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实验学科研究生党支部设置模式实践与探索

2012-08-15杨春燕

关键词:华中师范大学支部导师

杨春燕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学生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肩负着宣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养、考察和吸收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的重任。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他们的思想状况对我国未来的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充分发挥研究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依据不同的情况,随着学科发展和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来选择或创建最适应发展的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功能和效用,才能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科学合理地设置研究生党支部的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办公厅2005[14]号文件《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是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对于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优秀人才高度密集的政党,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研究生党支部作为高校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地设置党支部在党组织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功能,是完成组织任务,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是组织作用得以发挥以及发挥程度大小的一个先决条件。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十条明确规定:学生党支部按年级或系设置,党员人数较多的可按班设置。并没有对研究生党支部设置提出明确规定。以行政组织学理论观照,研究生党支部设置的原则要求有:组织结构与职能相对应、统一性与平衡性相结合、党性与人性相协调、稳定性与灵活性互补[1]。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在校研究生数量剧增,研究生党员数大幅增加,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发展工作任务加重。传统单一的研究生党支部设置模式都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暴露出诸多弊端。如何紧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把握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新变化,科学合理地设置研究生党支部,充分发挥研究生党支部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龙头作用,开展高校研究生党支部设置模式的实践与探索研究,是我们高校党建创新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加强研究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必要措施。

二、横向建制或纵向建制设置研究生党支部的实践探索

笔者结合多年来研究生工作的经验和实践探索,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对高校实验学科研究生党支部的设置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一)横向建制设置研究生党支部的实践研究

1.以系为单位设置研究生党支部。1997年以前,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规模较小,研究生党员人数较少,几乎是以一个系所有的研究生为单位成立一个党支部。由于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涉及面广、学生党员学习生活时空不一致,活动的组织协调非常困难;低年级的党员人数少、高年级的党员人数多,直接导致党员的培养和发展工作进度不和谐,发展党员的质量和数量难以保证;随着新生入学和毕业生离校,每年都有党员流进、流出,党支部人员极不稳定,给党支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党员之间无法深入了解,民主评议流于形式,批评与自我批评成为空谈,久而久之研究生党支部一盘散沙,形同虚设。

2.以年级为单位建立党支部。1997年以后,随着研究生党员人数的增多,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年级为单位设立党支部,虽然在一定时期内能够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组织结构状态,便于管理和解决由于支部庞大造成的诸多问题。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以年级为单位的党支部中党员学科专业或实验室研究活动不统一,有些专业的研究生需要经常外出调研或实习,使组织生活时间难统一;有的研究生党员重业务、轻思想,缺乏组织观念、集体意识淡薄、过分强调个性和自由,集体活动也没有吸引力,开支部大会时出现缺席现象,严重影响了组织生活的质量;相互间缺乏了解和监督,支部发展党员时不能较好地培养考察,组织发展工作开展不畅,导师也很难介入研究生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研究生思想教育和业务学习“两张皮”的现象,党支部的威信和核心作用逐渐散失。这种单一的横向建制越来越无法适应党支部的建设和发展。

(二)纵向建制设置研究生党支部的实践

1.以纵向建制设置研究生党支部的优势。很显然,横向建制设置研究生党支部已经阻滞了研究生党支部的科学发展。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于2005年开始,依托实验学科,探索研究生党支部的纵向建制模式。即以专业学科为单位设立研究生党支部,这种以专业学科为平台建立的党支部具有四大优势:其一,打破了年级差别、硕博差别,一个党支部容纳了本学科各个年级的硕士生、博士生党员,相互间比较了解,便于成员之间的交流,也能相互督促,调动了党员的积极性;其二,组织发展工作结合学习、科研工作随时随地进行,相互促进,培养考察工作变得轻松自然;其三,党组织活动可以和实验室例会、学术报告等科研活动相结合,开展活动事半功倍;其四,导师对学生的业务学习和思想教育情况可以同时掌握和指导,突出导师在党支部的指导作用,避免了“两张皮”现象。

