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意识的发展和超越——再读《傲慢与偏见》和《简·爱》

2012-08-15霞,周

关键词:夏洛蒂奥斯丁勃朗特

张 霞,周 盛

(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404100)

在维多利亚时期,大量女性参与到文学创作和文学阅读当中,这与当时社会上妇女地位普遍低下的状况是相悖的。“所以当小说的创作和阅读都普遍地为妇女所占领时,文学中女性主义的声音便不可阻挡地凸现出来。这可能是近代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女性主义的声音”。[1]在笔者看来,女性作家的出现,并不是文学中女性意识觉醒的必然标志,只是一种文学现象的产生,而现实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在18世纪后期的英国女作家作品中,即使作品中的主人公是女性,内容也几乎全都以表现女性的情感特征为主,但其审视女主人公的目光依然是当时社会所认可的男性意识的目光。简·奥斯丁的出现开始改变这种状况,简·奥斯丁在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真正把女性形象提升到作品主角地位,对妇女的地位、权利等问题作了理性的思考,从而消解了男权话语中心权,集中展现了其独到的女性意识。所以英国文学界认为,简·奥斯丁作品的诞生是让人耳目一新的,她是“反对当时小说中女性感情潮流的唯一女作家”。[2]奥斯丁开始把注意力从关注女性的情感特征转移到关注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女性意识中的体现,其中包括婚姻、家庭、道德等。而奥斯丁的作品中尤其以表现婚姻和爱情对女性的社会意义为主,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这便是女性意识的萌芽所在。而1847年,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的出版,对英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都是强烈的冲击。《简·爱》更多地反映出了社会生活的功能,并不是所有的女性作家都会有这样的意识,女性意识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便随之得到了发展。

一、小说文本中女性意识的发展

(一)从创作目的来看

奥斯汀生活单调,一生未婚,她所关注的问题虽大多集中在爱情婚姻上,但在该问题上她总是力图表现其特有的看法,将其上升到社会的高度。如她在《傲慢与偏见》中就向我们表明,爱情婚姻不仅是个人问题,而且也是个社会问题。莉迪亚的私奔引起了全家乃至所有亲友的恐慌,因为大家都知道,假若这件丑事酿成了丑闻,不但会害得莉迪亚身败名裂,而且还会连累亲友,特别是她的几个姐姐的婚姻归宿。以之相反,简和伊丽莎白的美满婚姻,给另外两个妹妹带来获得体面婚姻的希望和机会。奥斯丁在这里想表达的是:婚姻大事,三思而后行,不能光想自己,要对亲友、对社会负责。

由此可见,简·奥斯丁的创作目的是要依靠对爱情婚姻的解说来表达出一个女性对社会的责任感。而夏洛蒂·勃朗特的创作目的则更多是出于宣泄和表达自己作为一个女性,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内心感受的需要。因此,笔者认为夏洛蒂·勃朗特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那种内心宣泄,那种对男权社会的抗议,即是对传统文学模式的反叛,也是女性意识在文学作品中的发展进步。

《简·爱》的发表在当时的英国文学界掀起很大的波澜,许多与夏洛蒂·勃朗特同时代的人并不欢迎《简·爱》,害怕其破坏固有的社会和文化体系。小说中,作者在一个外表平庸的女人身上展现出的不是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女性的温柔魅力,而是强烈的力量冲击,让读者感受到的不是传统意义上淑女的美艳大方,仪态万千,而是来自女性运用自身的人格力量对当时社会的挑战,这种感受对以当时习惯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文学而言,绝对是一项重大考验。夏洛蒂·勃朗特在作品中表现的这种思想,在奥斯丁所在的几十年前的英国文坛是无法想象的。而这个过程正说明女性意识在文学中逐渐发展壮大。

(二)从创作题材来看

女性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写作题材很大程度上都关注着爱情婚姻问题,这可能是因为在女性作家的意识中,女性在婚姻中体现出来的存在价值正是女性的社会价值所在。简·奥斯汀和夏洛蒂·勃朗特莫不如此。她们在各自的作品中都对女性婚姻的普遍平庸及其不幸表达了各自的不同程度的抗议。而且,她们对什么是真正幸福的婚姻,婚姻幸福的价值所在,则又有不同程度的理解。

奥斯丁认为,女性要找到幸福的婚姻就需要爱情和物质的双重和谐,只有爱情,或者只有金钱婚姻,都不可能幸福和完美。而夏洛蒂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却要复杂得多。一方面,她对女性的婚姻,苛求得几乎完美,要求女性在婚姻中对自己的丈夫“必须怀着类乎崇拜的感情”[3];另一方面,她对这种婚姻是否存在,则完全是一种否定的悲观态度。她认为,婚姻固然重要,但对女性而言,绝不能因为维护婚姻的完整而牺牲自己的人格。也就是说,在婚姻中,女性必须考虑到如何保持自己独立的个性和自由。她还认为,婚姻是否幸福,完全是个人的内心感受,而不是外在的事物,如金钱与门第所能给与的。在这方面,她的态度极为理性,也极为悲观。

