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仔猪腹泻病的鉴别诊断、病毒分析及防治措施

2012-08-22童光志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所长

中国猪业 2012年10期
关键词:星状病料感染率

童光志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 所长)

1 仔猪腹泻病的流行现状及特点

2010年冬季至今,我国许多猪场都发生了非常严重的仔猪腹泻,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该病的主要特点是:易感猪群主要为2~10日龄的新生仔猪;临床表现为严重腹泻、呕吐和脱水等,腹泻之后部分肠管充气,肠壁变薄,一些仔猪还出现了胆囊肿胀;发病率可达50%~100%,且死亡率较高;在某些猪场会反复发作,间隔时间约20天;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月甚至半年;传统的腹泻病主要发生在较寒冷的冬季,而2012年炎热的7~8月仍有很多腹泻病发生。

2 猪腹泻病的鉴别诊断

引起腹泻的原因分为非传染性因素和传染性因素。非传染性因素包括营养性腹泻、应激、卫生条件、环境因素、母猪无乳或减食等,其中营养性腹泻主要由换料、霉菌毒素超标、生熟料交替等原因引起。传染性因素包括病毒、寄生虫、细菌和真菌等。

由于腹泻疾病的种类较多,每种病的病因和表现都有所不同 (表1),可参考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初步诊断,同时结合实验室检测作出全面诊断。

3 仔猪腹泻病的病毒分析

3.1 主要病毒

目前检测到感染率较高的腹泻病毒有3种,即流行性腹泻病毒 (PEDV)、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TGEV)和轮状病毒(RV)。

多次病料检测结果显示PEDV是腹泻的主要致病原因。2010年12月至2012年3月,使用PCR方法检测了我国部分省市71个猪场的送检病料,TGEV阳性率为50.7% (36/71),PEDV为74.6% (53/71),RV为19.7% (14/71), 库布病毒为28.2% (20/71),其中PEDV阳性率最高,其次是TGEV和RV,库布病毒的检出率虽然很高,但健康猪群中的检出率也很高。2011年2月至2012年4月,对来自4个直辖市和23个省的119个猪场442份病料进行检测,TGEV检出率为29.2% (129/442), PEDV为73.7% (326/442), RV为6.8%(30/442)。通过对病毒全序列的比对,发现新流行PEDV的S基因与参考毒株存在5个不连续氨基酸的插入突变和2个连续氨基酸的缺失突变,该特征与韩国近年来流行毒株的特征相一致。因此,可以推测,国内目前的流行性病毒可能来自于韩国。虽然流行性病毒腹泻被普遍认为是此次腹泻流行的主因,但由于未分离到病毒,无法进行回归验证。

表1 猪常见腹泻病的临床鉴别诊断

进一步应用病毒宏基因组学理论,结合454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以研究潜在的致病因素。虽然该方法不能真实反应某一类病毒的真实感染率,但能筛选到很多未知的病原,其原理是将病料中所有病毒的序列都扩增出来,利用454进行大量测序,将序列结果在genebank中进行比对。结果显示,发病猪的病料中发现了多种病毒,来自6个省15个猪场的98份腹泻粪便样品中阳性率较高的三种病毒分别是库布病毒 (56.12%)、星状病毒 (53.06%) 和肠道病毒 (39.79%)。这三种病毒在正常猪群中都不是致病明显的病毒,但有报道称它们都可以引起腹泻。由于没有健康猪群的数据对比,无法肯定这三种病毒就是致病菌。2012年对来自河南、山东、上海、广西4个省8个猪场的20份发病猪和9份健康猪的粪便样品进行宏基因组学方法分析,结果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腹泻病猪的粪便中流行性腹泻病毒是优势病毒;库布病毒在发病猪和健康猪的粪便中均可检出,且检出率相当高;X病毒是以前从未检测到的一种DNA病毒,病猪和健康猪均有检出,目前此病毒已分离得到,但还未进行回归试验。

表2 腹泻仔猪病毒群落分析

3.2 小RNA病毒和DNA病毒

引起腹泻的病毒还有库布病毒、猪博卡病毒、猪杯状病毒、猪捷申病毒和星状病毒等小RNA病毒和DNA病毒,这些病毒在猪群中的感染率非常高,但单独致病力不强,可能是潜在的腹泻病原。

库布病毒于2007年在匈牙利的猪群中首次发现,我国2009年由中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的于杰民等首次报道 (97/322)。猪博卡病毒于2009年首次在瑞典患仔猪断奶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猪体内被鉴别。上海兽医研究所在2010年建立了此病毒的PCR检测方法,并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75/191),发现此病毒在我国猪群中感染率也很高。该病毒从细小病毒中分离得到,也会引起腹泻。猪杯状病毒包括诺如病毒和札幌病毒,属RNA病毒。诺如病毒早在1968年于美国发现,札幌病毒于1980年在日本札幌首次报道。猪捷申病毒与肠道病毒类似,可引起轻微的腹泻,2003年和2009年在我国的猪群中均分离到该病毒。该病毒分离后进行回归试验,结果显示能引起轻微的腹泻症状。星状病毒是无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颗粒呈圆形,具有5~6个小角,呈星状结构。1980年,首次由Bridger通过电镜在3周龄小猪的腹泻粪样中观察到。Shimizu等 (1980)报道猪星状病毒在猪群中普遍存在,而且常同冠状病毒、嵌杯状病毒、轮状病毒等混合感染造成猪急性胃肠炎。我国上海交通大学华修国 (2010)等获得一株能在PK-15细胞上生长的星状病毒,这类病毒也会引起腹泻。

4 仔猪腹泻的防治措施

4.1 切断传播途径

腹泻的传播途径有两种,即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垂直传播就是母猪将疾病传染给仔猪,切断此传播途径的最好方法是不给仔猪吃母乳,但是可操作性较小。水平传播是腹泻最广泛的传播方式,且传播能力很强。目前,我国的生物安全大环境水平较低,动物的异地运输和死淘动物的处理措施还不是很规范,人员流动及猪场的消毒不彻底都存在着传播疾病的隐患。产业技术体系的相关研究人员到猪场采样,猪场将样品送出检测,这些都是易出问题的环节。一些猪场使用了不合格的疫苗,免疫后反而使其他疾病如牛的病毒性腹泻的感染率升高,这可能是因为疫苗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污染的犊牛血清,引起了病毒的水平传播。

4.2 控制好圆环病毒病和蓝耳病

目前,我国一部分猪场的圆环病毒病和蓝耳病感染率较高,且蓝耳病活疫苗使用较多后,也可能导致猪群的免疫力低下,引起潜在细菌和其他病毒的继发感染。猪感染这两种病毒后,也会发生腹泻,使腹泻的临床表现更加复杂。因而,控制好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可间接提高猪群的抵抗力,减少腹泻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星状病料感染率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缺氧诱导因子-1α对肝星状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The Six Swans (II)By Grimm Brothers
基层兽医猪病料常用采集操作技术
毛皮动物病料采集及送检注意事项
微生物学检验材料采集、保存和运送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在男男性行为者不同解剖部位感染率的系统分析和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