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

2012-08-15朱小英

关键词:民办学习动机动机

朱小英

(宁波大红鹰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宁波315175)

民办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

朱小英

(宁波大红鹰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宁波315175)

英语学习;动机;类型;对策

民办院校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薄弱、学习自律性低、学习动力不足,这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多问题和挑战。为此,以Gardner&Lambert以及Dornyei等人的动机相关理论为依据,对宁波大红鹰学院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及访谈,并对调查和访谈结果进行了分析,全面了解了民办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状况,并就如何激发并维持他们的英语学习动机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对策。

一、研究背景

学习动机作为英语学习中最重要,最复杂的学习者心理因素和个体差异之一,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直接决定着个体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自觉性、持久性以及努力程度,进而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乔姆斯基(1998)曾这样说道,我们教学中99%的活动就是让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国际著名应用语言学家Skehan(1998)也曾指出,有了动机,任何人都能学好语言。由此可见,作为非智力因素的动机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迄今为止,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末Gardner和Lambert的社会经典模式到90年代Dornyei的外语学习动机三层次模式,人们对动机的研究进入了多元化的时代,但是民办院校学生的动机在以往的研究中受到的关注较少。近年来,随着教育的大众化,民办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民办院校的学生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而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民办大学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策略欠缺,学习动力不足,这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多问题和挑战。因此,调查了解民办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状况并找到相应的对策来激发并保持他们的学习动机是提高英语教授和学习效果的当务之急。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动机相关理论为依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主要采用问卷以及访谈的形式以期来了解民办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类型、动机强度以及影响他们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从而找到更好的对策来提高并维持他们的学习动机。问卷主要采用国内学者高一虹等(2003)“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中的所使用的问卷,并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以及个人教学实践做了相应修改。问卷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问卷主要由28个选择题构成,这些题目均采用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莱克特五级量表形式,被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5个分级中任选一个。这28道题目中1~25道题是关于英语学习动机类型的,26~28道题目是关于动机强度方面的。为了更全面了解学生的动机情况,确保调查的效度,又根据问卷内容,拟就了访谈提纲,随机抽取了15名被试者参加了半开放式的访谈。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调查了宁波大红鹰学院的经管学院、计算机学院、机电学院三个学院2009级会计、计算机、财务管理、电子自动化专业3个班级共计115名本科生,其中男生51人,女生64人。尽管这三所学院的学生英语水平存在差异,但由于我们实行了分层教学,所选不同专业不同分院的学生属于同一层次,而且这三个班级都由笔者1人任教,因此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

(三)数据的收集处理

为保证调查研究的信度,问卷调查由笔者自己随堂发放并当场收回,发放问卷115份,回收115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09份,有效率94.7%。数据采用Excel及SPSS进行了均值、标准差以及Z检验等相关统计分析。

三、结果分析

(一)动机现状:根据对问卷数据结果的处理,我们发现民办本科院校的学生的英语学习整体动机居中(Mean=3.18,Standard=0.50),动机强度非常低(M=2.85,S=0.49),在 26~28道涉及动机强度的问题中,只有18%的同学表示“课外会保证每天有时间花在英语学习上”,10%的同学表示会“主动找出英语学习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只有13%的同学表示“在英语课上经常主动发言,踊跃参与老师组织的互动活动。”这些数据说明绝大部分学生缺乏自觉学习的意识,不愿意在英语学习上投入时间,付诸行动,并进行积极的总结反思。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通过访谈,我们发现将近63.2%的同学反映经过两年的大学学习,由于教师教学方法及教材内容等因素,自己并没有对英语更感兴趣,也就是说超过一半多的同学呈现英语学习动机退化趋势。