笔者认为在《傲慢与偏见》文本中的女性意识受男性意识的影响依然很浓。因为小说中的女性大多具有男性社会所认可的种种淑女应有的特征,如漂亮、善良、贤淑、温顺。但《简·爱》却完全违背了这些男性所认可的淑女特征,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身材矮小,相貌不扬,但却是个独立、自尊拥有强大人格力量的女性,而作者却极其喜欢这样一位独立的新女性,认为她很美。小说中对女主人公独立人格的强调,对其女性内在价值的强调,都透露出作者的这一思想。从《傲慢与偏见》和《简·爱》这两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简·奥斯丁和夏洛蒂·勃朗特这两位女性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处理女性角色的一些差别,从对女性性别角色的突出到对女性独立人格的强调。而这些差别源于其不同程度的女性意识及其不同的生活背景。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英国小说中,从《傲慢与偏见》到《简·爱》,是女性意识在文学作品中逐步发展的过程,女性主义显示出了日渐强烈的呼声。

二、女性意识的继续发展和超越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女性意识在小说文本中发展的过程。然而,这种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将如何继续发展和超越,正是笔者想要探讨和反思的问题。提及“发展”和“超越”必有一个现存的参照物,“认为女性化的文学总脱不出小家碧玉的巢臼,总跟自叹自怜缠绵悱恻秋波潋滟嗲声嗲气忸怩作态等等,这些与大器无涉的印象联系在一起”。[4]而笔者认为,女性作家的作品中所表现的主题内容应该远远不止于此。当然,从现实来看,一旦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发展到以反叛男性意识为中心的“新女性”形象时,女性往往会以有着痛楚辛酸的生活遭际和晦涩压抑的心理感受这种形象而存在,正如夏洛蒂笔下的简·爱。然而,笔者认为这样的女性世界并不是完美和谐的。

几乎所有的女性作家都会从爱情婚姻的角度去展现自己笔下的人物形象,那是因为男性社会所公认的并且为多数女性作家所认可的女性的幸福首先应该体现在婚姻生活的幸福之上,笔者也认同这一观点,但认为这种表达并不完整。笔者认为,就爱情婚姻的角度,女性意识在文学作品中的发展应该突破《傲慢与偏见》和《简·爱》中的描述。作品中应该创造一种男女平等互爱的两性关系,女性不再被视为“第二性”,而是与男性相扶相持的伴侣;男性对女性应该是爱慕与敬重的,而不是妄想控制和贬抑的对象。作品中的女性应该拥有自己完全的独立人格,不能一味迎合男性口味,否则很可能会丧失自己的人格魅力;女性应有不懈的精神追求,无论爱情看似多么美好,必须时刻警示自己:爱,绝不能盲目到丧失自我。而笔者所认为的女性的个性的人格的独立决不是要与男性对抗,而应是在男女平等互爱、相互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的自立自强。

笔者也并不完全认同陈染所倡导的“超性别意识”。她说:“异性爱霸权地位终将崩溃,从废墟上将升起超性别意识。”“真正的艺术家,文学家,不会轻易被异性或同性迷惑,她(他)有自己内心的情感追求和独立的艺术探索。”[5]这里所说的“超性别意识”即超越性别视角来体悟社会生活。而在笔者的眼中,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超越并不是要模糊男女性别意识,而正是要认识到男女性别存在的独特性,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去表现女性生存的重要性。这与李蔚红所说不谋而合,“做一个女人包括人生的好多反面,是生理过程的一步步展现,也是作为一个社会的人生存的逐渐完成。女人不可能只是她自己,女人的问题不可能只是性别问题,她不像一些人理解的那么简单,她是人类的母体和合体,文化、历史、生命都在女人的身上演变着,体现着”。[6]

文学创作是为了抒写人生的经验与体验。笔者认为当女性作家们面对人类共同的话题时便会显示出超越女性意识的立场,比如对烦杂却又温馨的家庭生活的描写;对让人难以捉摸,变幻莫测的人情心态的描绘;对人力不可抗,强大无比的自然力量等等题材的描绘。这些题材的创作,没有任何性别意义地永恒存在着,从而在阅读中也失去了讨论男权还是女权的意义。这些话题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即便在创作中是以女性为作品中的重要角色,也并不是为了描写女性形象,也不是为了突显女性意识,而是将女性作为媒介,作为人类的代表,联系起角色之外的广阔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作品中写女性却并不刻意表现女性意识,而是通过对女性的思想、行为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描绘来反映出人类生存历史上普遍性和永恒性的主题,从而体现出女性意识在文学作品中的超越。这便是笔者对女性意识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如何超越的理解,即首先女性作家要自觉意识到作为“人”这一基点,然后要认识到性别差异,各自的优缺点,在作品中要创造出以独特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肯定和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需求的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文学的未走之路还很长很长,笔者在本文中分析了女性意识在文学作品中从萌芽到发展的过程,并且试图探讨女性意识如何能够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发展和超越的问题。希望女性文学能够从单纯幼稚走向丰富成熟,如同一位年轻的女性经历几番风霜终于脱颖而出,魅力四射。

[1] 黄学军.从简·奥斯丁到夏·勃朗特——英国小说中女性主义的声音[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81.

[2] 鲁宾斯坦.从莎士比亚到奥斯丁[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412.

[3] 夏洛蒂·勃朗特书信[M].杨静远,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26.

[4] 蒋子丹.创作随想[J].当代作家评论,1995(3):6.

[5] 陈染.超性别意识与我的创作[J].钟山,1994(6):21.

[6] 李蔚红.我的一本新书[N],作家报,1996-03-09.

猜你喜欢

夏洛蒂奥斯丁勃朗特
借钱不可尽力
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教会读者什么
简·奥斯丁:别样的“文化研究”
永远不要停止相信自己
艾米莉·勃朗特
简·奥斯丁:似朋友,似陌生人
Gothic Elements in Wuthering Heights
An Analysis of Mr. Bennet in Pride and Prejudice
久久地等待
助人别尽“全力”