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部级民主党派领导干部的几个典型事例及其成长规律

2012-08-15胡照洲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省部级民主党派

胡照洲

(武汉市政协,湖北 武汉 430010)

参政党理论研究

省部级民主党派领导干部的几个典型事例及其成长规律

胡照洲

(武汉市政协,湖北 武汉 430010)

中共十八大向全党提出了“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的重要任务。培养和选拔省部级民主党派领导干部,是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是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的重中之重。研究其特点和成长规律,对于我们党如何培养和选拔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对于民主党派成员如何把自己磨练成优秀党外领导干部,具有深邃的思考意义。

民主党派领导干部 参政党建设

2012年2月2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4号)明确提出,必须把握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的特点和成长规律,着力培养大批高素质、有影响、作用大的党外代表人士。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

笔者有幸长期在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熟悉从武汉市成长起来的一批省部级民主党派领导干部,他们是党和国家高级领导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外代表人士中的代表人士,研究其特点和成长规律,对于我们党如何培养和选拔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对于民主党派成员如何把自己磨练成优秀党外领导干部,具有深邃的思考意义。

目前仍然在职的、从武汉市成长起来的、省部级民主党派领导干部有6位,他们分别是万鄂湘(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刘凡(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辜胜阻(民建中央专职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郑心穗(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民革主委、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周洪宇(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民进主委、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秀凤(女、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原湖北省台盟主委)。

坦诚地讲,他们走上省部级领导岗位是很不容易的,有一个学习和实践的周期,磨练和积累的周期,选拔和提升的周期。从各自参加工作之日计算,他们的成长周期大约都在20年以上,从做教授或处级干部计算,大约在10年以上,从参加民主党派计算,大约在10年以上。

研究这几位省部级民主党派领导干部的轨迹,发现有一些特点和规律性的东西,概括起来,可以叫做“5个做起”,这5个做起,体现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之伟力。

一、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

中央提出,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同,是党外代表人士的基本标准,也是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所谓“业绩突出,即在本领域本行业造诣较深、贡献较大。”

我认为,这个提法是完全必要的正确的,是符合民主党派特点、符合党外代表人士成长的一条客观规律。

因为,民主党派有一个优良的传统,即民主党派领导人大多是本领域本行业有造诣有贡献的旗帜性人物,是专家教授,而不是职业革命家,他们在政治上组织上的感召力,常常源于他们在专业上学术上的凝聚力,源于他们在人格上风范上的感染力。

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最大的好处是有利于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许多做人的哲理都是相通的,许多做事的哲理也都是相通的,许多精彩纷呈的提案都是源于本职工作的成果,许多开拓创新的作为也都是源于本职工作的历练,可以说,没有本职工作就没有发言权,没有卓越的本职工作在党派是站不住脚的。

例如,万鄂湘是学国际法的,教授也是国际法,现在做大法官,仍然分管涉外国际法,出版有《国际法》、《国际人权法》、《国际条约法》等专著,万是国际法领域有造诣有贡献的新一代民主党派领导人。

前任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女)、现任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都明确告诉万鄂湘,民革中央不会给你派活,你做好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就是对民革中央最大的贡献。

2000年4月29日万鄂湘被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命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时年44岁,是共和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二级大法官,分管民事审判四庭,有关涉外、涉港澳台的经济、贸易、海事、海商案件等都归口民四庭管辖。

2003年3月7日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举行中国各民主党派负责人记者招待会,万鄂湘就如何发挥民主党派参政党作用答记者问:

“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5位在最高法院担任领导职务的民主党派成员。凡是我分管范围内的,宪法法律赋予我的职权我都能够拍板定案。最高法院的所有会议,如审判委员会、院长办公会、重大的人事任免我都必须参加,从来没有感觉到我自己是一个花瓶。”这是万鄂湘在气宇轩昂地回答记者提到的所谓“民主党派花瓶论”。

