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卫生应急移动指挥通信平台通信系统的研究

2012-09-09丁宏斌李东明郑克非张戈屏

中国医学装备 2012年8期
关键词:机动车载公共卫生

丁宏斌李东明郑克非张戈屏*

公共卫生应急移动指挥通信平台通信系统的研究

丁宏斌①李东明②郑克非③张戈屏①*

目的:加强卫生应急队伍通信装备建设,实现卫生应急队伍通信装备的专业化、规范化及标准化配备,以适应卫生应急工作的需要。方法:使用先进、成熟的通信技术,通过模块化的组合保障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状态下通信系统的畅通。结果:根据公共卫生应急工作的需要,省级卫生机构应配备相应的应急移动指挥通信平台,制定公共卫生应急移动指挥通信平台标准技术规范等,保证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中的互联互通,为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提供通信保障。结论:公共卫生应急机动指挥通信系统是应对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的重要手段,是可移动的指挥中心和平台。保障可在第一时间了解现场具体情况,为决策提供及时、真实的信息。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动指挥;通信手段;装备

[First-author's address]Department of Equipment Management,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0005, China.

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技术原因、人为因素导致的4类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都涉及到对人健康的危害,做好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工作,有着重要的社会和政治意义[1]。紧急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造成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巨大,给疾病控制和卫生救援提出了挑战。建设公共卫生移动指挥通信系统,拥有一辆功能齐全、通信手段多、可靠性好的应急指挥通信车,力求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到达现场,为现场指挥决策提供机动保障平台。

1 应急机动指挥通信的使命与任务

应急通信是指在出现自然或人为突发紧急情况下,正常通讯无法满足骤然需求时,综合利用各种通讯资源,保障救援和必要通信等所需通信手段和方法[2]。建设公共卫生应急机动指挥通信平台,使之成为固定指挥中心的延伸和补充,负责现场指挥通信工作,并与固定指挥中心保持实时的通信联络和信息传递。其主要目的是用于应急指挥中心对移动车辆同应急指挥中心的数据、语音和图像实时传输。使指挥人员能在指挥中心或在办公室中甚至指挥车内看到实时传输的现场图像,如亲临现场,及时了解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实况,作出准确的分析判断,达到实时指挥,提高决策系统的快速准确性,增强快速反应能力、指挥能力和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组织与指挥对灾害与事故的抢救,防范和减轻危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2 应急机动指挥通信平台的组成

应急机动指挥通信平台主要由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与控制系统、定位导航系统、电源保障系统、装载结构系统等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组成框图

2.1 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是应急机动指挥通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各种通信手段,建立应急指挥通信车与指挥中心之间通信,实现图像、语音、数据的传输。主要设计通过以下通信手段满足不同类型移动应急平台现场应急通信的需求(如图2所示)。

图2 通信系统框图

2.1.1 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作为应急机动指挥通信平台和指挥中心之间的主要通信手段,建立IP通信链路,实现图像、语音、数据的传输[3]。卫星通信系统集成设计充分考虑现有卫星通信系统的技术体制与设备性能,注重与其适配性与兼容性。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用户新要求的提出,系统和结构上具有可扩充性,包括硬件的兼容和软件的升级与扩充[4]。卫星通信作为地面通信的补充,具有不受地域限制,覆盖面广,通信距离远,站点设置方便,信号传输质量好,可以点对点、点对多点进行图像、语音、数据的传输,方便地接入地面通信网等许多优点。突发事件现场位置随机性大,而地面有线、无线通信线路覆盖有限,传输速率带宽有限,传输质量较低。在执行任务时,应急机动指挥通信平台能够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为现场和远地指挥中心建立应急指挥通信链路。利用移动卫星车载站可以方便、快速地开通卫星通信链路,解决现场图像、语音和数据的通信问题。

卫星通信系统由车载卫星站、通信卫星和卫星地面站构成。通信指挥车到达现场后,车载卫星通信分系统加电后能够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利用天线自动伺服与控制系统在数分钟之内完成天线准确对准指定卫星,及时开通卫星信道,充分发挥卫星信道建立快速有效、误码率低、覆盖面广等优势,实现指挥车、指挥中心之间的图像、语音和数据的传输[5]。

2.1.2 移动通信

移动通信主要利用公众移动通信网络与指挥中心之间建立IP链路和电话语音链路,实现图像、语音、数据的数字化传输及话音通信[6]。

2.1.3 集群通信

集群通信主要是建立应急指挥通信系统与指挥中心之间的应急处置人员之间的语音通信。

2.1.4 短波通信

短波通信主要是作为应急指挥通信系统备份语音通信方式,当其余全部通信手段失效时,可使用短波通信建立和指挥中心之间的语音通信。

2.1.5 IP电话

IP电话通信手段主要利用IP链路建立应急指挥通信系统与总部指挥中心之间的话音通信,保证与指挥中心之间内部通信链路带宽。

2.1.6 有线通信

有线通信是突发事件现场构建现场网络的通信手段,主要通过光纤和超5类双绞线建立大型移动应急平台和其他现场移动应急平台之间的IP链路。

2.2 计算机网络及控制系统

通过专业车载计算机、网络交换机配予无线局域网卡、解码器可实现现场电脑组网及资源共享,也可与指挥中心交换数据信息。该系统充分发挥了计算机中央控制的功能,为今后系统升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计算机还接驳车上配备的便携式打印机,可在事发现场非常方便地进行文件的处理工作。

