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设计

2012-09-09丹姬军李珺马洪滨

中国医学装备 2012年7期
关键词:管理系统软件医疗

王 丹姬 军李 珺马洪滨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设计

王 丹①姬 军②李 珺③马洪滨④

目的:设计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软件,以实现维修过程的网络化管理,提高维修的实效性,降低维修成本,构建智能、便捷和安全完善的管理体制。方法:根据医疗设备的维修流程,软件设计以维修业务为线索,采用三层架构,制订符合器械产品维修和器械产品网上电子交易要求的软件系统架构。结果:该系统软件以维修业务为主线,可应用于电子、电器、计算机等单位的维修和售后服务管理中。结论:在医疗设备的精密化、智能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的趋势下,维修管理系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设备的维修效率和维修周期,成功的解决了供货商、第三方维修和使用方三者的配合,满足了维修管理的需要,为医疗设备安全、高效的使用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维修管理软件;体系结构;医疗设备安全;面向对象开发技术

软件具有强大的可定制和伸缩性,用户可以根据本单位的需要进行设置,以满足个性需求,管理员还可以通过多个权限控制对每个用户分配不同的权限。软件具有对业务资料的模糊查询、组合查询、汉字首拼音字母查询;支持条码管理;支持手机短信、智能多重备份等多种功能。

2 设计原则

2.1 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统一

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充分考虑到工作习惯、专业结构、应用水平、实施周期等诸多因素对系统建设产生的综合影响,同时又要把握技术的发展方向,采用先进的体系结构和信息技术,立足长远,坚持高标准、留有接口,保证系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技术领先,方便升级,以确保系统的性能、生命力及投资价值。

2.2 采用标准化技术,拥有开放式体系结构

标准化是开放性的基础,同时也是信息交换、减少冗余的前提。选用的产品应符合国际上的工业标准,信息的表达及格式应规范化,术语应符合相关标准,采用开放式的体系结构,使系统的开放性、互操作性、可伸展性、可移植性得到较好的满足。

2.3 采用可视化的图形用户界面和面向对象的开发技术

一套应用系统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系统的使用界面,良好的人机交互接口是保障系统具有易使用性、易维护性、易学习性的基本前提。面向对象的开发技术使系统的性能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易于开发的特点,采用自上而下整体规划和局部化精细设计相结合的原则,保证系统在全国范围内能够针对性地进行部署实施。

为保证优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尽可能地减少系统故障,保证系统具有良好、持续的运行性能,提供严密的身份验证、密钥管理、访问控制、权限划分等安全机制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3 软件架构

本系统遵循成熟、发展的主流技术规范,采用三层架构。整体系统架构于Microsoft Silverlight平台之上,在保证系统的整体稳定性与可靠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维修和销售的多数据层次和统一数据规范基础之上的数据交换特点,制订了符合器械产品维修和器械产品网上电子交易要求的软件系统架构,其网络拓扑如图1所示。

图1 网络拓扑图

3.1 系统运行环境

(1)应用服务器:硬件双核CPU2.4 G、内存8 G、硬盘300 G;软件:Windows 2008+Microsoft SilverLight4。

(2)数据库服务器:硬件双核CPU2.4 G、内存8 G、硬盘300 G;软件:Windows 2008+Oracle 10 G。

(3)客户端:硬件CPU2.4 G、内存2 G、硬盘120 G;软件:中文Windows XP/2003/2008/ Windows7等,浏览器为IE6.0以上,需要安装Microsoft SilverLight4。

4 关键特性

4.1 扩展性

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各子系统不仅有机地融合,又可相对独立,为系统后续的升级扩展和设备的更新留有接口和空间。

4.2 安全性

客户在基于互联网的企业间商务活动过程中,需要在数据传输、身份识别和网络系统安全等方面得到保护。本系统提供全面的安全措施,在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各种安全设定,包括用户登录、用户权限设定、插件权限、密码多重加密、用户会话管理、密码过期、访问IP限定等,使客户在运用电子商务手段进行商务活动时获得安全保障。安全机制主要包括软件级和系统级。

4.2.1 软件级

(1)CA认证:本系统除通过用户名和口令,对每一步操作都进行检测,从而保证操作人员身份确认外,还提供第三方CA认证机构系统,以确保交易双方合法身份的真实性。

(2)大表单加密:通过对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表单进行基于SSL和LDAP的传输加密和认证,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实现服务器端个体识别和客户端个体识别,从而防止数据被他人盗取。

(3)操作完整记录:系统设定完整的用户操作日志,记录客户在系统的每一步工作以备检查。同时基于第三方CA认证体系的数字签名功能,实现客户在关键业务操作中的不可否认。

