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式理论在NETEM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2-08-15周固

关键词:阅读文章图式理论图式

周固

(南京邮电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图式理论在NETEM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周固

(南京邮电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图式理论”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图式”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阅读过程中的图式分为三种: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图式理论对NETEM(全国硕士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部分的辅导教学同样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在NETEM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激活考生头脑中已有的图式,充实已有的图式,和建立新的图式等诸类手段,帮助考生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图式;图式理论;图式种类;NETEM;阅读理解

一、引言

现代阅读理论一般认为阅读过程的实质是读者对文本意义的选择过程,文本本身只含有“意义的潜势”,而“意义的潜势”只能在读者与文本的互动过程中得以实现(Parviz,2003;Goodman,1970)。纵观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对阅读过程的研究,影响力最大、认可度最高的是图式阅读理论。本文以图式阅读理论为出发点,结合NETEM(全国硕士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阅读教学的实际,分析考生在NETEM阅读过程中的图式缺失及其所带来的阅读挫败,并初步性地探讨NETEM阅读中(限于篇幅,本文只讨论阅读理解部分中最具代表性的Part A部分)的图式建构教学策略。

二、图式及图式阅读理论

“图式”的提出最早见于18世纪的哲学家康德(Kant),他认为概念只有与个人的已知信息相联系才具有意义。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Sir Frederic Bartlett)在上世纪20年代应用并发展了图式概念,他通过一系列的回忆故事的实验,检验并验证了图式在信息重建过程中的引导作用。20世纪70、80年代,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深入研究和发展推动了图式概念的逐步完善,其中,美国认知心理学家鲁梅哈特(D.E. Rumelhart)写于1980年的一篇论文《图式:认知的建筑砌块》将图式定义为 “储存于记忆中的某类概念的知识结构”(P34),他率先将图式概念引入到对阅读心理活动的探究。

关于阅读过程,现代图式理论强调读者及其图式在阅读中的作用。图式阅读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交互的动态过程,即自下而上(bottom-up)模式与自上而下(up-down)模式的相互结合。读者对文本的理解需要其将文本中的信息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相关的知识体系联结起来,如果读者能够将头脑中的相关图式及时激活,就能理解文本所要传达的意义,反之,如果读者头脑中缺乏相关的图式或者未能充分激活相关图式,对文本的理解就会出现障碍。

在阅读过程中,有三种图式至关重要,即内容图式、语言图式和形式图式(Carrel,1983)。内容图式是读者记忆中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先前知识,既包括与文本相关的世界知识或背景知识,也包括相关的专业化知识,它是读者与文本意义互动的基础。语言图式是读者认知结构中的词汇、句法方面的知识模块,帮助读者获取文本的意义。形式图式亦称结构图式或修辞图式,指的是读者的认知结构中所存储的关于文本的组织形式和修辞结构方面的知识模块。

三、NETEM阅读理解与考生的图式缺失

首先,NETEM考试中的阅读文章多摘自英美报刊杂志,其内容涉及当今英语国家的经济、科技、社会和文化等诸方面。然而,对现今英语国家的科技、文化、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内容图式的缺失却在考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严重妨碍了他们对文章的快速、准确、深刻的理解,更别说解答后面的问题了。

其次,NETEM阅读文章充分地反映了报刊文章的语言特征。在句法上,报刊文章常用前置定语、名词定语或词性转换等手段来精炼句式。在词汇方面,报刊英语常常使用习语、术语、俚语、典故、比喻,以及大量的派生词,合成词、缩略词乃至专有名词。一句话,报刊文章比较重视语言表达的生动和创新,而NETEM考生平时却没有太多机会阅读报刊文章,于是,这种报刊语言图式的欠缺成了考生准确快捷地理解作者的语义和意图的又一瓶颈。

