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民主党派成员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与途径

2012-08-15唐长久周慧玲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参政价值体系民主党派

唐长久 周慧玲

(1.2.南华大学,湖南 衡阳 421001)

论民主党派成员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与途径

唐长久1周慧玲2

(1.2.南华大学,湖南 衡阳 421001)

民主党派成员群体具有政治性、广泛性、代表性、知识性等特征,其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体现自身特色。民主党派成员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就是要把握政治立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养成高尚道德情操,主要途径包括加强政治学习、坚持改革创新、加强人格修养。

民主党派成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民主党派作为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必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遵循者、践行者。民主党派成员是不同于一般社会公民的特殊群体,他们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要体现自身特色。因此,从民主党派成员自身特点出发,准确把握其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外延,是当前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思想建设工程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民主党派成员的基本特性

1、政治性

民主党派的政党性质赋予了其成员鲜明的政治性。民主革命时期,广大民主党派成员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中致力于民主政治运动;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民主党派已成为了我国政党制度中的参政党,广大民主党派成员履行参政党的职责,“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因此,我国政治生活中,民主党派成员作为参政主体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2、广泛性

民主党派是具有政治联盟性质的政党。在成立之初,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及至新世纪新阶段,民主党派都不是单一阶级(阶层的政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民主党派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民主党派这种政治联盟的性质决定了民主党派成员的广泛性。第一,民主党派成员阶层属性具有广泛性。这种广泛性不仅体现在与不同阶层的联系上,还体现在广大民主党派成员同“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有着广泛联系”上。第二,民主党派成员职业具有广泛性。截止2011年6月,全国民主党派成员总数达84万,[1]他们广泛分布于文教、医疗卫生、科技、经济等领域和行业。总之,民主党派成员分别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群体、不同的行业,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3、代表性

民主党派成员在广泛性基础上的另一重要特性是代表性。民主党派成员的代表性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阶层利益的代表性。民主党派成员即是所联系的阶层和群体的利益诉求和政治愿望的“代言人”。二是社会影响的代表性。由于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历来就要求“以有一定代表性的人士为主”,因此,民主党派成员的代表性非常明显。民主党派的代表性人士,大多是某一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有相当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在民主党派成员中,民主党派各级组织的领导班子、民主党派中的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中担任领导职务的民主党派成员等都是典型的代表人物。民主党派成员的代表性特征彰显了其自身的政治责任心和时代使命感,具有社会标杆和“旗帜”的重要意义。

4、知识性

各民主党派成立之初,即与知识分子相联系。改革开放初期,考虑到“民主党派成员大批减少和老化”的实际,中共支持各民主党派加强组织建设,并要求着重吸收“一批有代表性的中年知识分子”。因而,新时期加入的民主党派成员,绝大部分是建国以后成长起来的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目前,虽然各民主党派具体情况有所差异,但从整体上看,知识分子已经成为民主党派成员的主体。[2]据统计,民建会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71.4%,民盟、民进、九三、农工四个党派成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90%以上。因此,民主党派成员高学历、高职称,具有知识密集、群英荟萃的特征。

民主党派成员的特性决定了他们价值追求的多样性,也说明了其思想政治工作的艰巨性和树立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

二、民主党派成员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需要从民主党派成员自身特点出发,理解和把握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1、把握政治立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方向、政治立场问题。就民主党派成员而言,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民主党派成员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践中走出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是自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艰难奋斗、反复比较和曲折探索后作出的历史选择。它也是老一代民主党派成员的共同愿望和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主体之一,坚定不移地坚持和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是每一个民主党派成员必须持有的政治立场、必须遵循的政治原则、必须履行的政治责任。

2、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各民族团结和发展的政治基础、情感纽带与精神支柱。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

各民主党派产生于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从一开始广大民主党派成员就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在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在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实践中,形成了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建国后,民主党派成员支援抗美援朝,拥护社会主义改造,以实际行动致力于祖国统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爱国主义是老一辈民主党派成员不断前进的共同思想基础和动力源泉。新世纪新阶段,民主党派成员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继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树立爱国意识,就是要不遗余力地巩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并发挥自身联系广泛的优势,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以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3、发扬改革创新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又一重要内容。就社会实践而言,时代精神的灵魂就是创新思维。美国学者拉尔夫·L·基尼主张将“创新性思维作为实现核心价值的决策模式”[3](P3)。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重要精神标杆,而且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中华民族是一个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民族。改革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格、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民主党派一直追求的思想品质。民主党派在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中,能够经历种种考验,一步一步走向光明,首要原因在于民主党派领导人及广大成员能顺应历史潮流,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比如,在解放战争时期各民主党派针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放弃了“中间路线”,在过渡时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改造,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取得胜利的情况下明确提出“一切为了社会主义”的总方针、总任务。民主党派正是拥有了改革创新的精神品质才在历史大潮中、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今天,各民主党派都是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广大民主党派成员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和参政能力建设,提高参政党履行职能和发挥作用的实效”[4],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民主、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4、养成高尚道德情操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通过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文化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儒家尤其如此,强调“治国、平天下”必先“修身”、“养性”。其所提倡的道德规范中核心价值是知“耻”,孟子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朱熹说“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因此,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思想内涵上是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坚持,对今天人们思想品德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民主党派成员要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除了需要较高的政治素质,更需要良好的道德素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即要在参政实践中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做到“说真话、讲实情、做实事、求实效”要正确看待名利、权位。

