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管齐下破解野减负冶难题

2012-08-28杨恭田刘渊钦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2年8期
关键词:孩子教育教师

杨恭田 刘渊钦

2012年4月9日,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例行升旗仪式。国旗下,在“如何树立远大理想”的主题演讲中,高二学生江成博换掉老师“把关”的演讲稿,激烈批评现行升学和教育制度。

2012年3月9日,湖南湘潭湘机中学晚自习意外停电,引发学生集体烧书、撕书。“同学们烧书、撕书,不但因课业负担沉重压得我们喘不过气,而且对学校乱收费、乱发辅导资料表示强烈不满”。一个学生这样吐露心声。央视评论员白岩松在主持节目时称:“这些孩子们,突然像陈胜、吴广一样起义了。”

2011年6月15日,陕西省蓝田县孟村乡大王村,10岁的小学生小南因未能完成作业在家中喝下一瓶敌敌畏,离开了这个他还没有来得及好好欣赏的世界……这一桩桩新闻无不令人感到触目惊心。

面对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沉重的课业负担,广大中小学生强烈要求“减负”,盼望能轻轻松松上学,高高兴兴回家。

“减负”是个老大难的话题,为何越减越重,事出有因,先从一则寓言故事说起。

盛夏的一天,有对富翁夫妻带着10岁的儿子去市场买衣服。

其父说:“还是给孩子买个鹅绒袄让他保暖。”

其母说:“鹅绒袄穿起来太肥胖,还是买件羊毛衫更合适。”

经销商趁机劝诱说:“你们夫妻俩都别争啦,把鹅绒袄和羊毛衫都买回家,岂不更保暖吗?”

这时候,一个穿着短裤的乞丐插口说:“你们都是‘豆腐乳加煎,问问孩子需要什么,不就清楚吗?”

脸色苍白的孩子有气无力地说:“我想和叔叔一样,穿条短裤就行了,穿过厚过多衣服我实在受不了呀!”

这则寓言故事至少折射出了当前教育存在的这样一些问题。

一是违背了孩子的真实意愿,不顾孩子的感受,原本健康活泼的孩子被父母折磨得精疲力竭,苍白无力。当今的教育岂不如此?强加给孩子身上过重的课业务担,参加课外辅导班,让孩子过早的“身心受摧残,白了少年头”。

二是没有尊重客观规律和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规律,逆道而行,拔苗助长。按理说,到了寒暑假,应该让孩子走向大自然,融于大自然,冬天堆雪人、打雪仗,春游秋泳,参加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看似与学习无关,却是学生成长的助推器,是孩子们未来人生轨迹的发射平台,为他们未来的人生成长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是部分经销商心态不端,唯利是图,昧着良心挣黑钱。当前,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课外辅导班、五花八门的课外辅导资料,少数师德素养有待提高的教师,为了捞处补课费,有意在课堂上把重难点搁放在课后补课再讲等,种种节外生枝的现象无疑是给孩子“减负”雪上加霜。

四是没有真正确立孩子的主体地位。孩子是教育的相关者和受益人,他们理当在教育改革的探讨和实践中具有主体的地位。教育改革的方向本来就应以学生为主体,不能继续成年人讨论得热火朝天,孩子们只能呆呆旁观,没有表达自己真实要求的机会。学生的权利应当切实得到维护,“国旗下换稿”“学生撕书、烧书”等事件充分说明,学生已被繁重的课业负担压得到了极限,要摆脱“炼狱一般的生活”,发出了“发条拧得过紧会断掉”的信息了。

办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对于这类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但删繁就简,归根结底,教育应该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使他们适应未来的生存环境,追求卓越,使人变得优秀,能获得人类文明积累下来的优秀成就,过和谐、幸福、有价值、有意义的优质生活。这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使命和责任,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中小学教师更是责无旁贷,而履行并完成这一使命的首要条件,就是如何破解“减负”难题?笔者认为:

一、端正“减负”态度,无私奉献教育

当前社会上流行这样一首打油诗:期初严禁乱收费,狂风过后又平静。补课收费又搭车,不堪重负叫妈爹。违规资料满校飞,课内省略课外“挣”。节外生枝只为钱,高喊“减负”枉徒然。