2.以纵向建制设置研究生党支部的弊端。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纵向建制设置的研究生党支部仍然存在着弊端。其一,支部成员流动性过强。每年毕业生一走,都有党员流进、流出,支部成员不稳定,不利于支部的稳定发展和管理教育。其二,党支部工作缺乏连续性。支委会一般在二年级的正式党员中产生,每届支委到三年级就面临着毕业,支委基本上是一年一次换届,频繁的换届使支委无法较好地熟悉和掌握支部工作,不能规范地开展工作,频繁的交接工作导致材料遗失、培养没有连续性等问题,使得研究生党建工作疲于应付,濒临瘫痪状态。其三,不利于交流和发展。党支部成员基本上在同一学科内活动和学习,相对封闭,学科之间缺乏交流,工作缺乏创新和发展,党员在年级中的作用无法发挥,集体意识不强,在评先评优等年级工作中,相互之间缺乏了解,工作开展不顺畅。其四,党建工作缺乏长效机制。虽然以实验学科设置的党支部便于支部工作开展,但是党支部成了一个“点”,在年级研究生中不能较好地发挥核心堡垒作用,党员的先进性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难以体现,不利于形成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研究生党支部设置模式的创新实践与探索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2008年,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一个年级研究生均在120人左右,入校时党员人数就达到40-50人,按年级或者按学科设置党支部都不太现实,以上两种设置模式又无法较好地适应研究生教育的情况。在此局面下,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地尝试和创新,纵横交错地设置研究生党支部,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即在同一个年级里以班级为单位设置党支部,班级以相邻的实验室及学科的分布来划分,在党支部内部再以实验室为单位建立党小组,同时,邀请实验室里德高望重的党员导师和院党委委员指导党支部和党小组的工作。这样建立起来的党支部学习和活动范围集中,既保证了支部成员的相对稳定性和支部开展工作的连续性,又最大可能地发挥了导师在研究生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能动作用。从其运行效果看,该模式适应了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学生工作和谐发展,相互促进,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核心堡垒作用,建立了研究生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顺党支部工作,促进党建工作科学发展。支部建在年级和班级上,保证了支部成员的相对稳定性和支部开展工作的连续性,同时,支部也是建在相邻的实验里,学习和活动范围集中,便于支部成员相互间的了解、培养考察等工作的开展,还有利于不同年级、不同支部实验室之间相互交流,从而相互促进,扩大了党支部工作视野,带动了党支部工作的科学发展。

第二,充分发挥导师的能动作用。学院党委会邀请德高望重的党员导师和院党委委员指导党支部和党小组开展工作,参与学生党支部的建设。这样,由于有导师参加,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党员导师不仅能对学生党建工作做好指导、参谋与咨询,同时也拓宽了导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渠道,使导师能够较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业务学习情况,改善了过去“两张皮”的状况,增强了导师的责任感和榜样作用,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导师在研究生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指导和带动作用。

第三,带动学生基层组织建设。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上指出:要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由于班级是以党支部为核心成立的,一方面,充分强调了党支部在研究生班级中的核心地位,在开展党组织生活时可以讨论并指导学生会以及班团工作及其建设;另一方面,研究生团总支和研究生会干部以及班干部大多是由研究生党支部中优秀的党员担任,党支部会要求研究生党员在活动中勇挑重担,体现骨干的素质和能力,充分调动研究生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研究生基层组织建设带来动力和活力,充分发挥了研究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全面带动了研究生社团建设,进而促进了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

第四,树立了榜样,锤炼了干部队伍,形成了党建和科研相长机制。党支部要求党员和干部在生活和学习中树立榜样形象,通过党员干部关注和带动本实验室同学的进步和发展,建立“一帮一”或“二帮一”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联系人机制,在交流学业和科研的同时培养和考察入党积极分子。使得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充分发挥了研究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也锤炼了研究生基层党组织的干部队伍,为顺利开展研究生党建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1] 刘稳丰,陈庆之.行政组织学视阈中的研究生党支部设置[J].科教文汇,2008(12).

猜你喜欢

华中师范大学支部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支部联建润“甘泉”
强支部才能支部强
华中师范大学“五创并举”学党史,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学术战"役",华中师范大学砥砺前行
Linguistic Interpretation of Internet Catchwords of 2017
V eraW an g
导师榜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