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大黄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肠梗阻43例疗效观察

2012-09-03黄竹娥方卫芬

海南医学 2012年12期
关键词:莫沙枸橼酸肠梗阻

黄竹娥,方卫芬,杨 林

(曲靖市陆良县中医院,云南 陆良 655600)

肠梗阻在临床上甚为常见,其发生率在急腹症中仅次于急性阑尾炎和胆道疾患,它不但可引起肠管本身解剖与功能上的改变,继则发生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肠壁循环障碍、坏死和继发感染,最后可导致毒血症、休克、死亡。单纯性肠梗阻的死亡率约在3%左右,而绞窄性肠梗阻死亡率高达10%~20%,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改善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时处理[1]。笔者采用单味中药生大黄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肠梗阻43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3例患者均为本院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住院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20岁,平均46.17岁,其中有既往手术史12例(30%)。治疗组43例:男27例,女16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21岁,平均48.26岁,其中既往有手术史12例(27.91%)。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参考文献[1]拟定:①有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四项主要症状;②腹部检查可见肠型,腹部压痛,肠鸣音亢进或消失;③X线腹部透视或摄片检查可见肠腔明显扩张与多个液平面。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胃肠减压、灌肠、纠正电质解丢失和酸碱失衡紊乱、抗感染等治疗;治疗组加用(口服或从胃管内缓慢灌注)生大黄浸泡夜80 ml(药用生大黄20 g,用80℃开水100 ml浸泡、过滤,取滤液用,经胃管注入后夹闭2 h),每8 h一次;莫沙必利5 mg每8 h一次,两组疗程均为7 d。

1.4 疗效标准 治愈:治疗后腹痛、腹胀、呕吐逐渐消失,24h内逐渐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4次/min,腹部X线透视梗阻减轻,3 d后腹部X线透视梗阻消除;有效:治疗后腹痛、腹胀、呕吐逐渐消失,48 h内逐渐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2~4次/min,腹部X线透视梗阻减轻,5 d后腹部X线透视梗阻减轻或消除;无效:治疗后24 h内无排便,腹痛、腹胀、呕吐未减轻或甚至加重,体温升高,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腹部X线透视梗阻无减轻,需转手术进一步治疗。

2 结 果

治疗组中3例无效转手术,其中2例为机械性肠梗阻(左侧结肠癌),术后半个月出院;1例为血栓性肠坏死,术后8 d衰竭死亡。对照组40例,26例有效,在1周内排便排气,痊愈出院,另14例转手术,其中10例15~20 d痊愈出院,4例术后衰竭死亡。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有效率为93.02%(40/43),对照组有效率为65.00%(26/40),两组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5,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 论

肠梗阻由于原因不同,起病后发展快慢不一,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按基本病因可分为三类: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血运性肠梗阻;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四项主要症状,同时伴有如程度不等的脱水、疲软、嗜睡、乏力、心律失常、畏寒、发热、白细胞增多等全身症状;病理生理表现为肠膨胀、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以及感染、毒血症。因此应把握好肠梗阻病因、性质与治疗原则:绞窄性肠梗阻应采取手术治疗,若为肠壁狭窄、肿瘤、炎症、腔内堵塞(粪石、蛔虫团、大结石)、肠外粘连、一次或多次手术后粘连、动力性肠梗阻,均应先采取非手术治疗[1]。

大黄被称为中药“四大金刚”之一,大黄性味苦寒,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化瘀、清利湿热、荡涤肠胃、推陈致新、安和五脏之功。一般生大黄主泻下,如大黄长时间煎煮,可导致蒽醌苷破坏而使作用下降甚至完全消失[2]。近代医学研究证实大黄能够抑制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等炎症介质,有抗菌、抗病毒、可降低C反应蛋白的浓度、诱导癌细胞的凋亡、清除氧自由基、预防器官移植后的反应和降低血脂的水平等功能[3]。枸橼酸莫沙必利为选择性5-羟色胺(5-HT4)受体激动药,能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刺激胃肠道而发挥促动力作用,但不影响胃酸的分泌;该药广泛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糖尿病性胃轻瘫及胃部分切除患者的胃功能障碍[4]。

祖国医学认为:大小肠功能是“泄而不藏”以通为用,以“泄塞上逆”为病,六淫、七性、饮食不节,均可引起腑气不通,阴阳关格,津液燥竭,糟粕痞结,致使肠道阻塞,大便秘结,不通致本病[5]。因此应用大黄性凉,入血分可破瘀活血,其气香兼入气分可化解气郁作痛,其下行可荡涤胃肠道、顺理气机,通则不痛、不胀,并有阻止炎症介质释放之可能[2-3];同时联合应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可恢复肠道动力、促进肠蠕动、改善肠梗阻症状,达到治疗肠梗阻的目的[4]。

从本实验结果来看,同时经口服单味中药生大黄浸泡液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均优于一般保守治疗,西医治疗能弥补中医抗感染、纠正水电质紊乱的不足,而中医治疗则能弥补西医治疗在防止毒素吸收、肠道细菌位移、改善肠微循环等方面的缺陷;较目前的一般保守治疗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并有明确的指标提供早期手术线索,还可以减少这类患者的手术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1]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035-2040.

[2]凌一揆.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70-71.

[3]张春燕,徐 丹,刘 俊.大黄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1):1404-1405.

[4]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741-742.

[5]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45.

猜你喜欢

莫沙枸橼酸肠梗阻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低枸橼酸尿症病因学的研究进展
枸橼酸咖啡因联合NCPAP治疗早产儿频繁呼吸暂停的疗效
观察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3例
针灸联合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化疗引起的上腹部胀满5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