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学视角下对外报道导语的功能对等翻译

2012-08-15赵丽萱

关键词:传播学导语译文

赵丽萱

(武汉科技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传播学视角下对外报道导语的功能对等翻译

赵丽萱

(武汉科技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本文在传播学视角下,阐述了对外报道导语翻译这一跨语言跨文化传播活动的过程以及用语特点。阐述了中英新闻导语的差异,以及功能对等理论的内容。在新闻导语翻译时,以功能对等翻译为指导方针,并探讨了三种新闻导语翻译的方法。

传播学;功能对等;对外报道导语

1.引言

随全球化进程的日益不断发展,信息全球化也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为了满足大众的对全球各类信息的需求,大众传媒需要翻译大量对外报道。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对于对外报道导语翻译的意义在于:为对外报道导语翻译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对揭示对外报道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的本质和对外报道翻译的最终目的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对外报道翻译的传播功能要求译者对译文在目的语中的传播产生影响的众多因素作出全面关照,避免单就语言层面进行翻译。结合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探索对外报道导语翻译中所采用的策略。

2.传播学视角下的新闻翻译

传播学者指出,信息传播出去之前,先要进行“编码”,将无形的信息转换成具有一定外在形式的语言符号,然后接收者再对语言符号进行“译码”,从中获取信息。如果人们要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使信息为不同国家,地域的受众所了解,即形成全球范围内的信息流动,就需要在对信息初次编码的基础上进行二次编码,即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传播学创始人韦伯香农发现的构成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形成了传播学上的5W模式:who→says what→in what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s,也就是:传播者→信息→渠道→受众→效果。按照这一模式新闻翻译的传播模式可分为两次传播过程:原新闻作者→原新闻→媒体→原新闻读者→效果;译文新闻的再次传播过程为:新闻翻译者→译文新闻→媒体→译文读者→效果。

2.1 新闻译者在传播过程中的角色

新闻译者实际上在新闻中身兼三职。首先,他是一位受传者,作为译者,他是新闻稿件或文章的读者,这时,他完全可以用普通受众的心态和眼光来看待和审视这些信息。其次他是一位守门者,也就是把关人。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挤入传播的渠道。记者和编辑都是把关人。而新闻翻译中,译者也是把关人,决定着那些新闻应该翻译以及如何翻译。新闻译者对新闻价值和新闻要素的研究深刻影响着对翻译内容的选择。他对接收到的信息认真阅读,反复比较,再三揣摩,决定增删,确定形式,作出翻译。再将新闻传播出去,因此,同时,他又是一位传播者。

2.2 媒介语言的要求

大众传媒是要将新闻信息传播给尽可能多的受众,就必须使编码尽可能的明白易懂,让人能轻松的译码。“一篇提出足以使全世界震动的重要论断的社论,如果写成只有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才看得懂,那么,它将失去百分之八十八的读者。”在新闻传播中,易读性的研究有这样几点:在字词层面若要对易读性进行测量,则需统计处全篇“忌用”词汇数,再除以全片的字数,得数越大其易读性越差。在表达方面,罗伯特冈宁提出来的一个标准以及对无用冗长及繁复字词的测量,迷雾指数是指文章中词汇的抽象程度艰涩程度以及句子让人困惑不解的程度。通常迷雾指标越高,阅读理解的难度就越大。因此传播学主张写作要具体形象,不要太抽象概括,要简明扼要不要拖泥带水拐弯抹角。

在传播学中语言的转换就是翻译。翻译所使用的语言在国际新闻传播中就相当于媒介语言,媒介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广泛传播性。与一般口头语言、文字语言的流传范围不同,媒介语言一旦形成,就会借助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迅速的传播出去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根据上述新闻传播语言的的易读性标准,媒介语言相应的标准有以下几点:媒介语言应当是规范化的语言。规范是对媒介语言转换最基本的要求。所谓规范,就是按照所使用语言语法,句法,修辞等方面的要求进行文字转换,不能使用chiglish和不标准的表达方式.。其次媒介语言应当是地道精当的语言。媒介语言转换的目的是为了让传播对象国的受众接受所传信息。如果媒介语言转换精当地道,就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反之效果必然不好。因此要把握媒介语言的特质,在翻译过程中助一臂之力。

