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报的国际化发展方向及其策略刍议

2012-08-15阳欣

河池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办刊刊物国际化

阳欣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广西桂林541004)

高校学报的国际化发展方向及其策略刍议

阳欣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广西桂林541004)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期刊出版市场的逐渐开放,期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迎接强大、成熟的国际期刊市场的冲击和挑战,已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面向世界的国际化发展,是高校学报今后发展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此,学报界人士应充分认识加入WTO对我国期刊业的深远影响,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期刊国际化发展的策略,研究和解决高校学报国际化发展的问题。

高校学报;国际化;策略;

0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际间科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学术期刊作为科技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其由本土向国际化发展,已成为科技交流和发展的必然趋向。在我国加入WTO后,期刊出版市场向国外开放的日期日益临近,学术期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迎接强大、成熟的国际期刊市场的冲击和挑战,已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高校学报作为学术期刊的一个主流部分,其面向世界的国际化发展问题,将成为今后学报发展所要面临的主要课题。对此,学报界人士应充分认识加入WTO对我国期刊业的深远影响,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期刊国际化发展的策略,研究和解决高校学报国际化发展的问题。

1 当前高校学报的现状及国际化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学报办刊整体水平不高,其国际化发展尚处于起步和培育阶段。长期以来,高校学报受管理体制、办刊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办刊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刊物呈现出形式类似、内容雷同的现象,存在出版周期过长、发行量小、影响力弱等诸多问题。与国际上著名期刊相比,高校学报在学术水平、经营模式、运行机制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等量化指标上大幅度落后于国际学术期刊[1]。根据汤森路透发布2010年度《期刊引证报告》(自然科学版),2010年美国著名学术刊物《CACANCER JCLIN》以94.262的影响因子居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刊物排行榜之首,《ACTA CRYSTALLOGR A》、《ANEJM》分别以54.333、53.484的影响因子位列二、三位,《Cell》、《Nature》、《Science》等著名学术刊物均超过30分。而我国期刊中排名最高的是《JMOL CELL BIOL》,其影响因子为13.4。其次为《Cell research》,影响因子为9.416。在高校学报中,极个别学报的影响因子超过了1.0,绝大多数都在1.0以下。我国期刊进入世界著名检索系统SCI的数量也较少。据2011年的数据统计,我国期刊(大陆地区)被SCI收录的源期刊有138种,仅占其收录的全世界期刊总数8 288种的1.66%。高校学报进入的则更少,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名牌高校学报的英文版。

我国高校学报国际化水平较低,与高校学报管理体制、办刊思路、办刊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首先是办刊理念落后。大多数高校把学报的基本职能定位于为本校教学和科研及学科建设服务,仅将办刊目标放在国内或本地区有一定影响的期刊上,编委会和作者群局限于本部门或本单位,读者也仅限于国内;缺乏竞争的意识,尤其缺乏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条件下期刊编辑出版的内在规律和运作机制与规则的研究。办刊理念上的“近视”与“短视”,是限制高校学报发展的重要原因。

其次,发表的论文整体水平不高,缺乏高质量稿件尤其是国际知名学者的稿件。这固然与我国当前科技研究的整体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也与我国的论文评价和科研评价体系导致我国优秀稿件大量外流有关。但是,高校学报长期以来落后的办刊模式也是学报论文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由于高校学报大而全的综合性以及稿件来源的局限性,许多学报存在着栏目雷同、选题重复、个性单一的现象。选题缺乏超前性和前瞻性,过分强调专业基础性,缺乏对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以及应用性课题研究与开发的关注,以致期刊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世界科技和国际期刊的发展。

第三,出版周期过长,不能及时反映国内外最新的科研成果。国外著名的学术期刊大部分为周刊或月刊,而学报大多数为季刊或双月刊,极少有月刊、半月刊。出版周期过长,极大地制约了科技信息的传播。此外,编辑人员综合素质以及办刊条件的限制,也是造成学报出版周期过长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大多数学报的编辑出版仍停留在半现代化的水平,大量的编辑工序仍然由编辑人工完成。一篇稿件从收稿、审稿到编辑、出版,需要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时间。漫长的编辑部审阅、编辑、排版过程,极大地影响了出版周期,降低了科研成果的时效性和学术期刊的传播效率及效果,进而降低了期刊的影响力。

第四,营销理念和管理体制落后。国外发达国家期刊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套非常规范的经营和管理体制。一些国外著名的期刊出版集团拥有雄厚的资金,可以集中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执行庞大的选题策划,进行大规模的集团化的市场运作。而我国大多数期刊仍保留着很深的计划经济痕迹,许多高校学报还停留在粗放经营的阶段。在面向国际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多数期刊尚处在初级的单兵作战的状态,难以形成合力以参与国际竞争。

2 高校学报国际化发展的策略

针对上述学术期刊及高校学报的现状,高校学报编辑部应充分发扬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开放意识,积极地对办刊理念、办刊方式等进行有益探索。我认为:在期刊国际化发展新方向的要求下,高校学报应该解放思想,调整办刊理念,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对内加强自身建设,对外加强诸种联系,立足国内,面向世界,通过内外兼修等多种措施,提高学报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2.1 提高刊物质量、营造期刊品牌是高校学报国际化发展的核心和基础

