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士自我效能感与护理操作技能的相关性分析

2012-09-03潘柳平韦春凌方雪琴戴艳萍黄嘉玲

海南医学 2012年12期
关键词:操作技能效能经验

钟 萍,潘柳平,韦春凌,黄 琦,方雪琴,戴艳萍,黄嘉玲

(柳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广西 柳州 545006)

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自我效能感与个人成就感呈显著正相关[1]。有研究认为[2-3],属于个体自我调节系统的、被定义为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的自我效能对护理操作技能有显著影响[3]。为了验证这一命题的成立,同时也为护士职业群体的胜任力与工作绩效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本研究力图探讨护士自我效能感与护理操作技能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在职女性护士100名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31.01±7.64)岁。

1.2 方法 为了提高研究对象内部的一致性,在获取研究数据前按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 A)提出的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主要来源于过去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语言说服、生理与情绪状态等四方面对研究对象进行专题训练[5-6]。其中,所谓成败经验是指个体对自己实际活动的成就水平的感知;成功的经验能够提高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多次的失败会降低个人的自我效能感。所谓替代经验即对能力等人格特征与自己相似的他人的活动及其成就水平的观察;这是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有效方式。当看到能力等人格特征与自己相似的他人在活动中取得的成功,能够使观察者相信,当自己处于类似的活动情景时也能获得同样的成就水平;反之,则会降低观察者能力的自我判断,并削弱其在类似活动中的努力程度。所谓语言说服,即接受别人认为自己具有执行某一任务的能力的语言鼓励而相信自己的效能,是一个接受与加工他人的评价、劝说及进行自我规劝的过程,其效能价值取决于语言说服是否切合实际。而生理与情绪状态是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心身反应,包括增强身体状况、降低应激水平、减少消极情绪倾向,并纠正对身体状态的错误解释:平静的反应使人镇定、自信;焦虑不安则使人对自己的能力发生怀疑。训练按“传授知识→促进内化→外化练习”的程序进行,平均每间隔4个月进行一个项目的训练,训练结束后进行相关研究数据的采集。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为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验[7],获取每一训练结果样本的自我效能感受水平。该量表为单维量表,修订后的中文版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 Sa=0.87,重测信度r=0.83,折半信度r=0.82。共10道题,涉及个体遇到挫折或困难时的心理状态。按4等级记分,1分为完全不正确,2分为少部分正确,3分为大部分正确,4分为完全正确。把所有10个项目的得分加起来即为总量表分,分为低(10~20分)、中(21~30分)、高(31~40分)三个等级,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感越强。

每一自我效能专题训练结束后,即对研究对象进行一个有关护理基础技能项目的水平考试;四个自我效能训练项目对应进行了壁式给氧、口腔护理、静脉输液和电动吸痰方面的护理操作技能考试。对于护理操作技能成绩的评定,由课题组人员按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编制的《55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同时对某一被试在有关技能的现场表现状态进行评分。而每个被试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的确定,则来自5名主管护师以上职称评分者评分的平均值。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配对t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护士自我效能感与护理操作技能分值 研究对象在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语言说服及生理与情绪状态四项训练结果下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与护理操作技能成绩见表1。从表中可知,在这4项训练中获得的自我效能感或护理操作技能分值,分别在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种状态表明本研究在一定范围与程度上排除了共变因素对研究对象的影响,为探索自我效能感与护理操作技能的相关性提供了较好的内部一致性条件。

2.2 护士自我效能感与护理操作技能成绩的相关性 护士自我效能感与护理操作技能成绩的相关性统计结果见表2。

表1 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护理操作技能分值(±s,分,n=100)

表1 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护理操作技能分值(±s,分,n=100)

项目自我效能操作技能成败经验27.35±6.19 95.99±3.4替代经验27.59±6.38 95.29±3.74语言说服27.49±6.27 95.56±3.83身心状态27.65±6.02 95.30±3.94 t值0.43 0.25 P值>0.05>0.05

表2 护士自我效能感与护理操作技能的相关性(n=100)

此统计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与护理操作技能这两类分值在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语言说服、生理与情绪状态四项训练结果下的各组合状态下的两两相关系数分布在0.893~0.954之间;而各组合状态下的自我效能感与操作技能成绩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和P<0.001)。由此可知,护士的自我效能感与护理操作技能这两个变量变化的方向是一致的,它们之间存在着高度双方向的互相关系。

2.3 护士自我效能感与护理操作技能的回归分析 从表3可知:①在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语言说服、生心状态四方面训练结果下的自我效能与操作技能在互为自变量、因变量下的复相关系数分布在0.892~0.949之间,表明自我效能与操作技能两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高度密切;②用来说明回归方程效果的判定系数分布在0.797~0.901之间,说明回归分析的实际效果很好;③由回归系数(绝对值分布在78.303~126.945之间)和截距(分布在0.501~1.622之间)所构成的回归方程(模型)可反映自我效能与操作技能两变量之间的变化状态。若考察用来判断回归模型的整体显著性的F值可知,回归方程是显著的,即回归效果是显著的;④根据t统计量的值可知:各种组合状态下的X对Y都有极其显著影响(均显示出P<0.001);⑤综合①、②、③、④可知自我效能与操作技能两变量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是:二者单方向的关系存在回归关系,呈现出互为因果的高度正相关。

表3 护士自我效能感与护理操作技能的回归分析(n=100)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护士的自我效能感与护理操作技能关系密切,呈现出互为因果的高度正相关;这一结论不仅验证了有关自我效能对护理操作技能有显著影响的研究命题,也验证了有关自我效能感与其操作技能之间具有极其显著的相互影响的关系[8]。而这种结论提示我们,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和护理操作技能是极其重要的两条途径。

班杜拉强调指出,自我效能感是积极性发挥作用最普遍、也最为重要的心理机制,人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行为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并能阻止不理想结果的发生,才会有行动的动机。因此,自我效能感是认知与行为的中介,是行为的决定因素,是个体是否积极参与某项活动的先决条件[9]。因此,对护士进行自我效能的管理,从指导思想上说,医院的管理应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起开发与利用护士群体自我效能的激励机制,以个体外部的信息沟通更加畅通、以个体内部对护理信息的认知加工为核心内容,通过认知行为干预策略的方式,在以强化为基础、以内化为关键、以外化为目的的原则下,通过教育、培训、引导和帮助护士不断提升自我效能感。

[1]黄健捷.普外科护士工作倦怠感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分析[J].海南医学,2009,20(2):110-112

[2]彭 蔚.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专业态度与操作技能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9,9(11):6-22.

[3]刘爱梅,刘院斌,崔芙蓉,等.自我效能感对不同性别护生操作技能成绩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7):1809-1810.

[4]Bandura A.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l change[J].Psychological Review,1977,84(3):191-215.

[5]Bandura A.Self-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M].NewYork:W H Freeman,1997:1.

[6]蒋晓莲,薛咏红,汪国成.自我效能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4,18(5):763-767.

[7]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编辑部,2001:185-186.

[8]蒋晓莲,薛咏红,汪国成.自我效能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4,18(5A):763.

[9]Bandura A.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l change[J].Psychological Review,1977,84(3):191-215.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效能经验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关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省级测试的思考——以高中生物学为例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