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方法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2-09-17吕灼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3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通气差异

吕灼荣

随着患有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症状的人群日益增多,人们对于治疗这一疾病的方法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不同的治疗方法一定程度上会使得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差异。本文就不同治疗方法对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症状的效果的比较,分析其不同的临床疗效[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科2009年至2010年间患有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症状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清醒,年龄在65到75岁之间,其中38例为男性患者,占63.33%;女性患者22例,占36.67%。

1.2 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患者。

第一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法,如抗感染、持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平喘、祛痰、改善通气、通畅气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

第二组在进行第一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尼可刹米。

第三组在进行第一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BiPAP治疗(即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治疗),患者保持正确的坐姿,连接BiPAP呼吸机,进行通气治疗。

在相同的时间段后,对三组患者进行身体各机能项目进行检查记录,比较三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法之后治疗效果的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的实验数据录入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的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各组间对比方法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取95%为可信区间,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三个小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数值的变化(±s)

表1 三个小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数值的变化(±s)

组别 时间 HR(次/min) pH PaCO2(mm Hg) PaO2(mm Hg)第一组 治疗前 119.56±8.72 7.25±0.04 87.60±11.23 53.22±10.43治疗后 113.65±8.13 7.33±0.03 69.75±10.33 59.84±12.06第二组 治疗前 118.51±9.20 7.25±0.06 88.40±12.31 54.13±11.20治疗后 102.65±7.62 7.39±0.04 58.76±12.37 81.43±12.18第三组 治疗前 117.87±9.33 7.27±0.06 85.78±12.27 52.86±10.83治疗后 88.48±5.70 7.38±0.02 59.81±11.50 78.55±12.15

3 讨论

3.1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COPD患者通常具有电解质紊乱、低氧、营养不良、循化功能障碍、高碳酸血症等症状,容易造成一定的感知能力和呼吸中枢动力低下,氧利用和氧运输发生一定的障碍,十分容易感到疲劳。当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症状时,则需要进行及时的纠正低氧血症,并且尽可能的保持内环境稳定[2]。

3.2 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症状的效果比较 由表一可以得知,三个小组在治疗前后各项检查数据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治疗后病情明显有所改善,P<0.05。而第二组和第三组在治疗后各项检查数据相对与第一组有显著的改善,P<0.05。但是由表中可以得知,第三组的HR的改善情况相对于第二组更为明显,P<0.05,其他各项目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由数据分析可以得知,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都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病情,但是相对而言,对患者进行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3],是三种治疗方法中效果最佳的一种。值得在对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症上进行临床推广。

[1]华琼,江莲.不同方法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临床肺科杂志,2011,16(6):889-890.

[2]高绍才,赵梅,马华朝,等.BiPAP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实用全科医学,2007,5(3):227-228.

[3]赵亚丽,钟鸣,周妍,等.不同呼吸模式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中国医刊,2010,45(8):43-44.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通气差异
相似与差异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找句子差异
不通气的鼻孔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