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的形而上学”研究中的康德哲学资源及其限制
——评陶悦新著《道德形而上学——牟宗三与康德之间》

2012-08-15刘爱军

关键词:牟宗三语词康德

刘爱军

(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道德的形而上学”研究中的康德哲学资源及其限制
——评陶悦新著《道德形而上学——牟宗三与康德之间》

刘爱军

(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纵观中国的哲学界,在有关中国哲学的当代研究中,对于牟宗三哲学的个案性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一个持续的热点。一方面,许多博士生和硕士生都选择了牟宗三思想作为他们毕业论文研究的对象,许多有关牟宗三哲学方面的学术文章也逐年增加;另一方面,中国内陆出版界近十五年来对于牟宗三哲学著作的引进和出版也如火如荼。20余年来,大陆学术界由对于牟宗三哲学的陌生、了解再到系统性的学理研究,其发展之迅速令人惊叹。首都师范大学陶悦老师依据其博士毕业论文而完成的《道德形而上学——牟宗三与康德之间》一书,无疑是对牟宗三哲学进行深入研究的一个有益尝试。

牟宗三是当代新儒家学者中著述丰富、思想深邃、影响广泛、创发甚多的一位,因此,对于其思想的持续不断的研究热情便在所难免。回顾20余年来国内学者有关牟宗三哲学思想的研究,我们可以粗略地将其分为如下两个阶段。

20世纪90年代这十年左右的时间,是一般性地介绍和研究牟宗三哲学的阶段。除了颜炳罡的《整合与重铸——当代大儒牟宗三先生思想研究》一书之外,在这一阶段,许多学者往往是通过现代新儒学的视角来介绍和宣传牟宗三的思想。今日看来,我们很难说这些介绍和宣传代表了一种深刻而系统的研究,但是,在中国哲学独特发展的时期内能够为新儒家,尤其是具有不同政治立场的牟宗三思想留有一席地位,都具有不小的理论贡献和现实价值。体现在著作上,这一阶段的成果主要有:郑家栋的《现代新儒学概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本体与方法——从熊十力到牟宗三》(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道德理想主义的重建——牟宗三新儒学论著辑要》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当代新儒学史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黄克剑、周勤的《寂寞中的复兴——论当代新儒家》 (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黄克剑、林少敏的《牟宗三集》 (当代新儒学八大家集之七,群言出版社1993年版),黄克剑的《百年新儒林——当代新儒学八大家论略》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颜炳罡的《整合与重铸——当代大儒牟宗三先生思想研究》(台湾学生书局1995年版)、《牟宗三学术思想评传》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版)、《当代新儒学引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版),王岳川的《牟宗三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幺峻洲的《当代新儒学与当代新儒家》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等等。

21世纪之初的十年,是系统性和专门性地研究牟宗三哲学思想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是,一些学者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撰写并出版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从这些已经出版的著作来看,他们的研究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停留在一般性的介绍和研究水平,而是通过一些具体的理论点,如“道德的形而上学”、“智的直觉”、“三系论”、知识论、理论渊源等方面来评判和研究牟宗三哲学。这一时期的研究著作主要有:郑家栋的《牟宗三》(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闵仕君的《牟宗三“道德的形而上学”研究》(巴蜀书社2005年版),陈迎年的《感应与心物——牟宗三哲学批判》 (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杨泽波的《牟宗三三系论论衡》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王兴国的《契接中西哲学之主流——牟宗三哲学思想渊源探要》(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牟宗三哲学思想研究——从逻辑思辨到哲学架构》(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殷小勇的《道德思想之根——牟宗三对康德智性直观的中国化阐释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刘爱军的《“识知”与“智知”——牟宗三知识论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程志华的《牟宗三哲学研究——道德的形上学之可能》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盛志德的《牟宗三与康德关于“智的直觉”问题的比较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等等。

众所周知,作为20世纪当代新儒家最杰出的代表人,牟宗三在诠释儒家哲学并力图将其现代化的过程中,往往是大量地吸取了西方哲学的思想。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贝克莱、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杜威、怀特海、罗素、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C.I.刘易斯等人的思想,都成为其思想研究的资源。不过,在这些西方哲学思想资源中,牟宗三用力最多、阐发最多、创新最多,当属他对康德哲学的介绍、研究和批判。从1944年6月发表在《文史杂志》第3卷第11/12期的《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这篇长文开始,牟宗三便开始了康德哲学的研究。此后在文章方面有,1944年11月发表于《理想与文化》第7期的《论纯理》,1948年1月发表于《学原》第1卷第9期的《知觉现象之客观化问题》,1954年2月16日发表于《民主潮》第3卷第17期的《我了解康德的经过》,1980年2月发表于《鹅湖月刊》第5卷第8期的《康德与西方当代哲学之趋势》,1982年11月发表于《鹅湖月刊》第8卷第5期的《康德道德哲学述评》等。在康德著作翻译方面则有《康德〈纯粹理性之批判〉》 (1983)、《康德的道德哲学》(1982)、 《康德〈判断力之批判〉》 (1992-1993)。在康德哲学思想研究的著作方面有《认识心之批判》(1956-1957)、《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1971)、《现象与物自身》(1975)、《圆善论》 (1985)、 《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1990)等。

