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教师素质现状及培养模式研究

2012-08-15周道凤

关键词:素质大学英语

周道凤

(河南师范大学外语教学研究部,河南新乡,453007)

大学英语教师素质现状及培养模式研究

周道凤

(河南师范大学外语教学研究部,河南新乡,453007)

目前高校大学英语教师面临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工作量繁重、科研能力不强、知识面窄,教学理念、方法陈旧、专门用途英语教师奇缺等问题。为改变这一现状,提出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模式。

大学英语教师 素质;现状;培养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文化多样化、社会生活信息化、国际交流不断扩大化的时代,英语的作用日益突出。21世纪这一高科技经济时代、信息时代、智力和人才竞争时代所需要的不仅是一批高素质的英语专业人才,更需大批懂英语、精专业、综合素质较高的各类专业人才。大学英语教师的素质是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不断培养和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满足学生具备较好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满足其成长、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需求。

一、大学英语教师素质现状

大学英语教师素质直接关系到教学改革的成败。目前,我国大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不容乐观。束定芳的调查发现:“目前许多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系统的理论培训,教学缺乏理论研究的支持。[1]”戴曼纯、张希春通过一项大型调查,考察了我国高校英语教师的基本情况,结果发现:教师目前的工作负担较重、年龄结构不合理、男女比例失衡、无研究生教育背景者比例较大、科研实力有待提高[2]。

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师整体素质有所提高,基本能满足高校不断扩招的需求。然而,其中的大多数只是具备了英语学科的知识,达到了“能教”的层次,离“会教”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整体而言,师资力量薄弱,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不合理、教学任务繁重、科研能力不强、知识面窄、教学理念和方法落后等问题依然阻碍大学英语教师的自我发展,影响大学英语教学和科研工作。

(一)师资力量薄弱

近十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然而,由于受经济、环境、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教学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的英语教师曾大量流失,同时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又难以吸引科研实力和潜力较强的博士研究生,因而,难以建设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综合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的领头人和主力军队伍。同时,由于前些年高校急剧扩招而英语专业研究生还较为缺乏,大量本科生进入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其自身素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科研能力等方面都不容乐观。近几年来,具有扎实专业水平和科研基础的英语专业研究生不断进入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然而,这批新增教师力量教学经验尚不足,教学工作量繁重,缺乏高素质教师的帮带,难以在教学和科研上快速成长,从而造成师生比例失调,师资力量薄弱,高职称、高学历、高素质、教学和科研能力强的领头人和主力军匮乏,科研成果少、教师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而这势必对目前的教学秩序产生冲击,影响教学和科研水平。

(二)教学工作量繁重

目前普通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工作量普遍过重,大多英语教师每周工作量在12甚至20个课时,教师精力有限,教学质量势必难以保证。常年超负荷工作,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教学一线教师没有时间、精力和机会进行教学研究、出外进修、参加学术会议等,从而影响教师的科研工作,同时也无法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不能用先进的教学理论去指导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知识面窄、教学理念、方法陈旧

大学英语课程既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3]。因而,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除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之外,还应涵括人文情感、人文素质和人文理想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有具有广博的各类科学知识。目前,许多语言学方向的教师对文学和翻译知识了解甚少,而很多研究文学和翻译的老师缺乏基本的语言学理论知识,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更是知之甚少。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对人文社科知识的渗透、对学生情感教育、人文理想的培养方面欠缺,对教材的深度挖掘,教学环节把握、教法研究,及课堂教学组织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在教学中,教学模式落后、以教代学、一言堂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无法发挥自身的潜力。部分教师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知识老化,缺乏对中西文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知识的渗透,英语口语能力有待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强,难以吸引学生。

