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建筑的特点研究与发展建议

2012-08-15李建楠赵怀明

山西建筑 2012年30期
关键词:绿色建筑施工

李建楠 赵怀明

(信阳师范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河南信阳 464000)

绿色建筑的特点研究与发展建议

李建楠 赵怀明

(信阳师范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河南信阳 464000)

介绍了当前面临的环境和资源的形势,分析了绿色建筑的特点,并提出发展绿色建筑的建议,指出认真研究实现绿色建筑的条件与实践,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资源,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

1 概述

随着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环境和资源问题。例如资源消耗过大、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等问题都已经变得十分严峻。面对着一系列环境和资源问题,我国总结以前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筑活动是人类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据调查建筑活动要消耗自然资源的40%,能源总量的40%,而它所产生的垃圾也占垃圾总量的40%。2006年国家住房和城乡部颁发了GB/T 5037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使我国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走上法制化轨道。湖北等地分别制定和发布了相应地方法规和标准。绿色建筑涉及到资源消耗、环境影响,关乎国计民生。作为建筑业,应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标准,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因此,认真研究实现绿色建筑的条件与实践,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绿色建筑的特点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太阳能等洁净可再生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1 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性

绿色建筑的实现要求我们建造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这些要求使我们必须从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等方面综合考虑。在建筑规划、选址时就要考虑减少资源的消耗、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相处和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技术革新,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在规划、设计和施工中要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将建造成本与使用成本和维修成本综合考虑。体现出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性。

2.2 绿色建筑的环保性

绿色建筑要求尽可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循环利用、降低污染。在设计和建造绿色建筑时,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等)和简单应用高科技手段的、无污染的施工技术,避免对自然环境的干扰。

2.3 绿色建筑的综合性

在绿色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应从场地质量、环境影响、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材料与资源、室内环境质量等多方面着手,力求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尽量少的破坏和恢复原有自然状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节约材料消耗。这就需要加强新材料的研发、新技术的应用、绿色施工方案的评估、高效的施工管理等综合能力的提高。

2.4 绿色建筑的经济性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组织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重复劳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体现出绿色建筑的经济性。

3 发展绿色建筑的建议

3.1 积极探索和实践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一个较新的概念,缺乏系统性理论和实践,建筑环境不同、新材料的不断产生、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均为我们的绿色建筑实践提供广泛帮助,同时也使绿色建筑的设计与施工不能千篇一律,难以通过简单的归纳得出统一标准。因此,必须通过大量实践,积极探索其内在规律,全面了解,充分的认识和理解绿色建筑本质。可在税收、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调整,从法律法规层面引导和规范绿色建筑的设计与施工。

3.2 从国外的经验和传统建筑中吸收先进技术和理念

我国的绿色建筑不仅起步晚,发展也很缓慢,但是国外在这方面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例如剑桥大学的马丁建筑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城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牛津大学致力于绿色建筑中的技术研究等。这些不同方面的努力值得我们借鉴;我国传统建筑中木构架结构的抗震设计理念、生土结构中零建筑垃圾的设计理念、毡包结构的可重复使用理念以及利用建筑空间设计自然通风的环保理念均值得研究和借鉴。

3.3 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可行的评价体系能够使绿色建筑在实际的操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评价不仅仅针对结果,还要针对筹划、方案进行评价,体现预防为主的基本思想。真正做到绿色建筑,只有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按照系统工程思想,对筹划、方案、实施、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评价结果进行总结提高,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完善,实现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目的。

4 结语

绿色建筑顺应了历史的潮流,符合我们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是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强标准体系的探索、完善评价体系的建设,是实现绿色建筑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1]万蓉,刘加平,孔德泉.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建筑[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3):49-50.

[2]张艳玲.对绿色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07(7):16-18.

[3]卫爱民,史抗洪.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建筑节能,2009(2):49-51.

[4]吴良镛.关于建筑学未来的思考[J].建筑学报,1997(2):19.

[5]徐晓燕.加快绿色建筑步伐促进可持续发展[J].山西建筑,2007,33(10):80-81.

[6]江天梅.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J].上海建材,2009(3):33-35.

[7]仇保兴.推行绿色建筑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J].建筑与文化,2006(26):8-14.

[8]周浩明,张晓东.生态建筑——面向未来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3-7.

[9]李东华.高科技生态建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1-7.

Characterist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of green buildings

LI Jian-nan ZHAO Huai-m ing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Xinyang Normal College,Xinyang 464000,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s contemporary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conditions,analyzes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 buildings,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f developing green building,and 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carefully studying conditions of realizing green buildings for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resource,green building,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U201.5

A

10.13719/j.cnki.cn14-1279/tu.2012.30.120

1009-6825(2012)30-0006-02

2012-08-21

李建楠(1965-),男,硕士,副教授

猜你喜欢

绿色建筑施工
绿色低碳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的探讨与实践
扶贫村里施工忙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基于EON,3ds max和AutoCAD的土方工程施工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