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

2012-08-15水新营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年23期
关键词:临泉县劳动力农民工

□文/水新营

(中共临泉县委党校 安徽·临泉)

临泉县委党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课题组在2012年7~8月期间,以全国人口第一大县——安徽省临泉县为例进行调查,了解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特点及其突出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特点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中国从乡村型农业社会向城市型工业社会这一历史转型最为突出的特征。从临泉县调查情况看,该县人口223万人,有农村劳动力119万人。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出现了新特点。

1、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过去,多数在外务工人员没有较为稳定的职业,没有固定的工资收入,无法完全摆脱对土地的依赖,达不到完全意义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完全脱离农业生产,常年在外打工的比例增大,占到外出劳动力的73%,同时举家外出的劳动力占到了外出劳动力的34%。这次调查表明,越来越多的农村外出劳动力兼业性减弱,在城镇定居的农民工逐渐增多。

2、外出劳动力由原来的单纯体力型向技术型转变。长期以来,由于缺少技术,外出劳动力大多只能从事城里人不愿意干的苦、脏、累、险的工作,尽管收入比在农村种地要高一些,但和城里人比起来则要少很多。这种状况正在改变。该县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和师资力量优势,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2011年,全县共举办计算机应用技术、家电维修、汽配维修、服装等各类技术培训班170多期,受训人员达18,700多人,并全部推荐到县内外公司或企业工作,就业率达100%。目前,该县培训的缝纫工、皮革工已经成为沿海地区一些用人单位的紧俏人才,工资待遇也比普通农民工高80%以上。

3、“凤还巢”是近年出现的可喜变化。据该县劳动部门提供的数据,截至2011年底,全县回乡打工、创业的人员已近3万人。近年来,该县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强力“招商引资”,不断优化投资“软硬环境”,一批大客商到临泉“安营扎寨”,并相继投产,为当地创造了可观的就业机会。县里高度重视“创业富民”,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在土地使用、项目推进、资金扶持等方面均给予优惠。目前,全县吸引了一大批学到了技术、积累了一定实力的“游子”回乡创业。如老集镇农民、临泉县驻杭州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于振金富裕之后不忘乡里,2010年回乡先后投资1.5亿元创办农贸大市场。目前,全县由回乡人员创办、领办上规模的企业近150家,为当地近4万名劳动力创造了就业机会。

4、外出劳动力总体正经历着代际转换:从留不住到回不去。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临泉县只有外出劳动力1万多人,到2011年达60万人以上。与农民工数量增长相伴的是农民工进入了代际转换的重要时期,目前正处在第一代农民工向第二代农民工快速转换的时期。从调查来看,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进城务工的农民开始逐步退出城市,他们的子女开始成为农民工的主体。按年代来分,第一代是改革开放后最早进城务工的农民群体;第二代农民工是目前居住在城市的主体农民工。而那些目前跟着父母在城市生活并且接受教育的孩子,就有可能和未来的进城务工人员一起成为第三代农民工。从一代农民工留不住到二代农民工不回去,再到第三代农民工回不去,这三个年代的农民工正在形成一个非常重要的居留特点。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感到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给农村带来巨大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不容忽视。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方式和认识上存在盲目性。目前,农民外出就业以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为主,大部分劳动力转移是自发进行的。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由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有序组织转移所占比例不足8%。有些农民至今仍安于现状,不肯依靠自身的努力寻找出路;同时,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流通渠道较少,容易造成农民的决策失误,形成劳动力转移过程的盲从。

2、农村劳动力素质总体低下、技能单一。调查显示,农村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劳动力比重高达80%,文盲半文盲占14.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8.6%。在农业劳动力中,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仅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11%。劳动者素质低下、技能单一已成为阻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因素。并且,民工的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工资水平低,尤其是建筑业、纺织业较为突出。外出劳动力由于自身素质以及身份等原因往往就业于一些“脏、累、苦、贱”的岗位,并且大部分收入水平比较低。总体上看,这部分人群基本上属于城市的社会最底层,处于贫困的边缘,一旦因为疾病、伤残等原因失业,马上就会沦为贫困人口。

3、劳动力转移带来了“村庄空心化、村民老龄化”问题。由于进城务工的劳动力一般都是农村中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能力较强、思想较开放的精英分子,且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留守的多为老人、儿童。很多农村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家庭农业生产经营劳力不足。近年来,很多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年久失修,农村社会集体活动的难以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困难和农业生产方式的退化等就是明证。同时,外出劳动力家里盖了很大的房子,但是家里没有人,或者个别老人留守,这种情况造成特别是农民工低收入阶层仅有的资产不能很好地享受,规划新农村建设的时候也受到了影响。

4、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关制度不健全。首先,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就是最大的壁垒之一。虽然近年来很多城市都在逐渐降低入城的门槛,但幅度大都有限,借此很多城市在就业、住房、教育、保障等方面设立种种障碍,实施歧视性对待,把进城的农民推向城市体制的边缘状态,尤其是大城市,壁垒仍然高耸,限制外来人口进入的行业工种越来越多;其次,针对农民工的劳动用工制度、教育制度、财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仍不完备。劳动力跨地域流动就业,受传统观念、制度及城市原有条件的影响,难以与正常城市化过程实现对接,这使农民工一方面得不到应有的社会保障,另一方面他们与企业完全是一种简单的使用与被使用关系。他们是企业的雇佣工,是不享受国民待遇的公民。如果长期无保障地跨地域流动,农民工年老之后,谁来承担他们的养老问题,人均不足一亩的土地承担不了,他们的子女也承担不了。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拓宽转移渠道,形成一个协调有效的转移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1、整合各方面有关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资源,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国家应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教育的资金投入,专门用于劳动力转移前的技能培训,确保农村劳动力都得到及时的培训和提高,这是农村摆脱贫困以及劳动力转移的最基础条件。加强技能培训,大力提升农民素质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前提和保障。要真正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就必须把“转移”与“转化”结合起来,加强对其专业技能的培训,“实现由‘农民’到‘工人’,由无技能、低技能向有技能、高技能,由传统的‘小农意识’向社会化大生产、竞争观念的转化。”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完善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信息服务。政府在这方面承担者责无旁贷的责任。要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及时掌握劳动力输入地就业信息,做好输出地与输入地的供需对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就业实用型人才对接,为农民外出打工就业提供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减少农民外出盲目性。建立健全服务体系,搭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平台。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健全专业技能培训组织,千方百计帮助农民走进企业,融入社会。

3、深化农民土地制度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农村经过改革30年的发展,现行的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制度已不适应土地规模经营和农民投资发展二三产业的新要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下决心把土地承包权永久地固定给广大农民,使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成为一种包含使用权、转让权、继承权和抵押权的土地财产权,并实现耕地承包权的独立化、长期化、商品化。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耕地的机制,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4、加快城镇化进程,打破导致城乡差别的制度壁垒,给农村居民以平等的国民待遇。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大中小城市,其聚集效应、综合效益要比小城镇强,就业机会比小城镇要多得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还是要重视大中小城市和特大城市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对剩余及富余劳动力的吸收作用。同时,积极完善农民进城定居的各项政策,允许长期进城务工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完成角色的转变,让农民变市民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民市民化必须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生产要素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1]2012年7月《郁杉县长在县政府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沈阳农业大学《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3]战冬梅,战梦霞.农地制度创新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前沿,2008.15.

猜你喜欢

临泉县劳动力农民工
蛀虫和蛀牙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人口净流出严重地区小城镇规划路径探讨——以安徽省临泉县为例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皖西北河网化运动研究——以临泉县为例的初步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