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年来上海市水果蔬菜农残现状浅析

2012-09-12顾可飞吴春艳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2年7期
关键词:果蔬上海市水果

顾可飞,吴春艳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上海201106;2.农业部食用菌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海),上海201106;3.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

近年来上海市水果蔬菜农残现状浅析

顾可飞1,2,吴春艳3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上海201106;2.农业部食用菌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海),上海201106;3.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

上海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副食品消费量最大的城市之一,其果蔬等农产品消费量巨大,了解上海水果和蔬菜消费特点和农残现状,对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非常重要。初步分析上海市水果蔬菜的消费特点,并根据监测数据,分析本市果蔬中农药残留的原因、特点和现状。据近二年的监测结果表明,果蔬等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呈现出农药残留品种多的特点,并仍有国家禁用的高毒高残留的农药检出。为了提高果蔬这类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亟需规范果蔬的生产行为,强化产品的市场准入制,研发新型快速检测技术,加大监测力度,形成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监管体系,保证上海市果蔬产品的质量安全。

水果蔬菜;消费特点;农药残留

Abstract:As the eastern coastal food consumption city among the largest,Shanghai has a huge consumption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nd other Agri-products.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protecting consumers food safety that is to know about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in Shanghai.This article made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shanghai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And based on monitoring data,it argued the reas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and character and status quo of fruits and vegetable.According to the last two years testing,the results showed that variety pesticide residue existed in fruits and vegetable,and high poison pesticides residue still be used in fruits and vegetable.In order to improve these kind of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and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nsumers,it is emergency to regular the behave of production and strengthen the market access,the quality and safety must be ensured through developing new and rapid detection technology to enhance monitoring,and formulated the whole regulatory system from farmland to table.

Key words:fruits and vegetable;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pesticide residues

1 上海市水果蔬菜产品消费特点

上海是我国东部沿海最发达的工商业城市之一,也是副食品消费量最大的都市之一。经过我国流通体制几十年的改革和逐步完善,上海市已建成以批发市场为主的合理配置农产品资源的体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上海市民的消费观发生了很大改变:人们对健康合理安全的食品及农产品的需求提高,对高质量安全的农产品和食品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优质蔬菜、水果、饮料等植物性农产品在居民膳食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上海市果蔬等农产品的消费量巨大,上海市的自给力相对较低,其中60%~80%是靠长三角周边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提供。近年来随着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步伐的加快,上海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上海耕地面积将逐年缩减,农产品的自给率还将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更为新鲜、营养合理、高质量、高安全的果蔬产品需求必将大幅增加。

1.1 果蔬产品消费量大,市场化程度高,而自给比例低

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蔬菜水果消费市场之一,蔬菜日均上市1.5万t,年销售各种蔬菜达600多万t,自给率为50%。水果日均上市近4000 t,年销售量可达200多万t,其中70%以上靠外地输入。因此对于上海市果蔬等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难度很大。

上海农产品批发市场恢复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上海菜篮子工程中得到加强与发展。据统计,至20世纪80年代上海已建有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329个,其中蔬菜批发市场49个,水果市场140个。在329个农产品批发市场中,有6个国家级批发市场,23个市级批发市场,200多个地方批发市场,平均每个市场面积在2000多平方米,其中蔬菜市场平均1.2万平方米,水果市场平均710平方米。在全部批发市场中,60%是专业性市场,综合性市场占40%。近10多年来,上海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市区域布局有了很大的变化,城市居住群体向城市边缘区域扩散,近郊蔬菜产地向中远郊转移,此后,上海的农产品逐步实行市场化流通[1]。

来自长三角的蔬菜以及全国各地的水果大量进入上海市场,由于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性、果蔬生产区域发展不平衡、产后处理(包括包装贮藏保藏以及深加工)和流通技术的参差不齐,导致果蔬品质和安全性程度差异很大,虽然经过近些年的努力,在色泽品种上、时令上、营养价值以及无污染产品的开发上有所提高,质量和安全性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果蔬产品的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危害消费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在品种和品质上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尚有一定差距。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果蔬生产栽培技术的发展,蔬菜病虫害呈加重危害的趋势,加上农民普遍缺乏安全使用农药的知识和意识,蔬菜农药残留量超标时有发生,危害消费者健康和食用安全。

1.2 多样化需求增大,安全性要求提高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两轮“菜篮子”工程以及国际市场需求的强力推动下,蔬菜种植规模迅猛增加[2]。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已成为当前世界上蔬菜种植面积最大、产出量最多的国家。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饮食从以前的追求温饱向着更为健康、安全的方向发展。蔬菜不但能提供必需的营养素,还可以起到防病、治疗、保健、美容等作用。作为中国东部沿海最大的港口城市和最大的城市之一的上海,人们对蔬菜的需求不仅仅是量的增加,更多的是对质的要求。对蔬菜商品优质、安全、营养、保健、方便等方面的要求日益突出,蔬菜消费在新时期显示出一系列的新趋势:1、口味自然化;2、对保健型蔬菜需求增加;3、反季节菜需求量增大;4、香料型和奇型异彩型越来越受青睐,同时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等需求量显著提升。