(4)单点登录:本系统采用单点登录的方式,即以用户编码来判断,因此当增加的用户编码在系统里已经存在,则系统会拒绝并要求尝试其他编码。

4.2.2 系统级

(1)安全监控系统:专业的安全专家制定全面的安全策略,并通过专业的安全检测系统,由专人连续7 d进行系统安全检测,随时发现系统可能遇到的攻击,并作相应对策。

(2)性能监控系统:通过专业性能检查系统,由专人连续7 d进行全方位系统性能监控,从数据库访问到应用计算以及WEB相应的各种性能,随时发现系统可能发生的性能瓶颈,并作相应调整。

(3)冗余、备份系统:通过系统级的设置以及借助专业软件支持,实行系统应用和数据实时冗余备用,并定时进行在线数据备份,全面保证系统随时的备用支持和灾难后迅速恢复。

4.3 可管理性

本系统设计面向用户的业务需求,充分考虑专业性较强的技术人员及普通业务人员对于系统管理的不同需求,同时实现了对网络拓扑结构的可视化管理,通过对网络故障的瞬间感知、对网络系统主机关键的配置及系统信息进行统一集中管理、对网络管理信息的历史积累以及对网管策略的预先设定与自动实施等手段,使得对整个系统的管理更为有效和简便。

4.4 先进性

在系统的结构、设备配置上力求选用符合当今信息技术发展潮流的主流产品,并且关注到各子系统间的合理配置,避免因各子系统间的不合理配置和冲突而降低整个系统的运行性能。

5 维修流程软件设计

设备维修流程是通过网上注册登录、提交申核,如果通过则进入服务程序,否则拒绝进入服务程序。服务程序是按安装、上门服务或送检修等程序进入流程(如图2所示)。

6 软件组成结构与主要功能(如图3所示)

7 结语

目前,医疗设备的精密化、智能化、网络化和数字化趋势,使加强维修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构建智能和便捷的安全体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势在必行。维修管理系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设备的维修效率和维修周期,更主要的是该系统采用无线网络的资源,实现了移动管理功能。成功解决了供货商、第三方维修和使用方三者的配合,满足了维修管理的需要,为医疗设备安全、高效的使用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图2 维修流程图

图3 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图

[1]陈克敏,赵永国,潘自来.PACS与数字化影像进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张长荣.医疗设备管理中成本控制的要点分析[J].医疗设备,2011,24(1):58-59.

[3]张际州,陆钢,万国锋.大型医院的设备维修现状与第三方服务合作模式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信息,2011,17(3):50-52.

[4]刘长学.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探讨[J].医学信息,2011,24(1):310-311.

[5]傅征,任连仲.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6]张磊,李卢婧.浅谈计算机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J].包头医学,2006,30(3):12-13.

[7]张晓祥,叶欣,汪建华,等.临床麻醉与监护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08,3(2):15-17.

[8]周睿,李毅志,代剑,等.我院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医疗设备,2009,24(11):15-17.

[9]张昇欢.临床麻醉与监护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08,3(3):23-24.

[10]孔翊翌,盛帼昕.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员工考勤制度管理浅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8):33-35.

Design of medic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system

WANG Dan, JI Jun, LI Jun, et al

Objective: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medic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software to realize the monitoring of repair process of network management, which can improve the repair effectiveness and reduce the cost of repair. Methods: Based on the equipment maintenance process, software designed clues to repair operations, and integrated with a powerful management function. Results: Using standardized techniques, it has an open architecture using three layer architecture, and has given full consideration to the repair and sales of multiple data layers in ensuring the overall system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and unified data standards on the basis of data exchange characteristics, developed in line with the equipment repair and equipment products online electronic transaction request software system architecture. Conclusion: In the medical device precision, intelligent, networked and digitized trend, repair management system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quipment repair and repair cycle, but also give a successful solution of co-ordination with the suppliers, third party repair and us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and provide a strong material guarantee for the safe and efficient use of medical equipment.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oftware; System structure; Medical equipment safety;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object-oriented

Office of Purchase and Management, 305 Hospital of PLA, Beijing 100017, China.

1672-8270(2012)07-0039-04

R197.39

A

1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设计概述

王丹,女,(1963- ),硕士,副主任技师。解放军第305医院物资采购管理办公室主任,从事卫生装备管理工作。

2012-04-12

①解放军第305医院物资采购管理办公室 北京 100017

②解放军第305医院医学工程科 北京 100017

③总后药材供应站 北京 100071

④解放军第302医院医学检验中心 北京 100039

China Medical Equipment,2012,9(7):39-42.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是为医疗设备维修业务管理所设计,随着医疗设备应用的日益广泛,基于网页版的管理系统更少见,因此该系统也可应用于电子、电器、计算机等单位的维修和售后服务管理中。软件以维修业务为主线,集成强大的产品销售、安装、零备件库存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员工考勤、薪资管理、维修维护合同管理、客户回访、账款管理、维修知识库、短消息等功能,使售后服务变得更轻松、更便捷。

猜你喜欢

管理系统软件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禅宗软件
软件对对碰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停车场寻车管理系统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