最后,考研阅读文章还具有比较明显的结构特征,如果考生缺乏这种结构图式的认知,也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对该类文章主旨的准确把握,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出现明显的理解偏差。例如,大多数考生对这样一种新闻体语篇就非常陌生:文章开头首先说一件令读者感兴趣的人物或事件,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下文话锋一转,切入作者真正想要探讨的新闻话题。这种新闻体语篇在近几年的NETEM考卷中频频出现,遗憾的是,考生对此类文章的理解往往不得要领,抓不住主旨意图,文章后面的问题解答自然也是差之千里。可见,语篇结构图式的缺乏不仅影响到考生对文章的准确理解,还会直接影响考生的解题得分。

考生对NETEM中的阅读文章的内容缺少先期的背景知识方面的足够准备,对其中的语言现象没有充分的词句知识储备,对报刊评论性的文章结构没有前期的认知基础,一句话,考生的知识结构中缺少对NETEM阅读文章的足够图式。

四、NETEM阅读的图式建构教学策略

基于图式阅读理论的观点,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引导考生重视这三个方面的认知缺失,要帮助考生巩固和适时激活已经具备了的内容、语言和结构图式,更要帮助考生建立更多的、新的NETEM阅读图式,从而提高考生的阅读理解的准确性、深度和效率。

(一)内容图式的建立

NETEM阅读文章内容丰富,近两年(2010和2011年)的卷面阅读文章就曾涉及到如下话题的内容:报纸中艺术评论篇幅的骤减(媒体)、商业方法专利的存或废(法律)、社会潮流是谁在推动(社会)、金融危机下银行系统与政策机构之间的对抗(金融)、纽约爱乐乐团音乐总监的人事变动(艺术)、企业界高管频频跳槽(管理)、现代企业营销的新媒介(经济),以及养育孩子既苦也乐(生活)。显然,其中某些话题是考生们相对熟悉的,考生的认知结构中已经具备了相关话题的内容图式,或许教师只需不断提醒考生充分激活所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就行。

但以上话题中,必然也有一些文章的内容是考生相对陌生的,考生缺乏相应的内容图式,而阅读理解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能否将篇章中的信息与大脑中已有的图式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教师来有意识地帮助考生建立相关的内容图式了。

首先,教师应该鼓励考生多读多了解近期国内外的内容广泛的媒体报道,从而“构建坚实的报刊阅读知识平台”(生安锋、赵玉荣、张莉,2006)。其次,教师可以汇总近十年NETEM阅读文章所涉及的同类话题的文章,疏通相关的知识内容,再系统地介绍给考生。

(二)语言图式的建立

所谓语言图式,指的是考生的词句知识的储备。就NETEM考试而言,语言图式既包括考试大纲所规定的5500个词汇和相关的短语,以及基本的句法知识,还包括报刊文章所特有的种种词汇和句法特征。例如:

It’s no surprise thatJennifer Senior’s insightful,provocative magazine cover story,“I love My Children,I Hate My Life,”is arousing much chatter-nothing gets people talking like the suggestion that child rearing is anything less than a completely fulfilling,life-enriching experience.Rather than concluding thatchildren make parents either happy or miserable,Senior suggests we need to redefine happiness: instead of thinking of it as something that can be measured by moment-to-moment joy,we should consider being happy as a past-tense condition.Even though the day-to-day experience of raising kids can be soul-crushingly hard,Senior writes that“the very things that in the moment dampen our moods can later be sources of intense gratification and delight.”(摘自NETEM 2011年Text 4)

相信多数考生在考场读到这样一个开头段都不会觉得轻松。首先,这个段落由三个结构复杂的长句子组成,长句中所嵌入的强调结构、否定结构、让步结构、引语等句法现象对许多考生理解文章必然会产生巨大的障碍。 除此之外,段落中还有多种疑难词汇现象,如insightful、provocative、fulfilling这样的派生词,life-enriching、moment-to-moment、past-tense、soul-crushingly这样的合成词汇(这种词汇在报刊文章中尤其普遍),以及像child rearing、dampen our moods这样一些固定表达式,如何识别并理解这些词汇所隐含的语义完全取决于考生头脑中对这些词汇所建立起来的认知储备。这些词句都是文本信息理解的“触发语”,如果考生能“有效辨认出这些预设触发语,就能更准确地理解文章隐含的信息”(李妍妍,2009),否则理解必然遇挫。

