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包容性

2012-08-15钱容德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

钱容德

(中共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北京 100091)

·科社新探·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包容性

钱容德

(中共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北京 100091)

建设文化强国应发挥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优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连续不断,因其有强大的包容性。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应发挥这一优势。我国的文化建设既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要结合我国国情;既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吸收世界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文化;包容性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世界诸多文明中,包括古代的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等,在后来的发展中都中断了,唯有中华文明连续不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文明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从历史上看,中华文化有自己的主流文化,同时不断地消化吸收外来文化及其本土其他文化,使其逐渐融入主流当中,保持与时代发展同步,进而做到为国家为民族服务。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决定,说明文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建设文化强国仍应发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要结合我国国情;既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吸收世界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具体讲,社会主义文化包容性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强大的思想内核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特别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普遍规律。马克思主义入驻中国,既是历史的选择,也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首先,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是历史的必然。近代以来,随着列强的入侵,中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结构都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与之相随,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追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1840年后,资本主义用其先进的科学技术打开了中国国门,从此,中国落入世界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魔掌中。大批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地探索救国强国之路,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成为国人的两大历史任务,其中后一个任务,一直延续到今天。

1840年到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逐渐走向没落,西方思想文化逐渐引进国内的时期。洋务运动是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等思想的指导下开展的。洋务派想通过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兴办实业,学习西方科技)来维护濒临崩溃的封建价值体系,但是运动以失败而告终。此后,封建阶级上层改革派又掀起了维新运动,这次运动主张“择法俄日、以定国是”,改革家们想变皇权专制为君主立宪制,以此来推动全方位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变革。然而,仍以失败结束。两次变革的失败使国人认识到,中国的传统社会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经过这一阶段的探索,中国的传统文化逐渐被资本主义文化所颠覆。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学习欧美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不久以后,胜利果实被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窃取,自此,中国又陷入战乱和割据状态,学习西方再一次失败。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新的思想观念再探索和再塑造的过程。这两次运动使中国发现了马克思主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新的文化观的产生,正如毛泽东所说,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把它与中国国情结合起来,取得民族独立,建立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我党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的建设事业,并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一切说明,马克思主义既是我国的立国之本,也是发展之本;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既是中国人民努力的结果,也是历史的必然。

其次,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它符合广大人民的需要和社会发展潮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经过两次“解放”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一次是“政治解放”,一次是“人类解放”。“政治解放”就是人摆脱阶级压迫;“人类解放”就是人类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实现真正的人民民主,最终走向自由之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用一句话概括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但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现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将取决于生产力及生产关系发展,这要求我们要加快生产力的发展。我国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诉求和需要。

二、以传统文化为滋养:社会主义文化根植于精粹民族文化的土壤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中国传统文化自近代以来命运多舛。在现代中国,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致力于研究西方文明、学习西方。但对传统文化的取舍,一直做着艰难的抉择,取之、舍之,各执己见。一些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专制思想,是封建的、落后的,应予以彻底抛弃;一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立党立国之本,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不相容的,二者不是一个体系,现在社会中出现的官本位思想、人治思想、官僚主义等腐败现象都是传统文化的副产品。因此,要抛弃这种守旧的传统文化。一些人认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人们道德沦丧,拜金主义盛行、物质利益至上,腐败严重,诚信缺失等不良现象充斥社会,因而,恢复传统文化的地位是必要的,以此来净化人们的心灵,重建人们的价值世界。总之,对于传统文化,褒贬不一,取舍不一。

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有许多优秀成分,我们应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来对待,而不能采取全盘否定或一概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它所倡导的价值观“仁、义、礼、智、信”、“中庸”、“和”等等,之所以能在中国统治长达几千年之久,是因为它既得到了统治阶级的认同,也得到了普通大众的认同和接受,它在全社会内形成了一个共识。传统文化既包含有精英文化,也包含市井文化和世俗文化。所有这些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上千年长盛不衰的原因。

传统文化中许多价值观念在今天仍有其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儒家文化中,很多观点在今天也不为过时:

1.“仁”的思想

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据统计,“仁”字在《论语》中出现的频率高达105次,其中主要是涉及道德标准的。关于“仁”的含义,《论语》给出回答是不一样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关于如何实现“仁”,主要是通过教育。教育有两种途径,一方面是自我修养、自我约束,“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第二》)。另一方面来自圣人、君子的感化和教育。《大学》开篇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仁”的最终目的是让人人成为君子,即性格上达到至善,“仁”成为人安身立命的根据。“仁学”精神构成中国人文精神的核心。

2.“和”的思想

“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些都体现了和谐的思想。“和”主要包含五个层面:一是人与人之和谐,即社会关系或人际关系的和谐。二是天人和谐,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三是国与国之和谐,即儒家的理想——大同世界。四是人自身环境之和谐包括人的精神、心理的和谐,即境界的和谐。五是不同文明的宽容和理解。

3.“民本”的思想

系统地提出民本思想的是孟子,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孟子的“民本”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提出“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二是重视民生,孟子认为物质生活是道德的必要条件,“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滕文公上》)。三是重视民意,孟子认为民心向背是政权转移及政策取舍之标准。“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移位。”(《孟子·万章下》)