(四)缺乏专门用途英语教师

大学英语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因而,英语基础教育(EGP)是必须重视的。然而,大学英语教育的最终和最高目的是进行学术和行业交流。因此,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大学生在接受英语基础教育达到一定程度后,即在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后,大学英语教学应转向专门或学术用途英语(ESP/EAP)教学,认为大学英语教学的理想模式是“EGP(过四级)+ESP/EAP”,他们相信ESP/EAP教学将逐步成为21世纪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然而,目前能胜任ESP教学的教师奇缺,缺口约80%左右,而现有商务英语教师80%不合格[4]。为适应这一需求,大学英语教师要培养和发展专业特长,以承担科技英语、商务英语、法律英语、医药英语、经贸英语、职业英语、学术英语等的教学。

二、大学英语教师素质培养模式

传统大学英语教师培养模式只注重教师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教师变成辅助学生考试的机器,学生考试成绩是验证教师素质的唯一标尺,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教学有效性大大降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亟待英语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将大学英语教学性质和目标定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3]。首先,语言的教学与习得,有其内在的规律。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熟悉与外语教学直接相关的理论,如语言学、二语习得、学习策略、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建构主义理论等,并有意识地用理论来指导教学工作,遵循语言教学规律,以减少教学实践的盲目性,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精深的英语语言知识、英语综合英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较高的人文素质、现代教学技术和计算机运用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和培养方面提出“健全教师培训体制。教师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学校应建设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工作,鼓励教师围绕教学质量的提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在教学和研究工作中进行富有成效的合作,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同时要合理安排教师进行学术休假和进修,以促进他们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4]。

因此,必须改革和完善大学英语教师素质培养模式,逐步建设一支熟悉外语教学理论、教学理念新、科研能力强、思想活跃、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掌握现代教学技术,有较好的计算机运用能力的新型的复合型大学英语教师队伍。

根据目前形势,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的紧迫任务是既要引进高层次人才,更要稳定、充实、提高现有师资队伍。一是要靠教学实力和成果、梯队建设、科研创新的可喜成果吸引优秀人才;二是要花大力气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信息条件、生活条件,让其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三是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靠良好的氛围留住人。为此,在人才引进和培养、在教学和科研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以下素质培养模式:

(一)“引进—培养”模式

1.以政策、条件吸引人。目前,作为非英语专业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因种种原因,难以吸引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学校相关部门应采取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提供良好的工作、信息、生活条件以吸引教学和科研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对大学英语教师整体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严把人才引进关。在大学英语教师引进过程中,要全面考试、考核,避免人情、关系等人为因素,力求做到公平、公正、择优录用。

3.加强教师培养。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师资培训监控机制,严格实施岗前培训、组织每年新进教师学习教学基本规范,了解教学工作基本要求,请老教师作专题讲座,传授教学经验,进行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培训。同时,要构建师资培训的内容和模式,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师资培训效果。

4.明确培养要求。对新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明确提出“过五关”要求:基础关、教学关、科研关、计算机关、实践关。即要求他们一年内通过基础关,三年内过好教学关,五年内形成明确的科研方向,有一定科研项目和成果,七年内达到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成为教学科研骨干。

5.鼓励教师深造、终身学习。现代社会是个终身学习的社会,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提升学历和能力,如攻读硕士、博士、进修研究生课程、去名校访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听名师讲课等,只有教师坚持不懈地汲取知识,才能在课堂上展示其人格魅力,以身垂范,作学生的楷模。除了通过教师自身努力提高综合素养外,学校要给公外教师和专业英语教师同等的机会,要投入部分财力,推荐有培养前途、有发展潜力的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或通过出国留学、校际交流等渠道到英语国家高校进修,体验生活,了解文化,学习当代英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学历结构。

6.实行倾斜政策。定期引进前沿科研资料和信息,提高科研活动经费、学术论文、项目、学术著作的出版费,对教学和科研成绩优异者,在住房、解决配偶调入校内工作和子女就业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二)“互动帮带型”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也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和灵魂。为切实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提出教学上“互动帮带型”培养模式。

其一,教师当面互评,有效提高教学。很多高校都有互相听课的规定和要求,但这种规定实际上大多流于形式,有的是没听课而直接填写听课表格,表格上填写的都是表扬与赞美之言,达不到实际效果,应要求教师在互相听课后采取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指出对方教学中的不足,取长补短,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技能。

