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参与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分工合作研究

2012-08-15□文/杨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年23期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分工合作长三角

□文/杨 明 汪 苒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安徽·蚌埠)

一、安徽省参与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分工合作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通过政策扶持,自主创新,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的经济第一高地。大力推进长三角与周边地区的分工合作,形成泛长三角合作区,是促进东部与中部互动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泛长江三角洲”是相对“长三角”而言的。目前关于“泛长江三角洲”这一概念,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1+3”模式,即以上海为龙头,把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全部纳入泛长三角经济区;二是“3+2”模式,即在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的基础上,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安徽、江西也纳入泛长三角经济区。安徽省处于长江三角洲的辐射半径内,与长江三角洲地域相连、文化相融、人缘相亲、经济相通,具有经济要素的组合优势,安徽省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分工合作,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分工合作,加强东部与中部区域合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目前,长江三角洲面临土地、电力以及其他资源的紧缺,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很大危机,需要向外拓展,而安徽与长三角地区都有资源的互补、产业的联动和生产要素的互动等内生需求,可以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安徽省地处中部腹地,应该借此机遇,发挥“居中靠东”的地理优势,做好“左右逢源”的文章,有效地改变“不东不西”的尴尬地位和局面。

二、安徽省参与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分工合作具有的潜在优势与制约因素

(一)潜在优势

1、天然的地理历史联系。安徽省居中靠东,又处于长江腹地,地理连绵。民情相通,历史传统一脉相承,文化习俗合而不同,具有天然的融合性。延绵起伏的江河原野平川,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积淀,深沉厚实的血缘亲情联结,紧密交往的经济文化关系,这种天然的地理人文历史联系为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区位条件。

2、互补的自然资源优势。安徽省与东部的苏浙沪相比,在土地、矿产、森林、水资源和劳动力等方面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这些优势形成了安徽省在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中的潜在优势。苏浙沪自然资源禀赋缺乏,而其他生产要素,如技术、人才、资本等方面则具有相对优势。苏浙沪所稀缺的正是安徽所丰富拥有的;而安徽所稀缺的,也恰是苏浙沪所丰富拥有的。东部的苏浙沪与中部的安徽省在资源优势上有很大的互补性,这就奠定了泛长三角实现区域合作的经济基础,而且也决定了各自在泛长三角中不可或缺的战略地位。

3、国家战略政策的重大支持。2008年初,胡锦涛在视察安徽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泛长三角”的概念和“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问题;之后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同年7月底由苏浙沪相关方面主办的首届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上海举办。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表明:在国际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入和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压力加大的宏观背景下,“泛长三角区域发展与分工合作”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的热点。2010年国务院正式通过了“皖江城市带”战略,为安徽省进一步参与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分工合作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

(二)制约因素

1、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对接区域受限明显。与苏浙沪相比,安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高等级公路差距较大。安徽道路档次不高,缺乏大动脉式的纵贯型道路,直接制约了融入长三角的进程。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安徽与沪苏浙也存在较大差距。2006年安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为134.3万个,分别是沪苏浙的31.9%、24.5%和24.4%;上网人数337万人,分别为沪苏浙的66.1%、32.8%和34.5%;固定和移动电话用户数2,718万户,与上海基本相等,为苏浙的44.6%和50.3%。

2、要素投入水平不高,对接能力有待增强。劳动力投入是要素投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产业水平的高低。安徽劳动力资源丰富,近年来劳动力素质也有明显提升,但劳动力素质结构还不尽合理,高技能、高素质、替代弹性小的高层次人才少,技能不足的一般性体力劳动者多。随着科技进步加快,高科技产业日益增多,产业转移层次也会逐步提高,对劳动力素质将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一般性体力劳动者已难以适应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的行业发展需要。

3、传统行业引资较多,节能降耗压力较大。随着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日益深入人心,人们对“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在这种情况下引进长三角产业转移要更多地考虑资源消耗、技术含量、环境保护、人力资源优势发挥等因素。安徽产业结构层次不高,高耗能行业占工业比重在1/3以上,2006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若招商引资来的多是资源消耗型行业,则既会加大节能降耗的压力,也不利于提高综合竞争力,进而影响可持续发展。

三、安徽省参与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分工合作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软硬环境建设,为安徽省参与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分工合作提供良好的环境。融入长三角,交通是基础。实现经济一体化,加速融入长三角,必须着力改善东向发展的硬环境。这几年,安徽省沿边各市县都十分重视向东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了与长三角地区的快速通道建设力度,但与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相比,基础设施不配套、不对接现象还很突出。今后几年,安徽省要把建立和完善与长三角接轨的快速交通网络作为全省交通建设的重中之重。就当前来说,必须加快合宁铁路等出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推进连接长三角城市的快速通道建设步伐,缩短与长三角核心经济区的时空距离。同时,要加快沿江城市水运交通设施建设,特别是要继续加强沿江港口建设,力争使安徽省沿江城市成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开放口岸。

如果说交通设施是融入的硬环境,那么体制、机制就是阻碍融入的软环境。目前,一方面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尽可能减少审批环节和手续;另一方面要尽快熟悉长三角地区在这方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尤其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安徽省要尽快采纳和借鉴。具体来说,要进一步清理和下放各项管理和审批权限,对苏浙相邻地区实施效果显著的政策举措,可以比照执行,提高行政效率。要突破行政区划的束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互动双赢原则,主动与苏浙沪地区建立广泛的、多层次的对话合作机制。当前,要重点围绕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市场体系对接、旅游和劳务合作等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健全长效合作机制。

(二)发挥产业优势,突出参与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分工合作的基础优势。据测算,安徽的综合商务成本只有沿海发达地区的1/3左右,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因此,充分发挥优势,积极迎接辐射,必须按照“产业互补、合理分工、实现双赢”的原则,找准产业定位,实现产业对接,提升产业竞争力。要充分发挥重点产业的优势,提高产业配套的水平和规模,加快形成与东部地区的产业关联,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分工体系,努力打造与长三角地区互动发展的工业品配套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旅游休闲基地。

不仅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长三角地区消费能力强,市场空间大。安徽应当积极开拓长三角地区的能源市场、工业品市场、农产品消费市场、劳务市场以及旅游市场,加快与东部地区市场体系的对接,努力形成相互交流、相得益彰的开放新格局。

(三)坚持科学发展原则,夯实参与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分工合作的发展基础。要根据安徽目前的产业基础、生态环境和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科学确定产业结构布局,有选择地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一是保护生态环境,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不能把降低环保门槛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不能在接受产业转移中接受污染转移,不能让开发区、试验区和工业集中区成为新的污染源;二是加强资源节约。构建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强化能源、水、矿产等资源的有序开发和集约利用,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切实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有效保障发展。引进和发展节能型、生态型和环保型产业,推广应用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根据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人口数量等条件,合理承接产业转移。

[1]胡再生.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构建安徽发展新优势[J].安徽大学学报,2003.

[2]徐长乐.泛珠三角模式对长三角发展启示[J].江南论坛,2004.7.

猜你喜欢

长江三角洲分工合作长三角
小龙虾历险记之夜幕下的晚餐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长江三角洲各城市主要经济指标(2016年1-9月)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外贸易转型及发展思路
“新苏南模式”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
江苏主要指标占长江三角洲比重(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