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下室渗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2012-08-15

山西建筑 2012年30期
关键词:止水带防水材料防水层

李 春

(1.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0;2.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分院,江苏 扬州 225000)

0 引言

地下室的外墙和底板都埋在地下,常年受到土中水分和地下水的侵蚀和挤压,如不采取有效防水措施,地面水或地下水将渗透到地下室内,轻则引起墙皮脱落、地面霉变,影响美观、使用和人体健康,重则降低建筑物的耐久性甚至破坏。地下室防渗漏要从“被动防水”转换为“主动防水”,从源头做起,在勘探、设计、防水混凝土生产与施工、防水材料供应与施工、细部构造、后期维护的关联过程中,通过管理链条环环相扣,把防水的理念贯彻始终。本文拟从设计、施工、材料和管理四个方面研究地下室渗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 设计环节

为避免地下室建成后渗漏,我们必须提高防水意识,将建筑防水的管理前置,实现早期监控。从设计开始,就要做好防水工程,保障建筑品质和建筑安全,从而实现将“被动防水”转换为“主动防水”。

1.1 设计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1)防水层未形成“全封闭”的防水系统。有的地下室因在地下水位以上,未进行防水设计,或其防水设计为底板做内防水,外墙做外防水或外墙防水层仅做到室外地坪以下500 mm。

2)片面强调结构自防水功能,而忽视了诸如地震、温差变形、不均匀沉降等外力导致的结构裂缝,从而导致防水失败。

3)防水等级、防水标高确定不合理,防水措施选用不当。

1.2 对策

1)地质勘察人员必须准确定位地下水位的标高。设计人员要高度重视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设计,设计人员应结合地质勘察资料,充分考虑上层滞水和壅水的影响,准确确定设防标高、设防等级,采取有效防水措施,做到结构自防水和外包柔性防水层紧密结合,柔性防水层要在迎水面做到密闭交圈状态。

2)防水设计由专业的防水企业参与。防水的设计不仅需要专业知识、了解防水材料的各种用途,还要了解设计项目的地域气候等因素,只有把防水工程融入建筑中,才能做好防水。

3)加强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的沟通。由于防水工程工序复杂,普遍存在防水设计与施工环节严重脱节的现象。加强技术交底和沟通,让繁多的防水工序中,每一步都按规定操作。

4)实行防水责任追究制。目前因防水设计不合理造成渗漏的,因无人追究设计责任,从而导致防水设计质量下降;同时建设方自行改变防水设计方案,更换防水材料,设计院也不能制约,导致防水质量下降。

2 施工环节

施工方面的因素在造成地下室渗漏原因中占的比重很大。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优秀的防水设计,合格的防水材料,是做好防水的基础,倘若施工人员不能严格按照设计施工,不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不同材料优化施工方法,常常会导致防水失败。因此,确保施工质量,是防止地下室渗漏的关键。

2.1 施工质量差

1)地基不平整、不均匀、不密实,导致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从而造成结构产生裂缝或防水层破坏。

2)防水层的基层表面不平整、酥松、起砂、起皮或未设置分格缝和嵌填密封材料等。

3)自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欠佳。

4)施工缝、变形缝、穿墙管等细部构造留设处理不当。

5)柔性防水层施工质量差。

6)在结构变形缝中设置止水带时,固定不牢靠,有跑偏、变形、拉裂等现象。

2.2 对策

1)树立正确的防水意识。比材料防水形势更严峻的是结构防水,结构防水和表面防水的本末倒置,使得人们形成一个错误的观念,以为建筑防水就是材料防水。要切实提高地下室的抗渗漏能力,首先要做好防水混凝土的结构防水,再辅以材料防水,方能达到最佳效果。2)让防水专业施工队伍施工。专业防水施工队伍,对防水施工工艺、防水材料选择、防水关键技术等都有较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工程经验,让他们施工,往往能取得满意的防水效果。3)做好技术交底,并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每道工序均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4)重视细部节点部位防水。施工缝、后浇带、变形缝、穿墙管线、桩头等部分施工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稍有疏忽就会引起渗漏。

