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大学生创业过程心理资本开发策略

2012-08-15陈华平董红燕

河池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效能资本

陈华平,董红燕

(南通大学1.杏林学院,2.管理学院,3.政治学院,江苏南通226019)

女大学生创业过程心理资本开发策略

陈华平1,2,董红燕3

(南通大学1.杏林学院,2.管理学院,3.政治学院,江苏南通226019)

现代女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心理问题:自我认知不准,创业意识淡薄;存在畏难心理,创业体验匮乏和依赖心理重,创业心理品质不良。通过开发女大学生的心理资本,预防和调适她们创业中的心理问题,促进其自我认知,帮助她们树立希望、培养乐观心态、提高自我效能感、提升创业韧性,能有效提升她们在就业创业中的竞争优势。

女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

0 引言

大学生就业难,女大学生就业更难。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有效手段之一。从性别差异的视角出发,男女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各有优势和劣势,然而,“男主外,女主内”;“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很多女大学生“望业兴叹”!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心理资本”也备受关注,积极心理资本在创业者素质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在20世纪末期开始致力于“心理资本”的研究。美国Luthans等人在研究中发现,心理资本是人的积极心理状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积极心理能力:自信或自我效能感(confidence or self-efficacy)、乐观(optimism)、希望(hope)和坚韧性(resilience)[1]。具体表现为:(1)在面对充满挑战性工作时,有信心(自我效能)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来获得成功;(2)对现在和未来的成功有积极归因(乐观);(3)对目标锲而不舍,为了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调整实现目标的途径(希望);(4)当身处逆境和被问题困扰时,能够持之以恒,迅速复原并超越(韧性),以取得成功[2]1。

上述四个方面并非各自独立,而是具有潜在联系的整体,四个方面的综合交互作用大于任何一个单一方面。对于心理资本的开发,Luthans提出了心理资本的干预模型(PCI)。心理资本干预模型是包括树立希望、发展乐观心态、提高自我效能和提升韧性的一整套具有操作性的措施。在根据PCI进行的一系列实证检验中,参与者的心理资本获得显著提高[2]197。积极心理资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调适心理问题,提高个体的心理品质,通过训练和开发个体的某些积极心理资本,可以有效提高创业者的心理品质,从而提高创业者的工作绩效。

1 女大学生创业中常见心理问题

1.1 自我认知不准,创业意识淡薄

社会、家庭将女孩子定位于是需要保护的弱者。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女大学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常常选择稳定、轻松、体面的工作,如教师、公务员等,很少有人选择主动创业。在南通大学管理学院2010年度创业调查中发现,1 257名学生中,大一到大三学生中有创业想法的约46人,其中女生11人;已经开始创业的10人,女生2人,女生均是参与者,并不是团队中的主要负责人;大四即将毕业的学生中有创业想法的约19人,其中女生7人;已经开始创业的8人,女生2人,女生也不是团队中的主要负责人。

“我是女孩子,我不适合创业”,在就业创业教育中常常听到这样的话语。创业有风险,创业不适合女孩子。在这样的社会舆论中,即使接受了高等教育,女大学生亦很难准确认识自己,定位自己。自卑是女大学生在创业中最常见的自我认知问题。相对而言,女大学生自我评价偏低,自愧无能,自怨自艾,退缩,创业意识淡薄,没有创业的勇气。

1.2 存在畏难心理,创业体验匮乏

大学生由于年轻,接触社会较少,思想还未完全成熟,缺乏坚强的意志,不懂得对创业进行理性思考,缺乏对创业过程的反思[3]。在校期间,女大学生的兼职一般以家教等低风险、有保障的工作为主,不敢折腾,不敢尝试创业,害怕挫折,担心失败带来的巨大经济和精神影响。

以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为例,正在创业的大四女生中有一位是和同学合伙摆地摊,卖些围巾、帽子之类的生活用品,用她的话说,“我现在是一边找工作,一边站摊,并不打算将来创业。所以与批发商打交道,拿货是合伙人的事情。摆地摊只不过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胆量,在求职面试的时候不至于紧张地发抖”。创业中的融资、人际交往、管理等已知和未知的困难,使得很多女大学生不敢迈出创业的步伐。创业体验的匮乏,也使得女大学生创业成功更加没有保障。

1.3 依赖心理重,创业心理品质不良

大学毕业后“啃老”已不是什么奇怪的现象了。80后、90后的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是当年全家人捧在手心怕摔的“宝贝”。很多女大学生更是如此,在长期的宠爱中,形成强烈的依赖心理,缺乏基本的自理自立能力的锻炼。

