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年多期制种控制微粒子病的体会

2012-08-15袁胜逸章孟贤

蚕桑通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收蚁微粒子蚕室

袁胜逸,章孟贤

(嵊州市蚕种场,浙江嵊州312400)

我场为1952年建立的专业种场,一直以来是浙江省内规模较大的原蚕饲育区种场。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规模逐年下降。2011年根据全场的销售形势和原蚕区生产基地的实际情况,对全年的蚕种生产布局进行了调整,在往年春、晚秋进行蚕种生产的基础上,增加了夏、早中秋的蚕种生产,全年四期饲养原蚕制种。场全年生产蚕种12万张、kg茧制种量4.5张,蚕种微粒子病淘汰率为零。微粒子带毒合格蚕种率为19.04%。周年蚕种生产布局下,微粒子病的防控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回顾一年以来的工作,主要是做好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合理的生产布局

生产布局历来是生产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调整之前,翻阅了我场曾经进行过早秋生产的一些气象资料、生产情况的资料,基本摸清了当时生产情况。同时向专家、教授请教了布局调整的生产可行性,向曾经进行过夏、早秋蚕种生产的兄弟单位进行了咨询、取经,最终形成了周年生产布局的思路。

1.1 确定生产的期数

根据生产效率的最大化原则和防微、安全生产角度,确定周年春、夏、早中秋、早晚秋四期与丝茧育基本同步的原蚕生产布局,原蚕饲育户周年不再进行丝茧育的生产。

1.2 确定收蚁日期

根据饲养品种的发育经过以及合理饲养间隔期的原则,确定各期的收蚁日期:春期4月底,夏蚕6月底,早中秋8月初,早晚秋9月中旬。然后根据具体的生产情况进行了个别微调。

1.3 调整夏、早中秋的制种方式

针对四期制种间隔期,特别是夏、早中秋、早晚秋时间的重叠的情况,确定了春、晚秋在各生产点就地制种,夏、早中秋统一送场集体中保护制种,使夏、早中秋两期原蚕饲养与制种生产两地分开,避免了因制种与下一期生产蚕前消毒时间重叠而产生的交叉感染。

1.4 掌握好叶种平衡

根据桑树的生产特性与产量特性,以春期饲养规模的基础,对夏秋的生产规模作了一个要求:夏蚕生产规模为春期的20~25%,早中秋为春期的50~55%,早晚秋为春期的80~85%,基本在全场范围内做到了叶种平衡,同时提高桑叶的利用率。

2 建立一套完整的考核机制

2.1 对场部技术人员进行了以数量为基础的直接考核

每个生产点确定一个考核标的,生产点技术员的奖金为该生产点的合格蚕种张数乘以标的为总产值减去该生产点的所有成本,实质是进行了生产承包责任制。发生微粒子病蚕种淘汰时,不仅淘汰蚕种不能计入张数算产值,还要按估产时的蚕种淘汰比率在实发奖金中按比例扣除奖金。带毒合格蚕种每张扣0.5元,直至奖金扣完为止,迫使技术人员在生产中把防微工作放在所有工作中的首位。

2.2 对原蚕饲育户主要进行了三方面的考核

①提取茧价4元/kg,留作年终返利,根据生产实绩kg茧计发返利,返利标准以kg茧4.8张时1.3元/张为基数,kg茧上浮或下降0.1张,返利也相应上浮式下降0.1元,返利金额占该农户总茧款的10%左右。当该饲育户所生产的蚕种因微粒子病淘汰时所有返利全部取消。当饲育户生产的蚕种为带毒合格种时,饲育户所得返利以8折计发。

②根据夏、秋蚕的生产技术要求,设立了浸叶补贴,浸叶补贴按7元/g计发,带毒合格种以4元/g计发,蚕种淘汰时以2元/g计发。

③在夏秋蚕生产时设立无毒奖,无毒蚕种每张奖励0.1元。

综上所述,当一户农户生产规模约70 g/年,年终考核时大约共计有2500~3000元各项奖励,当蚕种发生微粒子超标淘汰时,则年终改为200元左右,经济上二者差距非常大。

3 抓好硬件设施的投入

蚕、制种操作都可在专用蚕室内进行集中饲养。针对夏、秋生产的气候特点,添置维修了120台窗式空调,每个蚕室、蔟室、制种室都装好空调,所有的生产用房都有降温与升温设施。生产区与生活区基本隔离,生产区基本封闭,在生产用房上基本做到专业蚕种场的水准。

4 建立一套完整的生产技术规程

4.1 抓好桑园管理

首先根据历年来虫情发生情况,密切观察,做好虫情预测,根据虫情及时做好桑园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在防治时做到三统一。统一时间:全年基本固定6次治虫时间,春季3月底4月初;夏伐后白拳治虫;夏季结束的7月下旬及早中秋结束8月中下旬。每次根据治虫的要点,针对性地布置农药种类与浓度。统一方法:根据每次治虫的防治部位,掌握合适的喷雾方法和喷零动作要领。统一范围:每次治虫除了主要的桑树外,必须同时治到桑园四周杂草,同时以村为单位动员丝茧育农户尽量按我场桑园管理要求治虫。其次是根据桑树发育情况,落实好各阶段的桑园管理要求。春季抓好N、P、K配合施肥工作,开沟排水工作和摘芯工作,夏秋季做好每期合理留叶工作,夏蚕以疏芽为主,早中秋结束留叶15片为宜,多余叶要及时摘除以防硬化和产生越代虫情。