在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万鄂湘主持民革中央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关于推进司法改革,实现司法公正》的党派提案,中共中央十分重视,十六大报告吸纳了提案的意见建议,将司法体制改革列为一个专题,为此,国家司法部主要领导人感动不已,向民革中央表示诚挚谢意。

2005年9月4日至10日在中国召开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规模大,规格高,号称法律界的“奥林匹克”大会,主题是“法治与国际和谐社会”,媒体称这是一次我国对外交流的盛会,一次世界法律界的盛会,万鄂湘以其政治智慧、专业造诣和组织领导能力,担当了中国组委会秘书长。

笔者读过2006年8月17日《人物》杂志的一篇报道,感慨万千,题目是“中国第一个法律援助机构创办人万鄂湘”,写的是1992年5月时任武汉大学国际法系系主任、民革成员万鄂湘,是如何创办中国第一个法律援助机构—“武汉大学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的,文章说14年来万鄂湘一直把它视为自己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情,尽管在44岁时获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46岁时荣任民革中央副主席,尽管在法学界徜徉的漫长日子里他又成就了很多有意义的大事,但在他的心底,“武汉大学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仍然是他最重要的人生里程碑。

二、从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做起

2007年11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披露,中国各民主党派成员总数是70.71万人。2003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共有17.7万人当选各级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时,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担任政协委员的有1343人,在省、市、县各级人民政协中,共有33.6万名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担任政协委员。

由此可见,从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做起,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种优势,是培养和选拔省部级民主党派领导干部的大学校,是促进党外代表人士成长的一条客观规律。

2011年8月10日周洪宇送给我两本专著,一本《怎样做人大代表一个人大代表的思考与实践》,一本《怎样写人大议案一个人大代表的学习与探索》,并且列举2003年—2007年议案建议要目101件。

在一些人看来,人大也好,政协也罢,盛会一番,如此而已。周洪宇则把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当作学问来做,不为闲言所扰,不为非议所惑,精心选题,精心调研,精心写作而坚持不懈。

周洪宇向笔者讲了一段上书总理的故事。

2003年3月6日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温家宝总理来湖北代表团与大家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周洪宇抓住机遇,趋前对总理说,“3月2日我应《中国教育报》邀请,写了一篇人大代表的建议,请您指示。”

总理接过报纸,看罢标题,微笑着说:“农村义务教育这个问题的确很重要,你提得很好,很及时,我会带回去研究处理的。”

尔后锲而不舍,在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实行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制的建议》,2007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全免费的建议》。

周洪宇从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之宏伟目标以及世界各国教育政策之比较研究,从2006年至2010年逐年国家财政总收入和逐年教育总支出详尽数据之比较研究,论述了2009年或2010年实行全免费义务教育的必要性,论证了2009年或2010年实行义务教育全免费的可行性,这个精心编制的数字模型,富有震撼力,符合国家义务教育政策总体设想,国家采纳了周洪宇的建议。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宣布2009年已经“全面落实城乡义务教育政策”,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免费新阶段。

2010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核准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

从2003年算起,周洪宇为这一件事,研究了7年,奋斗了7年,没有浮躁,没有气馁,而是不断完善自己的理念,使之更具有穿透力,影响有影响的人。

周洪宇是中国政治舞台上第一位提出完全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把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国家决策的专家教授、人民代表、政协委员、新一代民主党派领导人,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周洪宇还有一个创新,就是运用互联网,他认为网络时代的制高点是互联网。2003年9月在友人的支持和协助下,创办个人网站—洪宇在线(www.Hongyu-online.com),历经9年而不衰,在亲力亲为的同时,把网络的无限资源和网友的无穷智慧,集中提炼,融汇到一个个建议、议案和提案中去,媒体称其为“中国第一个全国人大代表的议政性网站”。

三、从基层领导工作做起

从基层领导工作做起,是培养和选拔省部级民主党派领导干部,促进党外代表人士成长的一条客观规律。

辜胜阻,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任武汉市政府副市长,2003年1月至2005年8月任湖北省政府副省长,2002年11月至2007年11月任第九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2005年8月—2007年11月全联专职副主席),2007年12月至今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第九届民建中央专职副主席。

