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能力培养理论对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启示*

2012-08-15赵小红

关键词:语言能力教学

赵小红

(黄石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黄石435003)

翻译能力培养理论对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启示*

赵小红

(黄石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黄石435003)

翻译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翻译教学来实现,而翻译教学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两者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文章从翻译能力培养的相关理论出发,针对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现状,提出在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应加强语言能力、语言外能力和转换能力的培养。

翻译能力;翻译教学;培养;启示

一、关于翻译能力培养的理论研究

国内外不少学者关注翻译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下面将从翻译能力的定义和翻译能力的培养两方面加以概述。

(一)翻译能力的定义

朱玉彬在《以教学为取向的翻译能力探讨》中对国内外学者关于翻译能力的定义作了详细的评述:贝尔(Bell)将翻译能力定义为“为了完成一项翻译工作,译者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巧”;威尔斯(Wilss)则定义为“翻译能力建立在全面掌握了源语和目的语知识——包括篇章语用维度——这一基础之上,并由能够在更高层面即篇章层面整合两种单语能力的才能构成”;PACTE(Process of the Acquisition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nd Evaluation)研究小组采用的定义是“为了能完成翻译工作所需要的潜在的知识和技能系统”[1]。国内学者如穆雷在其翻译教学研究中则认为PACTE的定义是最经济实用的[2]。

(二)翻译能力培养的理论

对于翻译能力的培养,国内外学者持有不同看法。Chesterman提出了翻译能力发展的五阶段模式:初学者阶段、高级学习者阶段、能力阶段、熟练阶段、专家水平阶段[3]。PACTE的研究表明,翻译能力的发展需要译者运用学习策略,对各分项能力进行选择、整合,从而使前翻译能力向翻译能力转化[4]。Shreve提出,翻译能力由自然翻译(natural translation)向建构翻译(constructed translation)发展[5]。由此可见,翻译能力的发展不仅涉及译者内部心理认知因素的整合与改变,而且受社会规范、翻译情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苗菊在《翻译能力研究——构建翻译教学模式的基础》中引用了Neubert的论述,即翻译能力具有复杂性、异质性、近似性、开放性、创造性、情境性、历史性七个本质特征,它们错综复杂,贯穿整个翻译过程[6]。因此,翻译能力的培养将是一个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才能逐步实现目标。

为了研究的需要,学者们如 Beeby、Neubert、Schaffner、Wilss等把翻译能力分解成不同层次的分力,认为翻译能力的培养也应通过分力的培养来实现[7-10]。他们认为,要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转换能力、语言对比能力、语篇对比能力、非语言能力。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策略能力、专业操作能力和心理、生理素质。

二、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现状

传统的翻译教学重视语言转换基本功,而轻视实用翻译能力;侧重“物”(即翻译产品),忽视“人”(即学生);偏重经验式总结或感悟性的思考,缺乏实证研究或理论翻译学的指导。近年来,由于引进新的教育理念和外语教学理念,翻译教学开始注重市场需求和环境因素对翻译课程制定的影响,倡导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的翻译教学模式。

在目前这种翻译教学模式下,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实践主要反映出下面几个问题。

(一)语言基本功不扎实

一方面,主要是不理解原文,尤其是不能正确理解英语习语、俚语的内涵,如例1所示。

例1 Last night I heard him driving his pigs into market.

误:昨天晚上,我听到他把猪赶到市场上去卖。

正:昨夜我听见他鼾声如雷。

另一方面,有的学生即使读懂了原文,也不能把英语翻译成通顺流畅的汉语,译文中常出现词语搭配不规范、欧化中文等现象,如例2所示。

例2 It is probably easier for teachers than for students to appreciate the reasons why learning English seems to become increasingly difficult once the basic structures and patterns of the language have been understood.

