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人民政协工作科学化的三个层面

2012-08-15肖春艳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人民政协科学化科学

肖春艳

(重庆市北碚区政协,重庆 400711)

统战理论研究

论人民政协工作科学化的三个层面

肖春艳

(重庆市北碚区政协,重庆 400711)

科学具有认识、技术和精神三个层面。提高人民政协工作的科学化水平,需要从认识、技术和精神这三个层面着手,以科学的精神和态度为动力,根据对人民政协发展规律的认识所形成的科学理论为指导,通过科学的程序,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向前发展。

政协工作

科学化,就是以科学文化同化其他文化的过程。科学既是一种“认识”,即“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1]”,也是一种“技术”,即在程序上、实施方式等的操作体系,还是一种精神和态度,即在精神气质上的科学倾向。人民政协工作的科学化,就是人民政协工作在认识、技术和精神三个层面的推进过程。

一、认识层面——以科学的理论指导人民政协的实践

推进人民政协工作科学化,要自觉地认识和把握人民政协工作规律,使人民政协工作建立在符合客观规律,运用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并在认识的层面上,提高人民政协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人民政协这种政治组织,构建了对世界民主政治有突出贡献的多党合作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推进人民政协工作科学化,需要结合对中国历史及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的认识和把握,深刻理解人民政协制度是历史的选择,是对整个中国社会的现实和时代背景充分认识基础上的必然选择,是当今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建立和完善人民政协理论体系

同其他任何理论体系一样,人民政协理论体系也包括基础理论和基本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政协的基础理论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这是人民政协理论的三大源泉。作为最富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形式,植根于传统文化土壤的人民政协,积极吸取“和合”文化、忧乐文化、谏言文化、民本文化[2]等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提高其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协商与对话成为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以协商为主要履职形式的人民政协,其存在和发展顺应了世界民主进步潮流,学习借鉴包括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精神在内的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使其成为人民政协发展的理论参考,这也是人民政协工作科学化的理性选择。

人民政协的基本理论具有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人民政协产生的历史与现实依据,人民政协的性质、职能、地位、作用,人民政协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人民政协与其他政治组织的关系,人民政协与各党派、人民团体的关系;人民政协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进程的关系;人民政协内部的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基本关系决定了人民政协工作的基本方向、基本格局和发展进程等。透彻地认识、掌握这些关系,是掌握政协发展规律的基本内容,也是促进政协工作科学化的基础。

(三)建设学习型政协组织和委员队伍

作为人民政协的主体,政协组织和委员队伍对人民政协的认识程度,决定着政协科学化水平。强化理论武装,打造学习型政协组织和委员队伍,是推动政协理论建设,发挥政协认识作用的基本途径。

重视学习是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人民政协的主要工作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政协委员履行委员职责基本都是兼职。面对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政协委员必须加倍学习,努力认识新问题,吸取新知识,适应新形势,才能提出具有全局性、综合性与前瞻性的意见建议,才能发挥好胡锦涛强调的“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人民政协在全世界没有成功先例可循,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与探索,不断认识其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不断积累和提升人民政协的知识和理论,才能推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二、技术层面——以科学的制度与方法保障政协工作实效

(一)逐步建立起科学的制度体系

制度是实现组织力量的基本手段。制度建设是人民政协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和全局性工作。科学的制度是规范、保障和推动人民政协正常运转的重要前提,是落实科学理论指引作用的重要保证。制度建设是提高和保障政协工作实效的基本抓手。

人民政协的制度建设,既有内部制度,也有外部制度,既有原则性制度,又有程序性制度,其目标是建立一套以宪法、法律及政协章程为核心的,内容完备、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科学管用的内容体系。目前,人民政协的制度体系不够完备的主要表现是:外部制度支撑力度不够,内部制度的科学化程度不够,原则性制度较多,程序性制度较为欠缺。加强制度建设的科学化,基本的思路是:强化外部支撑力度,细化内部程序管理。