为了金钱,违背良心,巧立名目,不择手段,这是社会上部分小商贩的缺德伎俩。人民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肩负着开启民智、传承文明的神圣使命,承载着千万家庭的梦想和希望。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廉洁从教,无私奉献。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丰富和改善,人们面临的诱惑大大增加,私欲极易膨胀。一些教师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职业道德观念淡薄了,少数不甘寂寞与清贫的教师从事第二职业,做出了国家“减负”令严禁的事情,而这些不和谐因素与当前迅速掀起向张丽莉老师学习的活动是完全格格不入的。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的张丽莉老师,无疑就是这样的“神”。据张丽莉老师同事介绍,为了带好初三毕业班,张丽莉老师暂时先不生孩子,每天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学生身上,每月还无私地资助贫困学生100元,这一点一滴的付出,让身边的同事很是敬佩。正因为有太多的情愫蕴藏在这份职业当中,有太多的牵挂寄托在学生身上,才有了关键时刻张丽莉老师穿透灾难的阴影,创造生命的奇迹,具有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奋不顾身的崇高品质。

能吃亏、肯吃亏、不断吃亏的张丽莉,爱生如子,倾尽全力帮助家庭贫困学生求学,舍生取义,摘下自己的翅膀送给学生飞翔。推而广之,如果我们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能像张丽莉那样,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能吃亏、肯吃亏、不断吃亏,追寻楷模精神,坚守师者信念,直笔写正字,清廉塑师风,就不难拨出阳光明媚的教育新天地,育出道德高尚的和谐社会好公民,塑出风清弊绝的美好师德新形象。

为人师者要扪心自问,“全国学丽莉,我该怎么办?”为此,每位教师都要以张丽莉老师为榜样,要精心育人,塑造大爱、大美、大善、大勇师魂,廉洁自律为荣,模范地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守住道德底线,以“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前途负责”的精神,挚爱着自己的教师职业,淡泊名利、敢于清贫、廉洁从教、乐于奉献,勇做“减负”排头兵,永葆人民教师的政治本色。

学高为师心态好,行为世范身心净。学习楷模张丽莉,两袖清风育桃李。

二、降低考试难度,删减垃圾知识

新课改之后,中小学课程标准降低了知识难度,扩展了知识面。但在升学选拔机制下,考试的难度降不下来,学校把学生是否更高效地“掌握知识”,更高效地“考得高分”作为根本目标,这导致学生学习既要有广度,更要有深度,这是学生学习负担加重的主要原因。在高考评价中,如果不能对评价体系所暗含的根深蒂固的“知识导向型”目标体系进行改变,不追求培养学生进一步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究能力的“能力导向型目标”,那么“减负”就是一句空话。

现今中小学课堂教学充斥着太多的“陈述性知识”,这些知识从上大学的角度看,大学学习不需要,从生活的角度来看,生活也不需要,最多是在应付考试时有用,考试后学生很快就忘记了,成了所谓的“垃圾知识”,而且由于知识量太多太难,教师不得不拼命赶时间、赶进度去完成教学任务,那里还有时间去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呢?

教育应该呵护孩子自主发展,需要真正回到人本、学本、生本之上,从学生出发,认识学生,尊重人的天性、权益、尊严、兴趣等。教育,不仅仅要赢得分数,赢得升学率,更要赢得学生的身体、生活和精神成长,赢得生命的独立和发展。为此,降低考试难度,删减垃圾知识,把“减负”落到实处,构建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和学习能力上,引导学校追求“绿色升学率”,实行“能力导向型目标”,向更为科学、更符合教育理想的方向前进。一是在把知识分数作为大学入学条件的同时,把品格、情操、社会责任感等作为要素纳入入学资格考查范围;二是打破一考定终身的格局,实现高考多样化、多层次化,创造条件实施因地制宜的考试;三是转变命题思想,少一些学了之后多数人一辈子也用不上的知识难题,多一点应知、应会、应当面对、应当思考的现实问题;四是把学生学业性质量、发展性质量和生命性质量提升的途径与方法,锁定在高效课堂,借助高效课堂的平台达到解放学生、解放学校、解放教师、解放教育的目的。这样有利于让学生有更多动手、动脑、交往、感悟的时间,让全社会对教育都有宽容之心,让学校、学生个性张扬、百花齐放,为学生到大学探究高深学问奠定所需要的基础,让学生离校时带走的是充足、轻松的思维空间和浓厚、持续的学习探究的兴趣,走上新的学习工作岗位充满信心、充满幸福,为他们终身学习、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降低考试难度,删减垃圾知识,让基础教育成为“绿色教育”,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中小学教师等形成共识,共同努力,寻找通往“绿色教育”之路,营造绿色的教育环境,实现人的健康协调发展和绿色升学,基于人性,符合规律,服务于国家,造福于人类,“减负”难题则不攻自破。