为了帮助考生逐步建立足够的语言图式,教师首先要敦促考生记忆大纲词汇,毕竟,语言知识的最基本部分是词汇。此外,教师需要讲解并引导考生精细地研读阅读文章,弄清每一个疑难的句子和词汇现象,从而让考生的词句知识有一个质的抬升,这样才能有效地应对NETEM阅读理解部分。

(三)结构图式的建立

结构图式是指语篇的修辞结构,掌握语篇的结构知识有助于二语学习者提高阅读效率(Carrell,1985)。就NETEM阅读而言,掌握语篇结构能让考生迅速理清文章的思路,预判文章的语义走向,从而把握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核心观点或写作意图。问题在于,NETEM阅读文章的结构知识恰恰正是许多考生的认知盲区,更别说实际运用。综合近十年来的NETEM阅读文章,常见的篇章结构有以下几种:

1.观点——论证(Opinion-Illustration),

2.问题——解决(Problem-Solution),

3.提问——回答(Question-Answer),

4.现象——解释(Phenomenon-Explanation),

5.比较——对照(Comparison-Contrast),

6.论点——反论点(Argument-Counterargument),

7.新闻评论语篇等。

为了弥补考生的语篇结构图式的缺失,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通过对实际试卷中出现的文章结构分析,让考生熟识NETEM语篇常见的结构种类,引领他们识别隐藏在文章中的框架结构以及语义逻辑,从而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意图。其次,教师要经常提醒考生在进行阅读理解时,不仅要“自下而上”地通过文本中的词句来理解语义,还需要“自上而下”,利用结构图式对文本信息“进行加工、预测、推断、证实,以期达到有效的理解”(李红,2003)。

反复进行这样的讲解和操练,可以帮助考生构建关于NETEM阅读文章的语篇结构图式,培养考生形成关注整体的语篇阅读习惯,从而形成优化的阅读策略。

五、结语

英语阅读教学,包括像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这样的考前辅导类的阅读教学,都需要切实的理论性的指导和应用。正如大量文献已经证明了各类图式知识在第二语言阅读中的作用那样,图式理论在NETEM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也确实能够帮助考生建立起有效的阅读策略,并提高考生准确深刻地理解文章的能力。

[1]Carrell,P.L.,J.C.Eisterhold.Schema theory and ESL reading pedagogy [A].in Carrell,P.L.et al (eds.):Interac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ading[C].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83-84,85-86.

[2]Carrell,P.L.Facilitating ESL reading by teaching text structure[J]. TESOL Quarterly,1985-04-19.727-752.

[3]Parviz,A.Schema theory-based pre-reading tasks:A Neglected Essential in the ESL reading class[J].The Reading Patrix,2003,(1).

[4]Rumelhart,D.E.Toward an interactive model of reading[A].In S. Dornic (ed.).Attention and Performance VI[C].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1977.

[5]Rumelhart,D.E.Schemata:The building blocks of cognition[A].In R.J. Spiro,B.Bruce,&W.F.Brewer(eds.),Theoretical Issues in Reading and Comprehension[C].Hillsdale,NJ:Erlbaum,1980.

[6]李红.图式理论与阅读理解[J].山东外语教学,2003,(1).

[7]李妍妍.图式理论和预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5).

[8]生安锋,赵玉荣,张莉.报刊英语图式建构教学策略[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

[9]王鹏.内容图式对大学英语学习者阅读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

猜你喜欢

阅读文章图式理论图式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线上录课教学设计“如何对同一主题下的英语阅读文章进行对比分析”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图式理论与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词义传达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为学生打开阅读文章的便捷之门
审美心理图式与文学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