人民政协的外部制度是指人民政协与其他政治组织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民政协与党委、人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系。完善制度体系,首先需要努力推进人民政协的法制化建设。作为一种基本的政治制度的组织形式,已运行了60多年、拥有数十万精英队伍、数千个不同层面组织体系的庞大政治组织,人民政协的法律地位至今没有具体明确的法律条款做支撑,仅仅依靠宪法的笼统描述,以执政党的文件和内部章程为依据开展活动,这既不利于国家法治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也不利于人民政协自身的发展。加强外部制度的完善,需要积极推进人民政协的法制化水平,逐步将已经成熟运用的执政党的政策和政协章程中的部分条款,以恰当的方式,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这是强化外部制度支撑的关键所在。内部制度指对人民政协内部各组织层面、各履职途径、各工作环节的行为规范及其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人民政协制度科学化建设,需要在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上下功夫,建立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操作规程,健全视察、调研、提案、大会发言、反映社情民意等经常性工作制度,完善综合协调、信息沟通、绩效评估、督查落实等各履职环节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人民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履职行为,促进人民政协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运行。

完善人民政协制度建设,需要注重制度制定的科学化。在制度制定过程中,应遵循原则性与操作性相结合,既要有原则性的、概括性的、总管全局的制度,又要有履行职能的规程或实施细则,增强可操作性,减少随意性。

(二)运用科学方法提高政协工作效率

科学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科学方法是科学理论的实践形态,是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支撑。科学方法是把人民政协工作落到实处、提高人民政协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是把科学理论、科学制度贯彻到人民政协工作实践中的重要纽带。

科学方法最核心的要素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具体来说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其中,辩证思维是最基本的方法。辩证思维的特点是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从其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以便从本质上系统地、完整地认识对象。比如,政协委员的兼职,对履行政协职能就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在于可以维持较大的委员队伍,拥有更广泛的代表性,委员的本职工作经历也可以为建言献策提供更真切的经验与专业基础,劣势在于在发挥三大作用中的时间与精力分配有一定困难。科学合理地安排政协活动,寻找一个中间的平衡点,就是科学制度与方法需要解决的问题。

科学的方法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将发扬政协传统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创造出适合当今时代,符合本地特色的工作方法。在数十年的实践中,人民政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如民主协商、平等议事、求同存异、联谊交友、教育引导、真诚服务等,这些成功经验至今仍然适用。经验是重要的,但“科学化”不能等同于“经验化”。当前政协工作,很多都停留在经验层面,挖掘与开拓的空间还很大。在继承和提炼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需要借鉴和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现代科学理论,使人民政协建立在科学方法之上,适应时代的新发展。比如将实证研究、计量统计、系统分析等用于政协调研及建言献策的绩效评估,就可以赋予政协履职管理更为科学的意义。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应用网络信息管理技术,建立一套既适应电子网络化发展趋势,又符合政协特点工作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政协履职效率。比如,网上收集提案、社情民意,关注网络舆情,自办网站开展网上宣传、网上议政,进行网上办公等等新技术手段,已经十分明显地体现出其无与伦比的高效与便捷的威力,为越来越多的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所接受和采用。跟上时代步伐,充分发挥新科技新方法的优势,成为提高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选择。

三、精神层面——以科学的精神增强政协工作科学化的内动力

理论的指导,制度的效用,其力度往往取决于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理念,即全体成员对所从事的事业内心真切的认同与行动的自觉恪守。从科学化的视角来审视,就是树立一种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由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升华而成的一种精神气质和人格力量,科学精神能够内化为人的科学心态即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心智习惯和科学良心,外化为人的科学态度、科学道德和科学风气[3]。科学精神是科学本性的展现和延伸,是科学文化深层结构中蕴涵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是科学的根本和灵魂。人民政协工作的科学化,其最高境界及最根本的动力来自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对人民政协科学精神的追求。

虽然,直至今日,并没有一个人们共同认可的对科学精神的准确界定。但对科学精神的基本特征还是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一般都认为科学精神主要包括探索精神、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