三、更新教育观念,正确对待孩子

据媒体报道,某地有一名4岁的留守儿童,因不听话被“狼爸”殴打致死;某地一名小学一年级学生因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被“狼爸”当场用大石块砸死。小学生在课堂上被老师打伤、烫伤事件也屡见报端。这些体罚、变相体罚儿童的教育方法,令人震惊和深思。

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心理发育滞后,自控能力差,犯错误是难免的。如今,部分家长和老师只顾提高小孩的成绩,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对不听话或成绩差的儿童非骂即打,“不打不成才”,认为“严”就是体罚,什么“棍棒之下出孝子”、“棍棒之下出大学生”等。被棍棒打出来的父母,今后会依然“棍棒”自己的孩子;被棍棒打出来的老师们,今后会依然棍棒自己的学生。久遭打骂,就造成许多恶果,不但会引起小学生不满的情绪,有损他们的自尊心,还会造成他们说谎、离家出走、具有攻击性等不良行为。

有资料显示,被打骂的儿童有40.3%是不服气的,内心抵制,容易形成自暴自弃、对人粗暴等不良性格。如果被打骂的孩子变老实了,那是因为他们小小的心灵充满了恐惧,而不是真正理解了自己的错误。孩子越打越犟,打骂丝毫不能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观念,只会教他暴力是一种很好的控制别人的办法,打骂是在教孩子使用暴力。

部分家长在分数和考试面前,可以不顾孩子的身体健康,放弃做人的基本教育。只有当孩子失去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后,家长才会痛苦万分地反省:在孩子的健康和分数之间,他们最需要的其实是前者。

一个值得注意的反差是,中国人喜欢讲少年早慧,而美国正好相反,“都是笨孩子的故事”。不管是爱迪生、爱因斯坦还是林肯,他们的经历表明:历经磨难大器晚成,这是大多数人成长的规律。在独生子女的环境下,很多家长对于早慧儿童和超常教育、天才教育倾注了太多的热情,也犯下了太多的错误。

那么究竟如何正确对待孩子?

一些名人的教育观值得学习。大多数名人成名之后都是平平淡淡的,而且他们的家长也不要求他们出人头地,成为名人。例如,著名作家老舍对子女的要求:一是粗通文墨;二是有一技之长;三是不欺负人也不被人欺负。这些要求是每一个家长都可以做到的。

教育的一个非常基本的价值,是帮助一个人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评价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一般有两个标准:一是在小学的时候,如果他能够与书为友,也就是说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教育就完成了一半,“喜欢读书的孩子一般不会学坏”。二是让孩子在高中阶段形成独特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如果实现了这一点,他的教育的另外一半也成功了,他就会主动学习。如果一个年轻人在选择大学时一片茫然,大学毕业后又一片茫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做什么,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失败。

家长所能够改变的就是自己,所要改变的主要就是一些不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家长们不要被“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些奇谈怪论所迷惑。很多儿童没有输在起跑线上,而是累坏在起跑线上。无数家长正以爱孩子的名义破坏子女的健康成长,而他们对此却浑然不觉或无能为力。实际上,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暂不能彻底改变的情况下,家长们依然有选择的余地。家庭是给孩子提供避风港还是第二战场,是让孩子多睡一个小时还是让他多上一门课,家长们都是可以选择的。