车载GSM无线传真机可利用GSM/GPRS在车辆移动中收发传真,该设备还配备语音手柄,亦可作为车载移动电话使用。

利用先进的集中控制技术,用小型LCD触摸屏及中控操作软件可实现对全车设备的集中控制,并拥有设备状态显示及一键复位功能,极大减少了车载设备控制部分占用的车内空间,高度体现了集中控制的优势。

2.3 现场监控及视频传输系统

通过高解晰、低照度摄像机配予20倍自动变焦镜头及全天候防护罩(温控感应带雨刷器),并配备气动/电动升降系统及摄像云台,可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的现场监控功能。

通过模拟微波收发信机、数码摄像机、接收天线和监视器,可将现场采集的图像在短距离(无遮挡无干扰情况下传输距离可达3 km,在城市复杂环境下距离将会缩短,但可以保证深入近距离的现场进行有效地图像采集)内回传至指挥车,通过液晶电视、画面分割器,可实现各路现场图像的实时监控。

车辆通过配备真正的车载型嵌入式数字硬盘录像机可对现场图像进行录像,160 G的硬盘可连续录制10~15 d的录像资料,并可随时回放显示。该设备还可通过USB接口及数据端口与车载电脑或其他设备相连接,便于录像资料的导入和导出。利用视频切换和画面分割功能实现图像的多种形式采集,车载工控计算机的光盘刻录功能可记录下事发现场的情况[3]。

视频显示系统在保证机构强度的前提下实现防震的设计、可变的空间利用、时尚的外观及为用户的使用提供极大的方便。便于指挥人员掌握事发当时的实际情况,为指挥决策提供有效的资料。

2.4 装载平台系统

装载平台是应急机动指挥通信平台设备承载和功能承载的基础[4],其主要功能是为野战机动指挥系统提供移动能力、工作空间与场所、设备人员装载和基础保障。该分系统主要包括载车和方舱。载车设计原则为:安全、坚固、舒适、美观,总体设计应满足公路运输限制尺寸的规定。方舱作为运输和储存单元固定在高性能的越野载车底盘上。根据系统功能和地理自然环境的要求,需满足系统的抗震等环境要求。

系统的设备载体包括载车、方舱、机柜。设备集成后必须满足突发现场应急工作要求。载车、方舱设备集成后整车能在未加修整的道路上,在开阔、起伏和丘陵地形上,以及在冰雪、泥泞及沙土路面上行驶,为现场指挥提供临时办公场所和可靠的应急通信保障。

2.5 辅助保障分系统

辅助保障分系统主要包含环境工程子系统和生活保障子系统,用以保障指挥系统独立外出作业时能够正常运转,人员正常工作和生活。环境工程分系统主要包括:电源、空调、照明、接地、避雷、电磁兼容、气象、消防、防化等内容。

3 结语

公共卫生应急指挥通信系统是固定指挥中心的延伸和扩充,是移动的指挥中心,是应急指挥保障体系的重要部分[9]。鉴于我国对于应急机动指挥通信平台建设标准制定的滞后,各地已建、在建或拟建的现实,因此迫切需要规划、协调,以求其经济效益避免资源的浪费[10]。同时,建好硬件平台后如何结合应用服务软件,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发挥应急机动指挥通信平台的效能,是我们须重点加以思考的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六十九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S].2007-08-30.

[2]熊灏,林小雪,南军民.现阶段应急通信保障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数字通信,2012(1):7-11.

[3]李伟坚,吴赞红,陈宝仁.应急卫星通信系统技术体审的优化选择[J].卫星与网络,2012(1):66-71.

[4]罗迪.卫星通信[M].3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5]林柯.浅析应急通信指挥车在救灾领域的应用[J].中国减灾,2012(2):53-54.

[6]丁锐.专用通信网在应急通信中的地位[J].中国无线电,2012(3):31.

[7]王视环,杨泽伟.一种新型无线应急指挥通信车的设计方案[J].天津通信技术,2004(3):47-50.

[8]孙晶,梁虹阳,李博.车载系留气球通信平台及其应急通信保障初探[J].军事通信技术,2012,33(1):81-84.

[9]陈长青,戴和平,益西达娃.西部省区应急通信保障组织体系探讨[J].数字通信,2012(1):12-14.

[10]吴家兵,王晓华,李雪莲,等.疾病控制机构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处置应急箱配置标准和操作规程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2,9(1):9-12.

Study of mobile command and communication platform system for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DING Hong-bin, LI Dong-ming, ZHENG Ke-fei, et al

Objective: To adapt to the health emergency needs, we strengthened our equipments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response team in order to specialize, normalize and standardize them. Methods: We used advanced and matur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by modular combination to ensure smooth flow of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a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state.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the provincial health institutions should be equipped with emergency mobile command and communication platform and draw up its standard technical protocols to ensure interoperability in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events, providing the communication support for emergency response program. Conclusion: Mobile command and communication platform system for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coping with the emergency and public health events and a mobile command center and platform. It can guarantee that we understand circumstance at the scene of the events for it can provide timely, factual information for decision-making.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Mobile command system;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1672-8270(2012)08-0016-03

TN915

A

丁宏斌,男,(1966- ),本科学历,助理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备条件处,从事实验室仪器设备采购管理及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

2012-04-20

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备条件处 北京 102206

②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07

③卫生部应急办应急指导处 北京 100044

*通讯作者:zhanggp@chinacdc.cn

China Medical Equipment,2012,9(8):16-18.

猜你喜欢

机动车载公共卫生
一种车载可折叠宿营住房
装载机动臂的疲劳寿命计算
高速磁浮车载运行控制系统综述
12万亩机动地不再“流浪”
奔驰S级48V车载电气系统(下)
机动三轮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智能互联势不可挡 车载存储需求爆发
枣庄探索公共卫生医联体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