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分析

2012-09-03马英丽

海南医学 2012年12期
关键词:肾病胰岛素炎症

马英丽

(渭南市第二医院内分泌科,陕西 渭南 714000)

糖尿病(DM)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有关调查显示,DM在我国的发病率高达2.7%,其中2型糖尿病(T2DM)占93%以上[1]。糖尿病肾病(DN)是DM最为常见、最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也是导致DM患者致死、致残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了解DN的发展程度及其与DM的关系,对其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临床研究证明,DM是一种慢性的低毒性炎症,而C反应蛋白(CRP)是炎症急性期反应最为敏感、最为主要的一种炎症标志物[2]。为进一步研究血清CRP与T2DM及DN的相关性,笔者通过超敏CRP(hs-CRP)检测方法分别对不同T2DM患者及正常人进行了血清CRP检测,以了解hs-CRP与DN的发生、发展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30例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T2DM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均排除伴有严重感染、恶性肿瘤、妊娠妇女、严重心肝疾病、有潜在炎症相关疾病患者(哮喘、肺气肿等)。根据尿蛋白排泄率(UAER)不同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正常白蛋白尿组:NA,UAER<20 μg/min)44例:男23例,女21例,年龄48~68岁,平均(58.52±11.63)岁;B组(微量白蛋白尿组:MA,UAER 20~200 μg/min)51例:男27例,女24例,年龄46~69岁,平均(59.42±11.35)岁;C组(临床蛋白尿组:CP,UAER>200 μg/min)35例:男17例,女18例,年龄49~71岁,平均(61.38±12.26)岁。此外,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42例为对照组,且均无严重心肝肾及代谢性疾病,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41~76岁,平均(57.33±8.35)岁。以上各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收集受检者年龄、性别、病程、血压、身高等一般资料,计算其体质量指数(BMI):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kg/m2)。全部受检者均在禁食12 h后抽取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清hs-CRP、空腹血糖(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肌酐(Cr)等测定,并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各组间其生化指标变化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经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符合正态分布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多组间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血清hs-CRP为非正态分布,以中位数表示,两组间分析采用U检验,多组间分析采用H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各组间一般资料比较 各组间在年龄、性别、血压及体质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B、C各组间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间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各组间一般资料比较(±s)

注:与A组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组别A组B组C组对照组例数44 51 35 42年龄58.52±11.63 59.42±11.35 61.38±12.26 57.33±8.35性别(男/女)23/21 27/24 23/19 17/18病程(年)7.5±3.2 10.2±3.4*12.8±4.5**0 SBP(mmHg)123±11 128±13 129±12 121±8 DBP(mmHg)71±6 72±9 79±8 75±4 BMI 23.42±1.12 22.76±0.98 24.12±1.08 23.71±1.02

2.2 各组间hs-CRP及其他生化指标比较 A、B、C组hs-CRP、TG及C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A→B→C呈逐渐升高趋势,A、B、C各组间hs-CRP、TG及C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FBG及LDL-C水平明显高于A组和对照组(P<0.05);C组TC、FBG及LDL-C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见表2。

表2 各组间hsCRP及其他生化指标比较(±s)

表2 各组间hsCRP及其他生化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A组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检测指标C组对照组A组B组7.32±1.28*△▲7.31±0.56*△3.18±0.35*▲1.49±0.68 2.14±0.18*△4.86±0.26*△▲115.34±21.45△*▲Hs-CRP(mg/L)FBG(mmol/L)LDL-C(mmol/L)HDL-C(mmol/L)TG(mmol/L)TC(mmol/L)Cr(μmol/L)1.68±0.48 5.23±0.45 2.54±0.58 1.38±0.58 1.58±0.74 4.65±0.31 63.56±6.84 3.52±1.47*5.18±0.54 2.65±0.35 1.45±0.38 1.95±0.31*4.68±0.56 75.64±8.52*4.93±1.52*△6.95±0.85*△2.85±0.85*1.38±0.55 2.08±0.33*4.59±0.28 82.16±8.67*△