从基层领导工作做起,这是所有省部级民主党派领导干部成长的必由之路,最大的好处是有利于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合作共事能力。

笔者问过辜胜阻一个问题,“你感觉做教授和做市长有什么不同?”辜胜阻告诉我,做教授主要是研究必要性,做市长主要是研究可行性,做教授市长,就是把必要性和可行性融为一体,凡事都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辜胜阻在任期内,发挥其在经济、科技、教育方面的优势,为武汉办了两件大事,一是提升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中国光谷的建设和发展,二是开办武汉历史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新江汉大学。

2006年2月胡德平(时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为辜胜阻建言议政专著《社会经济热点问题探索》写了一个序,指出辜的建言立论富有基础理论研究性、实践性、战略性、建设性和超前性5个特点,辜“为党和国家积极建言献策的精神值得我们统一战线上的同志们学习”。

辜胜阻告诉笔者,这篇大会发言是中央主要领导同志交办的课题,八届一次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要求民建中央的同志研究一下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民建中央主席孙起孟把这一任务交给了民建中央委员辜胜阻,尔后,国家采纳了辜胜阻的建议。

2009年12月31日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明确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第一次把城镇化这个创新思路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城镇化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国家经济发展道路的高度,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辜胜阻是中国政治舞台上,第一位为农民工鼓与呼的专家教授、人民代表、政协委员、新一代民主党派领导人,明确提出了城镇化的新概念,成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个经典故事。

四、从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光荣传统做起

什么是民主党派的光荣传统?邓小平同志说:“我国各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时期同我们党共同奋斗,在社会主义时期同我们党一道前进,一道经受考验。在今后的建设中,我们党还要同所有的爱国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长期合作。”

这是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关于民主党派光荣传统的高度概括和经典论述。

3)压水试验。灌前物探测试孔、灌后质量检查孔均进行“单点法”压水试验,其他灌浆孔进行“简易压水”试验。

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历来重视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光荣传统,因为,这种光荣传统是中共和各民主党派老一辈领导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用生命和鲜血凝铸的;因为,这种光荣传统是新一代中共领导人和民主党派领导人,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伟大力量;因为,这种光荣传统可以养育人,培养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理直气壮地回答非议和干扰,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我满怀敬仰之情,系统地观看了28集电视连续剧《民主之澜》,影视真实而艺术地再现了张澜先生传奇的一生,展示了以张澜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民主党派领导人,不畏艰难困苦,热爱祖国,追求民主,同中国共产党一起,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伟绩。

影视描写了当年重庆谈判时,毛泽东同志3次拜访张澜先生的动人情景,描写了建国时毛泽东赞誉张澜“表老人好、德好,与日俱进”的高度评价。我感觉这部电视连续剧就是一部生动的“中国政党制度白皮书”,其主题之鲜明,内涵之丰富,故事之精彩,形象之魅力,特别是富有哲理地直面一系列政治思想理论问题,使之富有穿透力、感染力、折服力。

历史是一部教科书,从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光荣传统做起,是培养和选拔省部级民主党派领导干部,促进党外代表人士成长的一条客观规律。

我读过湖北省民革主委郑心穗的一篇讲话,感觉很好。2007年12月18日湖北省民革召开纪念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60周年大会,郑讲话的主题就是:继承光荣传统,开创美好未来。

郑说,民革的60年,是顺应历史潮流,努力承担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为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的60年;是经受历史考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尽心竭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艰苦奋斗的60年;是适应时代要求,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坚持自我教育优良传统,与时进步,有所作为,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60年。

郑说,回顾民革60年所走过的道路,我们没有辜负孙中山先生的遗教,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坚定不移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是我们唯一正确的历史选择,这是民革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根本原则。

郑说,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对于继承和发扬民革的优良传统,建设高素质的参政党、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推进国家和湖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郑心穗其父郑庭笈(1905—1996),系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的国民党第49军中将军长,高级爱国将领,抗日战争时期有过辉煌战绩,建国后任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监察委员。