3.功能对等理论和中英新闻导语

3.1 功能对等理论

“with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eptor and message should be substantially the same as that which existed between the original receptor and the message.”这是尤金奈达提出的翻译功能对等理论。他认为翻译是一种语言交际行为,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分别要对同一篇语料的原文和译文要有相对应的感受。根据奈达,也就是说信息内容是主要的,语言形式是次要的,翻译策略应以翻译“深层结构”的“功能对等”为主,而不是翻译“表层结构”的“形式对等”,以求得 “译文文本的读者基本上能以原文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的方式来理解和欣赏译文文本”。这就意味着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用一种文化水平低的读者能看懂,文化水平高的读者能接受的语言。因此在正确传达原文信息的前提下,应当突出表达文本的交际意图,和译文在译语环境中的交际功能,适当采用归化的翻译方法使译文具有可读性,利于译文读者的理解和接受。新闻,按照纽马克的界定,属于“信息型”文本,这类文本功能的核心就是信息传达的真实性和读者效应,对于这类文本就要用功能对等的方法来翻译了。

3.2 中英新闻导语

新闻导语是一篇新闻所有重要内容的概括。而中英新闻导语在语篇方面体现着巨大的差异。中文重意合,英文以形达意,重形合。体现在新闻导语中文新闻导语重心在后,在导语的后半部分才体现出新闻的重要信息。而英文导语则开门见山,直接点出该条新闻的主要内容。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中译英新闻导语中也需相应做出变化。

对于新闻导语的翻译,功能翻译理论认为,应以交流信息,始终如一的传达文本信息为第一要义。信息的准确和真实是新闻文本的功能核心,而不是语言层面上的形式对应。要保证准确客观地传递原文信息,就必须充分注意源语和译语的语言差异,有效发挥译文的优势,使译文表达结构合理通顺自然,正如上一节中对媒介语言的定义那样,决不可生搬硬套原文的语言形式导致译文生硬,逻辑不清。因此,译文的形式要从根本上以目的语受众为依托,使目的语受众感觉不出是译文。

4.对外报道导语翻译策略

对外报道的导语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译者在对外报道的英译过程中要有明确的语篇和受众意识。在翻译之前,要学习把握中英文新闻导语的语言文化差异。在忠实原文的前提下,把握受众的知识水平,阅读习惯,世界观价值观等因素,在对源语新闻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做必要的删减,补充说明和整合重组。

4.1 信息的删减

新闻导语包括了一条新闻中的所有重要信息。但是由于中英文话语模式的差异,在翻译时有时要删减一些信息。

例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制定的 《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近日已经国务院同意并批转各地、各部门贯彻执行。新华社8日受权播发了这一规划。

译文:China's State Council,or Cabinet,on Wednesday issued a plan to boost employment during the 2011-15 period.

该例是将对国外读者受众无足轻重的信息做了删减处理,划线部分即为删除部分。删减后信息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例2:记者今天从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获悉,该办公室日前与公安部、建设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加强治理销售非法出版物、游商地摊和无证照经营行为。

译文:Six ministries have joined hands to call for stronger efforts againststreetvendors and unlicensed wholesalers involved in illegal publication business,according to a circular issued by the country’s Anti-Pornography and Anti-Piracy Office on Thursday.(China Daily)

同上一例一样,原文中划线部分将参与单位部门名称逐一列出以强调内容的严肃性和准确性,符合中文新闻报道的习惯。但这些内容对于外国读者而言并没有什么价值,如果译出反而显得拖沓冗长,因此,译文将划线部分简化为“six ministries”。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这类列举国家行政机关政府部门的中文新闻在翻译为对外报道时可以省去。

4.2 信息的扩充

对外报道作为跨文化传播活动,必然要面对文化差异文化冲突的问题。中文和英文所承载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而一般英语受众对中国国情了解甚微。现在对于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词语的翻译存在着激烈的讨论。而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对这类词的翻译进行必要的解释。也就是对信息的补充翻译。比如,“实现四个现代化”中的四个现代化如果翻译成the four modernizations就会令国外受众费解,而此时就要做一些信息的增补翻译为the four modernizations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industry,national defence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例3:眼下全球华人都在准备迎接周一到来的农历新年,一位台湾算命师预测说,对于世界各地的属龙名人来说,新的一年的运程将是有好有坏。即将到来的龙年将带给演员阿尔·帕西诺好运,但俄罗斯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则需当心——他可能会损失一大笔钱。

译文:As Chinese communities around the globe prepared for Lunar New Year,which starts on Monday,a Taiwanese fortune teller predicted a mixed bag of luck for famous"dragon" people around the world.The dragon is considered the most auspicious zodiac sign in Chinese culture.Once reserved for the emperor,it is believed to bring strength and good luck.The coming Year of the Dragon will bring actor Al Pacino good fortune,but Russian Prime Minister Vladimir Putin needs to watch out——he may lose vast sums of money.