底板与剪力墙间的施工缝应留设在基础梁顶面处,采用预埋金属止水片或凹槽形止水带;在施工后浇带时,对后浇缝两侧要进行增强防水处理,一般在迎水面作表面增强处理或在缝中部埋止水带或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变形缝处施工时,先预埋安装止水带的铁件,后安装止水带,焊接时要焊紧焊牢,封闭性好;穿墙管道采用金属套管预先埋入混凝土中,管道周围应留槽并用密封胶密封,管子中部加一圈遇水膨胀橡胶条,套管中部预焊止水片,埋入混凝土时,应将套管与构件中的钢筋焊接牢固。安装穿墙管道时,管道与预埋金属套管焊接,焊接要达到密封防水的目的;桩头钢筋用止水带密封,桩伸入承台为50 mm,桩顶及桩外150 mm一圈做2 mm厚防水涂料,桩顶及桩外300 mm一圈用防水砂浆压实抹光,卷材与桩一周接缝处用聚氨酯封闭严实。

3 材料环节

材料要根据工程实际状况进行选择,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严禁劣质防水材料进场,要把好材料进场验收关,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或代用品等用在地下防水工程中。

3.1 材料质量无保证

1)防水混凝土原材料选用不好,可能成本升高,但防水效果还不好。

2)作为结构自防水的混凝土水灰比、灰砂比不合适,运输过程分层离析,泵送高强防渗混凝土出现泌水现象等,会导致混凝土开裂而渗漏。

3)地下工程的施工缝选用了无缓胀性能的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4)柔性附加防水层选材不当。

5)考虑经济利益,施工单位使用劣质防水材料或偷工减料,如涂抹防水层厚度过薄达不到要求,起不到防水作用。

3.2 对策

1)对结构防水材料,要选择资质高、信誉好的公司产品,例如商品混凝土的选择。2)对表面防水材料,要根据地下室的功能和结构材料的特点,选择与之匹配的防水材料,并严把各种材料进场质量关。3)加大各类材料的抽检密度,确保每一批次的材料达到要求。

4 管理环节

4.1 维护管理不到位

1)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管理较松,工人偷工减料,一旦后续工序完成,很难发现问题。2)自防水混凝土抽检不严,商品混凝土质量不够稳定。3)对成品保护不当,被后续工序破坏了已完成的防水层,使其失去防水功能。4)混凝土尚未达到要求的强度时,过早拆除墙体模板支撑,或过早停止降水回填土造成墙体裂纹渗漏。5)用2∶8灰土的回填宽度不够,施工时未将土过筛,导致粒径过大,同时夯实不够均匀导致渗漏。

4.2 对策

1)做好建筑地下结构防水是地下防水的根本。这个观点必须在实践中得到落实,否则在防水管理过程中,就会把握不住重心,主次不分,本末倒置。2)地下室防水工程的防水层,均应在地基及结构验收合格后施工。3)地下室底板防水工程施工期间,应进行井点排水,确保地下水位应降至防水工程底部最低标高300 mm,直至主体结构及回填土完成后为止,回填土必须进行筛分。4)加强成品保护,严防戳破防水层。防水层施工完毕应及早进行下道施工工序,防止防水层材质损坏,造成渗漏。5)正确的使用和维护可以有效地提高地下工程的使用寿命。

5 结语

地下室防水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全面践行以防为纲,严字当头的原则,纠正结构防水和表面防水本末倒置的错误观念,让结构防水和表面防水相结合,切实提高地下室防渗漏的效果,从而提高地下室使用的安全和效率,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为节能、节材、节地、节水、减排和保护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1]孙 鲁.建筑构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祖青山.建筑施工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3]王新天,贾冬青.地下室渗漏水原因及预控措施探讨[J].山西建筑,2012,38(4):105-106.

猜你喜欢

止水带防水材料防水层
沉管隧道最终接头止水带安装工艺
新型防水材料在建设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背贴式异形橡胶止水带施工技术
隧洞止水带安装质量控制探讨
防水材料的发展及应用情况综述
止水带在线截面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屋顶花园防水材料选择与应用
桥面防水层的技术突破
过氧化物交联改性PE—HD/EVA防水材料的研究
简支箱梁桥防水层接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