误:对老师来说可能比学生更容易理解为什么学习英语比曾经语言的基础结构和模式越来越难明白的原因。

正:一旦了解英语的基本结构和句型,再往下学似乎就越来越难了,这其中的原因,也许教师比学生更容易理解。

(二)知识面狭窄

这里主要是指不了解相关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如: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文学艺术、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狭窄的知识面使得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常常对原文感到束手无策,如例3所示。

例3 The man who waters his grass after a good rain is carrying coals to Newcastle.

误:一场及时雨后为草坪浇水的人就是把煤运到纽卡斯尔。

正:刚下一场及时雨,那人却又为草坪浇水,真是把煤运到纽卡斯尔,多此一举。

(三)翻译基本知识和技巧欠缺

面对一道翻译练习时,学生不会有意识地使用增词、减词、重复、转换词性、拆分、合并等技巧,他们通常会使用所谓的“直译法”进行翻译,如例1和例2所示。

三、翻译能力培养对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启示

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实践存在语言基本功不扎实、知识面狭窄、翻译基本知识和技巧欠缺等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双语能力)、语言外能力(文化、百科、主题知识等)和转换能力(翻译策略与技巧)以提高翻译能力。

(一)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能力指对某一语言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知识的熟谙及掌握。就英汉互译而言,语言能力涉及到英汉两种语言的语用、社会语言、文本、语法和词汇知识。关注这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翻译教学中可采用对比的方法,从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层面逐个突破。如,对比英汉两种语言在词类、词义、句法、语序方面的异同,这样解决了学生“能够翻译”的问题;然后再从语用、文本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教学,如分析文本的语域、译文的读者等,那么“如何得体翻译”的问题也解决了。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就掌握了提高翻译能力所需的基础知识。

例4 People were afraid to leave their houses,for although the police had been ordered to stand by in case of emergency,they were just as confused and helpless as anybody else.

如例4所示,在着手翻译前,首先引导学生分析该句的语法结构、内部逻辑关系和人称代词的指代对象等。经分析可知,该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分句组成,而分句又由主句和分句组成,前者构成因果关系,后者构成让步关系,该句中的人称代词“they”指代的是“警察”而不是“人们”。因此该句应译成:“尽管警察已接到命令,要作好准备以应付紧急情况,但人们不敢出门,因为警察也和其他人一样不知所措和无能为力。”而不是译成:“人们担心离开他们的房子,若发生紧急情况,尽管会遵守警察的命令,他们仍像任何人一样迷乱和无助。”

(二)语言外能力的培养

语言外能力,有时也称非语言能力,包括与两种语言相关的文化知识、百科知识、操作知识(涉及翻译工具、信息和通讯技术、资源的使用)和主题知识。翻译教学中要帮助学生不断学习和积累文化知识、百科知识,扩大知识面,同时学会熟练使用工具书,通过指导与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到翻译接受者的需求。此外,随着国际社会交流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翻译都将是非文学翻译,那么,学生就需要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及术语问题,也就是上文提到的主题知识。这时翻译教学的重点应是教会学生如何使用专业工具书、掌握网络使用与查找技巧,并且通过提供有关专业的双语平行文本及术语表使学生掌握获取专业知识的手段。

例5 It was Friday and soon they'd go out and get drunk.

如果我们知道星期五是英国的发薪日,那么就能理解英国人为什么要在这一天上街去大吃大喝。因此,例5的正确翻译是:星期五发薪日到了,他们马上就要上街去喝得酩酊大醉。

(三)转换能力的培养

语言能力和语言外能力是客观要求,而转换能力可以充分发挥译者的能动性。当然,并不是说译者可以随意发挥,还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在学生拥有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和语言外能力后,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念,掌握翻译中双语转换的理念,并且通过翻译实践经验的积累,逐渐形成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增强学生解决翻译困难的能力。这中间涉及很多主观性的因素,比如,翻译方法、技巧和策略的熟练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翻译教学时详细介绍各种翻译技巧,讲解不同的翻译策略,然后不断让学生操练,使学生能够在翻译实践中灵活使用。这时翻译教学的重心就是让学生进行大量翻译练习,通过翻译实践,培养学生的双语转换能力,尤其要摆脱原文的羁绊,灵活使用翻译方法和技巧,如例6-8所示。

例6 Reading makes a full man;conference a ready man,and writing an exact man.

