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学生导师制的实践探索
——以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2-08-15邱竹青周海燕

关键词:导师制毕业设计导师

邱竹青,周海燕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230051)

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学生导师制的实践探索
——以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邱竹青,周海燕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230051)

高职院校导师制的实践是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新的探索。本文以我院旅游类专业为例,主要探讨了导师制实施的意义、实践现状以及未来的实施探索。也充分认识到专业导师制是一种积极的教育辅助机制,实行导师制对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率等方面的成效是肯定的。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导师制

一、高职院校学生专业导师制实施的背景及意义

(一)起由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创建于1999年,该专业自创建之日起,按照“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教学目标,培养旅游企业第一线的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级服务人才,对于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

目前我院旅游类专业学生管理主要采用的传统的辅导员工作制度,相应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也只是落到了辅导员、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主任等政工人员身上,而专业教师主要负责课堂教学和科研。而我院旅游类专业于2003年开始实施“2+1”教育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积累了相应的经验,但针对现阶段的学生专业学习和教育管理方面,专业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较为薄弱。因此我院从2009年开始在旅游类专业中开始尝试实践专业导师制,以更好地给予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的指导,促进专业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从而促进整个专业的教学改革。

(二)意义

专业导师制是由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和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弥补课堂教学环节中大学生基本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的不足[1]。

学生方面。实行导师制,导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深入沟通,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拓宽学生专业知识,提高学生自我学习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拓宽了专业教育的内涵。

教师方面。实行导师制有利于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和提升,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将自己塑造成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学校方面。实行导师制有助于促使高职教育由“批量式”培养、统一式教育转为“分流式”培养、个性化教育,增加对学生的课外辅导,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大班教学和实训的缺陷,有利于开展个性化教育。

二、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学生导师制的实践现状

从2009年开始,我院开始在旅游类专业中实施专业导师制的探索,对2009、2010、2011级的25个班级配备了专业导师。通过近两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发现专业导师制是班级授课制的有力补充,各位导师尽其所能,以多种方式开展专业活动,也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

(一)实施方式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已开始实施导师制,但运行模式和实施方式各不相同,我院旅游管理系导师制运行模式尚且在实验和探索阶段,主要工作方式为:导师由系部教师自行提交申请,原则上尽量选择下班班级避开自身授课班级,并由系部进行权衡,经征求意见后予以全系公布、实施。

(二)实施类型

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可以选取多种方式和类型[2]。目前我们主要实施的类型有:

专业学习导师。全面负责学生的成长,通过各种方式与学生保持经常性沟通联系,关心他们的学习、思想和生活,重点是学习。帮助学生制订合乎个人实际的专业课学习计划,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上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帮助解决。组织专业知识讲座,端正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认识,促使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与优良班风。

实习指导老师。旅游类专业实习阶段,各导师按照系部实习计划严格组织,抓好实习过程的指导和管理工作,保证专业实习质量。监控过程要做好日常实习指导记录;根据所布置的学生实习内容的完成情况及学生的实习表现,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

毕业设计指导老师。毕业论文(设计)阶段,各导师严格执行学校学院已有的关于毕业论文的规范,下达任务书,制定指导计划和工作程序,并严格执行;根据任务书,与学生共同制定“毕业论文工作进度计划表”,明确“阶段工作内容”,并采取多种形式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及时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指导学生按规范要求正确撰写毕业论文并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三)实施效果

从总体效果来看,在高职院校建立导师制的探索是有益的,通过两年的实施和探索,专业导师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相应的实践效果。

第一,减少了学生在专业学习上自我摸索的时间,使其学习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3]。在专业导师制实施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导师制特别有利于帮助低年级学生早日树立和稳定专业思想,热爱本专业,明确学习目标,尽快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以进一步保证学生具备最基本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帮助学生构建出符合自身特点的知识结构,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加强了师生交流,有效促进了教学相长。导师制的实施使专业教师有机会在课堂外接触学生,使他们更方便地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需要,密切了师生关系,促进了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景色和实践能力。

第三,提高了专业实习效果。旅游类专业更加强调专业学习与实践的有效结合,通过有效的指导专业实习,学生能够更好地认知实习对于专业学习及就业的必要性,并能很好地更新实习理念,与行业工作进一步结合,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

第四,提升了学生毕业设计水平。从2009届学生开始,我们开始实施毕业设计的改革,要求学生对于毕业设计必须结合自身的专业实习,进行选题、审定、撰写等,由导师进行毕业设计指导,以更好地将专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有机结合。这种毕业设计改革及实施方法更加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毕业设计水平和质量。

三、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学生导师制工作实施的探索

在高职院校实行导师制还是一个尝试和探索,给我们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式[3]。在旅游类专业导师制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发现问题,并能根据具体的情况找出合理的对策,使这种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

(一)加强专业导师队伍建设

一是有实际管理经验的教师极其缺乏。今后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急需的专业人才,同时加快现有师资力量的培养提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派教师去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和学习提高。同时邀请有关行业专业来校讲座和指导。

二是目前师资结构和数量的不足,不足以形成较高的师生比。因此需要加强专业导师建设队伍,这样才利于导师和学生充分交流,师生间更易建立起亲切、平等、自由的关系,从而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引导,学生也才有机会更深刻地了解各专业,做出合适选择。

(二)积极探索创新导师工作方式

在专业导师制的探索建设中,需要在旅游专业实践中充分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来积极探索和创新导师工作方式。主要有:项目驱动式、大赛带动式、毕业设计联动式、社会实践活动式等。

(三)建立健全导师工作激励机制

针对专业导师实施效果来看,需要建立和健全对于导师工作的激励机制。对导师的工作要给予极大的支持和理解,制定合理、公正的评价与奖励制度。导师在受聘期间,应计算一定的工作量,享受课时津贴,要定期考核,奖罚分明。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导师要给予表彰与奖励,导师工作业绩应记入教师年度档案,作为教师评聘职称的重要依据[4]。

总之,专业导师制是一种积极的教育辅助机制,实行导师制对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率等方面的成效是肯定的。但在我院现有的管理制度基础上,需要循序渐进地推行专业导师制。目前旅游类专业导师制的实施就是一种良好的探索。

[1]潘莉.高职院校实施导师制教育的可行性探讨[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10.

[2]陈冬妮.高职院校导师制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8.5.

[3]何静,寇向梅.高职院校实行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4]陈述.高职院校导师制的特点与运行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6.

[5]钟泓.对高职高专院校实施导师制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5-10,(下).

[6]郭厚良.导师制的理论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6,(6).

[7]黄阳全.关于高职院校导师制的实施[J].职业教育研究,2008.5.

猜你喜欢

导师制毕业设计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V eraW an g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导师榜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爱情导师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