学报发表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是提高刊物国际化程度的关键。学报要创建品牌期刊,要在国际上具备一流的水准,必须要有好的选题策划、鲜明的学术特色和准确的学术定位。这是期刊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是高校学报国际化的发展方针。

加强组稿力度,组织优质稿源,是确保刊物总体学术质量的根本措施。为此,学报应加强组稿意识,扩大组稿渠道,组发优稿特稿,以提高学报的总体学术水平。学报编辑部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以下措施:(1)掌握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跟踪国际上相关学科发展的最新进展,并以此作为选题和组稿的依据,力争拿到本学科最前沿稿件的发稿权;(2)努力实现作者、编委会及审稿专家的国际化,鼓励本国作者与国外同行合著论文;(3)鼓励我国科学家将高水平的论文投向国内刊物;(4)加强对稿件的三审工作,确保稿件质量。

2.2 加快出版周期、加强出刊的灵活性是高校学报国际化发展的必要举措

(1)加快出版周期,使科技信息传播迅速化。我国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的周期过长、时效性差,是导致大量优秀论文外流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信息时代,科研成果信息的传播,是抢占学术制高点的重要手段,学术期刊作为科研成果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应以最快的速度将高水平的论文发表,并在实践中推广、应用。国际上著名的学术期刊,对出刊周期的时效性要求极为严格。例如,美国《Science》规定从接稿到完成同行评议,整个过程不超过6周,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从投稿到发表只需2个月到3个月的时间;英国《Nature》杂志周刊在常规情况下,从收到稿件至文章发表的时滞仅为12天,对于重要的信息则只需3天就可刊出[2]。

(2)改善期刊出版形式的灵活性,提高期刊信息容量。不少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的出版形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如《美国国家科学院汇刊》页数最少的一期仅有226页,而最多的一期则达602页,其每期页码数量根据当期刊发的论文数量自由调节;美国《Science》杂志有时所出专刊的篇幅相当于平时的4倍,并且有些专刊还以图书的形式重新出版。国外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呈现的这种多样性和灵活性,代表了国际化期刊的办刊趋势,非常值得我国高校学报借鉴[2]。

(3)编辑流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编辑出版手段的现代化,可以有效降低学报的出版周期,提高载文量和时效性。学报编辑部应建立适应期刊国际化发展的管理制度,严格规定审稿期限,缩短编辑、排版、校对、印刷周期;同时也重视期刊的现代化、网络化发展,加速编辑业务网络化,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加快稿件的处理过程,实现“在线投稿”、“网上审稿”、“在线修稿”及“在线编辑”,利用网络把作者、审稿人、编者串联起来。

2.3 期刊的标准化、国际化是进入国际检索系统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高校学报国际化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方向

加入国际数据库检索系统,是期刊国际化的重要标志。美国EI数据库把期刊是否被国际重要检索机构收录作为期刊国际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期刊进入国际权威的文献检索数据库,其刊载的论文被引用的频率才会提高。为尽快加入国际数据库检索系统,高校学报应实现期刊的标准化、国际化。

(1)编辑规范的标准化、国际化。编辑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是期刊进行国际间交流的基础。它有利于情报部门对信息的收集、存储、编辑加工与检索,有利于期刊功能的发挥。编辑标准化是指按ISO国际编排标准进行编辑。我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大力推行标准化编排,并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目前绝大多数学术期刊基本上贯彻了要求实施的标准,但只有30%的期刊做到了全面的标准化、规范化。引文数据、期刊编辑标准化等是SCI数据库的主要选刊标准。入选SCI数据库的论文,都收录其参考文献,并通过SCISearch进入国际联机检索系统;EI则把参考文献录入数据库后,对引文进行链接,以便对来源期刊的引文频次和影响因子进行统计考查。因此参考文献的数目多少、格式是否规范、项目是否齐全,也是能否被SCI和EI等检索系统收录的因素之一[3]。

(2)期刊资源国际化。这包含作者、编委及审稿专家的国际化。稿源的国际化是期刊国际化的标志之一,只有在国际化的稿源中才能遴选出国际领先水平的论文。同时,此项指标也表明了世界范围内的作者对该期刊的肯定。作者高度国际化可以提高刊物的知名度,又可以吸收更多的国际研究人员在期刊上发表文章。许多世界著名期刊都拥有一批国际上最知名的作者,如美国《Science》杂志,累计有10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此刊物上发表过论文;英国的《Nature》则有16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此刊上发表过论文[2]。期刊资源国际化也要求编委及审稿专家的国际化,这就要求有世界范围内的知名专家来对论文进行评审。如《美国经济评论》有世界各地的600多名审稿专家。又如《Chemistry A European Journal》,其编辑部在德国,编委会主席在法国,37名编委来自19个国家。

