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部位浅静脉逆向穿刺输液的观察

2012-09-15张凯

微创医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进针逆向输液

张凯

(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贵港市 537100)

特殊部位浅静脉逆向穿刺输液的观察

张凯

(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贵港市 537100)

特定部位浅静脉;逆向穿刺;静脉输液

传统静脉输液的静脉选择多选前臂静脉、手背静脉、足背静脉,采取的是向心方向穿刺,但对于病情重、住院时间长,并长期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的患者,静脉损伤严重,常常只剩下关节附近的静脉或指(趾)静脉比较暴露,这些特殊部位的静脉给临床静脉穿刺带来一定的难度,采用传统的顺行穿刺法成功率不高,针头很难固定,患者关节稍微活动针头就很容易刺破血管造成液体渗出血管外,而采用逆行穿刺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因逆向静脉输液利用了通常情况下不采用的特定部位浅静脉,如手、足背下1/3及腕关节附近的浅静脉,而且易于固定。不易脱出,不影响液体滴数,增加了远端血管的利用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随机选择我科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住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160例,其中逆向穿刺组(实验组)80例,男性44例,女性36例,年龄59~86岁;正向穿刺组(对照组)80例,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55~8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轻重、血管条件等无显著差别,有可比性。

1.2 穿刺方法患者皆选择常规一次性静脉输液器7号针头,选择手、足背下1/3、腕关节附近的小静脉的静脉穿刺。实验组(逆向穿刺)穿刺前准备同常规输液法,穿刺时护士与患者同向,绷紧患者皮肤及血管穿刺近心端的皮肤,由穿刺点进针,顺血管远心端潜行,见回血后常规固定;对照组(向心穿刺)穿刺前常规准备,穿刺时护士与患者向对,绷紧患者皮肤及血管穿刺远心端的皮肤,由穿刺点进针,见回血顺血管近心端平行稍许,常规固定。观察期间固定由同一位护士操作,技术熟练,经过培训。

1.3 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穿刺方法效果比较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77例(96.25%),对照组为49例(87.25%),两组各项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种穿刺方法效果比较

2.2 两组液体渗出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液体渗出例数为11例(13.75%),对照组例数为37例(4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P<0.05)。

3 讨论

3.1 手、足背末梢浅静脉有很好的网状结构,当液体在静压下输入人体时,这些网状静脉血流可迅速到达静脉吻合支,并通过深静脉回流入心脏,回流也非常快,虽是逆向输液,但很快分流,顺应了血流的代偿改变,点滴顺利,使得滴速不受影响[1]。

3.2 采用向心方向穿刺,穿刺点是沿着静脉向向心方向刺入,则进针方向与血流方向一致,血流冲击针头的力小,血液不易进针管,故回血率较低;而逆向穿刺是沿着静脉向离心方向刺入[2],则进针方向与血流方向相向,当针头到达静脉管腔时,血液则更快更易冲入到针管中,回血率较高,从而便于判断是否穿刺成功,故穿刺成功率高,从表1中可以证明。

3.3 手臂下1/3段血管短而弯曲,且靠近手指关节活动处,顺向穿刺由于针梗进入血管的长度短,使穿刺针的针梗与针柄位于掌指关节处,不易穿刺而且很难固定,不仅浪费材料,且增加患者的痛苦,给患者带来不便;采用逆心方向穿刺,可增加一些弯曲、短小等远端浅静脉的使用,逆向穿刺的针柄都能直接固定在手背上,进针部位长,不仅易于固定而且不易渗漏,也有利于患者的手指活动,不适感小[3],实验组静脉输液液体渗出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3.4 部分患者对逆向静脉输液的操作特点及优势不了解,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可能会产生怀疑、焦虑的心理。因此护士在操作前,应向患者细致的讲解逆向静脉输液特点及优势、注意事项,增强患者对自己的信任感,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要求穿刺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及一定的耐心,不但要注意穿刺的角度,且要注意进针的速度和深度,做到轻、稳、准,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总之,对于静脉遭受破坏,采用传统的顺行穿刺困难时,采用逆行穿刺法不但不影响输液速度、不影响手部活动,还可解决难固定的问题和减少对常规穿刺部位血管的损害,为其提供一个修复空间,将一些边缘部位的管径小、管壁脆、走向不直的血管充分利用及保护血管,提高手背、足背下1/3的血管及腕关节附近的小静脉使用率,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其方法简单,容易掌握,确有推广价值。

[1]黄美秋,逆向方向和向心方向穿刺手背远端浅静脉输液的对比观察[J].全科护理,2009,7(5):1179.

[2]蓝雪霞,陈丽莉,叶萍.套管针逆向静脉穿刺在特定部位输液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0,6月下旬(专科版):163-164.

[3]谭莹,王玉珍.静脉留置针逆向穿刺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2,2(2):150-151.

R 472.9

B

1673-6575(2012)05-0571-02

2012-05-04

2012-06-25)

猜你喜欢

进针逆向输液
逆向而行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多档位便携针灸进针器的研制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颈枕输液袋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
浅议随咳进针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