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2012-08-15张文镝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科学决策决策者决策

张文镝 李 林

(1.中央编译局马列主义文献信息部,北京 100032;

(2.中煤能源集团公司培训中心,江苏徐州 221001)

论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张文镝1李 林2

(1.中央编译局马列主义文献信息部,北京 100032;

(2.中煤能源集团公司培训中心,江苏徐州 221001)

决策是由经验不断向科学发展的过程。科学决策并不等于正确决策,它是一个动态过程。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对决策对象的信息全面、丰富、系统的掌握,拥有高素质的决策者以及建立规范的决策程序和健全的决策制度。

科学决策;程序;制度;决策者

一、科学决策的含义

决策通常是指“个人或群体为实现其目标,采用一定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程序,来选择和设计客观目标的行动方案的过程”。[1]也有学者提出,决策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决定行动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过程”。[2]还有学者认为,决策是指“为解决面临的问题或为完成某项任务而制定与选择活动方案的过程,它是主体在观念中对未来实践的目标、方法、手段、结果所做的超前设计和决定”。[3]既然决策是主体的一种选择方案、超前设计或者决定,那就意味着这种选择和决定有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事实上,在实际生活中,不正确的决策或者决策失误时常出现,这也是人们强调要科学决策的原因所在。关于科学决策的含义学术界有不同的表述。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有:科学决策是“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通过科学的方法,作出有科学根据的决策”。[4]另一种观点是,科学决策是“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标,而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提出多种预选方案,并从中选取最优方案”。[5]也有观点认为,科学决策是指“按一定的科学程序和原则,运用科学的决策技术和方法,从多种预选方案中选择和实施方案的活动。科学决策是现代管理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主要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决策制定过程的科学性,包括决策方法、信息分析的科学性等;二是决策程序的科学性,包括决策程序、决策机制的科学性等”。[6]有的学者提出,科学决策是“人们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程序制定决策和执行决策的过程,实质上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操作过程”。[7]这几种表述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本质上是相同的:都强调决策是主体的一种行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种方式;都强调决策以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为依据,突出了科学决策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都强调科学决策是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优的方案。说到底,科学决策是决策者为了实现某种既定目标,组织专门人员,运用科学的知识、方法和手段,在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基础上确定最佳方案的过程。

二、科学决策的本质

决策本质上是人的一种认识活动。按照哲学的理解,认识是一个包含认知、评价、决策在内的复杂系统,决策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最高阶段和最终阶段。但是,决策活动并不同于一般认识活动,一般认识活动特别是作为认知的认识活动尽管也有目的性,但主要是以合规律为标准,其认识的目的只是获得对认识对象的真理性认识的,主要强调人的认识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与认识对象相符合、相一致的问题。而决策并非如此,它主要以合目的为根本标准。决策者之所以要设立某个决策机构并实施决策,就是为了实现某一既定的目的。这个“目的”在于不仅对现实进行扬弃性的批判,更重要的是超越现实,重建现实,挖掘和实现未来可能的价值关系。决策的目标是力图把理论认识转化为能够指导实践的实践观念。[8]

依照认识发展的规律,我们应该对科学决策持有正确的态度:其一是,决策是由经验不断向科学发展的过程。尽管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将决策分为不同的类型,但是基本上可以把决策分为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两大类。顾名思义,经验决策是指决策者依据本人的知识、经验和智慧进行决策的方式,而科学决策则是指决策者运用科学知识、方法和程序进行决策的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经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一个由浅及深的过程,与此相对应,人们的认识活动也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决策作为认识活动也必然地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的具体表现就是从经验决策发展到科学决策。在古代社会,人类生产活动比较简单,特别是同小生产相联系,决策主要凭借少数人的才智和经验。到了近代,社会化大生产的迅速发展给经济社会生活带来了一系列根本性变化,知识和信息量有了极大的增加,决策所需知识横跨各个学科,仅凭个人的智慧和经验难以把握和应付,经验决策的局限性也日益突出。20世纪中叶以来,系统工程、系统分析等辅助决策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处理决策过程中所遇到的复杂性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决策开始从主要依靠少数人经验和知识向主要依靠科学的手段转化。[9]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生活中,经验决策由于具有简便灵活、迅速及时、要求条件低、成本低廉的特点,仍然有存在的价值。特别是对那些涉及面很小、内容比较单一的项目进行决策时,经验决策会发挥更大的作用。[10]更为重要的是,这两者在决策过程中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科学决策中包含着经验的成分。其二是,科学决策并不等于正确决策。从科学决策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出,科学决策是指决策者应用科学知识、手段,按照科学程序进行决策的方式,只是弥补经验决策的不足,将失误减少到最低限度。因而,科学决策不完全等同于正确决策。它只是决策者在特定条件下,通过综合分析和研判从多种可能途径中找出最佳的方案,而这种方案本质上作为认识的一种结果,未必完全符合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它作为对存在的反映“至多也只是存在的近似正确的(恰当的,十分确切的)反映”。[11]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从认识对象角度看,认识对象是可以认识而不能穷尽的。我们不仅不能完全认识所有的世界万物,而且我们对它们“又是永远认识不完的”。[12]人虽然可以认识这个世界,“但是永远不能够彻底地认识它们”。[13]从认识的主体角度看,就整个人类的认识来说,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思维有至高无上的能力,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它所不能认识的。但是作为具体的个体,人的认识能力又是有限的,即思维不可能将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认识完。因为具体的人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对象的认识,总要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如个人的生命有限,个人的认识和实践水平,科学发展的程度,认识对象的发展、变化等等。正如恩格斯所论述的那样,“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中实现的;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认识是在一系列相对的谬误中实现的;二者都只有通过人类生活的无限延续才能完全实现”。[14]其三是,科学决策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决策过程中,特别是有关复杂、重大事项和问题的决策往往不是一次所能够完成的,而是要连续决策或多次决策。这又因为,一方面,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客观事物的发展也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而且“从事变革现实的人们,常常受着许多的限制,不但常常受着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过程的方面及本质尚未充分暴露)”。[15]另一方面,人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思想和客体的一致是一个过程”。[16]“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17]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实践中发现前所未有的情况,因而部分地改变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的事是常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有的”。[18]这就意味着决策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三、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决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决策者、决策对象、决策体制、决策程序、决策手段等要素构成。决策者是从事决策的人,决策对象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信息和事实,决策体制是决策活动的组织结构和制度的统一体,决策手段就是决策工具。[19]一项决策是否科学不仅取决于各个决策要素质量的高低,而且还取决于它们组合方式的优良与否。