时至今日,历史进入到新时期新阶段,继承光荣传统,开创美好未来,则是每一位省部级民主党派领导人的伟大历史使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是我们唯一正确的历史选择。”

五、从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起

什么是中国各民主党派的社会主义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胡锦涛同志有两段脍炙人口的精辟论述:

2010年2月10日胡锦涛在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软实力的必然要求。希望同志们把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化和延伸,突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一主题,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矢志不渝坚持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大力弘扬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优良传统,不断巩固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

2011年1月30日胡锦涛同志在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提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鲜明的特质,是我们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有力保证。希望同志们认真总结历史经验,进一步激发爱国奉献、建功立业的责任感和创造力,不断提高参政议政本领和水平。

笔者认为,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培养和选拔省部级民主党派领导干部,促进党外代表人士成长的一条客观规律。

纵观以上几位省部级民主党派领导干部的成长轨迹图和成长时间表,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无不贯穿于成长的每一阶段,因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是驱使人的行为的内部动力。

在人的成长道路上,顺利是相对的,磨难是绝对的,不为困苦所吓,不为非议所忧,坚定不移同我们党共同奋斗,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气质。

例如吴秀凤(女),是一位从营业员走上省部级领导岗位的中共党员、台盟盟员,有台、侨双重身份,从工作时间算起历经45年,从党派时间算起29年,从处级时间算起28年,在我列举的6位同志中,成长周期最长,现年65周岁,2012年5月31日湖北省台盟主委一职已经御任。

我感觉吴最可宝贵的是党性强,人品好,在基层也好,在市里也好,做省政协副主席也好,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艰苦奋斗、无怨无悔,这正是长期磨练成器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吴秀凤充分运用新一代民主党派领导人之历史机遇,为推进国家和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为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为维护港澳台侨同胞利益、妇女儿童和残疾人权益,做出了贡献,特别是运用党派提案的提出和督办,发挥了统一战线、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的积极作用。

又如刘凡,其父徐会之(1900-1951年),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生,1924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担任国民党军政要职,官至总统府中将参军,1945年8月至1948年底任汉口特别市市长,1951年12月因涉及“预备颠覆政府罪”被台湾当局杀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安全部、国家民政部为徐会之颁发革命烈士证书。

在解密前长达近30年时间里,刘凡同其母刘先知,以其矢志不移的信念,承受着精神上的压抑和生活上的困苦,这是一幕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忠诚而悲壮的潜伏故事。

人们说,磨难也是一种财富,刘家已经从艰难困苦中熬过来了,刘凡已经成长起来了。刘凡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从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做起,从基层领导工作做起,从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光荣传统做起,从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起,2003年5月至2011年4月在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岗位上工作了了8年,2011年4月26日因年届62周岁,国务院免去其职,刘凡为其分管的全国广告监督管理工作、市场规范管理工作、以及工商文化建设工作做出了贡献。

笔者读过刘凡2008年1月11日在中国广告协会第5次会员大会暨争创全国广告行业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以及2010年3月2日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农资打假与广告为题,与网友在线交流的实况,深感其学习实践、开拓创新之精神不凡,特别是为中国广告产业的理论研究和广告产业的完善立法,做出了贡献。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着重强调,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我感觉是完全必要的,十分正确的。

D665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1-2803(2012)06-0010-06

2012-10-20

胡照洲(1938—)男,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九届武汉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原中共武汉市委统战部部长,副研究员。

李艳霞

猜你喜欢

省部级民主党派
淮委党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云南警官学院完成四项省部级厅级等科研项目课题结项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民主党派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安排使用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发挥民主党派作用 多献务实良策
上半年230名省部级官员履新
受贿罪的死刑适用标准研究——以1997年《刑法》颁布以来省部级高官受贿罪死刑案件的实证研究为切入点
2015年河北省地矿局获省部级科技奖项目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无声的转型:我国省部级正职领导概况分析(198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