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颈动脉硬化相关性分析

2012-08-18袁乔英李慧梅普丽丝李素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甘油三酯空腹尿酸

袁乔英 李慧梅 普丽丝 何 刚 李素芳 何 黎

云南省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糖尿病专科,云南红河 661600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疾病群,其特征为血糖慢性增高,是引起动脉硬化的重要诱因。高血压、肥胖、高血脂也是重要危险因素,且在2型糖尿病中发病率增高,更加促进了动脉硬化的形成,因此,控制血糖,降低血压、血脂,减轻体重,在糖尿病的治疗中非常重要[1]。嘌呤最终代谢为尿酸,是组成代谢综合征的重要部分。本研究选择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旨在分析颈动脉硬化与尿酸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内一科及糖尿病科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其中患有颈动脉硬化患者50例,无颈动脉硬化患者50例,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9.0±3.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且均行彩色多普勒检查确定是否存在颈动脉硬化。

1.2 方法

采空腹血2 mL,利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酸、胆固醇、甘油三酯。餐后与空腹血糖利用美国雅培安妥超越血糖仪检测。检测肾功5项(尿β2微球蛋白,尿Alb,α2微球蛋白)方法:排空晨尿后,饮500 mL水,1 h后,采2 mL静脉血,留5 mL尿。应用液相平衡竞争放射免疫分析法,采用天津医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使用由美国Capintec公司生成的16探头Y-计数仪。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均数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压、体重指数、胆固醇、甘油三酯比较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压、体重指数、胆固醇、甘油三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具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压、体重指数、胆固醇、甘油三酯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压、体重指数、胆固醇、甘油三酯比较(± s)

注:两组各指标比较,*P均>0.05

组别 n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血糖(mmol/L) 血压(mm Hg) 体重指数 胆固醇(mmol/L) 甘油三酯(mmol/L)观察组 50 9.0±3.8* 15.2±4.4* 131±11/79±12* 25.4±4.1* 4.40±1.17* 1.94±0.93*对照组 50 8.9±3.9 14.8±4.9 127±18/78±14 24.4±4.9 4.47±1.08 1.91±0.95

2.2 两组患者尿酸、尿β2微球蛋白、α2微球蛋白、尿Alb比较

两组患者尿酸、尿β2微球蛋白、α2微球蛋白、尿Alb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尿酸、尿β2微球蛋白、α2微球蛋白、尿Alb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尿酸、尿β2微球蛋白、α2微球蛋白、尿Alb比较(± s)

组别 n 尿酸(μmol/L)α2微球蛋白(μg/mL)尿β2微球蛋白(μg/mL)尿Alb(μg/mL)观察组 50 299.7±101.1 3.6±0.5 250.1±60.6 5.6±0.5对照组 50 238.1±104.2 2.7±0.6 123.7±57.8 5.1±0.5 t 3.001 8.182 10.627 5.226 P<0.01 <0.01 <0.01 <0.01

3 讨论

体内所含嘌呤的代谢终产物是尿酸,其中大部分来源于细胞核的蛋白,小部分来自体外的摄取,机体出现高尿酸血症,终将导致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发生,有研究报道,尿酸增高,预示糖尿病患病几率增加。体内存在的氧自由基可作为尿酸的清除剂,起到保护细胞的作用,自由基的增加,又可启动动脉硬化的发展。另外,尿酸的重要代谢器官是肾脏[2],由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与分泌,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与颈动脉硬化患者来说,肾脏也是并发症的好发部位[3]。

Critehley等[4]提出:微量的蛋白尿可反应肾小球疾病及其损伤程度,且具灵敏性。尿β2微球蛋白、α2微球蛋白的增加,预示肾小管损伤。微量白蛋白尿标志内皮细胞功能受损、小血管出现病变,而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是动脉硬化的初始标志[5]。本研究选择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对两组的血糖、血压、胆固醇、甘油三酯、体重指数等动脉硬化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差异具可比性(P>0.05)。排除以上干扰因素后,比较两组的尿酸水平,发现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患者肾功与尿酸的变化,发现两组尿酸、尿β2微球蛋白、α2微球蛋白、尿Alb水平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笔者的研究说明,2型糖尿病患者伴颈动脉硬化时,尿酸水平的升高与肾脏病变具一定关系,蛋白尿的变化反映了糖尿病的程度,均可做为临床判断疾病预后的重要指标。

[1]张林.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尿酸的关系[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4):29-30.

[2]党晓霞,蔡琴,赵旅.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3):151.

[3]朱志蔚,许雯,廖志红,等.早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5):351-352.

[4]Critchley JA,Zhao HL,Tonlinson B,et al.Managenent of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type2 diabetes[J].Clin Med(Engl),2002,115(1):129-134.

[5]张庆.内皮细胞凋亡与动脉粥样硬化[J].心脏杂志,2002,14(4):356.

猜你喜欢

甘油三酯空腹尿酸
喝茶能降尿酸吗?
尿酸值越低越好吗?
西北美食浆水或可降尿酸
高甘油三酯血症
采血为何要空腹
芒果苷元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酸排泄指标的影响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体检时甘油三酯水平正常,为何仍需注意?
人乳脂中甘油三酯分析方法及组成的研究进展
空腹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