1.科学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决策说到底是人的一种认识活动。衡量其科学与否的标准是看它有没有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因此,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首先要全面、准确地了解事物发展的状况。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大家明白,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调查研究是了解事物的情况和规律重要、基本的方法。这样可以使决策的结果真正符合客观实际。

2.掌握决策对象全面、丰富、系统的信息。决策的过程事实上是对获得事物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如果信息不全面、不真实,决策就会出现偏差,决策的科学性也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决策者在进行决策前,应尽可能收集大量的有关决策对象方面的资料、情报、消息、数据等,尽可能占有最丰富的、第一手的、准确的信息。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就是“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20]

3.决策者必须有很高的素质。决策本质上是决策者对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加以抽象的过程。因此,决策者的素质对决策而言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了决策的结果。但是,由于受教育程度的限制、认识能力的制约、利益的左右、立场的控制、情感的干扰,使决策者的决策不能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相符合,难以达到科学决策的目的。为弥补这一缺陷,在当代决策活动中,决策者往往充分依靠“外脑”或者智囊的作用。因为对一个重大的经济社会问题的决策,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单凭决策者个人的智慧、知识、经验难以承担,它需要专门的机构进行科学论证,提出多种备选方案,以供领导者决策。同时,在决策中应充分发扬民主,让各方面发表意见、提出要求和建议。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外脑”仅仅是决策者的辅助和参谋,对决策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决策者。决策主体要能够进行正确的决策活动,并最终获得正确的决策结果,不仅要有决策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有相应的素质。作为一个决策者必须提高自己的思维品格、道德修养、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创新精神,切实增强自身的素质,使决策不断接近科学。

4.规范决策程序,健全决策制度。在传统社会里,决策主要依赖于决策者个人,决策科学化的程度更多地取决于决策者个人素质的高低。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事物相互之间联系的更加紧密、复杂程度的不断加深,决策已经不再是个人的随意行为,而是一种群体行为,并且需要一套严格的制度和合理程序,从决策的提出、咨询,到决定的确定、执行和反馈,都必须借助按科学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制度加以规范,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1]周启焱.关于政策咨询与决策民主化、科学化问题的探讨[J].咨询与决策.1996,(10).

[2]亢宽盈,梁庆.用系统方法进行科学的决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1).

[3]中国冶金建设管理协会.决策技术及应用[M].冶金工业出版社,1989.28.

[4]马洪,孙尚清主编.经济与管理大辞典[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353.

[5]果戈理.试论领导干部科学决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J].2004,(4).

[6][8]王炳书.简论决策合理性的本质规定[J].天津社会科学.1996,(6).

[7]王惠岩.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科学决策[J].社会科学战线.1997,(4).

[9]黄敬前.关于科学决策中非科学性的若干思考[J].福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3).

[10]吴玉宗.浅论行政管理中的经验决策[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5,(5).

[11][13]列宁选集[M].1995.第2卷.221.152.

[12]列宁.哲学笔记[M].1956.310.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1995.427.

[15]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233.

[16]列宁.哲学笔记[M].203.

[17]毛泽东著作选读[M].840.

[18]毛泽东选集[M].1991.第1卷,294.

[19]刘锋,孙剑.决策的哲学意识[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4).

[20]邓小平文选[M].第2卷,114.

C934

A

1009-6981(2012)01-0070-03

2011-12-17

张文镝,女,中央编译局马列主义文献信息部副处长,中央编译局网站执行主编、副编审。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李林,女,中煤能源集团公司培训中心党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管理学。

[责任编辑吴 冉]

猜你喜欢

科学决策决策者决策
热浪滚滚:新兴市场决策者竭力应对通胀升温 精读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最关键”的施工力量——决策者、执行者与实施者
开发利用安全信息系统 规范煤矿安全管理
决策:领导工作的起点
科学决策 英勇善战 全力支前——莱芜战役胜利成因探源
决策者声望寻求行为、团队努力与团队绩效
关于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几点认识
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决策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