家庭教育不能被应试教育绑架,家长更不能成为应试教育的帮凶。望子成龙,人皆有之,但也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尊严,尊重教育规律和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关爱孩子的身心健康,着眼于开发孩子内在潜能和培养孩子自主建构能力,使孩子有兴趣地学习、快乐地成长、多样化地发展;教育孩子要懂得做人做事不违法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个有道德的合格的现代公民,让家庭真正成为孩子守望的文明家园,这是现代家长对现代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底线要求。

家长素质高低,教育孩子是否得法,直接关系孩子的前途,关系家庭幸福,也关系国家的命运。只看重孩子一时的成绩,而忽视孩子心灵的成长,终将害了孩子,害了家庭,也害了国家。我们要变“成才”教育为“成人”教育,变“片面”教育为“全面”教育,变“逼迫”教育为“宽容”教育,变“封闭”教育为“开放”教育。要让孩子在体力、认知、语言、社会性、情感上获得和谐发展,采取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尊重孩子的选择权、参与权和隐私权,在开放式教育中,把孩子培养成适应各种环境和具有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

拔苗助长,适得其反,逼之过急,压力过大,孩子不堪重负。为此,家长理应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树立正确、科学的育人观,要与未成年人建立平等、民主、互相尊重、充满善意的关系,注意平时言传身教,坚持以理服人,体罚未成年人的教育方法当止,为未成年人创造健康、轻松的成长环境,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共同减轻未成年人课业负担,促进未成年人茁壮成长。

四、加快改革步伐,综合根治“减负”

“减负”是全社会的责任,必须综合根治。

一要规范办学,依法治教,坚决查处各种违规违纪办学行为,严打非法印制违规教辅资料的地下出版社,严惩非法经销商,要像严打贩毒分子一样,毫不心慈手软,有关部门要设立举报电话,一经查实,重奖举报人。

要严管教育系统内部人员,一经发现与推销违规教辅资料有关的人,就要立案查办,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残酷无情。假如校领导严守校门关,对上对下铁面无私,违规教辅资料能进校门吗?假如每位教师上课尽责每一秒,充分利用上班时间为每一个学生服务,学生还会“自愿”送钱去补课吗?假如教育系统内部人员有违“减负”令,有关部门严肃处理,解聘开除,还有谁敢去踩高压线?假如人人拒食糖衣炮弹,而不是期初刮“龙卷风”,风声过后又瞒上欺下乱补课、乱收费,“减负”令从上到下像抓禁毒一样一抓到底,常抓不懈,还用天天喊“减负”吗?

一个人违规是素质问题,几个人违规是管理问题,多数人违规则是上层制度管理问题。一等工匠善建模,一等管理善建制。“减负”管理高层应该在制度、机制方面寻求突破。要切实把“减负”落到实处,就必须制度创新,让每个人能够沿着正确的轨道做正确的事,彻底杜绝违背“减负”令的事情再次发生。

二要抓住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教育家办学,加快校长专业化的步伐,让懂教育的人管教育、办教育。锻造师德,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健全和完善师德考核、评价和监督的长效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要求每位教师要以廉洁自律为荣,模范地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守住道德底线,永葆人民教师的政治本色。加强教师管理,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我们将通过严格考核、科学评价,建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教师管理制度体系。完善教师退出机制。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探索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制度。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全面推进聘任制改革和岗位管理制度。促进中小学教师、校长开展大规模的城乡交流、校际交流,重点是由城市到农村、由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流动。建立校长任职的专业资格标准和职级制,全面实行任期制。大力弘扬尊师重教,为教师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切实提高教师地位待遇,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三要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为此,要采取相关措施包括:加快薄弱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在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公办学校前提下,发展民办教育,为孩子提供更多选择机会等。

四要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保障每个孩子具备基本的公民素养,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立政府对教育部门、教育部门对学校、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切实规范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减少对学校的各种行政干预,保障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同时要建立由政府主导的减负监测机制等。

五要大张旗鼓宣传“适合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能提供适合教育的学校就是好学校”的教育理念,让各学校不断丰富内涵,各具特色。

处在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际,全社会凝心聚力,共同破解“减负”难题,意义深远。人民教师更要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执行国家“减负”令,继承责任,开拓创新,始终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才不愧为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才不愧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才不愧为这个伟大时代的一员。

猜你喜欢

孩子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