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先进军事文化认识的几个误区

2012-08-15方朋钦

关键词:战斗力我军军人

方朋钦

中国先进军事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质量。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个重大问题的决定》[1],指明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成为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基本遵循。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军事文化建设。当务之急,必须澄清对我军先进军事文化认识的几个误区,科学回答什么是先进军事文化,怎样建设先进军事文化,从而摆正位置、扎实发展,努力提高整个军队的战斗力。

一、误区一:狭义认识军事文化

何为军事文化,目前学界对其认识和定论不一。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军事文化是军人在军事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行为和思维方式、精神状态等构成的观念形态的总和。很显然,这是把军事文化简单看成是军人的文化生活,忽略了军队器物、军队制度和战争特点研究方面的建设,是较为狭义的理解。这种偏颇性的认识往往会导致军事文化的失衡性发展,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军队建设的步伐。因此,正确、全面地认识理解军事文化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

所谓军事文化,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决定并反映特定的军队、军人和军事活动的思想、观念以及由这一思想观念物化成的环境、器物、制度和行为的总称,是人们在军事实践中所形成的军事创新能力,军事活动方式以及创造的精神成果[2]。这个概念的界定就较为全面,反映了军队、军人和军事活动三大方面,简括为军事思想文化、军事物质文化和军事行为文化,是集军事物质、精神文明成果之大成的群体文化。军事物质文化是载体文化,军事思想文化是观念文化,军事行为文化是形式文化。

先进的军事文化是推动军事发展的巨大动力,越是先进的军事文化,越是能增强部队的战斗力。没有先进军事文化的军队是没有生机活力的军队,没有生机活力的军队是不可能打赢现代战争的。毛泽东早就深刻指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3]我军先进的军事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创立和发展起来的,是在继承中国传统优秀军事思想并有效借鉴国外先进军事思维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我军的实践相结合,不断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从而形成了符合人民军队发展方向,体现我军战斗力,具有我军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先进军事文化。比如,我军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正是在这些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之下,我军为革命事业、为人民利益和国家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充分展示着人民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光辉形象。

二、误区二:先进军事文化等同于文娱活动

从功能上讲,军事文化具有教育性和娱乐性两大方面。繁荣发展先进军事文化一般采用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只是在开展活动实践中,往往处理不好二者的结合点。许多人认为,军事文化就是军队中开展文娱活动的文化,是军队的 “休闲文化”,而“休闲文化”常常是“雅俗共赏”的。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基层为缓解官兵训练、工作、生活产生的精神压力,便经常举办文娱活动。一些文娱节目没有进行有效审核、理性选取,只追求社会流行,活动现场气氛活跃,有笑场即可,因而活动没有品位,没有教育性,没有军味,过于大众化、粗俗化,甚至带有低级趣味。特别是一些社会流行夹杂着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的思想文化,对广大官兵的精神支柱的冲击与影响不可低估。有些基层单位为体现军事文化的教育性,硬是在活动安排上强加教育思想,结果生搬硬套、枯燥乏味,难以引人入胜、深入人心,这极大地影响了军事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影响了部队战斗力的提升。

把军事文化建设仅等同于文娱活动的另一个后果是许多官兵没有了整戈待旦的精神状态。我军自1979年以来基本没有再打过仗,在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题之下,世界的局部战争也似乎“影响不到我们”,致使许多官兵认为战备教育可有可无,只是摆设做样子而已,反而以“安全无事故”的工作取代战斗力的培养。这些模糊认识会极大地削弱我军战斗力,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极为不利。

先进军事文化建设不能仅看成是安排军队文艺娱乐活动,更应是透过军事文娱活动,强化军队阵地建设。要加强军队的阵地建设,就必须树立文化阵地意识,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占领思想高位,始终突出军事文化为培养军队战斗力服务的宗旨。

首先,要唱响主旋律。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对军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是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现实需要。根据这样的建设需要,我们要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样式,丰富文化题材、品种、风格和载体,开展文艺作品创作,加强宣传工作与新闻出版业建设,普及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进行军营网络文化建设,打造深入人心又深具社会影响力的军事题材。例如,《亮剑》《士兵突击》《潜伏》等的影视作品,坚持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始终保持军事文化的高格调,并把这种主旋律精神教育寓于各类活动之中,潜移默化地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应对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使广大官兵能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价值追求。同时,要积极适应广大官兵陶冶情操和提升修养的文化渴求,以新的思路推进军事文化“硬件”载体如军事图书出版社、军事类报纸、电视军事频道、电台军事栏目等等的建设发展,同时努力拓展新兴媒介载体如电子图书馆、网上博览馆、动漫游戏、手机短信、博客微博等,为官兵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文化服务,促进官兵全面发展。

其次,要深入打造军队战斗精神。军队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战斗力的保持、提高和释放而展开的,因而军事文化就必然具有战斗文化的本质属性。当前的国际国内局势,要求我们的军事文化建设必须紧贴部队的中心任务,始终围绕着“打得赢”、“不变质”的目标取向,坚持把军事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战争观、部队主题教育、战斗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保证我军的战斗精神立于坚实稳固和成熟理性的基础之上;发挥实际的特殊培养功能,切实在实战背景下严格训练军队,在战备执勤和重大任务中摔打军队,从而提升军队整体战斗力,推进军队全面建设和发展。

三、误区三:唯有军人建设军事文化

在军事文化建设主体上的认识误区,是军人建设军事文化,认为军事文化是军队的事情,与社会无关,与其他部门、行业无关。这种狭隘的思想认识限制了军事文化的纵深发展,也影响其与社会文化的交融共生。

军事文化建设的主体应实现从只重军人群体向全社会广泛参与、全民建设转变。首先,国家应采取切实措施推动军人荣誉制度的建立,深化文化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把先进军事文化融入到社会教育和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使军人荣誉深入民心。其次,政府和社会要通过完善的政策法规,妥善地处理好军人奉献和待遇的关系,不断改善转业军人的就业环境,提供再工作与生活的各种便利,激发广大官兵为国为民甘愿牺牲奉献的价值认同感和职业自豪感。第三,要在社会上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国防教育日”,搞活各类拥军护民、军民共建活动,大力宣扬我军优秀军事文化,激发整个民族的尚武精神和对军人的情感。第四,要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网络的功能作用,将其作为先进军事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把有益于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军事文化融入各类网站、节目中,注重军事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相互交融。许多转业军人和退伍军人在社会上展现了训练有素的能力和品质,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使社会出现了“向军队学管理”的新思潮。先进军事理念与社会文化的结合,成为了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标杆。

拿破仑说过,世界上有两种力量——剑和精神。先进的军事文化就是利剑和精神的完美结合,能焕发出强大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要始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在创新中加强先进军事文化建设,巩固和提升军队战斗力。

[1]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 [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0/25/c_1221977 37.htm

[2]孙健.大力发展军事文化[J].决策与研究,2009(9).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4]中央军委.关于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jrzg/2012-01/28/content_2053122.htm

猜你喜欢

战斗力我军军人
提升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战斗力的建议
战斗力爆表的棘龙
动物军团的战斗力
军人就该这个样
四有军人歌
军人的自信
军人“四有”歌
我军第一个无线电队的组建和作用
发扬我军官兵一致的光荣传统
对建国以来我军履行对内职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