抛开一些学者以“水土不服”、“叠床架屋”名义进行的批判不谈,单就牟宗三围绕康德哲学而展开的极其丰富、宏阔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视野而言,直到今天,在中国的学术界还没有人能与之媲美。不过,要能够深入系统地研究牟宗三的康德哲学研究,起码得要做好三件事情。一是对康德哲学有准确、深入、本真的理解,二是对牟宗三哲学有通盘而准确的把握,三是通过比较性的研究来客观把握牟宗三在诠释康德哲学过程中的独创性及其理论限制之处。陶悦的这一著作,显然也是力图在这三个方面进行有益的工作。当然,由于康德哲学是很明显的学院派哲学,牟宗三也是一个极富逻辑思维和理性思辨的哲学家,因此要想真正做好这三件事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事实上,能够以牟宗三的“道德的形而上学”为切入点进行与康德哲学的比较性研究,不仅需要一种极大的哲学理论思考的勇气,更需要一种劳心费神的反思性的哲学思辨精神。陶悦显然是以这样的勇气和这种精神来从事相关研究的。

当然,在研究牟宗三思想的时候,我们首先不能不注意和面对牟宗三哲学思想阐发中的独特语词系统。例如,“分解的尽理之精神”、“综合的尽理之精神”、“理性之架构表现”、“理性之运用表现”、“理性之外延表现”、“理性之内容表现”等语词。从总体上来看,牟宗三在行文过程中主要使用了三套语词系统:西方哲学尤其是康德哲学语词系统,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语词系统,牟宗三自己独自创立和使用的语词系统。在清晰、准确和合理运用这三套哲学语词来阐明思想方面,牟宗三做出了长期艰辛的尝试,其背后突显出在从事哲学思考与写作中,如何真正实现语言的运用与思想表达之间的有效一致是多么的重要。牟宗三在这方面的探索不能不说是一种勇敢而特具创新的尝试,但也正因此,当我们今日理解和诠释牟宗三哲学思想的时候,便不得不面对其独特的哲学语词系统,以及其极富概念化或范畴化的理性思辨哲学。公允地讲,国内学人目前的牟宗三思想研究鲜有能不为其文风所影响的,因此在这些研究中,一般性的介绍、整理和评价的成果便占据了绝大部分。这一方面可以说是由于牟宗三所处理的哲学问题具有很强的纯粹思辨哲学的味道,另一方面想必直接与学者们未能走出牟宗三哲学语词藩篱所造成的。

陶悦的新著《道德形而上学——牟宗三与康德之间》,是牟宗三研究中的第二个发展阶段的一个成果。此书的写作目标是:试图先从微观的角度厘清牟宗三与康德关于道德形而上学中基本问题的差异,然后再分析具体差异背后二人在理论旨归上的相同之处,进而力求公正地评判牟宗三的道德形而上学理论。全书共包括八章,分别从“牟宗三与康德”、“物自身:事实概念还是价值概念”、 “自由意志:假设还是呈现”、“智的直觉:上帝的专利还是人的潜能”、“人的有限与无限”、“‘道德底形而上学’与‘道德的形而上学’”、“信仰与境界:圆善的实现”、“中西哲学交融与碰撞的精彩”等八个方面,对牟宗三的“道德的形而上学”思想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讨论。

通观此书,它应当属于一种文本诠释的范围,这与国内目前能够看到的围绕牟宗三的“道德的形而上学”问题而撰写的著作一样,都是严格根据牟宗三相关著述的文本进行的研究。此书具有如下三个突出的特色:一是通过各个角度来系统性地分析牟宗三与康德哲学尤其是二人形而上学思想之间的异同;二是通过澄清牟宗三对康德思想的误读,来阐述他与康德哲学的相同之处;三是通过对牟宗三与康德哲学进行比较性研究,以同情和理解的态度客观地论述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的理论价值及其基本限制。通盘来考察牟宗三的“道德的形而上学”体系,我们也应当客观地正视这一体系背后的理论限制。对此,陶悦的评价有两点:第一点,在“道德的形而上学”的阐发背后,牟宗三实际上是将康德哲学儒学化了;第二点,在“道德的形而上学”的阐发背后,牟宗三实际上始终采取的是一种儒学中心主义的立场。整体来看,陶悦《道德形而上学——牟宗三与康德之间》一书对牟宗三与康德形上学思想异同的多层面与系统性阐发,表明作者已经具有了专业的学术素养和思辨的哲学精神,正因此她才会在牟宗三与康德形上学思想的异同阐释中达到了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剖析。此外,对于牟宗三误读康德哲学的澄清体现了她本人对于牟宗三与康德哲学相一致之处的重视,而辩证分析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的思想价值与理论限度,则体现了她本人在对待牟宗三思想的可资借鉴的辩证立场。

牟宗三所独特阐发的“道德形而上学”应当说是中国现代哲学发展中的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的方面,任何以儒家思想来思考形而上学问题的哲学家们,也许都难以越过牟先生的思考而展开。正如陶悦所言:牟宗三的道德的形上学不仅意味着一个发展过程的终结,更意味着一个崭新的发展过程的开始。处于现代文化多元主义背景下的儒家学者们,如果采取一种开放交流的态度、批判创新的精神来处理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定会开辟出一片丰富、广阔的园地,后牟宗三时代的哲学也定将呈现出一片难以预料的精彩!在此衷心祝愿陶悦能够基于对于牟宗三思想文本的解释,在新儒家思想研究的征途中不断地取得丰富而原创的学术成果!

[1]陶悦.道德形而上学——牟宗三与康德之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B26

A

2095-0292(2012)02-0138-03

2011-12-26

刘爱军,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当代新儒学及哲学知识论研究。

[责任编辑 薄 刚]

猜你喜欢

牟宗三语词康德
周文疲弊与诸子起源——论牟宗三的诸子起源说
牟宗三对康德良知学说的双重误释
你是那样美 唐心语词
《老子》“自”类语词哲学范畴释要
纯接受性的被给予?——康德论自我刺激、内感觉和注意
牟宗三“道德创造心性论”探微
艺术百家
一首诗开始的时候
康德是相容论者吗?
对康德空间观的误解及诘难的澄清与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