在招聘会上,时常见到年纪一大把的父母帮着孩子在投简历,咨询这样,咨询那样。在上述调查中,我们发现有这样一部分女生,提到就业或创业都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访谈中有人说到:“我爸妈说,只要我大学能毕业就可以了,工作早就在等着我了”,“学得再好不如有个好爸爸”,她们在求职就业中依靠家庭的关系,由父母与用人单位洽谈,听从父母的安排,缺乏主动性、独立性、敢为性、计划性、适应性、合作性等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

2 女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策略

Luthans的心理资本的干预模型(PCI)论证了心理资本的可开发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开发女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来预防和调适创业中的心理问题,增强个体的自我认知,帮助她们在发展中获得竞争优势。

2.1 系统规划,点亮希望之灯

希望是一种积极的动机状态,它反映了个体能找到实现目标的路径并且运用这些路径实现目标的驱动。希望水平高者具有明确的目标,清楚地知道怎样实现目标,并坚持不懈,努力克服困难以实现目标。开发希望的基本策略是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具有指向目标的具体路径计划;能预计实现目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或困难以及消除障碍、克服困难的具体方法,即执行障碍计划。

引导女大学生制定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点亮创业希望之灯。一方面在新生入学之初就可以通过课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尽早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在大一学生的《大学生心理素质》课程中,我们发现87%的学生提到日常生活中常常思考将来就业问题,有就业压力,大家普遍关心四年后的就业状况。在大学生最需要,最关心的时候,学校利用多种资源予以引导,让学生学会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和气质等进行综合分析、测量,全面认识职业自我,确定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进一步确立切合实际的职业发展目标;并依此设计出具体的实施路径,根据不同需要做好妥善安排,将计划落实到每年、每学期、每月、每星期、每一天;在对内、外环境进行全面分析的情况下预估实现职业目标过程中可能的障碍及制定克服障碍的可行方案。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在院级、校级、省级的各类生涯规划大赛中反复修改、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更新职业生涯规划,不断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将未来的职业生涯目标与现实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让今天的努力充满希望。

2.2 合理归因,发展乐观心态

乐观是一种灵活的归因,把积极的事件归因于自身的、持久性的和普遍性的原因,而把消极的事件归因于外部的、暂时性的以及与情境有关的原因。乐观者成功时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为自己能力出众等内部的、稳定的因素;失败了乐观者会将其归因于运气、机遇之类的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开发乐观心态的基本策略是对事件进行合理归因,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积极的期望。

乐观是一种现实的、灵活的解释风格,无论是逆境或顺境都会进行合理的归因。不纠结于过去,将昨天创业的失败归因于全球金融危机类的外在原因或经验不足类暂时的、可控的原因,学会宽容昨天的不足;欣赏自己的能力,寻找各种兼职机会进行锻炼,积极肯定今天的努力;积极自信地面对创业,满怀期望地为明天的成功寻求机会。鼓励在校女大学生参加各种创业类的社团或活动,比如高校的就业创业协会、SYB培训、创业课题研究、团体创业项目实践等等。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失败或成功的经验,肯定自己、欣赏自己、锻炼自己,克服畏难情绪,挖掘自己的创业潜能。鼓励即将毕业,走出校门的女大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当前的就业状况,尝试换一种视角看待求职就业中的困难、障碍,学会对失败作出新的积极的解释,利用求职就业中接触到的社会、用人单位的各种招聘条件、政策法规等信息储备创业资源,提高创业意识。

2.3 积聚成功体验,提高自我效能感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自我效能就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与预估。自我效能高的个体喜欢挑战,会制定高目标,选择高难度的任务,并想出各种办法去解决问题,不会轻易放弃。同时,高自我效能者所付出的努力与任务难度成正比。效能来源的分类体系,主要包括任务掌握、模仿、替代学习、社会说服和积极的反馈以及生理和心理的唤醒[4]290。自我效能的干预模式主要是基于班杜拉(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提出的开发过程。提高自我效能的基本策略是模仿他人,积聚成功体验,说服和唤醒。

