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期望理论浅析高职学生学习现状

2012-08-15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效价学习态度动机

王 茜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从期望理论浅析高职学生学习现状

王 茜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高职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其学习效果。本文结合当前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运用期望理论分析了其学习状况欠佳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激发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对策和建议。

期望理论;高职学生;激励

期望理论是过程型激励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弥补了内容型激励理论在研究预期目标能在多大程度上调动激励对象积极性等方面的不足,侧重于研究动机形成和行为目标的选择以及行为的改变和修正。本文将利用期望理论来探讨如何更好地激励高职学生,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一、期望理论的基本内涵

(一)激励力=效价×期望值

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在1964年提出的。期望理论认为,激励作用的大小,是由个体对某种激励因素的期望值和目标对个体效价之大小这两个因素决定的。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与效价的乘积。这一观点用公式表示为:M=V ×E。其中,M即激励的强度,它表明一个人愿意为达到目标而努力的程度;

V即个体对某一行动成果的价值评价,它反映个体对某一成果或奖酬的重视与渴望程度;E即期望概率,指个体对某项目标能够实现的概率(可能性)的估计。

(二)目的与需要、兴趣、动机的关系

目的是个体对某种对象的需要在观念上的反映,是个体在行动之前在观念上为自己设计要达到的目标,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一个要素。它表明个体不满足于当前的现实,而要创造出适合自己需要的新现实。

需要是主体的一种缺失状态。由于主体产生了一种缺失,便必然产生一种去获得某种客体的冲动,从而使主体的缺失得到满足。在一种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就会根据一定社会历史条件提供的可能而产生一种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于是,作为对需要反映的目的也就有了不同层次。需要一旦产生以后,就必然会付诸行动,从而产生了兴趣和动机。同样,人的需要及其层次不同,所产生的兴趣和动机及层次就不同。

由此可以看到,需要是产生目的的根本原因。如果一个人不产生某种需要,那么,他也就不会具有相应的反映这种需要的目的;需要又具有层次性,与相关的动机、兴趣和目的也具有层次性。而且在需要的层次中,越是与个体当前的缺失严重程度相适应的需要(心理学上称之为低层次的需要),所引起的动机就越强,兴趣就越浓,目的就越明确。同样,目的越明确越具体,与主体的距离越近,该目的对需要的激发、指导、调节和控制的效果就越好,动机与兴趣也就越强,相反,那些与个体的缺失严重程度不相应的需要(心理学上称之为高层次的需要)所引起的动机就相对较弱,兴趣也较轻微。也就是说,与该需要相适应的目的如果离主体越远、越笼统、越模糊,则对需要,进而对动机和兴趣的激发、指导、调节和控制的效果就越差。

那么,根据期望理论,当前高职学生的学习目的如何呢?他们对学习的需要、动机、兴趣又是怎样呢?

二、高职学生学习现状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

高职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学习目标单一并且明确,那就是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这一目标的效价和期望值都较高。进入大学以后,学生逐渐摆脱了老师和家长的监督管教,在较为“宽松”和“自由”的大学环境中,他们跃跃欲试,对所有新鲜事物、竞赛活动等都充满好奇。但部分学生对于学习的效价认知较低,对自己的人生职业生涯缺少系统理性的分析和规划,逐渐陷入了迷茫、混乱的学习生活状态,失去了对多个目标进行判断、对轻重缓急进行排序的能力,没有求知欲望和上进心。对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没有很大兴趣,对于各种惩罚措施也没有压力和紧迫感。大多数人迷茫于大学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任凭惰性左右自己,走向颓废,故在迷茫和困惑中耽误了学习,逃课、考试作弊、挂科等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跌入后进生的行列。

(二)学习内部动力不足

高职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推动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第一位的主导动力。学习内部动力系统包括学习的需要、学习愿望、学习兴趣与爱好、学习动机、理想信念等内部因素。当前,社会价值观念日益呈多元化发展趋势,重利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负面思潮充斥着整个社会风气,并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动力。表现在部分学生对待专业学习显得急功近利、浮躁不安,感觉所学的课程并不一定都是自己喜欢的,学习缺乏热情。平时与专业教师、高年级的学生接触机会又较少,因而对自己所学的学科只是一知半解;还有些学生则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是热门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同学相比会产生自卑感和挫折感,从而导致对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人口基数大,就业压力严重,对于自己日后的发展方向没有正确的认识,自己对于专业的期望值太低。自身对其行动成果的价值评价太低,其激励就小。学习不是出于自我内在的兴趣与需要,而只是为了混到一张文凭,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内部动力不足。

(三)学习态度不端正

高职学生学习缺乏热情。平时与专业教师、高年级的学生、研究生接触机会又较少,因而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只是一知半解;还有部分学生则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是热门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同学相比会产生自卑感和挫折感,导致心理失衡、自暴自弃,由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进而产生习得性无力感,对自我的期望值越来越低。长期的学习失败使他们自我否定倾向严重,缺乏自信从而导致对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久而久之形成“专业无用论”的观念。同时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对于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没有正确的认识,自己对于体现自身价值的期望值较低。自身对其行动成果的价值评价较低,其激励就小。

