉悦沟通,强调飞行员家属支持对康复的重要性,做到与患病飞行员的安慰、倾听、理解及交流,增强患病飞行员对康复的渴求,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等措施。

1.2.2 信息支持护理 通过了解病情,与飞行员、带队干部、分管医师和责任护士共同探讨患病飞行员接受信息的最佳时间及目前最需要的信息。根据患者的知识水平与个性特点,深入浅出地介绍飞行员所患的疾病及目前治疗的手段,采取不同的方式与患病飞行员面对面的沟通,认真耐心地倾听患者的陈述,仔细了解心理障碍的原因和心理需求[4]。和患者一起探讨其对信息的反应及由此引发的想法和感受,及时了解患者对所传递信息的认知和情绪反应。

1.2.3 促进睡眠护理 及时准确地了解患病飞行员的既往睡眠情况,宣教睡眠对于疾病恢复的重要性,保持疗养区的整洁和安静;对于青、中年高血压患者,饮酒被认为是独立的危险因素[5],因此应开展健康教育,睡前不宜多饮酒,不提倡饮高度烈性酒;倡导温水泡脚、梳头,播放舒缓音乐等以促进睡眠;对严重睡眠障碍的患者给予镇静安眠药等。

1.3 评价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医院睡眠问卷(SMH),于飞行员入院第2天进行调查,经综合护理干预后,入院第20天,再次填写SAS、SMH。

1.4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程序SPSS 12.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1为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综合心理护理前后SAS、SMH评分比较(表1)。

表1 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前后SAS、SMH评分比较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的研究备受学者重视,但各国研究结果不尽一致,大多报道家族史、肥胖、膳食结构、高盐饮食、饮酒、社会心理因素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本组6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SAS平均分为56.13分,说明患病飞行员存在焦虑情绪。采取综合心理护理干预20 d后对飞行员SAS、SMH评分均有改善。

心理社会因素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焦虑是高血压促发因素,而高血压也容易使焦虑加重[6]。心理因素作用于人体时,经中枢神经系统接受、整合,产生紧张、恐惧、忧郁、愤怒等情绪,并将这种信息传至下丘脑,引起一系列植物-内分泌反应。如果心理应激、情绪应激强烈而持久存在,就会使神经、体液、内分泌等系统血压调节机制遭受破坏,最终形成持久性的血压升高。韩国的Yu等[7]报道心情紧张、抑郁、愤怒和敌意情绪与淋巴细胞β肾上腺素能受体密度(βAR)密切相关,βAR与焦虑、抑郁等情绪呈负相关;焦虑和抑郁增加时,βAR下调明显,表现为心率增快,血压上升。而有效的沟通和信息支持,能够缓冲处于高血压病状态中的恐惧及焦虑情绪,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起重要作用,护士是治疗的主要参与者[8]。由护士为患病飞行员提供治疗护理有关信息较易被接受,满足其对信息的需求,降低患病飞行员对疾病的不确定感,减轻焦虑情绪。睡眠障碍往往加重患者心身症状,使睡眠质量更差,导致患者处于一个恶性循环状态。通过改善患病飞行员的睡眠障碍,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助于控制高血压病情进展。

针对原发性高血压飞行员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目的是减轻患病飞行员焦虑情绪,调整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表明,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SAS和SMH总分均值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说明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飞行员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水平,加速战斗力恢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1]张荣建,杨友东.军事飞行人员高血压病的患病状况治疗[J].心脏杂志,2006,18(6):743.

[2]徐心,宋英魁,耿清,等.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对高血压患者首发脑梗死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9,8(5):305.

[3]毛象刚,王智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干预[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131-132.

[4]刘冰.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心理调查分析及治疗[J].新疆医学,2008(8):29-31.

[5]姚玉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2):118-119.

[6]卢均坤,王艳芹,贺兆发.抗焦虑抑郁治疗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7,30(5):68.

[7]Yu BH Dimsdale JE,Mills PJ.Psychological states and lymphocyte beta-adrenergic receptor responsiveness[J].Neuropsy chopharmacology,1999,21(1):147-152.

[8]严秀群,张惠珍,邓淑玲,等.1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心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9):1023-1025.

1005-619X(2012)08-0740-02

2012-04-25)

猜你喜欢

疗养高血压病患病
陈金水教授辨证治疗老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经验总结
急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病眩晕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自然疗法对离退休干部短期疗养血压控制的效果观察
景观疗养护理对疗养员睡眠质量的影响
我国高血压病的空间分布研究
心理测评部队疗养院不同季节的疗养效果
完形填空训练
高二生物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