(3)期刊语言的国际化。世界上著名的数据库都将英文载体作为评价收录期刊的第一特征。由于英美等传统英语国家在科技发展中的领先地位,国际科技界用英语作为文字交流工具的局面已经形成。因此,发行英文版应是高校学报国际化发展的努力方向。但对于目前尚未有英文版的绝大多数学报来说,大多数国外读者只能通过英文摘要来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英文摘要写得规范准确、适合国外读者阅读对于中文期刊来说至关重要。如果这些有限的英文信息给得不充足或表达得不准确、不规范,使人看不懂或产生歧义,那么英文摘要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而国外的检索系统也不会收录英文摘要如此糟糕的刊物。因此,提高英文摘要的写作水平,严把英文摘要关,是目前中文期刊进入国外检索系统必须要做的基本工作。

2.4 利用各种联系方式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强化对外宣传和联系,是高校学报国际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1)通过高校间的学术交流。我国高校与国外院校或机构有着广泛的交流合作关系,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或通过专门邀请国外学者访问,或通过出国留学、访学人员,与国外学者建立长期的学术交流关系,由此约请国外学者为本校学报撰稿,并且聘请国外著名学者担任学报的编委和审稿人,让国外学者了解我们的刊物,征求他们对我们刊物的建议,并由此改进不足。同时也可通过国外编委了解世界著名检索系统对收录期刊源的具体要求,进而向检索系统推荐我们的刊物。高校学报应积极创造机会,通过各种渠道使学报走出国门,使刊物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2)依靠学会对外联络机构进行宣传和推荐。学会的联络机构对国外学术机构比较了解,信息灵通,联系方便,而且许多学会也办有高质量的专业化刊物,在专业化办刊上极富经验。高校学报编辑部应多与各级学会机构联系,主动向他们介绍自己的刊物,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刊物,以争取他们的帮助和指导。各学会及政府有关部门也应对这个问题给予高度重视,积极向国外检索机构推荐包括高校学报在内的优秀期刊。

(3)充分利用网络传媒。网络互联环境的形成为学术期刊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成熟为学术期刊的出版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高校学报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发行渠道,通过网络向全世界宣传、展示自己的期刊。建立期刊网站特别是建立英文版网站,是提高期刊的国内外显示度的重要手段。而且,期刊的电子化、网络化已成为期刊国际化的支撑系统之一。在信息爆炸的当代,一种期刊没有实现电子化网络化,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学术期刊的电子化、网络化发展,是科技和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学报对此应高度重视。

2.5 高素质的编辑队伍是高校学报国际化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有力保障

编辑的素质在期刊编辑出版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期刊出版的各个环节,从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排版校对、印刷发行,都离不开编辑这个主题。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日益壮大、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更要求编辑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国际新形势下的编辑工作需要。

期刊的国际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期刊编辑的国际化,即编辑人员的编辑理念、编辑业务素质和能力的国际化[4]。这就要求学报编辑具有对世界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极强的洞察力,又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既洞悉世界期刊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又熟悉国际期刊编辑出版的规范标准和规则;既掌握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又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世界科学研究的发展和期刊发展的脉搏,办出高水平的国际刊物。为此,学报编辑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而学报主管部门必须建立和不断完善编辑培训机制和编辑继续教育制度,保证编辑素质的持续稳定发展,大力引进专业化人才,以促进编辑水平和期刊质量的提高,为期刊的国际化奠定基础。

3 结语

上述我国高校学报走向世界、提高国际化水平的实现策略,只是高校学报在我国现阶段科技环境和期刊水平条件下发展的权宜之计。高校学报要实现真正的国际化,在世界上真正具有权威性的影响力,有赖于我国科技实力、国际竞争力进一步的提高,有待于健全的期刊出版宏观管理机制的建立以及期刊产业化的高度发展,有待于高校学报在更深的层次上对管理方式和运作机制进行变革。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期刊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学术期刊必将走上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高校学报作为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逐步走上国际舞台,为传播和交流科技信息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宋培元.我国科技期刊现状及分析[C]//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文集,2003.

[2]向飒.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定位及实现策略[J].编辑之友,2003,(2).

[3]朱诚,周建阳.中国科技期刊进入国际检索系统的对策[C]//1999年中国科技期刊进入国际检索系统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南京:中国药科大学,1999.

[4]郭开选,宇文高峰.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对策研究[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责任编辑刘景平]

Opinion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Journal

YANG Xin
(Journal Editorial Department,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Guangxi541004,China)

With China enteringWTO and periodical publication market open to the world gradually,it is an irreversible trend for journals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and tomeet strong impact and challenges from internationalmature journalmarket.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journals would be themajor issue in the future.In view of this,people should be fully aware of the influence of China entering WTO on periodical industry,actively explore the strategies for journal’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tudy and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journal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journals;internationalization;strategy

book=0,ebook=57

G237.5

A

1672-9021(2012)02-0124-05

阳欣(1976-),男,广西灵川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主要研究方向:编辑出版、汉语史。

2012-03-10

猜你喜欢

办刊刊物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刊物贺词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系列刊物介绍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论蒙古语内部期刊办刊难题及解决方法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我最喜欢的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