(二)动机类型: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民办本科院校学生主要有七种潜在的英语学习动机,即内在兴趣、成绩、学习情境、出国、社会责任、个人发展以及信息媒介,其中内在兴趣最低,出国动机次之,而且分歧较大;成绩动机位居第一,绝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通过CET-4考试,拿到学位,找份好工作,表现出极强的的功利性和实用性。这些动机根据内容也可归纳为工具型、情境型和文化型三类动机,这与国内高一虹等的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基本相同,但是与普通院校本科生相比,他们的具体的动机类型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首先,民办院校学生的内在兴趣(M=2.70,S=0.69)明显低于普通院校学生。只有24%的学生表示他们对英语有特别的兴趣,更有趣的是将近30%的同学表示不知道自己是否对英语学习感兴趣。这在访谈中也进一步得到了证实:60%多的同学学习英语是因为他们认为英语“重要”和“有用”,他们学习英语是为了为了通过CET-4考试,拿到学位,找份好工作,而不是出于内在兴趣。也有些同学认为英语是学校的一门必修课,自己没有其他选择,不得不学。说明个别同学还处于盲目状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69.8%的学生三次参加四级考试都未能达线。

其次,民办院校学生的出国动机不强(M=2.85,S=1.16)。从数据来看,不但出国动机不强,而且意见分歧较大。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高考的打击,学生低的起点导致信心缺失。也有可能是由于民办院校高昂的学杂费以及出国留学费用的不菲使得部分学生不敢再有奢望。另一方面可能是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海外人才的回归以及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去国外寻求发展。

(三)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通过对15名学生的访谈,我们发现影响他们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如下:

(1)社会需求。语言学习不同于其他科目,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进行的,必然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随着英语在世界各行各业中的广泛使用以及中国在世界贸易以及国际交流中重要地位的日渐突显,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赢得更好的个人发展机会,学生有极强的学好英语的愿望。正如学生M在访谈中这样说道:“坦率地讲,我对英语本身并不是十分感兴趣,而且我的英语水平很一般,但为了能在毕业后找份好工作,得到更多晋升的机会,我必须把英语学好。”来自机电专业的一名学生也说道:“有些机器是进口的,其操作指令也是英文的,如果我的英语不好的话,将很难胜任本职工作……”

(2)学习环境。学习活动永远不可能在真空中进行。良好的学习环境会对学习动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中国,英语学习主要通过课堂教师讲授习得,因此,教师,同伴以及学习资料是构成英语学习环境的主要要素。

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播。根据Williams和Burden(1997),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包括学习方法的传授、自信和自尊的建立、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学习环境的创设等。采访中,近40%的同学反映说教师对他们的学习动机有巨大影响。学生C说道:“我们的英语老师上课很有激情,即使是寒冬腊月,他也会讲课讲得大汗淋沥。他这种非常投入的教学热情极大地感染了我也激发了我学习英语的动机。”学生K说道:“我不喜欢以前的英语老师尽管她很漂亮。她只会照本宣科,从不给我们补充课外的知识或者设计一些互动活动。听她讲课太无聊了。现在的英语老师可爱、细心又富于创新,她会尽力创设一种活泼、宽松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我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现在很多同学对英语又感兴趣了。”

同伴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也同样影响较大。学生G反映到:“我在A班,我班绝大部分同学英语学习较好,而且他们非常用功,这种竞争的环境让我感到很大的压力同时也给了我学习的动力。”

教学资料同样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E表示:“我们的教材中有些内容已经过时,要能多一些有趣的,实用的,现时的话题,我想我会有更大的学习动力。”

此外,学生的个人兴趣以及态度信念也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一些主要因素。

四、对 策

通过本次调查和访谈,我们了解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现状、不同类型及影响他们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为了更好地激发并维持他们的英语学习动机,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一是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内在学习兴趣,即提高他们的内在兴趣动机。

从调查结果我们得知,学生的内在兴趣动机在7个动机中位居最后。只有24%的同学认为自己对英语语言本身感兴趣。对于绝大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英语就是一门不得不学的必修课,有的是为了拿到毕业文凭、有的是为了出国或者找份好工作。这就是所谓的“工具型”或“证书型”动机。无容置疑,这种动机在短时期对英语学习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大量的研究表明,内在动机或融合性动机要比工具型动机更具有持久性和积极意义。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首先需要将语言知识、技能传授与英美文化介绍相结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有意识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相关电影、文学作品、网站、报刊杂志,使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文化,了解英语语言特点,激起他们对目标语社团的好奇及好感,激发他们学好英语的动力,逐渐将工具型动机转化为内在兴趣动机,获得更持久的学习英语的动力。

