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气管镜检查中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及其防治对策分析

2012-08-15陈世雄高宝安阮玉姝曾凡军

重庆医学 2012年7期
关键词:支气管镜痉挛气管

陈世雄,高宝安,阮玉姝,曾凡军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呼吸科,湖北宜昌443003)

支气管镜检查是呼吸内科常见而重要的检查手段,目前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已被广泛使用。但如果操作不规范或适应证把握不严,将引起不同程度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本院呼吸科1983年7月至2010年12月对5 986例患者进行了支气管镜检查,现将因支气管镜检查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及其防治对策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1983年至2010年12月接受支气管镜检查的门诊及住院患者5 986例,其中,男3 548例,女2 438例;年龄12~81岁,平均54.6岁。检查项目由最初的常规肉眼观察、细胞刷检、腔内肿物及支气管内膜活检,到近5年来开展的有盲目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transbronchial lung biopsy,TBLB)、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及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检查设备:奥林巴斯C3、奥林巴斯BF-P20纤维支气管镜、BF-240电子支气管镜及BF-260电子支气管镜。

1.2 检查方法 检查前评估拟检查者心、肺功能,凝血功能及一般情况,由呼吸专科医生决定是否实施支气管镜检查。通过评估,患者于检查前4h禁饮、禁食。采用2%丁卡因咽喉部喷洒或带氧雾化吸入麻醉,10min后患者出现轻度吞咽梗阻感,无心慌、呼吸困难即可进行支气管镜检查。

1.3 严重并发症的诊断标准[1](1)死亡: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过程中出现呼吸、心搏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2)大咯血:检查前无咯血、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检查、治疗操作过程中,或检查后1h出现出血或咯血(>200mL);(3)喉、气管或支气管痉挛:支气管镜进入声门前后,突然出现声门紧闭,气道狭窄等喉、声门、气管或支气管痉挛症状,患者有濒死感,不能继续操作;(4)心律失常:操作过程中患者出现各种心律失常,主要为窦性心动过速,房性、结性及室性早搏,亦可有T波低平,ST段下移,Q-T间期延长,严重者可出现心搏骤停;(5)继发肺部感染:术前肺内无感染征象或感染已基本控制,检查后48h肺内病灶出现或增多、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发热、抗生素治疗有效;(6)结核播散:肺内病灶经活检、刷检或痰检确诊为结核,检查时气管、支气管黏膜正常,支气管镜检查后发生支气管播散;(7)肿瘤转移:肺内活检造成肿瘤的肺内种植转移;(8)气胸、纵隔气肿:操作时,或操作后出现气胸或纵隔气肿;(9)食管-气管瘘:操作后患者出现进食、饮水呛咳症状,可见瘘口;(10)气管穿孔:操作后出现气管壁坏死、穿孔;(11)气道梗阻:操作前气道尚通畅并可通气,操作后气道较前明显狭窄或完全梗阻,甚至窒息死亡。

2 结 果

本组5 986例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中出现严重并发症35例,占5.85‰,其中喉、气管或支气管痉挛16例,占2.67‰;大出血14例,占2.34‰;严重心率失常4例,占0.67‰;大咯血死亡1例占0.17‰。

3 讨 论

支气管镜检查是呼吸内科重要的常规检查。近10年来,随着支气管镜硬件设备的不断更新及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支气管镜由单一的检查手段已向部分腔内疾病的治疗过渡。支气管镜临床应用过程中导致的严重并发症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金发光等[1]调查23 682例支气管镜检查,指出其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7.39‰,死亡率为0.13‰。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1996年对支气管镜并发症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7‰,死亡率为0.07‰[2]。韩仰光[3]分析5 387例接受支气镜检查的患者,其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3.35‰。曾军等[4]回顾性分析了4 126例支气管镜检查的严重并发症,调查结果显示其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5.3‰,死亡率为0.24‰。秦军与高媛[5]报道1 658例支气管镜检查后出现心肌梗死并导致患者死亡1例,死亡率为0.6‰。王伟等[6]报道了2例因支气管镜检查而死亡的病例(死于大咯血、丁卡因过敏各1例)。本组5 986例接受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35例(5.85‰),死亡1例(0.17‰)。

本组出现喉、气管或支气管痉挛16例,其中5例仅在麻醉数分钟后、支气管镜检查前出现呼吸困难,呼吸频率超过35次/min,口唇发绀,双肺满布哮鸣音,立即终止检查,经吸氧,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及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等综合处理后,病情好转;另11例为支气管镜检查中出现明显呼吸困难,氧饱和度下降至80%,双肺满布哮鸣音,立即终止检查,给予面罩吸氧,带氧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溶液,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喉、气管或支气管痉挛的发生可能与个体高敏体质有关,在麻醉药及支气管镜的刺激下出现痉挛,在预约支气管镜检查时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检查室内应备齐抢救设备及药物,检查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必要时进行心电及氧饱和度监测,一旦确认喉、气管或支气管痉挛,应立即终止检查并进入抢救程序。

咯血并非支气管镜检查的绝对禁忌证,但支气管镜检查引起大咯血应引起高度重视。本组5 986例患者中14例咯血,发生率为2.34‰,其发生原因为腔内肿块活检(9例)、盲目TBLB(4例)及支气管内膜活检(1例)。其中1例接受盲目TBLB的患者出血量约400~500mL,所取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动脉血管。当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患者发生持续出血时,操作者应镇静,在出血部位远端迅速吸引,同时在出血部位推注1∶5 000肾上腺素或白眉蛇毒血凝酶,清理对侧管腔内积血,患者行鼻导管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加用垂体后叶素,紧急备血,必要时气管插管,待出血停止后再拔出支气管镜,切忌出血后立即拔镜。本组的1例死亡患者于检查前2周咯血1次,量约200mL,CT提示右肺新生物,支气管镜下见右中间支气管管腔菜花状新生物,不全阻塞管腔,检查后取活检过程引发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

支气管镜检查引起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较低,可能与患者在检查中并没有常规进行心电监测有关。本组有4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发生率为0.67‰,主要表现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S-T段改变,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慌,停止操作,给予吸氧、对症处理后,患者症状逐渐好转。

分析支气管镜检查的并发症,主要有以下原因:(1)对患者病情评估不充分,适应证、禁忌证把握不严,对曾有大咯血或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不够重视。(2)操作不规范,操作者活检前应常规用1∶5 000肾上腺素预防出血,气管内肿瘤、肿瘤表面血管丰富或近期接受放、化疗者均不易实施活检。(3)抢救设备及药品配备未到位。(4)由于支气管镜检查并发症发生率不高,操作人员思想麻痹。

总之,支气管镜检查可引起严重并发症,规范操作、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前充分准备及思想上高度重视是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1] 金发光,钱桂生,傅恩清,等.支气管镜在诊疗过程中发生的严重并发症及防治方法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5):315-317.

[2] 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肺科学会纤支镜支气管镜学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严重并发症调查[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6,19(4):226-227.

[3] 韩仰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生严重并发症探讨[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13(2):140-143.

[4] 曾军,林材元,钟维农,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严重并发症回顾及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1998,4(6):37-39.

[5] 秦军,高媛.纤支镜检查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及其处理[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6):764-765.

[6] 王伟,王阁凤,马秀文,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严重并发症的预防并结合文献对2例死亡病例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1998,4(5):58-60.

猜你喜欢

支气管镜痉挛气管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活检对于肺外周病变诊断价值
新型多功能气管切开堵管器的制作与应用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经支气管镜活检联合刷检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
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痉挛痛的影响效果
痰热壅肺证肺炎患者纤维支气管镜象表现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