上海水果消费量大,据统计,上海市人均水果消费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上海的水果市场不仅是华东地区的集贸中心,更是全国乃至世界的水果集散地,面对入世后诸多洋水果的涌入和全国水果持续丰收,作为国际性的大都市,上海的水果市场便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不仅全国各地的果商、果农聚集上海,而且国外的果品专业经销商也加大了对上海的攻势,从而使上海的水果市场货多货涌,售价低且热销。据了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果蔬产品的需求也出现了向着营养合理、高质量、高安全性、自然新鲜、多样化方向发展的特点。为了适应这一需求特点,上海的果市正由过去的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品种尤以名特优新果决定人们的消费取向,其中反季节果格外受到消费者的青睐[3]。

目前入沪水果品种更趋多样,新、奇、特品种有所增加,数量仍相当丰富,而且质量将进一步提高,其中沪郊地产水果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是由于果蔬这类农产品自身的一些特点,如易腐性,易污染,易发病虫害,需求新鲜等,为了保证果蔬产品的高质高产和新鲜性,大量的农药应用于生产和运输之中,果农和运输销售商缺乏农药知识未按规定的间隔期和不合适的用药,加之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水果涌入上海,缺乏统一有效的监管,致使农药残留问题也相对严重。

2 上海市果蔬农药残留现状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蔬菜、水果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消费量最大的农产品,但这两类农产品的病虫害也相对严重、种类多、危害严重,因此每年用于防治的农药消耗量极大[4]。由于农药品种单一,剧毒、高毒农药居多,加之种植人员对农药知识的欠缺,不合适的用药,造成果蔬产品的农药残留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果蔬产品质量安全,制约企业自身利益,影响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制约我国果蔬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农药残留也给消费者带来身体健康危害,甚至会造成身体不适、呕吐、腹泻、直接危及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肝、肾等重要器官,甚至导致死亡的严重后果。

2.1 水果仍有高毒违禁农药检出

一般来说容易生虫和生虫后比较难防治的果蔬,农药污染比较严重。如水果中的苹果、梨、李子、葡萄、草莓等;而带壳的水果如荔枝、龙眼等污染较小。污染较重的蔬菜有叶菜和细菜,如小白菜、青菜、鸡毛菜、菠菜等,而根、瓜菜和果菜农药的污染相对较小,如土豆、南瓜、苦瓜和窝瓜等。

2009年,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发布了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进行的常见蔬菜和水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结果触目惊心:选取的45个样品中,40个样品检测出50种农药残留,30个样品残留着至少5种以上不同的农药。在上海易初莲花超市选取的5个样品均检出了3种以上农药残留,检出率为100%,其中荠菜和豇豆中仍有甲胺磷和克百威2种国家禁用高毒农药检出。

2.2 果蔬农药残留特点

受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上海市农委的委托,我中心 [农业部食品菌检测中心(上海)]2008年和2009年分别对上海市各区县大型超市,集散市场以及郊区水果蔬菜种植区进行了有机磷和菊酯农药的抽样监测,结果见表1和表2。

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果蔬中均有农残检出,其中水果检出农残主要以低毒高效的有机磷和菊酯类为主,如毒死蜱。橘类、芒果和草莓等水果中检出率较高,但仍有乐果、氧乐果等高毒农药检出,这主要集中在苹果、菠萝等水果中。而蔬菜相对于水果检出率较高,主要集中在叶菜类,其中尤以青菜最为严重,涉及十几种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被检出,其中还有国家业已禁用的高毒农药对硫磷和久效磷2种有机磷农药被检出。

表1 水果中农药残留统计(2008,2009)Table 1 Pesticide residues statistics in fruits(2008,2009)

表2 蔬菜中农药残留统计(2009)Table 2 Pesticide residues statistics in vegetables(2009)

从上述检测结果可以看出:(1)我国农药管理上大有成效,检出的农药品种主要以低毒高效的农药为主,如毒死蜱和菊酯类。这可能是由于我国从2007年开始全面停止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生产、销售和农业上使用,因此果农菜农生产用农药也向着低毒高效的方向发展;(2)管理仍存隐患,仍有对硫磷等国家禁用农药使用,监测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一方面国家监管不利,一方面我国果蔬生产安全控制技术有待提高。

2.3 农残超标率大型超市高于农贸市场,农贸市场高于生产基地

我们通常认为大型超市食品安全性要好于其它市场,但绿色和平组织的调查结果让人意外,农贸市场的果蔬农药残留反而少一些。比如上述在上海易初莲花(正大店)选取的5个样品均检出了3种以上农药残留,检出率为100%,其中2个还测出了国家禁用农药;而上海浦东新区泾东农贸市场选取的5个样品中,农药残留检出率为80%,无禁用农药检出。

根据近两年的监测结果来看,农贸市场的农药残留检出率和超标率均高于生产基地,而大型生产基地(大户)的检出率又高于小型和散户种植区。大户农药残留合格率80%以上,农贸市场农药残留合格率为70%以上,散户农药残留检出率基本在90%以上,散户情况好于大户。超市和农贸市场问题突出。个别超市和农贸市场仍有国家禁用高毒农药检出。另外,农药残留情况呈现出季节性变化,7、8、9三个月份农残检出率和超标率相对较高,而其它月份相对较低,这可能与季节性病虫害高发,生产、运输和销售环节为了保产保质使用了大量的农药,且未严格执行停药期即上市所致。