科学精神以追求真理为逻辑起点。探索精神是一种追求真理、寻求事物本源的过程,需要付出智慧、汗水和勇气。探索精神来自于人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但绝大部分人在探索过程中半途而废,因为探索往往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是在陡峭的山峰中攀登。坚强的探索精神还需要具备怀疑精神、独立精神。怀疑与独立意味着不盲从权威,更不容许附庸,而是奋力追求客观事实,探索客观规律。当然,怀疑需要有根据,如果陷入怀疑一切,愤世嫉俗的泥潭,反而会因为心灵闭塞而阻隔探索的道路。人民政协工作的基本对象是社会,而社会现象不仅纷繁复杂,而且社会行为具有价值取向,交织着种种利益纠葛,探索政协工作的客观规律,在履行职能中敢于怀疑,坚持独立,追求真理,往往需要面对强大的社会压力。因此,树立对人民政协事业的探索精神,不但要求深入调研,全面掌握客观情况,深入分析客观规律,还特别需要具备为真理献身的勇气,敢于涉足“禁区”,敢于说真话,敢于建诤言。唯有如此,才能在纷繁复杂中将政协工作向着科学化的方向推进。

实证精神是现代科学精神重要支柱。实证即采用观察、实验予以验证。科学是对客观事物客观规律的客观探索,不是玄学,可以用实验或观察加以检验,可以被不同的人验证。科学在结局和起源上都是实证的,基于事实是科学方法的特征。在政协工作中,树立实证精神,要求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抛掉组织和个人的任何主观臆想,不带任何利益倾向,以维护真理的客观性。注重调查研究这一人民政协工作的传统,为人民政协在科学化中坚持实证精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不少地方政协积极开展人民政协的改革创新实验,通过局部的尝试,为人民政协的科学化发展寻径探路,正是具有实证精神的重要体现。

理性精神是科学精神固有的组成部分。理性的基本特点是冷静、客观,超越情绪,直面真理。理性的精髓在于符合基本逻辑。理性要求不满足于对现象的把握和经验的积累,而是寻求事物构成和导致发展变化的深层原因。而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往往隐含在事物的表象背后,是人的感官不能轻易感受得到的。在缺乏实验证据时,只有通过已经掌握的知识和规律,用严密的逻辑对证据进行分析和推导,在各种可能的解释中选择最合乎情理、合乎逻辑、最有可能的一种。也就是说,科学必须自洽,即能够自圆其说,必须是理性的或合理性的。树立理性精神,要求政协委员在履行职能中,在缺乏充分的实验证据时,不受理想主义的干扰,也不屈从于个人或者多数人情绪,甚至不为眼前的“成功”荣耀所动摇,冷静地面对现实,以维护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为目标,以人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和逻辑为支撑,提出既合乎规律,又具有相当操作性的选择。理性精神显然比“摸着石头过河”的感性经验更进一步,层次更高。树立理性精神,以理性精神引领务实精神,是政协工作科学化的必要选择。

科学的政协文化是政协科学精神的载体。在政协工作中,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内核,充分吸收合和文化、忧乐文化等传统文化的精华,发扬科学的探索精神、实证精神、理性精神,借鉴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本文化实质,形成追求真理、平等合作、多元包容的政协文化,为人民政协的科学化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文化支撑。加强政协委员在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工作方法、行为模式上对这种政协文化的充分认同与行为自觉,是推动人民政协在科学化道路上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631.

[2]周国富.政协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EB/OL].人民网-理论,http://theory.people.com.cn/GB/10372362.html,2009-11-13.

[3]李醒民.科学精神的规范结构[EB/OL].科学网,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073300111794 9176096.html,2007-03-29.

D665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1-2803(2012)06-0003-04

2012-09-06

肖春艳(1966—),女,重庆人,重庆市北碚区政协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主任兼学习文史委员会主任。

李艳霞

猜你喜欢

人民政协科学化科学
流翔高钙,实现葡萄科学化管理助农增收
我心中的人民政协——纪念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诞生
透明化、科学化和可预期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
党建科学化的内涵探析
科学拔牙
统战工作科学化:一个整体性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