译: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使用增词法翻译)

例7 Never trouble yourself with trouble till trouble troubles you.

译:不要自寻麻烦。(使用减词法翻译)

例8 He had flown yesterday from Beijing where he spent his vacation after finishing the meeting he had taken part in Tianjin.

译:他本来在天津开会,会议一结束,他就上北京去度假了,昨天才坐飞机回来。(使用转换法中的语序转换翻译)

四、结语

总之,翻译能力的培养是个动态过程。如果在翻译教学中,我们更多地关注翻译的实际过程和译者的主体作用,那么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另外,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今后翻译人才市场需要的主要是具有翻译实践能力的人,翻译教学就要围绕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展开,这就为翻译教学和翻译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课题。因此,在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中,教师要明确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任务,并据此编制不同的教学纲要,建立翻译教学和研究的新平台,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兼顾人才市场的需求,才能有效解决当前翻译教学中的问题,促进翻译教学实践和翻译教学理论的发展,最终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目的。

[1]朱玉彬.以教学为取向的翻译能力探讨[J].外语研究,2008(3):71-76.

[2]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Chesterman,A.Teaching Strategies for Emancipatory Translation[M].C.Schaffner&B.Adab Develop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00:77-90.

[4]PACTE.Investigat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J].Meta50,2005(2):609-619.

[5]Shreve,G..Cogni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M]∥J.H.Danks et al.Cognitive Process in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Thousand Oaks etc.:Sage,1997:120-136.

[6]苗菊.翻译能力研究——构建翻译教学模式的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47-50.

[7]Beeby,A.Evalu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M]∥C.Schaffner&B. Adab.Develop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00: 185-198.

[8]Neubert,A.Competence in Languages,and in Translation[M]∥C.Schaffner&B.Adab Develop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Amsterdam/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00:3-18.

[9]Schaffner,C.Running before Walking?Designing a Translation Programme at Undergraduate Level[M]∥C.Schaffner&B.Adab Develop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00:143-156.

[10]Wilss,W.Perspectives and Limitations of a Didactic Framework for the Teaching of Translation[M]∥R.W.Brislin.Translation.New York: Gardener,1976:117-137.

[11]Colina,S.Translation Teaching:From Research to the Classroom:A Handbook for Teachers[M].Boston Burr Ridge etc.:McGraw-Hill,2003:24.

[12]Orozco,Mariana& Amparo Hurtado Alabir.Measur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cquisition[J].MetaXLVII,2002(3):375-402.

[13]Presas,M.Bilingual Competence and Translation Competence[M]∥C.Schaffner&B.Adab Develop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00:19-31.

[14]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15]苗菊.翻译教学与翻译能力发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16]王树槐,王若维.翻译能力的构成因素和发展层次研究[J].外语研究,2008(5):80-88.

[17]文军.论翻译能力及其培养[J].上海科技翻译,2004(3):1-5.

[18]文军.论以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8):49-52.

[19]谢琨.论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08(8):529.

[20]杨志红,王克非.翻译能力及其研究[J].外语教学,2010(11):91-95.

Implications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Development to Translation Teaching for English Majors

ZHAO Xiaoho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Huangsh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uangshi Hubei 435003)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is realized by translation teaching,and the objective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is to develop and improve student's translation competence.They are ends and means.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relevant theor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for English majors,and sums up several implications for translation teaching of English majors.It aims to offer some references for translation teaching of English majors.

translation competence;translation teaching;development;implication

H059

A

1671-7422(2012)01-0079-04

10.3969/j.ISSN.1671-7422.2012.01.019

2011-09-05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现状及应对策略”。

赵小红(1973— ),女,湖北英山人,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尹春霞)

猜你喜欢

语言能力教学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语言是刀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