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2012-08-28黎晓兰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2年12期
关键词:利钠人脑心电图

黎晓兰

ST段弓背向上抬高是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心电图表现,但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表现为对应导联ST段无明显变化或ST段压低(ST-segm entdepression,STD),可能与病变心肌组织缺血及镜像改变有关。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引起肾脏功能异常,心脏射血功能障碍。重组人脑利钠肽可以拮抗神经内分泌,对抗心室重构,改善肾脏功能,是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重要药物[1]。笔者通过对照研究,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我院心内科诊治的初发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70例,其中男39例,女31例,年龄43~77岁,平均(63.5±11.3)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检查初步诊断,并经冠脉造影确诊,符合WHO关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诊断标准[2]。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心瓣膜疾病、血液系统疾患、急性炎症、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系统疾患者不在纳入范围中。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

1.2 临床表现 患者均以心前区疼痛为首发症状,心电图检查显示下壁心梗31例、下后壁心梗11例、前壁心梗9例、高侧壁心梗9例。心肌酶学检查均显示CK-MB、肌钙蛋白、乳酸同工酶升高。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狭窄62例。

1.3 治疗方法 入院后完善辅助检查,常规吸氧,应用吗啡镇痛,预防感染。常规治疗药物包括ACEI类或ARB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等。观察组患者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新活素,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S20050033,0.5 mg/支),1.5 μg/kg 静脉注射,然后通过静脉泵入的方式持续泵入,0.01 μg/(kg·min),时间为24 h。对照组应用硝酸甘油,初始剂量10 μg/min,逐渐增加至最大剂量100 μg/min,静脉注射24 h。两组患者均不使用多巴胺、洋地黄等正性肌力作用药物。

1.4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量、脑利钠肽(BNP)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

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3/4,持续时间缩短>3/4,心电图改善;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1/2~3/4,持续时间缩短1/2~3/4,心电图无变化;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1/2,持续时间缩短<1/2,心电图无变化。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包,数据采用±s表示,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量、BNP及LVEF的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尿量均显著增加,BNP水平均显著降低,LVEF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量、BNP及LVEF的比较

3 讨论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破裂,刺激冠状动脉内形成血小板血栓,堵塞管腔而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供血部位心肌缺血缺氧[3-4]。大面积心肌梗死会引起心肌收缩力降低,导致心脏功能衰竭,引起呼吸困难、肺水肿及心源性休克等,并可以导致多种并发症,患者病情危重,需及时治疗[5]。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显示,心肌酶异常升高,心电图具有坏死性Q波,缺血性T波,ST段不升高或出现压低,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可以直观显示病变血管的部位、数量和程度等[6]。在急诊治疗中,常规治疗包括吸氧、镇静、利尿及扩张血管等,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吗啡、ACEI、ARB、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及阿司匹林等。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尿量增加、BNP水平降低及LVEF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重组人脑利钠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重组人脑利钠肽与内源性脑利钠肽具有相同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空间结构及生物活性相似[7]。重组人脑利钠肽可以拮抗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平衡地扩张动脉血管及静脉血管,促进肾脏对钠和水的排出,增加尿量,从而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还可以选择性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供氧[8]。用药后,重组人脑利钠肽起效快,其半衰期长、药效持续,对血流动力学有良性作用,可以显著改善肺动脉楔压。从长远角度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抑制RAAS系统活性,阻止心肌重构的发生[9-11]。研究显示,重组人脑利钠肽可以显著改善急性心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治疗有效率高于硝酸酯类药物[12]。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血压不稳、心律失常及心率过快等,而重组人脑利钠肽对血压、心率及心律的影响小。

综上所述,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中,重组人脑利钠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1]贡郡利,李旭东,陈磊,等.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再灌注损伤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10):1753-1755.

[2]幺天保,宋玮,杜勇平,等.国产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应用于难治性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杂志,2009,25(3):234-236.

[3]段南生.早期抗栓治疗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学,2007,14(2):139-141.

[4]付奇,潘文志,周京敏,等.急性ST段抬高性与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基本特征和冠脉病变特点的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4):590-592.

[5]王海涛,李志伟,张爱琳,等.对应性ST段下移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0,23(3):198-199.

[6]王海燕,薛玉生,郑强荪,等.重组人脑利钠肽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失代偿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0,15(2):126-128.

[7]郑向清,梅霞,吴文莉,等.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18例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09,38(12):1508-1509.

[8]陶博,曹丰,赵志敬,等.重组人脑钠尿肽治疗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中不同水钠潴留程度患者的疗效[J].心脏杂志,2010,22(5):719-732.

[9]吴小滢,周玉杰.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2011,6(7):778-780.

[10]董玲玲,崔雪阳,孙志军.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9,12(4):281-283.

[11]马丽娟,高明宇,秦弘,等.新活素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高敏C反应蛋白及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51(39):68-69.

[12]王智慧,张静,张基昌.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内皮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8):1211-1213.

猜你喜欢

利钠人脑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人脑拥有独特的纹路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血浆B型利钠肽在慢性心衰诊断中的应用
让人脑洞大开的建筑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让人脑洞大开的智能建筑
心房利钠肽原不同肽段的抗肿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