中文报道中的“龙”对中文受众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对于国外受众来说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了解龙的中国含义,因此译文对龙年做了必要的解释说明。

例4:据新华社西安8月9日电 包括20尊兵马俑在内的120件珍贵秦朝文物今天从西安正式出发,不久将首次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展出,是迄今规模最大的一次境外秦始皇兵马俑展。

译文:The largest traveling exhibition of artifacts from the terracotta army——and from the tomb of the first emperor Qin Shihuang who wanted the clay warriors to help him rule in the afterlife——left the ancient Chinese capital Xi’an for London on Thursday.

“兵马俑”,“秦始皇”,“西安”等词为国内读者所熟知,中文报道无须解释,而对于外国受众来说则不然。因此,译文中对这些文化底蕴深厚的词语做了简单的补充说明。

4.3 信息结构的重组

新闻导语的意义在于将一则新闻的精华部分概括使人读后将其意了然于心。但是,根据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别以及行文的风格差异,中英文导语的差异也十分迥异。往往中文导语的信息是从次要到主要,先说辅助信息再说主题信息的。而英文则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说明新闻主要内容,再提及次要信息。

例5:中国在星期三提高利率,这是2007年12月以来头一次,受其影响,香港和日本股市下挫,美元上涨。经济学家将此举解读为中国当局正在采取更加积极的姿态以遏制通货膨胀和银行借贷过度的信号。

译文:Stocks in Hong Kong and Japan fell and the U.S. dollar rose a day after China raised interest rates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December 2007.Economists interpret the move as a sign that authorities are taking a more aggressive stance against inflation and bank lending.

这篇财经报道的标题是“中国加息引起市场震荡”,根据思维方式,外国人看到标题会想知道中国加息产生的直接影响。因此在翻译时,将影响放在句首令人一目了然。

例6:本周一消息,来自中国的NBA全明星中锋姚明与十几岁时相识的女友经历了八年的爱情长跑后,将于今年8月完婚。

译文:China’s All Star NBA centre Yao Ming will wed his teenage sweetheart in August,after an eight-year courtship,it was reported Monday.

世人瞩目的中国NBA球星姚明的婚礼日期在这则新闻中是最受人关注的了。根据中文习惯先次要信息后主要信息的习惯,该导语符合这个习惯。而对于国外受众来说重要信息前置才符合他们的阅读习惯,因此译文就作了前置处理。

5.结语

本文对大众传播理论的经典模式进行了回顾,并讨论了新闻翻译的传播模式。在该模式中,译者作为受传者和传播者,还有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身份,那就是对外报道的把关人,守门人。他是实现国际传播语言转换的主体。在翻译过程中要以受众为依托,依照媒介语言的特点,以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指导,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去完成新闻导语这一具有明显中西差异的文体的翻译。用良好的译文完成国际传播并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1]程曼丽.国际传播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5.

[2]邵仁培.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32-182.

[3]Christiane Nord.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M].张美芳、王克菲,主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48.

[4]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57.

[5]杰里米芒迪.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M].李德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6]赵亮.从功能理论翻译谈实用文体的翻译[J].语言与翻译,2009,(4):43.

[7]朱献珑.英语对外报道岛屿的语篇分析及译写策略[J].上海翻译,2008,(4):33.

[8]孙建成,李昕亚.传播学视角下的网页汉英翻译——兼评故宫博物院英语网页[J].中国科技翻译,2009,(8):28.

[9]陈永红,苗锦燕.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广告语翻译中的应用[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10]庄起敏.试论新闻词汇翻译中的功能对等原则[J].上海翻译,2005,(3):32.

[11]谭玮.中英新闻导语的差异及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8,(2):14.

[12]钱国宏.呼唤第二代新闻导语写作[J].新闻与写作,2002,(12):15.

猜你喜欢

传播学导语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导语
阳光
译文摘要
本期专栏导语
导语
I Like Thinking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