其二,开展师生互动活动,教学相长。和大学之前的其他教师相比,大学教师和学生课下面对面的交流特别少,师生缺乏必要的沟通,造成师生互不了解的局面,教师难以得到教学反馈,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如英文书信、周记等作业形式或利用网络、博客、QQ等方式便捷而有效地增加师生交流。

其三,举办教学观摩大赛和教学竞赛。引进竞争和激励机制,通过举办观摩大赛、教学竞赛、模拟教学和课堂录像活动等方式,引导青年教师注重教学环节、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注重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培养,注重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强化争当“教学名师”意识,同时,也使得学校有关部门更为关注教学这一中心工作,积极投入,密切配合,共同完成高质量的教学,实现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

其四,推行导师制和集体备课制。指派优秀老教师作青年教师的教学导师,审查教案、课堂听课、课后指点。要求青年教师多听听优秀教师的课,学习其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同时,定期组织教师集体备课,讨论每单元的教学,集思广益,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题实践型”模式

科研是高校外语教师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科研成绩不仅和教师的津贴挂钩,也对教师平时的心理造成重大冲击。在科研上,一方面,相关组织和部门要采取多种措施来激励教师进行科研活动,引进前沿科研资料,组织教师多听学术报告和讲座,及时了解外语教学和科研发展的新动态;另一方面,很多高校外语教师在科研上缺乏相互交流和合作,科研视角狭隘,难以在科研上取得大的成绩和突破。外语教师须了解学科前沿问题,关注外语发展动态,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所以相同专业或兴趣的外语教师可成立课题研究兴趣小组,定期研讨,互通有无,以有效地扩展教师视野,促进科研和教学。最终实现以课题研究带动队伍,逐步培养、造就一支水平高、能力强、素质优的教师队伍,以更好地服务大学英语教育教学工作。

(四)“立体人才链”模式

目前,大学英语教师队伍急需优秀的学术带头人、拔尖的学术骨干、有潜力的学术新秀。一位优秀的学术带头人,能够培养一批拔尖人才、形成一流学术群体、创造系列学术精品、获得重大教学成果。在师资人才队伍建设中,我们提出“立体人才链”培养模式,即吸引优秀人才,培养学术带头人,依靠学术带头人带出学术带头人,教学相长、青兰媲美、师德、师风、师艺代代相承、环环相扣、链链相绕的模式。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师徒之间传承的不仅是师艺(即业务水平),还有师德(即人品)和师风(即学品)。良好的师艺打下创新的基础,而良好的师德和师风则蕴含合作性和包容性,使“人才链”不仅是单一的环环相扣,而且还产生链链相绕、兼收并蓄的立体效果。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强进取意识、优良师风、研究能力三个着眼点,重视学习链和指导链两个教学链的构建和实施,建设基础厚实、视野开阔、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从教本领的梯队教师,创建一支主体稳定、结构明晰、吸引力强的教师队伍培养模式。

(五)“专门用途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为适应ESP/EAP教学将逐步成为21世纪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这一趋势,教师需培养和发展自己的专业特长,同时,也需要相关组织和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给予支持、配合和激励,使教师逐步实现自我发展与转型,以具备科技英语、商务英语、法律英语、医药英语、经贸英语、职业英语、学术英语等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针对目前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素质现状,我们探讨了改变这一现状的新的教师素质培养模式,旨在克服传统外语教师素质培养模式的弊端,完善教师培养模式,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1] 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 戴曼纯,张希春.高校英语教师素质抽样调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3):42-46.

[3]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4] 白永权.大学英语教学—ESP,EGP or Both[R].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在西安第三届复天先锋论坛暨全国大学英语研讨会上所作报告,2011.

G645

A

2011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高校外语教师素质培养模式研究”(2011B218)

周道凤(1974-),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外语教学。

猜你喜欢

素质大学英语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