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饲自制匀浆食谱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

2012-09-10贺建湘江愿丽田小波李大芬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匀浆电解质神经外科

周 婷,贺建湘,江愿丽,田小波,吴 芳,李大芬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贵州遵义 563099)

鼻饲作为不能经口进食患者的一种重要的营养给予途径,在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广泛应用。我科一直采用的鼻饲食谱为传统混合奶配方,成分不全面,营养素及热卡不能满足患者每日的基本需求,患者普遍出现营养失调、电解质紊乱。而合理的营养治疗,是临床综合性治疗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1]。因此,自制一种新型的鼻饲食谱,纠正营养失调和电解质失衡,促进患者康复,已成为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广泛关注并急需解决的护理问题。我科于2011年6月自制新型鼻饲匀浆食谱试行至今,收到满意效果,现已在我科广泛应用。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颅脑疾病术后成年鼻饲患者共54例,其中高血压脑出血28例,颅脑外伤20例,颅脑肿瘤6例。年龄选择在38~60岁,平均年龄47岁。体重45~58 kg,平均体重51 kg。54例患者均行气切术,意识昏迷。鼻饲前一般状况良好,无发热,无内分泌疾患(如糖尿病、甲亢等)、消化道疾患及肺部并发症,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平稳,肝肾功能无异常,静脉补液计划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1.2.1 分组 将54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各27例,两组在疾病在类别、平均体重方面无显著性差异。A组为实验者,采用自制鼻饲匀浆食谱。整套匀浆食谱包含1、2、3号,具体配方及比例见表1,匀浆1~3号食谱按鼻饲0~2 d、3~6 d、7 d进行更换;B组为对照组,采用普通混合奶配方鼻饲,为鲜牛奶800 mL、鸡蛋4 枚、白糖 100g、香油15g、食盐5g、奶粉25g、果汁100 mL加水至1000 mL混合而成。

表1 匀浆食谱营养成分比例

1.2.2 营养给予方法 由医生开出鼻饲医嘱。两组鼻饲喂养体位相同,以鼻饲管注入方法营养给予。两组鼻饲量均为700~2 100 mL/d,分3~6次给入,取消夜间鼻饲。鼻饲前后以温开水适量注入冲管,两次鼻饲之间适量注入温开水等。

1.2.3 观察指标 根据人体营养测量指标:两组从血检指标、上臂围(MAC)、上臂肌围(MAM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及并发症发生率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进行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住院观察期间未输注白蛋白、血浆、脂肪乳等营养制剂,生化检查各项指标基本正常;B组鼻饲14d开始出现低蛋白血症和电解质失衡而行静脉补充电解质和营养物质。两组并发症观察,A组总发生率为3.70%,B组为66.67%。实验表明,A组鼻饲效果明显优于B组,具体结果见表2,表3,表4。

表2 两种食谱鼻饲前后各种生化指标观察结果

表3 两种食谱鼻饲前后各种生化指标观察结果

表4 两种食谱鼻饲前后并发症观察结果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16% ~60%的创伤病人易发生营养不良,其中约50%为重度营养不良[2],而神经外科病人由于病情重、病情变化快、意识恢复慢、住院时间长,需要长期鼻饲。传统混合奶配方缺乏个性化,成分及营养素不全。而成品销售的营养膳,均参照正常人营养需求设计,配方大同小异,尚不能完全满足临床营养需求[3],且价格较高,质量难以完全保证。而对于鼻饲患者,由于鼻饲方法、次数、量以及鼻饲物成分等原因易发生并发症,最严重和最常见的并发症依次是误吸、腹胀、腹泻。据相关报道,误吸的发生率为11% ~77%[4],腹泻为 50%[5]。本次研究旨在研究出一种营养成分更充分全面、更利于胃肠吸收的新型鼻饲匀浆食谱。本次研究观察组所用匀浆食谱与其他文献报道的鼻饲食谱均不相同,为科室利用现有国家资质营养师资源,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每日对营养素需求的种类和量进行计算和分析后自行研制而成。《指南》中专家建议各类食物摄入量是一个平均值,每日膳食中应尽量包含“膳食宝塔”中的各类食物,但无须每日都严格按照其推荐量,而在一段时间内,比如一周,各类食物摄入量的平均值应当符合建议量。基于此,整套食谱包含1、2、3号,热卡依次为 1500、2000、2400 Kcal,保证整套食谱各类食物摄入量平均值处于推荐量范围。1-3号食谱一周内定时更换,从量、食物种类、热卡等方面体现了机体对能量需求从低到高、营养成分由少到多的特点。护士需指导家属按照食谱将具体食物以豆浆机混合杂碎,冷却成糊状,可放冰箱冷藏备用。观察结果显示,该种新型鼻饲匀浆食谱经济实惠(每日消费50~70元人民币),操作简便,能基本满足患者每日营养需求。同时由于该种匀浆食谱标号三天一更换,热卡呈逐日递增,使得胃对食物和热能的适应性增加,大大降低腹胀、腹泻、呕吐等并发症,纠正了营养不良及电解质失衡。该种食谱因其取消了夜间鼻饲,次数上大大减少,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夜间护士的工作量,节约了时间和人力资源,实为神经外科长期鼻饲患者营养支持的一种较理想的选择。

[1]john R,Wesley.nutrition support team:past present and future[J].nutri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1995,10(6):219-228.

[2]索博特卡.临床营养基础[M].第3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44 -243.

[3]邓波,张培利,余雪梅,等.个性化自制匀浆膳对管饲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J].四川医学,2009,30(11):1700.

[4]李志菊.鼻饲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8):39 -41.

[5]杨志峰.重症脑卒中病人鼻饲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3,18(9):690-691.

猜你喜欢

匀浆电解质神经外科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固态锂离子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小球藻细胞匀浆制备方法探究
湿热烧伤膏对神经外科正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
Sn掺杂石榴石型Li7La3Zr2O12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NASICON型微晶玻璃电解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家兔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方法的对比研究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判断强弱电解质的四种经典模式
匀浆法提取沙枣果总黄酮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