观察学习是由学习者在社会情境中,通过观察别人行为表现的方式及行为后果(得到奖励或惩罚)间接学到的。间接学习的过程,即是模仿;模仿的对象,称为榜样[5]。高校可以搭建多种创业学习的平台,让榜样人物走近身边,比如成功的女企业家讲座进校园;女博士或女教授在“三八节”的时候和女大学生一起分享学习和生活。通过成功范例的观察学习、模仿提高女大学生的自信。女大学生主动参与校内外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活动、校地共建、校内外兼职等等,积极锻炼自己,在活动中积聚成功体验。毕业前的实习也是非常好的机会,根据实习老师的反馈、指导,不断练习,不断获得进步,也可以提高自我效能。说服和唤醒一方面需要学校、家长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积极关注女大学生的创业情况,不断给予学生关心和帮助,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奋斗,感受到温暖;另一方面女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需要学会自我暗示,不断肯定自己、奖励自己,即进行积极的正强化。

韧性是一种超越平凡的意志力,它是个体在困境、矛盾冲突或顺境中迅速恢复或复原的能力。韧性强的个体面对困难或挫折不仅可以还原到最初的状态,还可能激起更高、更强的能力,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新的领悟。韧性的开发主要是基于积极心理学家Ann Masten(2001)的理论,他提出了三个维度:优势因素、风险因素和影响过程,其中优势指的是那些可以增加韧性水平的因素,如一个安定的家和一套扎实的知识[4]P290。因此,提升韧性的基本策略是构建优势资源,回避风险,改变影响过程,即加强AQ教育。

创业并不意味着成功。创业中的挫折既具有可预见性,又具有不可预见性。首先,在准备创业阶段,女大学生需要积极寻找自己的优势资源,比如全球的经济形势、国家的大学生创业政策、法规、社会的支持系统以及自身的知识、技能、经验等,备足创业资本。其次,正视创业中的困难、挫折,磨练意志,增强心理耐受能力,客观地面对现实,积极参与社会公平竞争,不过分追求完美,能够灵活地调整期望水平,学会选择、学会回避危害。最后,注重创业过程。这既包括成功挖到第一桶金的喜悦、幸福,也包括在困难、逆境中不断摸爬滚打,坚持不懈的意志。女大学生创业中的AQ教育,需要家庭、学校、自己多方面的努力。创业受挫,父母的支持和理解是最有效的安慰剂,宽松和安全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女大学生在挫折中发现希望,找到自信。学校的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对于加强女大学生的AQ,提高创业韧性有着最直接的帮助作用。女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进行锻炼,成长。助人自助是心理辅导的宗旨,女大学生通过自我进行AQ教育,才是真正的成长。

3 小结

心理资本对于女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和坚韧性是心理资本的具体表现,这四个方面并不是单独存在,而是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是通过个体对自己的不断认识,即自我认知将此四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女大学生创业过程心理资本的开发不仅需要学校、教师、父母多方给予支持,还需要女大学生自身将学习到的心理资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识、改善自己的心理品质,通过心理资本的开发不断提高自我认知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创业心理品质。

目前我国关于女大学生创业过程心理资本的开发尚待进一步深入。本文仅从系统规划、点亮希望之灯,合理归因、发展乐观心态,积聚成功体验、提高自我效能感和加强AQ教育、提升创业韧性四种策略来讨论女大学生的创业心理问题,以后将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

[1]仲理峰.心理资本研究评述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7,(3):482-487.

[2]Fred Luthans.心理资本[M].李超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3]陈利敏.大学生创业失败之内因与相关对策[J].琼州大学学报,2006,(8):43-44.

[4]赵西萍,孔芳.心理资本理论最新研究进展及未来研究期望[C]//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287-293.

[5]黄希庭,郑涌.心理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79.

[责任编辑刘景平]

The Strategies for Female 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Capital Development in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

CHEN Hua-ping1,2,DONG Hong-yan3
(1.College of Xinglin College;2.College of Management;3.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Jiangsu 226019,China)

These problems in the psychology ofmoder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exist in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 as inaccurate self-awareness,weak entrepreneurial awareness,being afraid of difficulties,lack of venture experience,psychological dependence and poor venture psychological quality.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female students,this paper aims to prevent and adjust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 their entrepreneurship,to promote their self-perception,to help them to establish hope,to cultivate optimisticmentality as well as to enhance self-efficacy and entrepreneurial toughness so as to effectively enhance their competitive advantages in the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female college students;entrepreneurship;psychological capital

book=0,ebook=34

B844.5

A

1672-9021(2012)02-0110-04

陈华平(1982-),女,江苏响水人,南通大学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科研基金资助课题(2010K213);南通大学团建基金资助课题(TJ2010-12);南通大学创业教育专项研究基金资助课题(10CYB11)。

2012-03-17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效能资本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VR 资本之路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