三、民主党派成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

1、加强政治学习,把握正确的政治立场

当前,民主党派成员大多是20世纪90年代前后加入民主党派的。资料显示,“文革前加入民主党派的只占到5%,95%以上的成员都是改革开放以后加入的”[5]。这些新一代成员具有知识丰富、思想敏锐、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较强的优势,但与老一辈成员相比,他们在思想政治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由于自由职业群体较多,接受政治教育机会少,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存在对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认识不深,对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团结合作的历史了解不够,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理解不透等问题;二是由于缺乏老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在艰难岁月与共产党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的经历,其“政治坚定性还有待加强”;三是由于与海外接触多,受西方政治影响深,部分民主党派成员对西方两党制和多党制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因此,民主党派成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要途径就是加强政治学习,以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

(1)经常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学习重点之一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统一战线理论政策。此外,还要加强历史学习。主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民主党派史、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史,从而了解近现代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理解民主党派实现从中间党派到同中国共产党紧密合作的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政党、再到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参政党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2)广泛开展参观实践学习。民主党派应组织其成员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参观实践活动。包括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统一战线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考察经济发达地区,感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等等。

2、坚持改革创新,勇当政治发展与改革的排头兵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民主党派成员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作为中国政治发展主体的民主党派成员既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又要在参政实践中着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特别是民主政治发展。因此,以改革创新精神致力于民主政治发展,推进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工作,是民主党派成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另一重要途径。

实现民主政治方式有多种,而党派监督则是基本方式之一。1986年4月,《中共中央统战部关于新时期党对民主党派工作方针任务的报告再次强调:“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后要积极支持民主党派行使民主监督权利。”[6](P3796)但是,经过半过多世纪的多党合作实践,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民主党派成员履职实践中存在“参政议政有余,民主监督不足”的问题。[7]

因此,民主党派成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认识到自身的政治责任和民主监督的重要意义,勇当我国政治改革与民主政治发展的排头兵,在履职中注重“把民主监督作为多党合作的首要内容”,实现其政治觉悟与政治目标、政治职能的有机统一。

3、加强人格修养,保持知识分子的本性

民主党派成员大多是知识分子,这种知识性特征决定了民主党派成员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除了要养成一般的公民道德意识外,还要保持知识分子特有的气节和秉性。

中国知识分子历来具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责任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德情操和务实求真的批判精神。千百年来,正是知识分子这种特有的气节和秉性促进历史上一次次的思想革命、政治变革和社会进步。

(1)参政为民,端正政治动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回答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问题,而且“体现了我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8]民主党派成员作为参政主体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根本道德要求就是,传承知识分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责任意识,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立党为公,参政为民”。

但是,受开放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民主党派成员奉行实用主义的原则,加入民主党派的政治动机不端正。他们参加民主党派往往“不是基于自己的政治选择,而是冲着一份‘好处’的目的加入的……漠视他人和社会的存在,缺乏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思考。”[9]他们由于缺乏正确的权位观、名利观,一旦个人需求未能实现,便怨天尤人,牢骚满腹,甚至不再参加民主党派组织活动。此外,还有一些民主党派成员利用自身参政的政治资源从某部门、某单位的利益出发,要资金,要编制,争权力,争待遇,完全背离了民主党派参政为民的性质。

因此,民主党派成员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首要一条就是端正政治动机,保持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本性,发扬老一代民主党派成员不计得失、淡泊名利的高风亮节,养成“参政为民光荣、参政为己可耻”的参政荣辱观。

(2)求真务实,提高参政水平

民主党派成员作为共产党的诤友,在履行参政职能中,要敢说真话,反映真实情况,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提高参政水平,这是民主党派成员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另一重要途径。

敢说真话的务实风格、探求真理的批判精神,是知识分子的应有品质。但是,在当前市场经济功利思想和官本位思想的双重影响下,知识分子的这一品质正在丧失。这种情况反映在民主党派队伍,就是一些民主党派成员缺少调查研究的务实精神,参政内容随意性大。有些民主党派成员喜好锦上添花,不愿反映真实问题;有些民主党派成员喜欢闭门造车,不愿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这样,提出的参政意见不中肯、措施对策不切实际,严重影响了参政的实效性。

老一辈民主党派成员之所以能够不断追求进步,完成历史转变,就是保持了知识分子求真务实、探求真理的高尚品质。今天,我们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发扬老一辈这种优良品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求真务实,在参政实践中,兴调查之风,建肺腑之言。

[1]我国民主党派成员总数达84万人[J].四川统一战线,2011,(8).

[2]唐长久,蒋艳丽.新世纪新阶段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与政党性质分析[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4):24-26.

[3][美]拉尔夫·L·基尼著.创新性思维:实现核心价值的决策模式[M].叶胜年、叶隽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4]郑宪.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提高参政党履行职责能力 [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19-26.

[5]李金河.民主党派的优良传统与时代使命[J].求实,2006,(6):32-34.

[6]邓小平理论和当代中国[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7]张瑞琨.民主党派代表性问题研究[J].中国政治2008,(4):14-16.

[8]中共中央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Z].学习出版社.2009.12-16.

[9]辛刚国.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选择[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11):6-9.

D665

A

1671-2803(2012)06-0016-05

2012-08-23

本文系南华大学社科基金委托课题(2011 XWT02)。

1.唐长久(1965—),男,湖南祁东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法学硕士、硕士生导师,民建中央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2.周慧玲(1971—),女,湖南衡南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王相红

猜你喜欢

参政价值体系民主党派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颜回之乐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发挥民主党派作用 多献务实良策
绍兴后期高宗对中枢体制的调整——以汤思退再次“兼权”参政为中心的考察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为谁参政?
——参政妇女的社会性别意识分析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