总之,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大量闪光点有待我们进一步发现和挖掘,这对塑造社会主义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都有实际意义。

三、以世界眼光谋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积极吸收多元的、优秀的世界文化成分

发达国家,特别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许多思想文化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学习借鉴。一谈到这个问题,有人就会担心学习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会不会也变质?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所谓的学习和借鉴,就是要学习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同时是人类社会共同的文明成果的东西,而不是照搬照抄资本主义的一切。我国的历史和实践已经反复证明了这一点。

需要学习的资本主义国家优秀文化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市场经济角度

这是改革开放后,我国成功学习资本主义经验并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一个典范。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2]邓小平成功地实现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结合。经过三十多年不断的探索,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民主观念、法制观念、公民意识、竞争意识等都在逐渐增强。可以说经济的发展,引起了民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乃至生活方式的变革。

2.从科学技术角度

现代科技的大发展源于西方社会,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在欧美确立到现在为止,人类历史经历了三次大的技术变革。每一次大变革就是一次社会大进步,都会使人类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次技术革命是以蒸汽动力技术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它最早发生在英国。随后,欧美国家纷纷仿效英国,掀起了工业革命的浪潮。这为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战胜封建制度提供精神和物质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主要是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新机器、新材料、新工艺的发明与推广,新工业部门的建立与发展,新运输手段的发明和使用,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方法和新设备的出现等。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入电气时代,从棉花时代进入钢铁时代,从平面时代进入立体运输时代。人类社会经过漫长的发展,终于敲开了现代文明的大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主要以核能、信息技术和空间技术为主要标志。新技术革命在各个领域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生物、能源、宇宙空间、微电子、通信、海洋、地球等,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据统计,人类的科技知识,19世纪每50年增加1倍,20世纪中叶每10年增加1倍,当前则是3~5年增加1倍。当今时代被称为科学技术爆炸的时代。科技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类自身发展规律的成果。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使人们认识到自身力量的强大,从而摆脱了迷信愚昧和封建主义的禁锢。科技的大发展虽兴起于资本主义时代,但它是属于整个人类的。它推动了人类社会在各个领域的大变革。科技进步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拓宽了人类认知和生存的空间。中国要发展自己的文明必须借鉴这些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

3.从民主制度角度

民主相对于专制而言。民主一词最早源于古希腊时期,意思是“人民统治”。民主经过不断的演变和理论论证,其制度设计逐渐健全,可以说,民主是现代社会中最受欢迎的词之一。对于民主的理解及其实践,具体到每个国家都不一样。但其基本形式是一样的,如代议制、选举制、权力监督与制衡机制等等。我国的基本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这是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民主制度。但是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民主制度还不够健全,如民主监督不到位、人民权利有损害,人民的诉求不能充分表达等。这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历史传统、地理环境、教育水平等因素有关。总之,要真正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索和发展。

4.从法治理念角度

我国传统封建社会也有法律,但传统的法治理念和现代的法治理念截然不同。中国传统法治观念认为,法律是维护统治和国家秩序的一种手段。它是由统治者制定,反映统治者意志,其约束对象是普通老百姓,而最高统治者则不受法律的约束,或受约束程度很低。显然,传统的法律是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维护封建统治体系,它体现的是人治思想。现代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是基于保障个人权利和自由的需要,从而对国家权力加以限制的制度设计。孟德斯鸠认为,“规律”就是“法”,“法,就最广义上说,就是由万物的本性生出来的必然性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律的制定要以尊重个体的存在为前提条件。无论个人活动还是国家行使权力都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如果个人违法或政府违法,都可以通过法律方式加以纠正。通过这种方式来保障每一个公民的尊严、自由、权利、公平正义等基本权利。“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正在于此。法治文化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四、以现实需要为建设目标: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和满足不同阶层的精神需求

社会主义文化应具有普惠性、共享性、大众性,而不是仅仅作为权威的意识形态,他应该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受益,使尽可能多的社会成员理解和信奉,要做到这些,社会主义文化就应该与我国的现实情况相结合,满足大众需要。社会主义文化是“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统一。

首先,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由于我国处于这样的历史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没有改变,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基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其次,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是我国目前的又一大的国情。我国的转型期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社会转变,它包括政治上由专制人治向民主法治转变;经济上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小农经济为主向工业为主的经济转变;由传统的封建文化向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转变;由分散的、依附关系的社会向独立的、有组织的公民社会转型等等。

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结构主要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构成。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阶层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方向,据研究,现在我国社会成员划分为十个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那么,这就需要文化建设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个性,尊重多样化,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和爱好,代表不同阶层的利益和心声。文化建设要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真正做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总之,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人民出现利益多元化、需求多元化、价值追求多元化、思想多元化、观念多元化等,这是必然的趋势。但在诸多多元文化中,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应当发挥中华文明特有的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之气势,进而彰显社会主义文化的优势。

[1]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G02

A

1008-8520(2012)03-0047-04

2012-02-19

钱容德(1976-),男,河南南阳人,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孙 霁]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