4.2 抓好消毒工作

4.2.1 做好养蚕前消毒工作

每期饲养前15~20 d开始做消毒工作,每个生产点根据本点实际情况,制订消毒计划,并上报场部。蚕室具消毒严格按照毛消→清洗→消特灵液浸渍消毒→福尔马林石灰重蒸消毒步骤。蚕室具消毒结束后,及时搞清蚕室环境进行漂白粉液消毒,同时对平时饲养人员居住的家庭环境进行一次清扫与消毒。所有消毒工作结束后,各生产点技术员自己对蚕室具、蚕室环境、桑园地、家庭环境抽样本送场检查,发现微粒子孢子存在及时补消毒。然后由场组织人员进行抽样检验,力求养蚕前蚕室具及环境清洁无毒。

4.2.2 重视蚕期的消毒工作

①蚕室门口都配有低矮消毒池,上放漂白粉液,进出门口都要求脚踏漂白粉液进行鞋底消毒。

②蚕室地面每天用1%漂白粉液进行消毒,做好养蚕人员洗手、换鞋入室等个人卫生习惯工作。

③加强贮桑室的管理。桑室有专用拖鞋,进入贮桑室顺换鞋入室,贮桑室、用具每天1%漂白粉液消毒,桑叶蒲、桑叶篮进入贮桑室必须下垫尼龙或蚕匾。

④小蚕期用过蚕匾、蚕网、尼龙等蚕具消毒后方可再次使用。

⑤抓好蚕座常规消毒工作,每次加网前用防僵粉蚕座消毒,大蚕期每天用漂白粉防僵粉消毒,熟蚕用漂白粉防僵粉蚕体消毒。

⑥建立集中的蚕沙坑,生产过程中的蚕沙、垃圾、死蚕、死蛹、蛾子在蚕沙坑集中统一处理,蚕期中及时淘汰病弱蚕、迟眠蚕淘汰时先在漂白液中浸渍,然后到蚕沙坑统一深埋处理。

⑦及时做好回山消毒工作,养蚕制种结果时,立即进行蚕室及环境的毛消,然后进行大扫除,垃圾、稻草等废弃物集中统一烧毁,然后进行清洗,再进行消毒。把一期生产中生产的病原菌污染控制在最大小的范围。

4.3 加强预知检查

4.3.1 养蚕前检查

养蚕前消毒工作时,抽样检查,基本掌握微粒子孢子分布情况,使消毒工作有目的性、针对性。

4.3.2 做好补正检查

收蚁时分户包种收蚁、收蚁后各户底板与蚁蚕分别包好,写上村别、品种、饲育户姓名、进行登记,并即刻进行镜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3.3 做好迟眠蚕检查

在饲养过程中,每饲育户迟眠蚕中,随机抽取1龄100头、2龄50头、3、4龄各20头,蔟中不结茧蚕10头,进行镜检,发现微粒子孢子,及时淘汰该饲育批。

4.3.4 做好促进检查

每饲育户抽取早熟茧10颗、迟熟茧10颗,统一放在温度30℃,相对湿度85%蚕室中保护至发蛾,集中镜检。各饲育户苗蛾、未蛾都及时送场镜检,发现有微粒子孢子,该饲育批及时淘汰,针对各时期微粒子孢子的检出情况,制订了饲育户淘汰补偿的方案。

4.4 坚持全龄浸叶

食下感染是微粒子孢子的主要途径,桑叶消毒是控制微粒子孢子传染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在生产中严格要求饲育户全程所饲桑叶须用0.3%有效的漂白粉液浸渍晾干后给叶,制订浸叶操作规程,重点抓好浸叶过程中的有效氯下降、浸渍时间不到、有少量桑叶漏浸等三个在操作中容易疏忽的问题,做到全程不漏浸,浸好叶,从而达到很好的效果。

5 加强技术培训

所有的生产布局、考核机制、硬件设施、技术规程都是死的,落实才能有效,而落实的主体各饲育户素质参差不齐,防微意识有高有低。为使广大蚕农深入了解微粒子病危害性、传染途径、发病规律、防治方法等基本知识,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我场每期生产中都定时于消毒前、收蚁前、四令期初、上蔟后四个时期分各生产点组织饲养户、操作人员进行以防微为重点,良繁技术为基础的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培训,提高饲养素质,提高技术措施的落实率。

通过一年的工作,基本摸清了周年蚕种生产优质、高产的规律。在以后的工作中,摸索总结,能不断地完善周年蚕种生产的技术规律,为场的效益和蚕种生产稳定作出一定的贡献。

猜你喜欢

收蚁微粒子蚕室
家蚕原种繁育微粒子病防控措施及成效
家蚕微粒子病防治的十点体会
散卵蚕种收蚁新方法——白纸袋收法
秋蚕饲养前消毒防病技术
原蚕区微粒子病防控体会
沼气养蚕的技术
广西家蚕原种微粒子病发生情况调查*
河南一化二放秋柞蚕收蚁日期探讨
养蚕消毒防病技术
散卵蚕种定卵收蚁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