3 针对农药残留的对策

近年来,果蔬的农药残留问题引起诸多安全事件,是人们关注的农产品安全热点之一,对于上海市这一东部发达的沿海城市,在未来果蔬消费量将不断增加的前提下,如何保证消费者能够购买到高质量,安全的果蔬产品,从而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健康饮食和生命安全是国家和食品安全、食品检测技术等科研工作者的重点研究课题。

3.1 规范上海市果蔬生产行为,严格控制农药使用

对于上海市规模化的果蔬等生产基地应统筹规划,合理利用,控制大气沉降物、污水灌溉和渣肥对土壤的污染,控制生活用水的排放,并注意各种肥料元素的合理使用,提倡多施腐熟的堆肥,畜禽肥等有机肥以及绿肥等,尽量少施用化肥;指导果蔬生产者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等化学品,保证果蔬产品的质量安全;有计划地组织生产者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实施生产,坚决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规定,选准农药,对症下药,控制用量。在病虫害发生关键期,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并减少用量[5]。根据生产基地的环境质量条件,划定无公害生产基地,选择和发展具有优势的产品,微观上突出区域特色,宏观上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布局和专业分工,构建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无公害产业区。

3.2 加强输入果蔬产品市场准入制,加大监测力度

上海市作为果蔬输入大市,针对外地输入的果蔬产品应强化市场准入制,从源头控制果蔬等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杜绝问题产品进入市场。首先,建立快捷、规范、构成层次清楚、职责明确、功能和优势互补的农产品安全检测体系[6]。其次,分层次,分步骤的加强对入沪农产品抽检力度,加强对大型超市、城市农贸市场以及农村食品安全管理较为薄弱的地区农产品安全管理。最后,与果蔬产品生产地建成产、运、销一条龙模式,实施果蔬产品全程监控体系,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监控及产地环境控制技术。

3.3 开发快速准确的农残检测技术

加强监测力度,是实现农产品市场准入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在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为国家政府和监督机构提供快速、准确、及时的检测技术手段是实现有效控制市场准入的关键。第一,应用生物学技术开发新型快速,高通量的适用于现场监测的检测技术,如ELISA,芯片技术,胶体金,试纸条等;第二,应用现代化的新型仪器研制适用于实验室的快速的农药多残留检测技术和确证技术,如GC-MS,GC-MS-MS,LC-MC,LC-MS-MS等,研制、推广新型、快速的检测技术和仪器,增加检测技术的储备量。

建立和完善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认证服务体系,为国家食品安全加强市场准入控制,为企业提供及时、快速、准确的服务;利用国内外先进的检测技术结合自身的条件,搭建涵盖国内外项目、技术法规和限量要求的检测体系、实现快速、多残留、高效、系统化的检测服务平台,同时建立实时更新的囊括限量要求、检测标准/方法、各国食用农产品必须检项目清单等信息的技术信息交流网络平台,为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和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

4 结语

综上所述,从源头抓起,规范生产行为,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结合市场准入制,开发快速准确通用性强的检测技术,提供科学公正可靠及时的检测服务,提高对果蔬等农产品的监测力度,有利于提高政府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效力,从而减少因产品质量问题带来经济损失和食品安全恶性事件的发生,最大程度的保护广大消费者食品安全。

[1]刘文教,俞菊生,王勇.上海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莱阳农学院学报,2001,13(4):17-20

[2]俞菊生.加快实现上海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J].上海农村经济,2001(9):32-34

[3]崔朝辉,周琴,胡小琪,等.中国居民蔬菜水果消费现状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5):31-42

[4]宋茹,纪淑娟.蔬菜水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测定现状及展望[J].农药,2002,41(10):10-13

[5]贺红武.有机磷农药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J].世界农药,2008,30(6):29-33

[6]陈永斌,金侃费,燕萍.奉贤区水果中农药残留现状浅析[J].上海农业科技,2010(1):30-31

The Preliminary Study of Pesticide Residues Status Quo in Fruits and Vegetables in Shanghai in Recent Years

GU Ke-fei1,2,WU Chun-yan3
(1.Institute for Agri-food Quality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SAAS,Shanghai 201106,China;2.Supervision and Testing Center for Edible Fungi Quality(Shanghai),MOA,Shanghai 201106,China;3.Institute of Environment Resource and Soil Fertilizer,ZAAS,Hangzhou 310021,Zhejiang,China)

2011-12-20

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子课题[沪农科攻字(2009)第6-1号];上海市农科院青年基金项目[农青年科技2009(21)]

顾可飞(1977—),女(汉),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食品安全控制技术研究。

猜你喜欢

果蔬上海市水果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奇思妙想的果蔬们
清洗果蔬农残 你做对了吗
这些果蔬能保护呼吸道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四月里该吃什么水果
果蔬大作战
上海市制冷学会四专“双·阳”行
水果篇之Ch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