三、高职学生学习效价与学习积极性的关系分析

根据期望理论的基本观点,学习效价即个体对学习过程或活动的价值评价,它反映个体对学习活动成果的重视与渴望程度。学习效价越高,学习目标越越明确、越具体,学习态度越端正,学习动机越强烈,其学习积极性就越高;值得一提的是,不是学习目的的层次越高,学习积极性就越高,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学习目的是由个人的学习需要所决定的,而如上文所述,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人们在满足需要的时候,总是按层次的发展由低到高逐层去实现,并且通常总是在个体的需要满足之后,才会去满足别人的需要。在传统观念中,人们总是贬低个体的需要,而不切实际夸大和抬高社会需要的价值。其实,这种做法不仅不符合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且也不符合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事实上,个体在实现自己的需要时,离自己的距离越近的需要,行动起来,动机就越强,兴趣就越浓。因此,当高职学生把学习目的指向个体的需要时,就必然会产生较高的学习积极性。这表现在他们对课程类型的选择上就是注重实用课,因为实用性课程对满足个体日后的需要会起到更直接的作用。

当然,我们在肯定近期低层次的学习目的的同时,并不忽视远期的高层次学习目的。高层次的学习目的虽然对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激发要缓慢一些,但维持的时间却较长;而低层次的学习目的虽然对学习动机兴趣的激发要快一些、强一些,但维持的时间却短些。因此,在尊重并承认高职学生近期的、具体的、低层次的学习目的的同时,要鼓励和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高层次的学习目的,使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近期的低层次的学习目的自然地融合到远大的高层次的学习目的中去,从而更大地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激励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建议

(一)根据现实期望设计激励体制

依据高职学生正处于年轻力盛的特殊时期,可塑性强,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建立健全良性的学生激励制度。从思想上端正对高职学生学习目的及其学习态度的评价观,从总体上肯定高职学生的学习态度。对于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态度,我们应该给予肯定的评价,而且对于那些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学生,应给予正确的指导。让学生了解并接纳自己,能正视并满足自己的需要,生活有目标并能自控,能有效处理问题,有责任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情绪愉快并基本稳定,对自己的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二)根据成就期望设计激励体制

成就期望是人们对挑战性工作及事业成就的追求,会激发个体的激情,振奋个体的精神。现阶段我国高职课程体系存在教学内容重复陈旧,体系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并且对代表专业发展方向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吸收不够。因此,高职院校应确定课程改革目标、原则、方向,划分课程群,组建课程体系改革方案,精炼教学内容,着重技能方法和能力培养,从课程设置上调动高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解决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完善实验、操作、练习设施,让学生有机会实践自己的理论知识;注意提高期望概率和效价。仅仅重视激励是片面的,应该注意提高学生的素质,包括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专业技能,通过提高他们对自身的期望概率去提高激励水平,创造较高的绩效目标;同时还要注意教育资源分布均衡,无论是高职学校的强势专业还是普通专业都应提供现代的教育教学设施和优良的师资力量,为学生的发展创造各种条件,为高职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优良的求学环境。

(三)根据自我需要设计激励体制

自我实现需要是个体对于不断成长、发展、开发和实现自己的全部潜力和创造力的心理需要。人们总是期望在达到预期成绩后,能够得到适当的合理奖励,如奖金、表扬等。相应的目标,如果没有有效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来强化,时间一长,积极性就会减弱甚至消失。高职院校的学生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应注重绩效与奖励关系。奖励什么要适合高职学生的不同需要,要考虑效价。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奖励,满足各种需要,最大限度的挖掘人的潜力,最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多数高职学生在学校住宿,而大学留给学生许多自由学习的时间,这些时间是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生活世界的认识与理解,根据自己的好恶、特长、客观条件等,恰当地选择一些学习领域或兴趣爱好,从而使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高职学生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时间,不管学校是否排课,都要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规律生活,而不要觉得无无所事事,甚至专门找一些无聊的事情来消磨时间。在学习之余多参加学校各种活动、加强体育锻炼,要做到劳逸结合,保证有健康的身体、旺盛的精力,为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尊重并肯定高职学生对自己学习目的的选择,不能以社会目的的学习来否定个人目的的学习。不管为哪种目的学习,只要学习者能积极、主动、认真地学习,就应当肯定。而事实上即使是为个体目的而学习,最终的结果都必然要在社会中去实现,都是在客观地(自觉不自觉地)为社会服务。

[1] 苏东水. 管理心理学[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 周效修. 职校生积极学习态度的培养[J]. 山东劳动保障,2009,(10).

[3] 李玉玲. 浅谈如何激励和赏识职校生[J]. 决策探索(下半月),2009,(10).

An Analysis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from an Expectancy Theory Perspective

WANG Qia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motivation and interest in learning directly their learning.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vocational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the author analyz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ir learning in poor condition in the expectancy theory point of view,and then offers strategies and recommendations of motivating vocational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expectancy theor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motivate

G71

A

1008-7427(2012)06-0019-02

2012-03-21

猜你喜欢

效价学习态度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情绪效价的记忆增强效应:存储或提取优势?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应用HyD在仔猪断奶早期可提高维生素D的效价
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动机不纯
如何提高抗生素效价管碟测定法的准确性
生物效价法测定大黄炮制品活血化瘀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