二是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Dornyei(1998)指出,在所有对学习者的二语习得产生影响的因素中,教师因素排到首位。从本次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也发现,作为教学环境要素之一的教师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从个人品质到课堂管理。由于民办院校学生的特点,他们心理脆弱,自尊心强,更加在意教师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因此,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首先就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Clark和Trafford(1995)发现教师和学生都一致认为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二语习得态度的最重要变量。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英语教师首先要有得体的课堂行为举止。教师的一言一行几乎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师所有行为中,教师的亲近度包括与学生在空间或心理上的距离对学生学习动机影响较大。在平日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言语或身势语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譬如,教师可以用心尽快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并能在提问时叫出其名字。此外,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在教室来回走动,一方面拉近了师生距离,另一方面也便于适时监控了解学生听课状况。而且在课间休息时间,教师也可以与同学分享自己学习英语的经验体会也可询问他们在大学的学习生活情况。课外,也可以借助现代化的通讯平台,如QQ空间、微博或飞信等手段与学生保持联络,帮他们解疑答惑。其次,教师要充满激情,乐于奉献。教师对待工作的热情和投入会极大地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向他学习。最后,教师要富有耐心,具有幽默感,多鼓励、多给学生积极的期待、想办法创设起民主、互动、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建立起建立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如此以来,学生自然会“亲其师,信其道”,教学会受到良好的效果。同时为了更好地回报老师,不让老师失望,学生会努力学习。

当然,学校层面也可以通过成立英语角、组建英语协会、举办各种英语赛事,如英语辩论赛、演讲赛、模仿秀、英文歌曲大赛等活动努力营造英语学习的浓厚氛围,给学生英语学习提供广阔的舞台,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动力。

三是改革教学模式。

要摒弃以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而要创造一切条件,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构建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感和自我控制感,让他们在练中学,在学中悟,不断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

四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语音室、广播电台、多媒体教室,积极学习并掌握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利用视听结合的资源给学生鲜活真实的与时俱进的语言素材,使他们认识到英语承载的丰富文化及其巨大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及英语国家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其内在动机。

五是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会反过来反作用于教学,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民办院校学生特点和英语水平,我们应该摒弃传统的一张期末考卷定成绩的简单评价方式,宜采用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而且要加大形成性评价的比重,注重过程学习,将学生课堂内外的表现结合起来,多给学生自信和动力。

最后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高校的扩张,师资紧缺,一般大学英语都是大班授课,少则30~40人,多则达60~70人,这样的大班教学使得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而且进入三年级后,大学英语不再开设,有些同学考完四六级后就变得很盲目,因此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学生确立适当的目标、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意识地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动机强度为日后继续教育奠定基础。

[1] Chomsky,N.Language and Problems of Knowledge.Cambridge,MA:MIT Press,1998:181.

[2] Clark,A.and Trafford,J.Boys into Modern Languages:An Investigation of the Discrepancy in Attitudes and Performance between Boys and Girls in Modern Languages.Gender and Education,1995(7):315-25.

[3] Dornyei,Z.Motivation in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Language Teaching,1998(31):117-35.

[4] Gardner,R.C.and Lambert,W.E.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Rowley:Newbury House,1972.

[5] Skehan,P.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6] Williams,M.and Burden,R.L.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7] 高一虹,赵媛,程英,周燕.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现代外语2003(1):28-38.

An Investigation of Learning Motivation of Non-English Majors in Non-governmental College

ZHU Xiao-ying
(Ningbo Dahongying College,Ningbo Zhejiang315175,China)

English learning;motivation;motivation type;solution

It has been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non-English majors from non-governmental college are characterized by poor foundation,weak discipline and motivation in English learning,which poses a great challenge to English teaching.Thus,based on Dornyei,Gardner and Williams Burden’s classical motivation theories and models,a survey and interview with non-English major undergraduates from DHY are conducted.After the data analysis,the present study discovers the motivation situation,types as well as factors that affect these students’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Finally,some flexible solutions to motivate and sustain their motivation to learn English are put forward.

G522.72

A

2095-2708(2012)01-0081-03

2011-06-10

猜你喜欢

民办学习动机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论民办独立院校的“企业化经营”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