2.3 hs-CRP与病程及其他生化指标相关性分析 由以上结果得知,hs-CRP与病程、FBG、TG、TC、LDL-C、Cr等均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r=0.632、0.579、0.462、0.501、0.522、0.619,P 均<0.05),且与BMI、HDL-C无明显相关性(P>0.05)。

3 讨 论

DM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DN是DM最为常见、最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也是导致DM患者致死、致残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有关研究表明:T2DM可能是因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所致,T2DM是一种免疫性疾病,而炎症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媒介作用[3-4],认为炎症因子在体内与脂肪内分泌物及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可引起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其功能产生障碍,诱发T2DM,而DN作为T2DM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属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发展与T2DM本身炎症有着密切关系[5]。

CRP是一种典型的炎症反应标志物,它是由肝细胞合成的一种蛋白质,已有研究表明:CRP可作为T2DM的一个较好的预测因子[6-7]。为进一步研究血清CRP与T2DM的相关性,笔者通过超敏CRP(hs-CRP)检测方法分别对不同T2DM患者及正常人进行了血清CRP检测,以了解hs-CRP与DN的发生、发展关系。结果显示:A、B、C组三组T2DM患者hs-CRP、TG及C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A→B→C呈逐渐升高趋势,A、B、C各组间hs-CRP、TG及C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T2DM患者体内存在着慢性炎症反应。笔者认为:T2DM患者hs-CRP升高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长期慢性炎症表现:T2DM患者由于体内长期慢性炎症的刺激,使平滑肌细胞移动或增生,局部受损可增加白细胞或血小板对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和粘附性,从而促进了血凝,并诱导血管活性因子、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增生,最终导致CRP增加。②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对肝脏合成CRP及纤维蛋白原有较好的阻断作用,T2DM患者在产生胰岛素抵抗或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时,可直接导致胰岛素的生理作用下降,从而使肝脏合成CRP数量增多;③长期高血糖:T2DM若出现长期高血糖,可直接导致体内氧化应激性增加,炎症因子增多,导致肝脏合成CRP数量增加。

本文结果显示:三组T2DM患者hs-CRP水平随UAER的增加而增加,这就提示hs-CRP水平与DN的不同阶段有着密切关系。由于DN的发生、发展多与患者长期高血糖有关,而长期的高血糖可引起糖基化终末产物(AGE)增多,这些糖基化终末产物可与肾小球内皮细胞、系膜细胞、上皮细胞的AGEs产生特异性的结合,并在细胞内积聚,从而损伤肾小球内皮细胞。而AGE在肾内的大量蓄积可吞噬肾内细胞,产生多种炎症因子,从而进一步损伤肾内组织,而在这个过程中炎症因子大量的增多可促使肝脏CRP的合成,最终导致患者体内CRP增多。因此笔者认为:hs-CRP水平的升高不仅反应了T2DM的发生、发展过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DN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此外,血清hs-CRP水平与T2DM患者TG、TC、LDL-C等均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P均<0.05),笔者认为:这可能与慢性炎症参与血脂代谢有关,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仍需大病例对照研究。

综上所述,T2DM患者hs-CRP水平与DN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且hs-CRP水平随着DN进展而逐渐增高,是目前预测DN进展的一个重要指标。hs-CRP水平检测对T2DM及DN患者血管病变及病情发展程度的诊断有着积极意义。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Ⅱ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24(增刊):1-22.

[2]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糖尿病肾病诊断辩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7):7-8.

[3]杨世峰,尹爱萍.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8,14(3):432.

[4]Kang ES,KimHJ,Ahn CW,et al.Relationship of serum high sensitivityC-reactive protein tometabolic syndrome and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type 2 diabetes[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05,69(2):151-159.

[5]陈路燕.高敏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6,14:357-358.

[6]李爱群.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6,14(1):32-34.

[7]朱大龙.炎症与2型糖尿病[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6,14(1):73-74.

猜你喜欢

肾病胰岛素炎症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重女轻男”的肾病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炎症小体与肾脏炎症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